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商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商途-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嗬,二位莫非是出去一趟钱包被偷了?看来这小偷的技术不错嘛,一下偷了你们俩!”崔天赐开起了二人的玩笑。今天一大早就把书卖光了,什么事还能抵得上这份高兴,而且只是派他们去打探一下街头巷尾的消息,还能出什么事?看来肯定是这俩老大不小的家伙闹起了别扭。崔天赐特意将话说的夸张就是想冲淡二人的尴尬。

    “少东主,我对不起你!”突然尉迟尚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靠,这是哪门子情况?你们两个吵架还不至于上升到对不起我的程度啊!

    “嗨!尉迟掌柜,这是哪里话,你们本来就是朋友,有什么误会说开了便是,如何就对不起我了?若是刘贺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我去找伯母告状,保证还你一个公道,呵呵!”

    “少爷,是我们做事不谨慎,这其中也有我的责任,我是大掌柜,纸坊里哪个人犯了错都有我的责任!”刘贺也是一脸严肃的说道。

    我靠,不是吧!出去一趟就学会自我批评了?这境界上升的也太快了点吧?

    “不是,不是,你们俩把我搞糊涂了?尉迟尚你先说,你犯了什么错?不会看上哪家的小姑娘了吧?这可是你的不是了,嫂子对你可是不错啊!”

    “少东主,是我有眼无珠,识人不明,给纸坊带来了损失!”尉迟尚不理崔天赐的调侃,一本正经的说道。

    “少爷,是我管理不严,这其中的责任也少不了我的。”刘贺跟着附和道。

    “慢着,刘贺这会你先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听了两人的话,崔天赐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妙。

    “少爷,你知道吗?今天的三国演义不是卖出去的不是两千本,而是一万两千本!”刘贺恨恨的说道。、

    “什么?”刘贺这句话真的让崔天赐大吃了一惊?难道…难道…崔天赐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尉迟尚。难道说是尉迟尚背着自己又刻印了一万本偷了?

    “少爷,你可知道那一万本是谁卖出去的吗?”刘贺又问道。

    “是谁?”崔天赐又狐疑的看了一眼尉迟尚,难道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像尉迟尚这般老实正直的人也叛变了革命?

    “少爷,是冯家的郁铭轩。几乎就在上午我们卖光的同时他们就开卖了,而且他们还专门派了伙计到我们纸坊旁边的路口等着,在我们这里没买到的都去他们那里买了。价格还比我们便宜二百文。”

    刘贺一口气把事情说完,崔天赐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而且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冯家当初从百味居挖过去十几个雕工,而这些雕工跟现在纸坊的雕工都是多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彼此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肯定是有人提前把雕刻的内容泄露给冯家,让冯家得以同时推出新书。

    自己筹谋了这么些日子,结果给别人做了嫁衣裳。大头都让冯家给赚去了,而且这样一来等下批书出来的时候,人们第一时间肯定是想着去郁铭轩买,毕竟那里要便宜许多。

    哎,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古人果然诚不欺我!崔天赐理解尉迟尚的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了。无论是家贼还是外贼都是当年百味居的老人,出了这样的事,尉迟尚肯定要负上责任,更让尉迟尚伤心的事,这些人做这样的事完全没有替尉迟尚考虑一下。自己这样做会把尉迟尚推向什么样的境地。

    如果说之前那些人被挖去冯家还算有情可原的话,今日发生这样的事就可以说完全没有了道德底线,只赤裸裸在挖尉迟尚的心。

    崔天赐好一会没说话。越是不说话尉迟尚越觉得内疚。

    “少东主,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您怎么惩罚我都没有怨言”

    “这事还有谁知道?”崔天赐不答反问道。

    刘贺摇了摇头,说道:“我们两人回来只想着等少爷回来认错,还没告诉纸坊的人。”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绪升走了

    更新时间:2013…12…28

    崔天赐点点头,又看向尉迟尚:“尉迟掌柜该是你的责任我不会手下留情,至于怎么处罚那是我的事情,你只需要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是!”

    尉迟尚默默点点头,到了现在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心里也是一阵虚脱,觉得自己做人实在是太失败了。

    “尉迟掌柜,这事无论查出来是谁所为,我都不会留情,这个还请你能理解!”崔天赐接着说道。

    尉迟尚知道崔天赐这事决定下狠手了,可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让自己还怎么能求情?罢了吧!他们都不顾忌我,我还为他们操哪门子的心,尉迟尚心中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这事先不要张扬,除了我们三人谁不要让其他人再知道。哼,想算计我,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崔天赐怒目圆睁,霸气稍微侧漏了一下!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脑残粉已经彻底被自己迷倒了!

    刘贺最是欣赏崔天赐这一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崔天赐总能在第一时间反击,而且反击的还是那么帅。

    “尉迟掌柜,公私分明这四个字希望你能明白!”

    崔天赐这话说的颇重,他也是没有办法。尉迟尚如同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若不严厉警告,说不定回头他就找那帮人训斥去,若是那样,自己的打算就全落空了。

    “少东主,尉迟尚明白轻重,您放心,我绝不会跟任何人透漏一个字!”尉迟尚这次说的颇为坚决,也是被伤心伤的死心了。

    接下来几天,纸坊里与往常并无二致,三国演义接下来的章节都已经写好,已经安排下去刻印了。

    各位都忙着刻印。过了几天,老邱叔带着几个人少东主给安排了其他的刻印任务,搞得还神神秘秘的,不允许旁人过问。

    江南的春天来得快,路边的小草已经有泛青的苗头,憋了一冬天的人们已经有人来野外踏青了。

    杭州城十里外有亭名曰歇马亭,亭子建造的年代已经不可考证了,多少年来杭州城里远行的旅人都会在此亭与家人友人话别。

    冬日里路途难行,歇马亭已经多日没有人远行了!今日的歇马亭却格外的热闹,足足有五十多人在此地话别。

    要远行的有五十多个,送人的却只有一个。

    “全伯伯,此去山高路远,您老人家一路要保重好身体。”崔天赐举起最后一杯酒献给全绪升。

    “赐儿,长乐帮就交给你了。哎,原谅全伯伯给你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伯伯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崔天赐展颜一笑:“没有全伯伯就没有长乐帮,长乐帮本来就是您的,如今给赐儿留下的已经够多的了!伯伯放心,别的不敢保证,至少能保证长乐帮的上上下下饿有干粮,冷有衣裳。”

    “诸位,老帮主年事已高,这一路上就要仰仗诸位多照顾了!诸位放心,只要有长乐帮在一天,有崔天赐在一天,诸位的家人就不会露宿街头!”崔天赐冲着随行的帮众说道。

    崔天赐这话既是拜托又是承诺。有崔天赐这句话,远行的帮众心里就踏实多了。

    “少帮主放心,只要有我们兄弟在必会报的老帮主安然无恙!”

    崔天赐深深一躬为大伙儿送行。

    马蹄声声,车轮滚滚,远行的人从此离别家乡,等待着他们的是未知的旅程,此时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大多数人从此再也没能看到家乡的土地。

    等到再也看不到远行人的背影,崔天赐走出亭子,亭子外边崔福和崔喜驾着马车在远处等他。

    崔天赐上了马车,开始盘算今后长乐帮的发展。刚才全绪升说给崔天赐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还真不是客套的话。

    长乐帮三堂,听风堂和金刚堂几乎都跟着全绪升走了,留下的只有堂主和手下四五名弟兄。杂艺堂倒是基本留下了,只走了三四个精英。

    可是这样算下来留下的精壮帮众不过五十多人,跟走的人差不多。而帮里还有两百多家属要养活,这可不是一个小的负担。

    更惨的是全绪升一行几乎把长乐帮所有的积蓄都带走了,换句话说如果崔天赐不拿出钱来贴补进去长乐帮再过几天就有断炊的危险。

    怎么让长乐帮能自力更生,尽快的能赚到养活自己的钱,这是尽快要解决问题。

    这次印刷的三国演义共有六十章,也就是在原来三十章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三十章。不过崔氏纸坊这次印刷却足足用了有半个月的时间。

    不是工人们不用心,是少东主不着急,以前一天欧阳齐林就可以写出十章来,反正是少东主口述他润色而已,这次却不知为什么,一天也就两三章,速度慢了很多。

    等到新书发布的那一天,照例还是由遍布各地的评书先生们将这个消息告诉大伙。崔氏纸坊依然是老时间售卖。

    等到伙计们放下门板,却发现跟上次排到胡同口的长龙不同的是,这次来的不过百十来人。

    伙计们都傻眼了,这次少东主可是让印了足足两万本,这可是要卖到猴年马月啊?这次虽说厚了一倍,价格却是没变,还是一两银子一本。

    前来抢购的书迷们拿到手里书一看,咦,这书与上次区别好大。上次的封面只是比内页的纸稍稍厚了一点,如今这书封面却是厚厚实实的,摸在手里感觉特别好。

    还有这封面上字,上次只是三国演义四个大字写在当中,这次三国演义这四个字小了许多不多,封面上还多了个横刀立马的武人,再仔细一看卧蚕眉丹凤眼,手中一口青龙偃月刀,不是关二爷又是何人?

    不同的还不止这些,在书的右下角朱红色的墨印着醒目的正版两个字。

    看到这里的书迷还嘴里嘀咕了一句,什么正版?难道还有盗版不成?

    总之今日买到书的人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花同样的钱买到的比上次的可划算多了。

    不过大多数三国迷们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郁铭轩里卖的书一般无二,价钱还能便宜上两百文,未必一定要在崔氏纸坊买。
………………………………

第一百六十章 三国演义的争议

    更新时间:2013…12…28

    曾小凡是琼林书院的学子,也是位地道的三国迷,自打开讲三国演义,那是每晚必听,回去还跟学院的同窗去讲,俨然琼林先生。

    上次从崔氏纸坊买了本三国演义回去却被同窗们笑话了半天,原因嘛无非是花了冤枉钱,书也没见的比别人的好到哪里去,别的同窗从郁铭轩买的三国演义生生便宜了两百文。

    这次又到了三国演义出新篇章的时节了,曾小凡早早就去了郁铭轩,过去一看,嗬,人山人海,比上次在崔氏纸坊哪里还多。

    郁铭轩里新篇章的价格还是八百文,曾小凡爽快的掏钱买了回来!来不及回书院,就在路上边走边看了起来。

    可是看了两章就觉得不对劲,后来的篇章虽说还是接着前面的故事,可是从文笔到故事的可看性都感觉差了许多,简直像两个人写的一般。

    等到他拿着书回到学院,看到同窗们也是在拿着新三国在看。可是看归看,不想上次那般每个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书,恨不得马上看完。

    这会是看两眼便和周围的同学议论一番,还频频摇头!

    曾小凡跟同窗们抱怨这三国新出的篇章水准下降太快,简直是两个人写的,没想到他话刚一出口,周围的同学们马上就点头附和,觉得这三十章写的实在太水了。

    不过有的看总比没得看好,同学们抱怨了一番,又拿起三国新篇章开始看后面的故事。

    此时外边进来一个人边走边拿着一本书再看,一如刚才的曾小凡,曾小凡抬头一看,原来是同学李成龙,李成龙家中富有,在学院里成绩算得上优等,不过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原因嘛,就是这李成龙太傲慢了,似乎学院里没有谁是他瞧上眼的。

    看到李成龙进来,同学们却没什么人跟他搭话。却看那李成龙边走边看,一边还眉飞色舞的喃喃自语。

    走的近了同学们才听清他说的什么。

    “哎,这三十回写的太棒了,不愧是我李成龙唯一看的起的一部书。诸葛亮真乃我之楷模也!”

    同学们一听,这李成龙念叨的啥?诸葛亮?这不三国演义上的人物么?莫非他也看的三国演义?这新三十章写的这么烂也值得他如此称道?

    虽说平时不爱搭理这眼高于顶的李成龙,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曾小凡还是忍不住问道:“李兄,这是看的哪家的名著,竟如此推崇?”

    李成龙眼皮一翻,瞥了一眼曾小凡:“曾小凡,你也太不学无术了吧?竟然都不知道新出了一本奇书名曰三国演义?”

    李成龙嘴巴的确够讨厌,刚一出口便是一句不学无术,曾小凡差点没被噎死。等到最后他说出这本书的名字居然是三国演义,曾小凡不禁笑了,不止他笑了,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

    李成龙啊李成龙,你自持才高,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我看你也不过是浪得虚名,只要念过几天书的人都知道这本书近三十章写的不怎么样。

    “你们笑什么?哼,一群无知之徒,如此好书,你们没看过也就罢了,却在此嘲笑此书,实在是朽木不可雕也!”李成龙一脸的怒气,他本不屑与这群无知的同窗理会,只是不能忍受他们对三国演义这本奇书如此的态度。

    “李兄,你可是看的三国演义的前三十回么?”有心思缜密的同学问道。

    “什么前三十回,我这本书乃是三国演义的前六十回!此书堪称神作,越到后来越是让人爱不释手,尔等不懂识宝,余真为夫子伤心!”说罢连连摇头,做叹息状。

    “哈哈…”在场的其他人实在忍不住了,没想到高傲如李成龙者也有栽这么大一个跟头的时候。

    “李兄,说别的我可能不会与你辩驳,可你要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奇书,那我是真的不敢苟同,前三十回还颇有可圈点处,后三十回嘛,就是你我写出来的也比书中所写强上十倍!”

    说话的是张栋梁,在学院中成绩与李成龙不相上下,平日里倒是个脾气平和的主,今日实在忍不住便开口反驳李成龙。

    “嘿嘿…!”李成龙不住的冷笑:“没想到才一日不见张栋梁你居然狂妄至此?我李成龙平时颇为自负,却也不敢说能超过写三国演义的此人,你张栋梁居然敢说胜过他十倍?敢问你是写的出三顾茅庐?还是写的出舌战群儒?更或者你能写的出草船借箭?”

    李成龙此言一出,在场的学子都是一头雾水,什么三顾茅庐?什么舌战群儒?什么草船借箭?

    “李成龙,休得胡言,三国演义中哪里有这些东西?”有人看不敢李成龙的嚣张,出言反驳。

    “哼,我看你们个个手中拿的也都是三国演义,居然睁眼说瞎话,身为学子,读孔孟之书,学圣人之道,居然学成你们这个样子,实在是太可笑了!”

    学堂内众人个个手中拿的都是三国演义,这四个大字特别醒目,一看就看得到。可书中明明就是没有这些东西,这李成龙睁眼说瞎话,驳斥的居然还这么理直气壮。

    “李成龙,你来看看,这书中可成有你说的那些东西?”有位同学气不过,直接将书拿到李成龙的眼前,指着那本三国演义说道。

    李成龙嘿嘿一笑,并不答话,拿起书来便开始翻看。李成龙过目成诵,这本三国演义虽然只是看过一遍,可什么故事在哪页,他却是张口就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