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良医-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昕来不及去和他多说,直接就去到床榻前,一边检查着病人的情况一边问:“什么个情况?”

    欧阳修道:“半个时辰前,家母说胸前有些疼痛,心慌、气急,双手也有些发麻,然后就开始出大汗,现在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赵昕已经看到,眼前的这个病人脸色苍白,额头处有不少的汗珠。

    心肌梗死?从刚才欧阳修所描述的症状来看,似乎很像这种可怕的疾病,当然,急性胃穿孔也有类似的症状。

    问题是现在没有心电图,要确诊的话似乎很困难。可是,如果不能够马上确诊,如果真的是心肌梗死的话,一旦不能快速抢救,这个病人的生命就可能马上会逝去。

    要知道,即使是在后世的条件下,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也是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赵昕忽然想到了一种最为简单的诊断方法……“快,快给我一张白色的丝巾!”

    旁边的一个丫鬟即刻从怀里摸出来一张白色的丝巾,赵昕接过去后就即刻去揩拭病人额头处的汗珠。

    拿到眼前一看,丝巾上面果然有浅浅的油状痕迹……果然是心肌梗死。

    在后世,对于这样的疾病是有特效药的,主要是含有**成分的药物。可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药物还没有发明出来,而且现在一时之间也难以马上去做出来。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去?

    欧阳修一直在看着赵昕的动作,此时却再也忍不住地就问道:“赵馆主,家母所患的是什么病啊?如何救治呢?”

    赵昕的心里很烦躁,即刻打断了他的话:“别出声!我想想!”

    他的声音里面带着一种无形的威严。在这里,在病患面前,因为责任和自信,使得他在极其自然地就有了这样的气场,即使是此时的欧阳修也被其震慑。

    “展琴,你过来,和我一起拍打病人的这个地方,力度要合适……”赵昕猛然间想起了后世时候一位中医曾经告诉过他的抢救心肌梗死的方法。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拍打病人两只胳膊的肘弯处。

    不过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却是中医学经过上千年发展之后的精华。

    中医学认为,心肌梗死是因为“寒凝致淤,血行受阻”所致。西医的解释是血栓形成堵塞了心脏血管从而造成心肌坏死。

    中医理论对血栓的形成与疏通有如冬季超市里面的花生油,室温稍低即凝结,室温一升就化开。手弯处的心包经、心经直通心脏,快速拍打这两处经络就能促使气行血行,令人发热出汗,起到升阳化除血栓、疏通血管淤堵的作用。

    经过两人一阵快速的拍打,病人果真悠悠醒转了过来。

    赵昕大喜,内心激动……祖国医学竟然真的神妙如斯!

    欧阳修也是大喜,急忙去到病人面前:“娘,你好些了吗?”

    赵昕不禁苦笑……你这不是废话吗?明明都醒了。他说道:“让老人家静休一会儿,我给她开几服药,今后你要让她随时像刚才那样自己拍打那个部位,要形成习惯。”

    欧阳修急忙离开床榻边,不住向赵昕道谢,还是忍不住再次问道:“我娘所患的是何种病症?严重吗?”

    赵昕道:“非常严重,是厥心痛。老人家运气不错,总算是被我将她从阎王爷手里给抢回来了。正因为如此,她今后才必须经常要拍打自己的那个部位,否则的话就很可能还会发作,而且再次救活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欧阳修大惊:“厥心痛?!赵馆主,你果真是神医啊……在下感恩不尽!”

    赵昕微微地笑:“永叔先生,太客气了。在下本来就是郎中,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好了,我们出去说话吧,老人家现在需要静养,留下丫鬟看顾就可以了。”

    欧阳修又是深施一礼,殷勤地请着赵昕去到了屋外。

    赵昕朝他拱手道:“久仰先生大名,上次在皇宫之时在下远远看到过先生一眼,本想早些时候来拜访,不过最近实在是太忙,请先生见谅。”

    赵昕的这几句话忒虚伪。其实他确实是想早些时候来与这个人相识,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此人与柳三变不一样,借逛窑子的机会就可以去结交上。

    欧阳修很是高兴:“想不到赵馆主也知道我,听说你是刚刚从海外刚回来不久?”

    赵昕笑道:“大人与范仲淹变法之事早已经天下皆知,我如何不知道大人你呢?”

    欧阳修摆手道:“别提了,别提了!”

    赵昕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情,即刻就问道:“听闻大人与范仲淹一起被贬,你是何时回到朝廷的?”

    欧阳修道:“就在今年中秋节之前不久。哎!往事不堪回首啊……赵馆主今日有空吗?你对我娘有救命之恩,在下得置酒表示感谢才是。”

    赵昕犹豫着:“这……永叔先生太客气了,不用道谢。”

    欧阳修却即刻转身去对他的管家道:“快去将包拯包大人请过来喝酒。”

    这下,赵昕不好再拒绝了,他发现这个欧阳修还真是一块当官的料,竟然对自己与包拯的关系了解得如此清楚。

    留客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

第066章 煮酒论英才(1)

    包拯听说赵昕在欧阳修府上喝酒,跑得飞快。

    让赵昕感到诧异的是,这个人竟然还带来了礼物。要知道,包拯的级别可是要比欧阳修高许多。

    欧阳修在包拯面前恭恭敬敬的,亲自到门外迎接。赵昕虽然喜欢和包拯开玩笑,但内心却是真正的尊敬,当然也会一起去迎接了。

    包拯手上提了一个小纸包,随手递给了欧阳修:“这是一盒麻饼,我合肥老家的特产,一点小意思。听说你母亲生病了?怎么样?”

    赵昕不禁觉得好笑……果然是小意思。

    欧阳修客气着接过了礼物,回答道:“赵馆主讲,是厥心痛。幸好赵馆主妙手回春,不然……”

    包拯看着赵昕:“厥心痛这样的绝症你也能治?”

    赵昕谦虚地道:“主要还是欧阳先生的母亲运气比较好,情况还不是太糟糕,而且救治也比较及时。”

    包拯朝欧阳修抱拳道:“庆贺醉翁,俗话说,好人有好报,果如是也。”

    赵昕曾读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所以知道他还有个号叫醉翁。他心想,古人就是麻烦,一个人姓名加字加号,一会儿这样叫,一会儿那样喊,很容易让人晕头转向。

    醉翁?此人的酒量很大吗?一会儿可要注意了。

    进入到府中之后,欧阳修亲自张罗着给包拯和赵昕二人泡茶,随后对他们说道:“我去看看母亲,再去吩咐厨房整治酒菜。我这里正好有些新鲜的黄梅,一会儿我们用它煮酒。听说赵馆主是填词高手,一会儿我们喝酒吟诗,一醉方休,岂不快哉!”

    赵昕一听又要填词作诗,顿时脚都有些软了。只有他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二货,而且又是学医,能够记住自这个朝代以后的经典作品本来就少。

    他急忙地道:“欧阳先生,你母亲的病情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今天我们喝酒一定要适度,填词作诗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包拯点头道:“倒也是,今天我们随意为之,随便说说话就是了。”

    赵昕大喜,恨不能去抱住他狠狠亲一口他那黑黑的胖脸。

    欧阳修出去后,赵昕对包拯说道:“我觉得你的那个方案可行,林道之这个人可以利用一下,不过得抓住他的命门才行,此人贪财狡诈,不可轻信,但是他倒是还算有些骨气,所以,如果用好了,说不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如果将此人派往辽国和西夏传播邪教,同时又能打探到皇后被陷害的案子究竟是不是敌国所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包拯点头道:“我觉得可以。此事由我去向官家讲吧。看来这件事情还真急不得。”

    赵昕心里暗暗高兴……这样一来的话,自己最近的麻烦事情就不多了。他说道:“这件事情查清楚是必须的,只要暂时不会对官家和鄂王构成危险就是。老包,你得向官家建议一下,宫里的护卫得加强,还特别要注意官家与鄂王的饮食,无论谁送去的东西,都必须要他人先吃过后发现没有毒才可以让官家和鄂王食用。”

    包拯点头道:“我肯定要提醒官家,不过官家肯定早已经加强了防范,皇城司岂是吃素的?”

    赵昕笑道:“倒也是。对了老包,公孙官家今天来找到我了,我们玩笑是玩笑,钱我肯定是要付的,你放心吧。”

    包拯笑道:“我知道你这人,虽然喜欢和我老包说笑,但是你本性不错,从你对病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你是一个优秀的郎中,这也是你的人品所决定。”

    被包拯这样赞扬,赵昕的心里当然非常高兴了。他笑着说道:“是吗?我居然有如此优秀?”

    包拯鄙夷地看着他:“你看你,被人稍稍一称赞就得意忘形了……你这人,气量还特别的小,不是干大事之人。”

    赵昕苦笑着说道:“我不要干什么大事,只需要当一个好郎中就是了。”

    包拯道:“小赵啊,你这身才大志疏,你已经做了很多大事了,比如,你救了鄂王,帮官家辩明了那个假皇子,这次又揭示出来了这样一个惊天大案……”

    赵昕急忙摆手道:“那都是无意为之。”

    包拯低声地对他说道:“官家是当皇帝的人,对才华绝代之人无外乎有两种处理方式。”

    赵昕问道:“哪两种方式……啊?”

    这一刻,赵昕忽然明白了,包拯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也就是说,像他这样的人,皇帝要么重用,要么“咔嚓”。想到这里,赵昕脸上的汗顿时就下来了。

    包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好好想想……好好干。”

    赵昕苦笑:“官家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总可以了吧?”

    包拯摇头道:“不可以,那样的话你只能是一个庸官。”

    赵昕差点哭了:“那还要我怎么办?”

    包拯道:“官家让你去做的,你觉得正确的话就一定要去做好,错误的呢就应该让官家放弃那样的想法。还有,即使是官家没有想到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而且事关大局,那你也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

    赵昕摇头道:“太难了,而且风险太大。”

    包拯正色地道:“要想成为千古名臣,哪有不难的?”

    赵昕顿时明白了,这老包,原来他本来就是朝着千古名臣在奋斗啊?还真个理想决定命运啊。

    包拯见他依然没有多少醒悟的样子,不禁在心里叹息:难道此人真的是一块朽木么?

    也不知道是怎么的,包拯觉得自己就是很喜欢他。包拯说道:“算了,有些事情以后再说吧。今天你可是又做了一件大好事,欧阳修这个人不容易啊,他的母亲更不容易,你今天救了他母亲,今后他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赵昕摇头道:“这是我本应该做的事情,就如同老包你本应为朝廷好好效力一样。”

    包拯道:“你也是我大宋的官员,为何就不愿意多为朝廷做些事情呢?”

    赵昕这才顿时发现自己将自己套进去了,急忙地道:“老包,刚才你说欧阳先生很不容易,难道指的是他被贬这事吗?”

    包拯瞪了他一眼,不过还是回答道:“这只是其中的一件事情,他们母子的不容易远不止如此啊。”

    原来,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位小吏,他在欧阳修三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是一位德行高尚、性格坚韧之人,在欧阳修还很小的时候就教育他要有高尚的品格,即使家里再穷也要刻苦读书。

    欧阳修长大后,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连续三场都是第一。

    欧阳修致仕后,郑氏教导他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

    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这些教育无疑地对欧阳修的为人、为官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后来,范仲淹因提出变法而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谪到了南方。这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

    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为了这件事,他被高若讷谗言攻击,最终被降职到外地,四年之后才回到京城。

    赵昕听了后也很少感慨,同时也明白了先前欧阳修对自己说不要再提自己被贬的事情并不是“往事不堪回首”,而是觉得那都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很显然,这是一个真正品格高尚的人。不过像这样的人似乎都当不了大官,如今他也就是一个宣德郎,级别也就是一个五品。

    赵昕问道:“好像高若讷这个人在朝廷里面不算什么吧?官家为何听他的谗言?其他的朝廷官员怎么不替他说话呢?还有你老包,据我所知,像这样的事情你必定会仗义执言的啊?”

    包拯叹息着说道:“我当然要站出来说话了,只不过当时范仲淹的事情搞得太大,差点让朝廷的政局不稳。在那样的情况下欧阳修站出来替范仲淹道不平,官家从大局出发,也就只好委屈他了。这不?四年后的今天不是让他回京来了吗?”

    赵昕诧异地道:“据我所知,范仲淹可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能够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其品格的高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我大宋目前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啊?他提出变法也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呢?”

    包拯摇头道:“朝廷之事要是那么简单就好了,这里面的情况错综复杂,岂能用对错二字去简单判别?”

    赵昕笑道:“老包,你看,我对这些事情一点都不懂,所以我还是做好我的郎中好了,免得到时候‘呼’地一下给贬到了一个不毛之地,到时候我连郎中都当不成了。”

    包拯愕然,挠了挠头:“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的,是吧?”

    赵昕大笑。

    可是赵昕却不曾想到,刚才他的话到后来竟然真的一语成谶……这也是包拯完全不曾预料到的。
………………………………

第067章 煮酒论英才(2)

    欧阳修究竟是一个文学中年,很具浪漫气质,所以他才会将饮酒的地方放在府中的花园里面。

    这是一年中气候最适宜的季节之一,当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之后,凉风习习,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一张木几,上边摆放着一些精致的菜肴,旁边不远处有一小火炉,小火炉上是黄梅煮酒。

    酒香很快就盖过了空气中弥漫着的花香,酒香里面有一种甜丝丝的气味。

    这个时代的酒,不管在里面加入什么东西都不会特别好喝,就如同后世时候的煮啤酒一样。

    不过这样的氛围却是后世时候很少能够有的……与包拯、欧阳修这样的人在一起喝酒,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同一般的情调。

    三人席地而坐。当然,每个人的屁股下都有一个软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