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从白面书生模样变的精瘦而憔悴的刘将军跪在金銮殿下,对轩辕明昭道:“是,末将也是在到边疆之后才发现此事的。”
“你仔细将此事说于朕听。”
“是,末将当日受皇上之命,赶往边疆赴任,到之后,发现边疆士兵懒散,桀骜不驯,且有很多伤兵,得末询问他们发生何事,但却无人理会末将,后来末将便服到边疆城镇用了许多银子才打听出来,原来在末将到之前打了一场大仗,据说打了一天一夜呢,最后是惨胜,不少百姓还送了药物粮食慰问他们。”
轩辕明昭听着缓缓的皱起眉:“他们是跟何人打的?”
“据说是守义王朝的军队突袭我们大京。”
“那又是何人带领边疆士兵打的这场仗……还有,这么大的事,为何无人上奏朝廷?”
轩辕明昭越问,声音越大,到后面,那质问的声音中已经带上了怒气。
说来也是,皇帝为一国天子,大京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作为一个帝王,两国交战这样的大事,边疆将领竟然隐瞒不报,这是何等的大事?
若是他们战败,岂不是在皇帝不知道的情况下,敌军就已攻入大京内部?到那时,防患已经来不及了。
幸好他们赢了,但即使他们赢了,也犯了隐瞒不报的欺君之罪。
皇帝是容不得这种不将他放在眼里的人的。
特别是,那些人,还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按刘将军的话说,如今无人能压制住边疆战士,他们又如此大胆的将两国交战的事情隐瞒不报,可见他们丝毫不将大京皇帝放在眼里……换而言之,就是他们随时随地,就有造反的可能。
也难怪轩辕明昭会生气,且怒意如此明显。
跪在殿下的刘将军被吓了一跳,但他也算是经历过风雨的将领了,定了定神就回道:“末将不知是何人带领他们的,不过边疆的士兵,最听三位副将的话,末将想来,便是那三位副将带领他们打的仗,皇上……边疆士兵猛如虎,虽然是我大京一道坚固的防线,但他们已经不受朝廷约束,不将皇上你放在眼里,若他们有心……有心造反的话,实在是我大京的一大祸患。”
以前,正是因为殷家手握这么一股强大的力量,大京皇帝才会对殷家人礼让三分。幸好殷家世代忠心,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如今,殷子恒一死,殷家再也没有其他人能够挑起大任,边疆没了压制他们的将领,便愈发的放肆起来。
这是一件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事情。
如今大京与花洲王朝的盟约被花洲王朝破坏,内里又出了边疆那样的事,实在是内忧外患,都挤到一块儿了。
轩辕明昭必须首先着手解决一样。
花洲王朝表面上还没有撕毁盟约,对于轩辕明昭的质问信函,也以最诚恳的态度至于歉意,将一切的错推给花洲王朝公主钟离娴的贪玩胡闹,但他们却丝毫不提处理钟离娴的事情,态度明显不够真诚,轩辕明昭对此表态,花洲王朝若是不处置钟离娴,大京将誓不罢休。
而现在,明显的,在与花洲王朝撕破脸皮之前,解决内忧是当务之急,如大京内部都不团结,日后要如何抵御花洲王朝和其他国家?
不过,轩辕明昭也不会就这样完全相信刘将军的话。
他让刘将军退下之后,立即让尉迟未然派鹰眼去边疆探查。
竟是被边疆士兵逮到,还问鹰眼的人,是不是狗皇帝派来刺探军情的。
这话可是捅了大篓子。
轩辕明昭知道,边疆已经真的成了大京内部的一块毒瘤。
要么分化,要么剿灭。
轩辕明昭连下几道诏令派边疆士兵副将进京面圣,对方谎称有病不愿进京。
派他们去其他城池,诏书亦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事情到这种地步,已经忍无可忍,轩辕明昭开始调兵遣将,有各个方向包围边疆。
刚部署好,他还没有下命动手,边疆的士兵就造了反。
轩辕明昭其实很是顾惜边疆战士,毕竟他们守护大京那么多年,所以还想以其他城池的士兵施以威吓再出面用怀柔政策,可没想到,对方竟比他还没耐性
竟然先动了手。
这一动手可了不得,这是大京数百年来,除了轩辕家统治初期之外,第一次发生内乱。
还是自边疆而起的。
这时候,大京守护神,殷子恒,竟然没有出面?对不了解真相的人来说,这无异于一道晴天霹雳。
内战开始之时,是京善元年九月末。
那时候,司空清影腹中的孩子,将近七个月。
内战不是轩辕明昭本意,但对方既然反了,他也只能高压政策,围剿镇压。
别处的兵,都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怕是不少士兵的武器都钝了,但边疆的士兵却大多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的,各个骁勇善战,况且他们的将领还很擅长指挥。
大京这边,唯一的优势便是人多。
轩辕明昭在此压力下,甚至开始考虑御驾亲征。
这场内战中,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大京皇室还是造反的边疆士兵,都没有伤害大京百姓的意思。
边疆士兵造反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推翻皇室。
为此,他们还列出了不少推翻大京皇室的理由。
其中让大京百姓震惊的理由就是大京皇室逼杀大京守护神殷将军!!!
不但如此,在逼死殷将军之后,竟然还强占了殷将军弟弟的媳妇!!!
更别说三皇子与花洲王朝,守义王朝私通卖国,轩辕明昭弑父杀兄这些罪名。
简直是让整个大京大小官员和所有不明真相的百姓惊呆了有没有?
大京帝都文武百官和轩辕明昭兄弟在听到这些理由的时候,简直快气晕过去了。
这胡编乱造的,也太厉害了吧!
纵然大京皇室的确做过不少不人道的事,有的时候的确是残害忠良……比如很多年前,先帝登位之后,当今太后,逼死前本家政敌轩辕明昭兄弟的外公一家,生生的让他们的娘亲成了罪臣之女,也连累了他们兄弟二人。
那的确是一桩冤案。
但是,轩辕明昭上位这短短几月,还从没做过残害忠良的事,逼死殷子恒,更是无中生有,关于司空清影的事,也是当时不得已而为之,就连三皇子轩辕明景怕也是被利用的,但到了别人嘴里,就成了十恶不赦的罪证。
他们内乱,正巧给了别国投机取巧的好机会。
是以,在内战刚开始一个月左右,反军已攻至大京中部,其他三国也开始蠢蠢欲动……
………………………………
123:人尽可夫的公主,你哪里都比不上她
陆子聪不知道跟陆玖在那个地下宫殿待了多久。
幸好,他们的确在诸多宝藏中找到了长生宝典。
原来之前陆玖放在司空清影那里的水滴形玉坠,就是开启长生宝典的钥匙。
他们找宝藏的所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但在宝藏中找长生宝典却花了很长时间。
长生宝典,的确如陆玖说的那般。
上卷是奇门遁甲,星象兵法。
中卷是绝世武功。
下卷是旷世医书。
陆玖想都没想,将下卷给了陆子聪,上卷依旧留在藏有宝藏的地底宫殿里,而他带走了中卷。
他要练成绝世武功去妙华山找那个灭了陆家满门,杀了他父母的人报仇。
正直大京内部内战之时,陆子聪和陆玖从大京帝都附近兰村的地底宫殿里出来,得以重见天日了。
兰村的气氛非常的紧张。
陆子聪和陆玖这两个外地人,连暂住一下,都被原本朴素的百姓拒绝了。
除此之外,所有人看他们的目光,也充满了不善和疑虑。
陆子聪很是奇怪,等他顺手救了犯了风湿病的老人之后,才从老人口中得知……大京发生内战了。
边疆的士兵,揭竿而起,要反现在的皇帝。
不止如此,陆子聪惊讶的发现,在他和陆玖在地底找宝藏的这几个月中,大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竟然连皇帝都换了。
现在的皇帝竟然是善王轩辕明昭。
这在陆子聪的意料之中,但陆子聪却没想到轩辕明昭竟会登基这么快。
陆子聪询问了边疆造反的个中缘由,那老农便将边疆造反的理由说了出来。
什么逼死大京守护神殷子恒,什么霸占臣妻,什么通敌卖国……
一条一条,说的头头是道,也听的陆子聪一愣一愣的。
陆子聪简直不敢相信老农口中的人会是轩辕明昭。
虽然他跟轩辕明昭相处时间不长,轩辕明昭那人心机也不浅,但是,不至于有老农说的那么不堪吧。
而且,他是见过轩辕明昭与司空清影相处的情况的,那副场景,司空清影怎么看都不像是被轩辕明昭霸占的人啊。
人家明明是心甘情愿的。
难道这是奸人造反的借口?
就只说陆子聪先前阴差阳错救了宋晴那事,陆子聪就觉得他跟以前的善王、现在的皇帝轩辕明昭之间,有种莫名的缘分。
如今,他在得知大京内乱的消息,也打算到大京帝都去看一看。
等陆子聪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之后,他与陆玖一起离开了老农的家。
出了兰村,陆子聪问向身旁的陆玖:“小九九,现在已经拿到长生宝典了,日后你有何打算?”
陆玖满脸坚毅之色:“我打算回玄冥宫潜心修炼,争取早日神功大成,去妙华山找那老匹夫报仇。”
听此,陆子聪慢慢的皱起了眉。
在刚拿到长生宝典的时候,陆子聪和陆玖都看过里面的绝世武学,并不是很难修炼,况且,陆玖天资极好,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能够神功大成。
而且那绝世武学的确威力非凡。
没道理这么厉害的武学那么好练,因为陆家祖辈曾经因不知名的原因封存长生宝典的缘故,陆子聪一直觉得长生宝典有问题。
其实他心里不很想让陆玖修炼,但他知道他阻止不了陆玖报仇的信念,所以他没有开口劝说,只希望有朝一日陆玖自己能够明白过来…………他父母希望的必定不是让他报仇,而是让他好好的活着。
即使长生宝典上的武学……陆子聪都怕陆玖不是妙华山的那个怪物的对手。
对此,陆子聪只能私底下想办法了,他甚至想,大不了他用心钻研长生宝典上的毒术,说不定能够助陆玖一臂之力。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便去吧。”
“小叔叔你呢?你又有何打算?”
陆子聪望向大京帝都的方向,开口道:“我打算进帝都去当今皇帝那里一趟……说起来,当今皇贵妃,也就是被皇帝‘霸占’的臣妻司空清影,不也是你的朋友,你就不想去见她一面。”
陆玖想起司空清影,英俊非凡的脸上出现一丝怔忪,摇了摇头:“不了,她现在贵为皇贵妃,肯定是要什么有什么,我这一介江湖草莽,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小叔叔你,替我向她说声好就好。”
陆子聪看了,心底感叹,他这个小侄儿,果然是在乎那个司空清影的。
要不怎么会说起身份尊卑这件事来。
可惜,那个人现在是皇帝的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情爱上,他的小侄子怕是永远也无法圆满了。
“我会的。”
“小叔叔,你保重,后会有期。”
陆子聪也骑上马:“后会有期……小九九,记得,你动手报仇前,一定要告诉小叔叔。”
陆玖点了点头,便拉着马缰,鞭策身下的神驹宝马,快马奔腾而去。
陆子聪看着他的背影,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才收回目光,也牵着马转了方向,往大京帝都走去。
因为大京内战,大京帝都的进出往来,查的特别的严。
作为一个没有路引的外地人,陆子聪理所当然的被拦在城门外,不止如此,对方甚至将他当做可疑人物,要关押天牢。
绿衫,玉冠,碧萧。
这是玉面神医陆子聪的招牌,之前陆子聪出手解决帝都瘟疫的时候,帝都内的人明明已经知道了玉面神医这号人,现在却将他拦在城门外,陆子聪非常郁闷。
事到如今,他只得报上家门姓名,而对方听闻他是玉面神医,确认再三,肯定是他之后,态度立即判若两人,将他奉为上宾,引入帝都之内。
陆子聪趁机提出想要见当今皇上的要求。
守城的都统也未拒绝,只说会上报上去,请陆子聪耐心等待。
其实现在大京皇宫里的气氛,也没有好的哪里去。
内忧外患,一起爆发,这是安逸十多年的大京从未遇到过的事,即使轩辕明昭也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
他忙的脚不沾地,一日之内要召见文武大臣商议多次应对方案。
而轩辕明峰更是直接如自己当日跟轩辕明昭所说的那样,亲自上了战场,拿着军令统领大京士兵,与边疆反军作战,没想到,他竟然还真有打仗的天分。
边疆反军势如破竹的仗势在他出面之后,得到了遏制,两军初次进入对峙阶陆。
轩辕明昭也由此,暂且打消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轩辕明昭在殿前忙的几日几夜不合眼,司空清影在后宫之中,虽也忧心前堂的事,但还是逼迫自己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睡就睡。
毕竟,她肚子里还有两个孩子,她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她更该为两个孩子着想。
不过即使如此,她也非常关心轩辕明昭的情况,每日都督促宫女太监给轩辕明昭送吃食和茶点。如果不是她的监督,轩辕明昭极其有可能连这些都给略过去了。
这时候,轩辕明昭必然是无心管后宫的事,后宫之中,太后为大。
太后也是个知轻重的,她虽然极其的讨厌司空清影,但司空清影怀着龙子凤孙却是事实,所以,她也没有暗中对司空清影动手脚,反而是警告其他人,也不可以动手脚。
甚至暗示那些人,想要除去司空清影也要等孩子生下来再说。
这只是在内战的前期,太后才会有心想这些。
到了如今,看着边疆反军势如破竹的样子,太后早就慌了。
而到今日,她竟是想要劝轩辕明昭迁都离开。
边疆在大京的最西侧,大京帝都在北侧,如今边疆反军打到中部,太后竟然想让轩辕明昭迁都到离边疆最远的东侧。
对于她这种愚蠢而贪生怕死的意见,轩辕明昭自然是无视了。
开始她要见轩辕明昭,轩辕明昭还会见,到后来干脆让侍卫轰她离开。
要知道,在当今太后还不是太后的时候,太后的母族,跟轩辕明昭的外公一族是死对头,在太后得势之后,为了解多年心头之恨,不惜残害忠良也要将轩辕明昭外公一族瓦解崩裂,使得轩辕明昭的母妃由官家小姐成为罪臣之女,这便罢了,太后还刻意破例让皇上带这个罪臣之女进宫,以方便她折磨。
轩辕明昭兄弟幼年被宫中宫女太监残害,便与太后有莫大关系,还有他们母妃的死,太后亦是脱不了干系。
早在轩辕明昭登基之时,轩辕明昭就想找太后算账,只是他登基之后事情太多,才暂时搁浅罢了。
而如今,太后提出的动摇军心的烂主意,更是再一次的激起了轩辕明昭的杀意……
……………………
整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