而场内的赵天佑已经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正在琢磨此人可用之时,看到上前拉住赵天佑手臂劝解的孟水柔,让他心里一紧杀心又起。
………………………………
第六章 蝴蝶初展翅
“姜公子,几个孩子学艺不精,这么快就落败让您见笑了!”孟路心中羞愧,但是又不好当场冲出去往回找面子。
姜公子看到围观的人群中已经有人上去救治伤者,甚至有架竹床已经抬进了场内,想必是开始为赵天佑准备的,然后点点头道:“孟师父,此人已是大患啊,如果不尽快除掉,不光是你族长之位拿不到,就连孟家渔寨也要遭大难啊!”
孟路已经有点慌神,忙接话道:“姜公子有何妙计,快快告知老朽吧!”
姜公子轻声对着孟路一阵耳语之后,下楼带着自己的手下离去,孟路留在原地皱眉苦思,都忘记了去看看几个儿子的伤情。姜公子临走说的话太过震撼,他内心一时难以接受,但是欲望这个东西,是会随着环境变化而膨胀的。
族长之位是从儿时就可在心头的梦想,要不然也不会幼年离家去学本事,少年老成的他从小就知道不借外力,那族长之位永远都不会朝他微笑。
少年之时认为自己学了本事回来,肯定在族中出人头地,一定能够拿下族长之位。事情发展也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如果不出意外,下一任族长肯定是要他来接任,可是现任族长身强体壮,要等到什么时候卸任呢?
姜公子究竟想要什么,孟路并不知道,如果只是喜欢孟水柔这个人,这么帮助孟路就显得太过了。孟家渔寨有什么?除了这个码头集市还有点收益,其他都不值一提,这点船只吗?只要有肯花钱,那船不是有大把吗,何至于此要派精于暗杀的家将来帮孟路?
而孟路只需要安排藏匿杀手,然后稍稍的做些标记,并不需要直接动手或者出面,就能摘到族长这颗桃子,岂能不让已经等待多年的他动心?
大出风头的赵天佑,则被一群中年大妈团团围住,每个都是丈母娘看女婿的眼神,直接让赵天佑败下阵来落荒而逃。回到演武场不久,孟水柔就带着族长前来探望,深谈一番之后才满意的离去。
这很凑巧的一起突发事件,彻底改变了赵天佑想偏安一偶度过此生的想法。天下大势已经逐渐明朗,元兵已经南下临安,蜀地的屠城灭族之事已经传遍江南。
福建沿海之地依靠大海,码头贸易航运捕鱼等行业经济发达,普通百姓生活富足安居立业,是百年来发展最好的时候。可是朝廷抗元无力,各地官员为求自保不愿出兵,有的只是固封自守准备抗元,还有的已经在琢磨投降卖城,大宋皇朝对各地官员已经无力控制。
孟族长说了很多很多事,最后才表露真意,想邀请赵天佑为教头,在村里招募训练寨兵保护渔寨的周全。赵天佑当时就愣住了,没有即刻答应,等族长离开之后才朝孟水柔开口询问。
“水柔姑娘,渔寨是不是有事要发生?还是因为刚才打了那几个人,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孟水柔听着赵天佑啪啪连续的问题,本来微笑的脸上也庄重起来道:“没有啊,族长没和我说什么,除了姜公子老往这里跑之外,都挺正常的。今天这种打斗经常会有,打输打赢都没有事,就是孟二虎死了残了,都不会找你负责的,这是我们渔寨里的传统。”
“姜公子?就是我落水那天,路过的那条大船上的家伙?”
“对啊,就是他,以前老是来纠缠我,没给过他好脸色。最近和孟路叔走的近一些,就是到了渔寨也没特意寻过我,还真是有点古怪呢,你认为今天的事和他有关?”孟水柔说罢脸上一红,言外之意就是姜公子吃醋了,安排孟家几个兄弟来找赵天佑的麻烦,可是天佑哥哥心里是咋想的呢?有没有喜欢我的意思呢?
孟水柔性情豪爽心胸宽阔,但是终究是个正值妙龄的豆蔻女子,怎奈平日里的男人都难入她的法眼,所以也没有露出过小女儿的神态。
与赵天佑海中结缘,初识的时候只是善意帮忙搭救,虽然有好感但是好奇的成分居多。今天赵天佑因为保护她而出头,瞬间打败三条壮汉,在场中矗立犹若战神下凡,她心底那朵小花不知不觉的悄悄绽放,把这个男人装了进去。
可是赵天佑心中想的可不是男女之事,他正在记忆中苦苦搜索,历史上大事发生的时间节点,和自己身处的这个渔寨有没有关系。这个时间应该是元兵大举南侵的又一波开始,应该是宋朝德祐皇帝登基,号令天下起兵北山勤王的得祐元年,这东南沿海之地没有大的事件发生啊!
收回心神看到凝望直视自己的孟水柔,赵天佑脸上也是一红,有些不好意思道:“刚想事走神了,水柔姑娘,关于招募寨兵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天佑大哥,孟家渔寨经历过几次劫难,受过路匪海盗的袭击,一百多年前甚至整个渔寨都被焚毁。咱们渔寨里的男丁,从小就要强身习武,上船打渔要提防海盗,上码头运货要提防陆上的流匪,可以说人人都能拿刀上阵。可是招募寨兵这个说法是第一次,我觉得行啊,天佑大哥,把你的本事都交给大家不好吗?”
说完又觉得不妥,紧跟着道:“能教的就教,不能教的绝招大哥你还留着。”
赵天佑抿了抿嘴唇,点点头道:“哪有什么不能教的绝招,不过这个教头我不知道能不能当好。如果只是强身健体,那倒没有什么,只怕是族长招募寨兵另有深意,眼下形势未明没有直说吧!”
“那我去给族长通禀一声,说你答应当教头,然后我在打听一下族长的心思。”孟水柔不知心里在想什么,脸上竟然腾起一团红云,再看了一眼赵天佑的脸庞,一下连脖子都红了,急忙闪身告辞离开。
数日之后,族长召集渔寨之中十八岁到三十岁的男丁两百余人,在宗祠堂前举行祭天仪式。树起孟字寨兵大旗,昭告三十里水陆的大小村落势力,孟家渔寨正式成立寨兵。
而站在演武台上的教头赵天佑,看着台下两百多名青壮男儿,依稀又回到了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场,眼睛不觉的有些湿了。
………………………………
第七章 穷文富武
穷文富武乃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赵天佑上任之后马上遇到了难题,那就是训练纪律涣散和装备给养的不足。孟家青壮子弟对于渔寨的忠心毋庸置疑,强身健体修习武艺可就是参差不一,兴趣爱好决定参与的程度高低,如何统一思想和纪律才是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就是同村同姓的寨兵,保卫的也是自己的家园,在没有合适的酬劳下依旧是寸步难行。集合造册登记的人数为两百一十一人,赵天佑将其分成为独立的四组,每天轮换一组抽出半天来参加训练,其他人还是要以生产劳作为主。
“孟族长,这些钱能买多少把一等的单刀?”赵天佑看着演武场里的两排兵器架,虽然有些长短兵刃,但是算到人头上,两个人都和不到一把,这还只算每日训练的五十来人,赵天佑计划的人手一把单刀长枪简直就是百日做梦。
族长孟文山心里有点发虚,孟家渔寨相比其他村寨是比较富足,宗族也有储备的一些钱粮支持,并且周边危机四伏,现在插旗成立寨兵时机正好。没想到一算细账,这前贯贯钱只够买些不错的单刀或者长枪,其他的器械和需要筹备的粮饷眼下都没有着落。只凭借着码头集市的收入和渔船的收益,只能扛过一时,时间久了恐怕是难以为继。
“赵教头,实不相瞒,眼下的钱粮虽然购买兵器还能撑住,可是就怕很快就花完了,我没想到养寨兵的花销这么大。要不咱们降低点标准,人数减一些,粮饷酬劳标准也减去一半。不过赵教头您放心,我孟家子弟都不是为挣钱当寨兵的,酬劳粮饷少一些他们不会在意的。”
其实依照孟文山初期的想法,养个几十人的队伍,购置一些军械装备,等队伍稍微训练一下,就拉出来到码头上亮一亮相。除了给附近的其他势力看一看之外,最主要的是提防西院孟路姜公子之间来往过密,会有对渔寨不利的事情发生。
别的商行私底下也有传言,这个姜公子是笑面虎为人狠辣,除了商行之外还有更大的生意,有很大可能是收购海盗的赃物,合伙走私货货物等,这让孟文山下了养寨兵的决心。
孟路一心想当族长他早就知道,并且也有意的扶植他,等自己退了以后把孟路推上去,要不然也不会任由他在西院的扶植势力,威望抬的那么高。在孟文山看来,孟路有本事也在外边见过世面,能够撑得起渔寨族长的责任,但是现在和姜公子搅在一起,就变了味道。
孟家渔寨历史上曾与海盗多次冲突,双方均各有损失,最严重一次三条大船被海盗烧毁,死伤不下百余人,可以说和海盗世代为仇。姜公子是与海盗关系密切商行老板,并且是福州名门望族手眼通天,为何要屈尊与孟路交往?
孟路自己不明白,孟文山却清楚地很,因为姜公子早就托人试探过他,要和孟家渔寨合作。由姜公子出资扩建码头,能够停泊远洋的货运大船,并且加宽在渔寨后边的小路,能够同行四匹马的大车。这还不止,还能安排渔寨的老少去泉州城里生活,说直白点,就是要占了这个码头,要了渔寨这片地方。
其目的何在路人皆知,开始说是合作,只要将他引到渔寨之后,必然一步步的蚕食,最后孟家渔寨的利益不会剩下一分,早晚被姜公子赶进海里当流民。然而孟路竟然没有看出来,这才让孟文山对他死了心,并且拿出寨中的钱粮,招募组建寨兵,就是为了向姜公子示威,告诉他渔寨宁可玉碎的决心。
了解到事情来龙去脉之后,赵天佑心里灵机一动,顿时有了一个主意。
“孟族长不必担心,咱们现采购军械武器,以后的粮饷用度的钱咱们再想办法,肯定能够解决的!”
孟文山心情低落摇头道:“我孟家渔寨经历的劫难很多,但是一直能够挺过来,靠的是守住了这块地方,这个码头还有这片海域。如果这块码头丢了,孟家渔寨也就不复存在了,岂能让延续三百年的香火断在我手里?
赵教头你也放心,我会和族中长者们议事的,号召每户摊派兵饷,寨兵粮饷额度绝不能降低。我大宋朝廷官兵不就是因为当兵钱少还玩命,一到打仗就人心惶惶,都想自己的生路,哪肯上阵拼命杀敌,无法和元兵的铁骑对抗。”
“哈哈,族长见多识广,一语道破天机啊!想一想生在这乱世,不拼命是活不下去的。”赵天佑心中主意拿定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提高孟家寨兵的战斗力。
仔细分析目前的经济条件和孟家寨兵的底子,有限的资金就要用到刀刃上,除了必备的单刀长枪之外,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到远程武器,弓箭射手的选拔培养上。
宋人重视历来重视弓箭和弩射的战术运用,与金国辽国酣战多年,最为出名的就是神臂弓。虽说叫弓,实际是能够固定上弦,进过瞄准以后可以随时发射的弩箭。
宋军装备的神臂弓,射程远威力大,并且使用方便,一直是对抗北方骑兵的利器。但是缺点也有,笨重携带不便之外,由于张力要求巨大,需要上弦的弩手要有充沛的体力。
而赵天佑目前手里的资源,要说能买到一两具军中流出的神臂弓倒有可能,但是普遍装备寨兵就有点困难了。孟家渔寨人身材健壮,但是并不高大,身高也就一米七左右者居多,勉强能够达到地方州府招募威远军的标准,让他们用强弓硬弩就有些为难了。
不过赵天佑的目的并非如此,他亲自跟着孟族长去泉州城南三十里的黑山堡,重金请来了几位铁匠。以节约成本,自行打制刀剑的缘由,和几位铁匠签三年长约,请他们举家迁来渔寨。同时又请了两位会做黑火药的匠人,如何改变弓箭的用途,提高火药的性能才是他心中所想。
而孟路看着寨兵整日的训练,在赵天佑分组竞赛争夺奖金和名誉的驱使下,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有非常大的提高。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想夺取族长之位,杀掉赵天佑的计划就要落空,而姜公子自上次之后久无消息,答应派来的暗杀高手也不见踪影。
孟路每天如坐针毡,而天天盯守码头的手下,一直没有见过姜公子的快船。
………………………………
第八章 火龙
崇明岛上的一间简陋的石屋内,一张深褐色的圆形木桌围坐了三人,每个人身后都有几名精干的手下站立,虎视眈眈的看着桌上的局势。精致的黄铜水壶坐在炭火上保温,没有人注意桌上那套精致的紫砂茶具,曾经是北宋朝廷的贡品,价值足有上千贯钱,在呼来喝去讨价还价中被摔得啪啪直响。
身穿灰黄色劲装的光头大汉,是元朝左丞相伯颜手下的军需营副将乌日达,而坐在他对面的竟然是锦袍的姜公子,而另外一个沏茶续水的中年虬髯大汉,是崇明岛赫赫有名的朱清。
朱清与张瑄本来以贩私盐起家,后来逐步招兵买船,占据崇明岛附近大部分海域,主要靠走私后来又当起了海盗。南宋朝廷曾多次派兵派船围剿,怎么打而不死治而不绝,后来朝廷使出招安的策略,封赏两人做官。
元太祖忽必烈派左丞相伯颜率大军二十万,自元大都起兵南下侵宋,打过扬州江淮东路之后,这朱清与张瑄又悄悄背叛了宋朝,带着手下大小船五百余艘,成了元朝水军大将军。
“乌日达将军,香料船可以直接从泉州转运,不过这个利润五五分账的事情是改不了的。蒲大人亲口叮嘱过我,要和北边人做生意没有问题,我们只认朱清和张瑄,只要他们做保生意就可以做,但是利润必须是五五分账。”姜公子虽然神色疲惫,看来已经为此事争论了许久,但是一丝让步的态度。
乌日达身为军需营的副将,掌管着进出元大都的一条通道,私下里和元大都的商人也要做点生意,想着从南宋贩运阿拉伯香料,这就必须要南宋泉州港的市舶司合作,而姜公子就是代表泉州的商人来崇明谈判的。
本来姜公子计划拿下孟家渔寨,就是为了绕过市舶司管辖,孟家渔寨稍经改造,就能停泊阿拉伯来的大船。如果每月能够有十条大船在孟家渔寨卸货,经陆路走福州销售,就是除去必须给泉州蒲寿庚的上贡,也要比正常经市舶司管理要多赚一倍。
货源当然也不愁,阿拉伯的商人同样贪利,不愿意被市舶司管控抽成,和姜公子这边自然是一拍即合,这个计划已经酝酿多时,就等按部就班夺占孟家渔寨码头了。可就是这时候,被蒲寿庚点名指派,代表泉州商人来崇明见朱清,和元大都的乌日达谈判。
这里边真正并没有做主的人,乌日达自然代表着左丞相伯颜的势力,抱着占大头心思来谈判的,岂能看得上看似文弱的姜公子。
“哈哈哈,南人重利会做生意,果不出丞相所料,你们宁死也愿少赚钱,哈哈哈,你真不怕死吗?”乌日达从腰间皮带上刷的抽出明晃晃的马刀,横在眼前伸出舌头舔着雪亮的刀锋,残暴的眼神死死盯着姜公子。
姜公子长出一口气,故意的摇摇头道:“乌日达将军,此言差矣,姜某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重利乃是我的本分,不赚钱的生意宁死都不会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