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都翻倒在地,连接了打了几个滚才停住身子。
他从小在马背上练就了精湛的骑术,战马倒地的时候向侧方跃了一下,虽然也是落得个滚地葫芦狼狈不堪,但毕竟没有被翻滚的战马压死。如果那样可真是出了大笑话,驰骋草原准备征服世界的大汗忽必烈,生了一个被自己马匹压死的儿子,想到这里阔阔出竟然在嘴角露出了一丝惨笑。
“你摔傻了吧,竟然还笑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黑马已经停在了他的身侧,一人一马正用无比可怜的眼神注视着他。
“你……”
阔阔出伸手一指,刚要开口痛骂来人,就是死要死的豪爽一些,突然后边的言语失去了力气,鼓了鼓劲也没有从嗓子里冒出来。他脑中的意识赶到纳闷,正在思索是何原因的时候,突然一轻好似飞上了天空,眼睛里轻飘飘的扫了一眼。
“啊,那不是我穿的战袍吗,怎么只剩下个身子,头呢……”
本书来自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紧追不舍
赵天佑一刀斩了阔阔出的脑袋,继续跃马冲进了元军队中大杀特杀。 所谓的哀兵必胜那是胡扯,只能是败的更快一点,死的更干脆一点。
几里长的战线成了一面倒的局面,有一些心丧若死的元军士兵,连战斗的的勇气都失去了,直接迎向宋军的弓箭而不闪不避,只求尽快了断已经绝望的残生。
那一队前来督战的金甲卫士,骑着马站在远离战场的位置,看着眼前双方在拼死搏杀的战场,这样的场景恐怕他们今生是第一次,估计也会是最后一次见到了。
战场上的战斗还在持续,但是元军无论怎么挣扎,还是无法摆脱被鱼肉的命运,还在阵中左突右冲的元军士兵,已经不再想着杀敌立功,而是选择如何突围逃走了。
赵天佑使出这么大的力气,耗费了几万枚炮弹几十万支羽箭,加上无数士兵的鲜血和生命,为的就是歼灭忽必烈的有生力量,岂能是让他们轻易就能逃走的?
这里边最倒霉最悲哀的队伍,好不容易逃出生天,躲开了宋军火炮的射程,没想到跟随阔阔出又被金甲卫士逼回战场,真真的是倒霉鬼催死鬼一起来,想躲都躲不开者必死的命运。
赵天佑冲进这支倒霉的元军之中,所过之处死伤遍地,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的元军士兵,只觉得眼前黑光一闪,自己的胳膊腿也许还有脑袋,就被齐刷刷的斩落,咕噜噜的落下马去。
大黑马今天可是卖了力气,往日里赵天佑从没有这么让它撒欢,速度上从来都没有跑的这么快,跑的这么过瘾。赵天佑和它心意相通,配合的无比默契,到后来赵天佑有点懒了,不愿意在朝着元军挥刀,干脆双臂一伸把刀刃对外,由着大黑马自己飞速跑动,依靠惯性和弯刀的锋利一路划过去,就能够收获无数的人头断肢。
元军还在继续战斗的队伍越来越少,与宋军想持的那个临界点早就被打破,他们战损的越来越快,不知不觉的就只剩下跟随阔阔出杀回来的那支队伍,人数也不过剩了几千,随着更多的宋军骑兵加入战团,他们更是以极其快的速度被全盘歼灭。
逐渐平静下来的战场上,延绵数里到处都是尸体,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本不该在人间出现的场景,而远处那几百名金甲卫士,依然没有离开。
忽必烈的命令,让他们看着阔阔出在战场上战死成仁,而其他的士兵也都要陪葬,不允许有一个逃回大都。他们很认真的在执行这道命令,在宋军的帮助下,确实很少有逃走的士兵,让宋军围住的基本都死在这里了。
可是这漫长的战线上,别少逃走几百人,就是在乱军混战之际逃走几千人,也不是什么大事,同样也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
“呵呵,那一队人挺沉稳啊,是觉得咱们的炮兵阵地在后边,打不到他们那里吗?”
一身血迹的李益明喘着粗气,牵着马缰绳走到了赵天佑的马前,手指着远处那一队金价卫士。
“赵将军,我叫人赶过几架炮车过来,追着他们开炮,我就不信他们不怕炮弹!”
赵天佑早就注意到了这队人,刚才杀的兴起,已经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不过既然没有参战,也就没有去找他们的麻烦。可是现在他们还不撤退,沉沉稳稳的在那里指指点点,是不是有点装逼过头了。
“不用了,今天大黑立了功,肯定是还没有过瘾,再加把劲随我出击杀敌,把这一堆人给我留下来!”
大黑马前提高高抬到半空,欢快的大吼几声之后,如同离弦之箭像一道黑色的闪电一样,从宋军营地之中射了出去,方向直指那一队几百人的金甲卫士。
这对金甲卫士当时就傻了眼,这是什么套路?孤军深入?千里走单骑?
他们为什么站在这里那么安心的呆着,是因为和战场之间的一里多地的距离,只要宋军大部队一动,他们马上就可以后撤,这么远的距离凭他们的马力,宋军不可能追得上他们。
可是他们错了,刚才就应该注意到那匹在战场上来回穿梭的黑马,迅如闪电般的移动速度,应该提起他们的警惕。不过换了谁也不会太当回事,毕竟只有一匹马跑的快也没用,他们可是几百人的精锐,是忽必烈身边精挑细选,万中选一的勇士。
李益明一看赵天佑单骑出击,哪里能够放得下心,立刻招手点起三千精兵,打马狂奔紧跟着赵天佑杀向元军。这边纵马狂奔烟尘一起,被队金甲卫士发现之后,带队的头领一挥马鞭,整队人马转身就走。
“撤军,撤军,为了安全稳妥起见,全力加速不要马匹留力,速速返回大都再说!”
这位头领很明智,既然宋军马匹全力追击,那么就不要再逗留一刻,尽快挽回元大都的地界再说。这一路之上的元军的兵力多了,无数的驿站、军营、军寨,接近大都十里之内,几乎是步步为营,到处都是军兵,只要宋军敢紧追不舍,那么就是必死无疑的下场。
刚跑出不过半里路,就听到小队的后边响起几声惨叫,这位头领扭头仔细一看,差点把魂魄给吓出来。
那匹神骏的大黑马不知道何时已经追了上来,马背上的宋军将领,刚才举刀劈死他两名金甲卫士,不过这并不是让他害怕的原因,真正让他肝胆俱寒的是,刚刚回头正好看到大黑马张嘴咬碎了一名手下的脑袋。
这哪是马呀,那血琳琳的大嘴一合,咔拉一下人头碎裂,红的白的喷射而出,分明是从地狱里出来吃人的恶魔。
“啊、快快,宋军追上来了!”
他不敢下令围攻赵天佑和大黑马,生怕一耽误时间被大队的宋军追上,到时候一个都剩不下,说也别想回到大都复命了。
赵天佑挥刀来回穿梭,几个照面就砍翻了七八个元军,可是这样速度不行啊,这可是三四百人的队伍,这么高速的追击之下,很快就会跑到元军的地界,倒是那时候麻烦就多了。
“大黑!给我露一手!”
本书来自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吼之威
大黑立刻会意,大张的嘴巴也闭上了,眼睛瞪的老大突然发力,像一道乌光闪过,眨眼间就超过了这队元军,突然一个转身停下,正对着疾驰而来金甲卫士。()
“吼……”
大黑嘴巴长到几乎快要裂开,然后猛的一低头,从身体从喉咙里吐出一声历吼,吼完之后大黑马的身形都小了一圈,可见是也用出了全身的潜力。
疾驰中的元军将领,被这一声历吼也吓一跳,可是紧跟他们的胯下一松,所有的战马就是突然被抽了骨头,急速飞驰的身体不受控制,连人带马相互碰撞跌倒滚成了一团。
“嘿嘿!”
大黑马竟然拟人般的笑了两声,为自己这一吼的战果感到非常满意,不过好像它也抽干了全身的气力,就在路上伫立着,并没有载着赵天佑乘机杀敌。
赵天佑看着眼前跌成滚地葫芦的整队元兵,也表示夸奖的拍了拍大黑马的脖子,也能感受到大黑目前无力的状态,这可是大黑马陪在赵天佑身边,最卖力的一次了。
混乱中的金甲卫士有的爬起身来,却怎么也扶不起自己的马匹,一匹匹的战马屎尿齐流,瘫在地上好像丢了魂,在想骑上它们作战那肯定是做梦。
赵天佑大黑马一夫当关,就在他们混乱队伍前边几十步的地方站立,只是一人一马,却又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在路中,让他们不敢在向前一步。
等到他们鼓起勇气,聚集起大多没有受伤的金甲卫士,准备从面上发起冲击,想要依靠人数众多来围攻赵天佑的时候,身后的马蹄声隆隆响起,李益明带着三千铁骑伴着滚滚的烟尘杀到。
只是一个照面不到,这几百士兵就被宋军砍瓜切菜一样,逐一的砍翻在地,那个头领想要活命,跪在路中间,嘴里不停的朝李益明求饶。
李益明扭头望着赵天佑,征求他的意见,是杀还是留个活口,逼问一下元大都的军事情报还是有点价值的,不过看到赵天佑面无表情的摆手之后,李益明一刀落下,把元军将领一刀砍成两段。
大黑马缓缓的走了过来,别看它精疲力尽用了绝力,强大的恢复能力简直是变态,刚才就要瘫倒在地,几乎承受不住背上赵天佑的重量。可是过了这么一小会,已经恢复了小一半的力气,在快马加鞭的跑上几里路,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让赵天佑心里都暗自称奇。
“不要俘虏,不要情报,不留活口!再有这么一仗,就能元军杀到害怕,要让他们害怕到骨头里,见到我们就要望风而来,听到我们的名字就会瑟瑟发抖,要最起码保证他们在一百年之内,再也生不出南下侵略的心。”
赵天佑顿了一下,直视着李益明问道:“接下来知道怎么做了吗?”
“知道了将军,以杀止杀为了大道,不战而退敌才是大能,只有靠一次次的胜利,才能够杀出我军的威名,才能让所有的异族胆寒,却也生不出侵略我汉人之心,这样我们的万里江山,才能够确保永世无忧。”
“嗯,仁慈之心对应的是普通百姓,不管是哪一族哪一国的弱者,都值得我们去关怀慈爱。但是,不管他之前是什么身份,一旦拿起了武器,对我们释放了敌意,那么你们的责任就是,在他没有伤害到你的战友、你的族人之前,把他杀死。
这样你的家园你的族人你亲人们,才能免受伤害和涂炭,才能够有一片安静祥和的家园来繁衍生存,只有战争才是解决战争的最佳手段。”
这次的问题稍有深奥,李益明听得有些似懂非懂,不过赵天佑有信心,假以成长的时日李益明能够明白,做一个将军和作一个元帅的区别。
得益于庞大而又顺畅的海上运输通道,从沿海一带训练的十五万大宋新军,跟随着南海舰队运输弹药的海船,从河北东路几处入海口上岸。他们随军押送着大批的补给弹药,还有过冬的厚棉衣等等补给,延绵十数里的车队排成长龙,向着大兴府进发。
沿途之上被许多百姓看到,大宋如此整齐的军容和士气,还有一眼看不到头的物资补给,简直是富裕的流油啊。可是这些百姓已经快要断粮,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胆敢在军队面前露面,肯定是逼急了没有办法,不然谁会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只是找点吃食。
“报告营长,这些百姓们家中无粮,元军把他们家里都抢光了,在没有吃的就熬不下去,过不了这个冬天全都得饿死。”一个宋军小校了解了情况之后,赶忙回去禀告自己的长官。
“这样,留下二十车粮食,还有一个小队士兵,由你负责均匀的分发下去,先救妇孺老弱,青壮想要活命让他们参军养家。咱们千里迢迢运送粮食,主要是为了在前线奋战的士兵,但是碰上了百姓也不能见死不救,但是只救急不救穷不救懒,那些馋懒之人就饿死,也是他们自找活该!”
这样一来宋军所过之处,救助了不少穷苦的百姓,声名鹊起民心所向,这一路之上到处都收到了百姓的欢送。虽说这里已经陆续被几个异族统治上百年,已经属于多民族混居的地域,但是渴望大宋从新统治的还是占多数的。
阔阔出这一战彻底让忽必烈的心凉了,二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除了逃散的漏网之鱼,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派出去督战金甲战士宋军都没有回来一个,可是让忽必烈惊掉了下巴,也是这群人太过笨蛋,远远的督战竟然被宋军给,难道万里挑一的勇士都是这样?
大兴府之内还有一万多元军士卒守城,在哲胡战死之后群龙无首,忽必烈从新任命的守城之将刚从大都出发,走到一半的时候碰上了几个溃兵。
细细盘问之下才得知,守城的一万多军队无心守城,不约而同的收拾细软逃跑,一夜之间一万多人跑的一干二净,现在的大兴府已经没有了守军,等于白白拱手送给了宋军。
本书来自
………………………………
第三百六十七章 美女有求
得到消息说大兴府内元军已经逃走,赵天佑立刻下令宋军进城驻守,因为天气渐冷宋军士兵畏寒,正好新军带着大批冬衣物资赶到,就是大兴府城内的元军不弃城,宋军也要强攻拿下大兴府落脚。
阔阔出全军覆没之后,整个元大都上上下下一片哗然,许多千里迢迢赶到的援军,也都明白了这次战役不是那么简单,忽必烈做出的许多承诺很可能都是空话,根本没有实现的机会。
而大批战败溃散的元军逃兵,他们不敢返回元大都从新归队,都是沿着小路向北朝着草原方向流窜,如果被抓住的话他们都是死路一条,甚至还会连累部族的亲人。
忽必烈在元大都还能掌控的军力还有二十余万人,这也是依靠他二十多年以来的威望,还能够勉强支撑眼下这个局面,就是忽必烈自己都不敢保证,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赵天佑领军又拿了两座卫城,已经成掎角之势钳制住了元大都,元朝这座大厦将倾指日可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逃兵事件,一些早就对忽必烈不满的人这时候也都跳了出来指责质问。
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阻止了宋军继续进攻,延缓了忽必烈王朝的倾覆,传统的蒙古四大汗国几乎同时发出国书,不再承认忽必烈在大蒙古帝国的汗位,更加的不认可他黄金家族继承人的血统。
二十多万的蒙古大军,并没有和宋军正面开仗,每天一股股的逃兵造成大量减员,到后来就是整个部族的队伍,上万人规模的不辞而别,同时还带走了大批的马匹牛羊。
真正还在忽必烈手中掌控的实力,除了元大都城内还有两座军寨卫城,堪堪的不过十万军力,而在旁边虎视眈眈的宋军兵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三十万。
实力此消彼长之下,忽必烈心中求胜的欲望已经彻底破灭,殿下的群臣一直劝他北上退守,最起码还有草原,还有他自己的大片的领地,还有休养生息卷土重来的机会。
忽必烈望着群臣众生之相,难道还不明白他们都有保命之心,在此固守就是能够撑过这个冬天,来年天气一暖宋军大举来攻,还能够坚持几天?放弃现在能够撤离的机会,那么来年必然是一条死路。
不过他们都不知道赵天佑重兵压境,却没有向元大都开过一炮的原因,一直都以为是因为南人畏寒,因为大雪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