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无歌-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独自一人的漫步对于王旭阳来说,他早已习惯了。穿过图书馆便是一片极大地带,只是之前王旭阳从未来过。除了一座所谓的校领导办公楼巍峨的矗立在这,其余的只是几棵低矮的法桐和松树。这里绝少有人涉足,恐怕只有那些身宽体圆的学校领导驾着豪车偶尔办办公吧!

    行走了大半个小时,竟不自觉的又来到了智和湖畔。湖水中无数的金鱼成群结队的游来游去,看着它们自由的游荡,王旭阳真恨自己没有带一些鱼食火腿之类的东西。智和湖畔总是有那么多的情侣在一起,你说你们牵牵手也就罢了,还非得相濡以沫卿卿我我。

    可恨学校这么大的地方,想要找一个没有视觉污染而又安静的地方却是那么的难。也许当王旭阳看到这些情侣的时候,恍惚间还会想起程颖来。也不知道她是否也回到了学校,还是在那遥不可及的地方。

    夜更加深沉了,不远处响起了一片吆喝之声。也许是那些离开学校太久的学生在酒精的作用之下,发表了一下对学校的思念以及不满。

    学校昏暗的路灯灯光之下,王旭阳的影子越拉越长。只见他一步一步的缓慢的向公寓楼前走去,瘦削的背影之下好像写满了无限的伤感和凄凉。

    人生很短天涯很远,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真正拥有的,所拥有的又未必是真正铭刻心间。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需要勇敢的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的朋友,何不如,张开双臂,尽情拥抱每一幕花开的幸福,悄悄领悟每一片落叶的安息。

    看淡了春秋,自然看淡了如梦的浮生。就像现在的王旭阳,他似乎早已明白了深藏心间的那一段感情该如何自处。也是在这一刻,就在他的脑海之中仿佛有了明确不变的答案。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波

回到学校后的第二天,班长曹穆轩就下达了一个很让人费解的通知。说是学校要求将下半年拖欠的住宿费补交上去,乱七八糟的总共加起来大约有三百多元。当曹穆轩下达完这个消息的时候,王旭阳宿舍立刻炸开了锅。

    自从去年寒假前离开学校,直到现在他们才回到学校。若是按照先前学校给王旭阳他们下达的毕业离校通知,这大四下半年在学校总共也就住个十几天左右。如此明目张胆的索要半个学期的住宿费,实在是让王旭阳他们感到无比的费解。

    此事一经传出,立刻在管理学院引起了莫大的轰动。营销一班的何沅君更是气愤难当,心情激荡之余居然写出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致蔡伟生书记的一封信》。这一封信在很短的时间里立刻在管理学院同学的空间和邮箱里疯传。王旭阳还依稀记得这封信的内容:

    尊敬的蔡书记:

    学生自戊子年始,得以求学洪都,自此,无时无刻不以考入洪都医科大学为毕生幸事。大学四载将尽之际,学生自感数载以来受学校师长教育良多,顽劣本性已有大改观,每念及此,辄心生感恩,难以言表。然学生不才,眼前有一事不明,恳请先生有以教我。

    今日听得学校欲增收三百元校舍住宿费用,为此,学生甚是不解。

    时下我辈离校在即,不消十日,此一学年,即告终止,如此算来,此一学年于校舍居住时日仅计数十日,安得以周年之期计算?学生于洪都老校区求学、居住已三载有余,而此大四一年本应是韬光养晦以待风云之时,师长却强遣学生饱受舟车劳顿之苦来此偏远之处,我辈对于此举虽持异议,亦不辞辛苦,努力完成师长差遣,此举已属不易,学校无奖励安慰之举自不必说,安得复来增收费用?

    况于六人间校舍居住非我辈之愿。曩者学生与七位同窗共八人同居一舍三载有余,同舍之情亲如手足,而今八人分居两舍,思来令人叹息。

    万物自有成理,世事皆有公论。如今,校舍之内,众人哀怨,愤懑之声不绝于耳,言语辱及彼人父母者亦时有耳闻。先生明察秋毫之人,安能不见舆薪?窃闻:“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古语有云:“民声不可不闻,民言不可不察”,学生以为,众学生之声其为“民声民言”。诚望先生明察明为之。

    拾笔匆忙,言辞不当之处,望先生见谅。

    学生  何沅君

    辛卯年六月廿一日

    (此信件不日将送达蔡书记处,望诸位团结一致,达成统一战线。)

    也许是因为这一件事在学校里的影响有些深远,所以就在这一封信传到网上没多久后,亲爱的蔡书记当即召开了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大会借以说明该事项。

    终于在全体管理人共同努力之下,住宿费用终于从之前的三百元降到了一百元。这一场由学生抗议学校乱收费的战争终于以王旭阳他们的完胜而结束,这也成就了洪医大历史上有名的成功案例。

    这一场风波过后,迎接王旭阳他们的便是让人头疼不已的毕业论文答辩了。到现在为止,王旭阳的论文是一个字也没有写。眼看还有不到十天的写作时间了,所以万分焦急之下,王旭阳终于想到了他的导师娄月宇。

    早在实习之前,同学们确定开题报告的时候,王旭阳就向冯凎昌请教过,听他们说娄月宇老师在所有的老师当中,人是最好的,当然脾气也是最好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以往他指导过的学生中,没有一个毕业论文不通过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旭阳这才把自己的开题报告定位了电子商务的方向。因为娄老师只负责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至于其他营销方面的则由负责该课程的老师担任。

    只是当王旭阳刚走进教研科室的时候,他一下子被镇住了。里面黑压压的站满了人,讨论声男女声不绝于耳。这其中王旭阳居然还见到了许久不见的程颖,当然还有那些被称作网神网圣的于越、朱宏光等。

    再看娄月宇老师的办公桌前,早已挤满了同组的修改论文的同学。不过,这里面好像大都是女生,只有极个别如王旭阳这般勤奋好学的男生呆呆的站立着。

    站在一旁的王旭阳,认真的倾听着娄老师对这些女同学的指导评语。心里却极力记住这些容易犯错的地方,借以减少论文过程中的错误。

    等轮到王旭阳的时候,已经接近下班的时间了。为了节约时间,王旭阳大体上把自己的境遇向娄老师如实汇报了。鉴于王旭阳在惠康医药的时候,从未接触过电子商务的业务,而是在惠康医药药品配送中心工作过,最后将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惠康医药的药品配送问题研究》。

    题目确定下来之后,娄老师建议王旭阳先去管理学院的实验室下载一些可以用到的文献资料。因为实习之前下载的都是一些关于电子商务之类的文献,由于论文题目的改变,现在还得重新下载一些资料。为了节约时间,王旭阳干脆也不吃中午饭了,一头扎在实验室里查询资料梳理论文的思路。

    可谁知道,正当王旭阳磨刀霍霍的时候,娄老师却突然打电话告诉他,同班孙月英的论文题目好像和他有点重复。按照规定两人若是有重复或相似论文的同学,一人必须改变论文方向或是重写。后来一问,人家孙月英已经快写完了,而王旭阳则刚刚开始,没办法,为了成就别人,王旭阳只好默默地接受了重写的现实。

    经过千难万难之后,最终在王旭阳和娄月宇老师共同努力之下,将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为《惠康医药药品配送中心库存管理研究》,当然这也是查明在所有的在写的论文中没有重名或相似的可能性了。

    接下来的日子,可以说王旭阳过的是畜生不如的生活。一天三餐没有着落,天天好在管理学院的实验室里。有事没事便往教研科室里跑,有的时候还得写到凌晨一两点钟。

    在这一段日子里,让王旭阳感到莫名的痛苦。值得同情的是,老大李锡、李建功、秦珩等也是如他一般,在大学生活的最后这几天里,居然是在如此烦闷的环境中度过的。

    很多东西,任王旭阳多么努力终归还是失去;很多感情,任王旭阳如何珍惜却重复着相同的别离;缘分,聚散如云;人心,冷暖难觅;感情,动心伤情。其实没有什么过不去,过不去的只是王旭阳自己的心。回忆再美也只是曾经,再也回不去了。结束了就是结束了,该继续的还得继续。

    人不能因为感情而失去自己,更不能为了失去而没了感情。有些风景再美丽,不属于王旭阳的他不会在意,有些剧情再入胜,王旭阳不是主角他也不会太入戏。缘分的失去是别离,也是选择的再继续;感情的失去是放弃,也是放下的一种智慧。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感情无需奢望,真心就好;缘分无须强求,知心就好;有人能懂,有心能依,有情能惜,这一生足矣。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完结

对于绝大数男生而言,这毕业论文一般都是回校之后才开始写的。只有极个别的变态男生早早地写完,静静地等待着导师最体无完肤的尖端批判。自从王旭阳确定了最后的研究方向之后,便一直长时间的潜伏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

    有的时候,王旭阳会觉得学校当真是可笑之极。一个本科生居然被要求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写出一篇所谓高水平有技术含量特别有见地的毕业论文。

    只记得有一次王旭阳在管理学院教研室找娄月宇老师指点论文,导师陈明对着他们组的学生于思敏大喊道:“你说你都写了些什么,我是一点都没有看懂,简直就像是在读天书。

    可怜的于思敏一脸无辜的样子,只能是默默地接受这一位女人中的男人,男人中的Superman言辞激烈毫无人性的批评。其实,当时王旭阳很想对陈明老师说:“人家写了四个月的论文,不到半分钟你就能真正看懂了吗?”怎奈人家是所谓的教授,王旭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于思敏深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在洪都医科大学管理学院的历史上,论文若是只有文字性描述,而没有表格以及数据的证明,那些所谓的评委老师就会认为你作弊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所有的导师都要求他所带的学生,论文里面必须要有四到五个表格和数据分析。

    一开始李建功整篇论文都是纯文字性描述,可当他自信满满的将论文拿到导师伊利面前的时候,却迎来了一句当头棒喝:“我平时是怎么教导你的,你是没长耳朵还是耳朵里塞了驴毛啊!拿回去重新再写,你这样的论文要是被分到死亡之组里,我看是凶多吉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旭阳才知道什么是死亡之组。所谓的死亡之组就是以管理学院院长尹文坤为组长的那个评委小组。传说尹院长专门负责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论文评定工作,因为营销专业的学生大都有着考试作弊的优良传统,所以治乱世须用重典,这个匡正学风的重任就落到了尹院长宽阔的肩膀上。

    对于这件事,王旭阳心底里很是感激李建功。若不是他,王旭阳还是会存在侥幸心理,一心想着不劳而获蒙混过关。可是对于那些所谓的数据和表格,王旭阳实在是拿不出来。在这一种残酷的现实面前,王旭阳别无选择只能通过剽窃和引用了。

    说实话,相信每一个毕业生都不想抄袭其他人的东西来达到成功的目的。可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毕业,王旭阳他们也只能走这么一条了。就这样,在极度压抑和痛苦的环境中,李建功在浩瀚的文献中,搜寻着属于他的那一份数据和表格。

    这个时候,男生公寓里很少能够见到人。他们拿出了大学四年里不曾有过的状态,夜以继日奋不顾身的向着毕业论文冲击着。每一天管理学院教研室里都是人满为患,批评声、吆喝声、哭泣声相杂其间,不绝于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农村的集市呢?

    如此热闹的景象,在王旭阳大一的时候是不敢想象的。没想到在此刻,居然会真切的发生在他的面前。经过了三天艰苦卓绝的奋战之后,王旭阳终于写出了一片所谓的毕业论文的初稿。当他战战兢兢的拿着电子稿放到娄老师面前的时候,原本兴奋的心显得更加的紧张和激动。

    一直以为娄老师也会和陈明、马怀安、王敏老师那样体无完肤的狂批自己一顿,可是让王旭阳没想到的是娄老师居然温声细语地给他讲述着论文的不足,还有那些需要修改的地方。早就听冯凎昌、丁鹏他们说,娄月宇老师人很好指导论文也很认真。今日看来,这传言真得是名副其实。

    尽管王旭阳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这一篇论文还是被娄老师说得一无是处,需要修改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眼看着论文答辩的日子一天天的迫近,王旭阳心里的那一份纠结和担心也越发显得强烈。好在大多数男生一直深深地陪伴在王旭阳的左右,不曾离去也从未走远。

    看着那些不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临床专业的同学,三五成群的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里肆无忌惮地拍着照片,王旭阳的心里忽然觉得好像好了点什么似的。太阳依然是那么的毒辣,仿佛要将这里的一切都要燃烧掉。炎热的天气,吞噬着王旭阳那仅存无几的良好心情。

    只是当他不经意间看到那些情侣卿卿我我,各种搞怪的拍照之后,他还是会想起程颖来。有几次在教研室里,王旭阳碰到了程颖。也许是当时各自都忙于论文的修改,所以他们两个也只是礼貌性的打了一个招呼而已。也许这是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勉励的举动吧!

    在王旭阳宿舍里,要说运气最好的算是杨帅了吧!他早在六月二十号之前就回到了学校,再加上李思思的悉心指导,他的毕业论文写的倒是神速无比。经过了王敏老师的一番修改之后,杨帅的毕业论文终于定稿了。

    有好几次,王旭阳私底下求他帮忙做几个图表,当然这是在王旭阳已付出一顿大餐的前提下完成的。有了这几个数据分析之后,王旭阳那不成逻辑的文章好像一下子有了主线。一时之间,整个论文的逻辑不禁也顺畅了许多。

    拿着第二次修改过的论文,王旭阳比第一次多了些许的信心。他不慌不忙地走到娄老师的面前,再一次将这论文的电子稿放在了他的面前。这一次娄老师好像看得有点慢,不过他批改的地方也比上一次更加的细致。对于论文里面的格式、文献出处、页码标识、字体字符这样细微的地方,也对王旭阳做了一番全面的强调。

    在娄老师的指导和修改之下,王旭阳毕业论文答辩的底稿总算是定下来了。王旭阳心情激动之余,不禁对娄月宇老师产生了一层深深地敬意。当他离开管理学院教研室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仍然坚守在这里的同学们,张凡超、吴赣、朱宏光、胡一鸣依旧在认真的倾听着导师们的建议和批评。这场面是那么的平凡,可又是那么的温馨。

    王旭阳不禁轻叹了一声,转而向着智和湖畔走去。一路上,他还碰到了几个大三的学弟。看着他们一个个充满阳光的笑脸,又想到几天之后他会永远的离开这个校园,心中竟是自然的升起一丝莫名的伤感。

    不远处图书馆楼前,聚满了那些准备考研的学生。这一幕幕,这一重重,都像是一枚枚钢针深深地刺痛着王旭阳的神经。曾几何时,他也曾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而不停的努力。

    可是到头来,王旭阳又获得了什么呢?过去的伤痛,又有谁可以去一起承担呢?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