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良医-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昕道:“殿下的年龄还小,喝酒会对殿下的身体不好。”

    鄂王不满地道:“赵先生,我马上就要大婚了,怎么还小?”

    赵昕苦笑,心想这个问题还真是无法一时间和他说得清,这说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而观念的问题是最难改变的。

    赵昕问道:“殿下大婚的日子订下了没有?”

    鄂王道:“爹爹说了,元旦节的时候,正好各国使臣要来观礼,那时候举行我的大婚,同时册封为太子。”

    赵昕即刻祝贺道:“臣提前恭喜殿下了。”

    鄂王笑道:“赵先生,你我是朋友,有些话我只能对你讲。其实,我现在很紧张。”

    赵昕愕然地问道:“这是为何?”

    鄂王道:“我觉得自己很多东西都还不懂,心里很是忐忑。”

    赵昕点头道:“殿下,臣非常理解你的这种感受。不过臣以为,殿下也不用太过忐忑,朝廷有那么多能臣,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殿下去亲力亲为,为君之道,民心为重,对内爱惜百姓,明辨忠奸,对外伸张主权,正所谓: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臣以为,殿下今后能够做到这些就可以了。”

    鄂王道:“先生可以讲得更详细一些吗?”

    赵昕躬身道:“殿下,有些话只能我们二人私底下讲,毕竟官家正当壮年,像这样的话题实在是有些忌讳。”

    鄂王点头道:“我知道。现在不就只有我们两个人吗?而且我爹爹也不是特别忌讳此事,他自己也经常教导我为君之道呢。”

    赵昕严肃地对他说道:“殿下,有些话从官家的嘴里讲出来,和殿下讲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殿下你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而且这还涉及到lun理孝道。”

    鄂王即刻朝他施了一礼:“赵先生,我知道了。多谢先生提醒。”

    赵昕这才问他道:“官家对殿下都是怎么讲的?”

    鄂王回答道:“爹爹说,为君之道首要的是要善待百官、百姓,其次是慎用武力。爹爹说:兵者,凶器也,不可轻易用之。”

    赵昕点头:“官家的话也不无道理,不过臣记得以前对殿下说过,善待百姓并不是让他们安于当前的平安、富足,而是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够有安全感。殿下,臣斗胆直言……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兴衰,我大宋也不一定就能够逃脱这样的规律。不知道殿下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鄂王道:“我当然想过,所以心里才一直忐忑。赵先生,既然你如此在说,那想必你已经有了很好的办法了?”

    赵昕苦笑着摇头道:“臣哪里有如此的智慧?不过臣以为,如果有些事情做好了,或许可以尽量避免那样的情况发生。就目前而言,我大宋的百姓虽然富足,但是赋税却也非常沉重。臣以为,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应该是民富国强,老百姓真正的富裕了,国家内部才会安定,老百姓不是走投无路了,怎么会去造反?国家安定了,富强了,对外也就有了底气,周围的虎狼之邦也就不敢轻易窥视我大宋。”

    鄂王点头道:“是这个理,不过……赵先生,你好像还是说到了变法的事情上面了,我知道,我们大宋的税赋沉重,一是冗兵,二是冗官,三是冗费,四是对外赔款造成的,所以,说到底还是要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

    赵昕心想:看来这个小皇子什么都明白,而且当今皇帝也应该十分清楚,只不过掣肘太多,想要去解决这些问题有些有心无力罢了。

    他说道:“殿下说得很对,不过这样的一些问题要解决的话,必须首先做好各种准备,绝不可贸然行之。这就如同一个患有很多种疾病的病人,如果同时对其所有的疾病一起医治的话,可能对身体的伤害更大。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把那些疾病理清楚,分析这些疾病之间的关联,然后依理施治,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药到病除的效果。殿下,臣以为一个国家的情况与我们的身体的疾病是一个道理,这样的事情急不得。”

    鄂王点头道:“赵先生这样一讲我就明白了。我不急,现在我最需要的就是历练。先生,元旦之后你可要陪我去游历天下哦,你可不能反悔。”

    赵昕笑道:“臣说话当然算数……殿下,其实那天在张贵妃那里的时候,你是故意说了那句话的吧?”

    赵昕所说的当然是他那次在讲了那个乞丐的笑话之后鄂王的反应,也就是因为他的那种反应才使得皇帝马上改变了主意。

    不过赵昕一直都认为那是鄂王故意装出的那种反应,因为他认为自己对这个小皇子还有所了解。

    鄂王微微一笑:“先生,我们别说那件事情了,好吗?”

    赵昕看着他笑道:“臣倒是担心到时候殿下会反悔。”

    鄂王诧异地道:“这怎么会?”

    赵昕笑道:“到时候殿下新婚燕尔,很可能舍不得离开王妃呢。”

    虽然赵昕是和这个小皇子开玩笑的,但是他觉得这也是很可能的事情。年轻人刚刚尝到个中滋味,心里对新婚的妻子恋恋不舍也是极有可能的,更何况年轻人本来就心无常性。

    鄂王有些尴尬的样子:“先生说笑了……”

    赵昕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的那个玩笑开得有些大了,急忙就转移话题:“殿下,今天我是专程来找展护卫的。”

    鄂王看着他:“哦?先生找展护卫何事?”

    赵昕道:“他妹妹今日回老家去了,让我来告知他一声。”

    鄂王笑道:“这样……赵先生,你准备什么时候娶展护卫的妹妹啊?”

    赵昕苦笑着说道:“殿下明明知道臣的想法,为何还要问臣这样的事情?”

    鄂王大笑:“那行,我不问了就是。”

    赵昕趁机就对他说道:“殿下,展护卫家里就他一个独子,难道殿下忍心让他一直当护卫、终身不能娶妻吗?”

    鄂王愣了一下,随即就看着赵昕,道:“赵先生,你可能不知道,展护卫可是自愿为朝廷出力、尽忠的。”

    赵昕点头道:“臣知道。不过臣以为,当臣子的心甘情愿为官家和殿下尽忠是一回事,而殿下能否替臣下着想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这样,殿下对某一个臣下施恩,感恩的却不一定就这个臣下一人。臣以为,为君之道,除了要善于驾驭臣下,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对臣下施恩才是。娶妻生子乃人伦之道,展护卫乃展家独子,像这样的情况本应特殊对待。殿下以为呢?”

    鄂王为难地道:“先生所言有理,不过现在我实在是离不开他啊?这一时间去哪里找像他一样合适的人呢?”

    赵昕暗暗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臣并没有说让展护卫马上离开殿下的意思,臣只是希望殿下能够想到这一点。这也是我们今天说到了为君之道这样的话题,所以臣才有感而发。当然,臣这心里也有点私心。殿下,你懂的。”

    鄂王大笑。道:“赵先生真坦荡之人也。先生的话,我记住了。”

    赵昕心想,我敢不坦荡吗?这样的事情明显带着个人的私心成分,如果我不主动说出来的话,他反倒会以为我虚伪、奸诈了。

    赵昕一贯这样认为:只有最愚蠢的人才会忽略他人的智慧,也只有最愚蠢的人才会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

    后来,赵昕还是单独与展昭交谈了一会儿,就在鄂王寝殿的外边。

    赵昕对展昭讲了他妹妹回家去了的事情,展昭叹息着说:“我很不孝,家里的事情几乎没有管过。不过忠孝不能两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赵昕已经很少有肃然起敬的感觉了,因为在这个时代遇到的这样的事情太多,忠孝之道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遵守的最起码的准则。

    反而地,到了后世,这种高尚的道德却慢慢流失,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自私,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

    赵昕并没有告诉他今天自己与鄂王关于他的事情的谈话内容,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事情还是由鄂王去和他谈最好。

    鄂王是未来的皇帝,臣下绝不可以去分享未来皇帝对臣下的施恩。

    如今,就连赵昕自己都觉得自己完全的变了,仿佛很多事情一下子就无师自通了一样似的。

    他并不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天赋,他觉得,是这个时代深刻地影响了自己,改变了自己。

    而且,现在他也同时认为,自己好像也在改变着这个世界……rs
………………………………

第110章 大宋医馆(1)

    大宋医馆的准备工作终于基本上完成了,白郎中这段时间瘦了一圈,赵昕知道这是累的。

    医馆的大众区域看上去整洁大方,墙面都刷成了白色。后来赵昕还是放弃了用屏风去隔成数个病房的方案,那样实在是显得太过凌乱。

    所以他还是选择了用木板将那些大大的房间隔开,而且还在每间病房里面准备了大蜡烛,以及专用的烛台。

    为了防止失火后可能出现的巨大灾难,医馆里面每隔二十米左右就置放一个大水缸。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电,蜡烛照明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医馆后面皇家病房区域的装修与前面完全不一样,虽然那些大房间也一样被隔开了,但是隔开后的每个房间都要比普通病房大得多,而且里面的家具都比较奢华。

    此外,这个区域的墙面都刷成了天蓝色。

    在医馆正式开业前,赵昕对经过培训的郎中们进行了一次考试。郎中们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还不错,全部都合格了。

    不过赵昕并没有对护士进行考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医馆的护士还不足十人。

    按照标准的配备,一个医生配两到三个护士才可以,可是在这样的时代,一切都只能服从于现实的状况。

    不过赵昕相信,这样的情况要不了多久就会开始好转。新鲜事物被接受总得有一个过程。

    为此,赵昕制定了一个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说到底就是以老带新,医馆定期统一授课。

    不过这一切都是以高福利为基础。

    关于高福利的问题,赵昕并不担心什么,像这样的医馆在今后绝对不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可是,这毕竟是皇家医馆,名声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赵昕在收费问题上制定了一个标准,同时也考虑到低收入人群的看病问题――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只要有相关的证明材料,医馆就可以减免其医疗费用。

    在医馆开业前两天,赵昕就雇了几辆马车拉着医馆的广告牌在汴梁城内绕圈,同时还去找了几个大嗓门的人一路吆喝。

    这可是非常新鲜的宣传方式,整个汴梁城的人很快就知道了大宋医馆马上要开业的事情。

    后来,这样的宣传模式被许多商家纷纷效仿,凡是效仿的商家都很快生意兴隆起来,这是赵昕最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本来他还准备今后在宣传大宋御酒和琉璃制品的时候也这样做的,后来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太过俗气了,所以不得不采用了另外的方式。

    随着大宋医馆的开业,白家医馆也就自然关闭,在赵昕的建议下,白郎中将自己的家重新装修了一番,那地方一下子就有了家的气象。

    有一天,赵昕笑着对白郎中说道:“白大叔,现在你可以重新娶一房夫人了。”

    赵昕本来是和他开玩笑的,结果却想不到白郎中竟然点头说道:“我也这样在想。”

    这下,赵昕和白婉如都一下子目瞪口呆起来。

    白郎中笑着说道:“现在我算是想明白了,这一辈子没有个儿子,今后连给自己送终的人都不会有。女儿总是要嫁人的。”

    他的这句话让白婉如背地里伤心了很久,全靠赵昕百般安慰才让她终于破涕为笑。

    不过赵昕觉得白郎中还真是很奇怪,觉得自己和他的思维完全无法合拍。

    当然,赵昕也没有过多去询问他此事,毕竟他是白婉如的老爹,而且很可能就是去问了人家也不一定会讲实话。

    在医馆开业前,赵昕特地进宫向皇帝禀报了此事,不过皇帝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情让曦儿去就可以了。”

    赵昕试探着问道:“官家不先去看看皇家病区?如果官家有什么不满意的,臣也好马上修正啊。”

    皇帝却笑着说道:“赵馆主,你想过没有,即使是今后我和我的嫔妃们生病了,可能去那样的地方吗?到时候直接叫你进宫来就是了。”

    赵昕这才明白自己原先完全想差了,所谓的皇家病区,不过是皇帝留给王公大臣们看病住院的所在罢了。

    这虽然是特权的体现,不过也是皇帝表现自己仁慈的一个方面。

    现在赵昕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大宋医馆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形象工程。难怪皇帝如此舍得花钱。

    想到这里,赵昕也就不得不多问了皇帝一句:“官家,今后的王公大臣到大宋医馆来看病的话,我们收不收钱呢?”

    皇帝想了想,说道:“不收了吧。”

    赵昕又问:“那,老百姓呢?”

    皇帝似乎想起了什么:“赵爱卿,你认为呢?”

    赵昕这才说道:“官家,臣觉得恰恰是王公大臣更应该收钱,朝廷给他们的福利已经非常的好了。而有些老百姓却非常困难,他们的治疗费用才是最需要减免的。”

    皇帝犹豫着说道:“这样不大好吧?”

    赵昕道:“官家想过没有,这大宋医馆一年下来,郎中、护工等的年俸,药物的消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啊。如果都由朝廷承担的话,国库可能会更加困难啊。臣想问官家一个问题:以前,王公大臣们看病也都是由朝廷支付他们的费用吗?”

    皇帝顿时笑了:“赵爱卿,那你自己看着办吧,只要王公大臣和老百姓没有非议就行。”

    赵昕也笑了:“一点没有非议是不可能的。官家,臣以为,像大宋医馆这样的事情,最好是能过做到以馆养馆,不给朝廷增加任何的负担。关于收费的问题,臣准备将各种收费标准张榜公示,家庭困难的老百姓只要有官府的证明,医馆将根据其情况对费用进行减免。官家,大宋医馆的职责就是让大多数人的病痛得到有效的医治,以此体现官家的仁爱之心……”

    皇帝赞道:“赵爱卿言之有理,真乃我大宋之良臣也。”

    有了皇帝的同意,赵昕也就不再担心什么了。

    大宋医馆开业那天,赵昕特地在医馆门前搭了一个主席台,主席台上安排了好几排座位,每个座位的桌上都标明了来宾的名字。

    而且,会场的四周还插上了各种颜色的彩旗,完完全全就是后世开业典礼的做派。

    赵昕并不担心观众的问题……在我们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看热闹永远都是老百姓最喜欢参与的事情。

    关于参加典礼的贵宾人选,赵昕特地去与鄂王商量了一下,最终确定由鄂王亲自出面去请宰相宋痒,以及在朝廷上班的所有一品大臣。

    当时赵昕对鄂王说道:“到时候殿下可是要讲话的哦,而且是做主题发言。”

    鄂王顿时就紧张了起来:“这……我会很紧张的。”

    赵昕道:“殿下是我大宋的储君,这天下今后都是殿下的,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鄂王这才信心大涨,说道:“好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