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醉月楼这干人上车走了之后,屋里只剩下了欧阳齐林和尉迟尚。
此时两人颇为尴尬。看到醉月楼这帮女子赠金的行为之后,两人都觉得自己也该有所表示。要说他们俩可是受崔家恩惠最重的人,可他俩偏偏都已穷著称,想在银钱上表示有心无力。
“让你们也跟着受惊了!”崔天赐看他们坐立不安的模样,便说道。
“公子!崔家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本该有所表示…”欧阳齐林说道。
话只说了一半便被崔天赐打住,崔天赐是什么人,如何不明白他的想法。
“我们是自己人,自己人就不说外话!将来崔氏纸坊要发展壮大,仰仗二位的地方还多得是,二位有的是时间来表达谢意!”崔天赐微笑着说道。
他们二人都不是能说会道的人,看崔天赐如此说,便也不再说什么。
“公子,如今纸坊被焚,不是一时半会也无法营业。雕版坊虽然破旧,却也有沿街的店铺,位置尚可,是否先将纸坊挪到此处?”尉迟尚说道。
崔天赐一拍脑袋,对啊!怎么忘了雕版坊的事情了?那里做个临时的店铺完全可以,不用再专门去找了。
想到此处,崔天赐便道:“这个主意好!尉迟掌柜,你赶紧将地方收拾一下,尽快将地方腾出来!”
“欧阳兄,你去做块大些的木板,就说崔氏纸坊暂时挪到雕版坊去。木板一定要大,字也一定要大,就放在我们纸坊的废墟处。”
欧阳齐林和尉迟尚这会最怕的是帮不上忙,如今崔天赐安排了事情让他们去做,便都欢天喜地的去了!
两人刚走,刘贺带着伙计们便回来了。看他们的模样,灰头土脸,脸上还有几道锅底灰,看起来很是好笑。
等他们洗完了脸,崔天赐问纸坊那边的情况。
刘贺说道:“除了砚台还可用,其他的物什全完了!”
“损失如何?”崔天赐问道。
“好在年前纸张都卖的好,年后造纸坊那边没有送货。这样算下来,裕罗纸基本上没有了,所以这次也没损失。草纸也没多少,损失也不大。就是崔氏纸和笔墨损失的多。粗略估计有上万两的损失,加上房屋被烧毁,这次损失不下于两万两。”刘贺说道。
崔天赐点点头,跟自己的预估相差不多。这些损失自己还可以承受的起。
“少爷,今天那孙老头跟我说,他打算将他那破房子卖给我们!”刘贺说道。
“这是为何?我不是答应帮他重新修缮了吗?”崔天赐很是奇怪这孙老头的想法,新房子不要,偏要卖破房子。
“哎,孙老头说我们得罪了人,即使修好了,说不定哪天又被仇家给点着了。那时候说不定他会连命都丢掉。他儿子在外地做官,他也早有意去和儿子父子团聚,正好凑这个机会,卖了房子去找儿子。”
“呵呵,这孙老头还真有意思,他还以为我们的房子是谁想点就点的吗?他可说多少钱卖?”崔天赐问道。
孙老头的房子正把着十字路口,被纸坊的位置要好得多,若真能买了来,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到这个我就生气,这老头非说要按新房子的价格卖,要一万五千两才得行!不说他如今只剩下几间破房子了,就算他的宅院没被火烧之前也不值这个价啊!”刘贺愤愤的说道。
“他是受我们连累,要价高些也正常!”崔天赐倒是不以为意。
“这样,你告诉他,让他每天去茶馆里讲,我说我们一万五千两把他的房子买下了,准备打通了盖一个新的纸坊!只要他能宣扬的人人皆知,我就一万五千两买下他的房子。”崔天赐想了想突然对刘贺说道。
收藏啦!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冲
更新时间:2013…12…21
刘贺看了看崔天赐,心道:“少爷,您是不是被大火烧傻了?孙老头的房子顶天值五千两,您出一万五千两,还不讲价,这不傻帽吗?”
只是这话他只能心里说,明面上只能这么说:“少爷,你打算做什么?孙老头可是闲着没事干,最爱在茶馆里扯淡的人,他那张嘴要是宣扬起来,没多久整个杭州城都能知道。您这么做不是摆明要一万五千两买他的房子吗?”
“这个你不用管,照我说的做就是!”崔天赐道。
“是!”刘贺尽管不能理解崔天赐的做法,但坚决执行领导意图是一个好员工必备的素质,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可知道城中有什么好的建筑商?”
“哦,要说建房子,肯定找朱家啊!若是朱家说建不好的房子,杭州城再没第二家能建成了!”刘贺在这里给朱家打着免费的广告。
“这朱家可靠吗?别是吹出来吧?咱这次建纸坊可得建好。而且我有些想法希望您在这次重建里能体现出来!”崔天赐问道。
“少爷既然有想法那就更得找朱家了。只要你能想得出来的,朱家还没有建不出来的。”刘贺拍着胸脯保证道。
“你是不是收了人家广告费了?这么卖力的给人做宣传?”崔天赐看了一下刘贺笑道。
“这可不是我说的,杭州城里的人都这么说。我们若是找他,或许能优惠些。我认识他们少东主。少爷,您也见过他!”刘贺不以为意。
“我也见过?”崔天赐惊奇的问道。印象里自己并不认识一个做建筑行业的人。
“就是那个找我买纸的朱勔!他爹朱冲便是杭州城里最大的建筑商了!”刘贺说道。
刘贺一说朱勔,崔天赐想起来了,六贼之一,名人啊!那天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他这个名字,崔天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宋徽宗赵佶那个美轮美奂的艮岳据说就是他的创意。恩,找他靠谱。
“就找他了!你明天一早就把他找来见我!”崔天赐拍板道。
刘贺挠挠头为难道:“要说找朱勔他或许能来,不过做主的是他爹啊!他爹现在可忙的紧呢!恐怕少爷您得亲自去一趟!”
崔天赐哈哈一笑:“你就说是蔡知府的亲传弟子想找他!看他来不来!”
房地产商最想巴结官府,在这个朝代也不例外!一旦官府想找你的麻烦,分分钟都能找出你的漏洞。崔天赐扯蔡京的虎皮,对朱冲一定有效。
刘贺也不笨,一定崔天赐的说法就知道他的打算,也是一笑:“还是少爷想的周到,这么一说朱冲准来!”
话说刘贺到了朱家,恰巧朱勔外出游玩去了!刘贺便对门房说自己要找朱冲,并将帖子递上。
仆人拿着帖子去内院找朱冲。此时的朱冲正在书房发呆!他本是苏州城里一个地皮破落户出身,但他不同于一般的地痞破落户。脑子灵活,主意多,平时在这帮破落户中也是个把头的人物。
等到年岁渐长,他便知道这样混日子不是办法,便开始打算日后的人生。有了这个想法,朱冲便开始琢磨。
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这药材生意不错,饭可以不吃,生病了却不能不吃药!而且有句俗话“黄金无价药无价”可见这里面的利润之丰厚。
打定了主意,朱冲便开始了行动,他在苏州城里混那么久了,人头熟,人面广。从药材经济做起,帮着药房收货。
那时的药房都是从采药人那里零星收购,不像现在直接从厂家进货就可以了!这一收一卖便是利润。
朱冲先是帮人介绍,充当中间人,后来慢慢懂了些药材的常识,便自己收购药材,供给药房。
这做了采购商,可就跟原先不一样了!低买高卖那是再正常不过,朱冲可是地痞出身,有的是手段。
那些以采药为生的人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将手中的药材卖给他。这样一来他算是变相垄断了药材,逼的药铺不得不从他手中高价购药。
就这样一来二去,朱冲的生意越做越大,慢慢不但做采购商,而且开起了药铺!成了苏州城里有名的大药材商。
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了,朱冲又是极会做事的人,慢慢苏州府城上下官员都被他打点到位。
朱冲是个极有生意头脑的人,药材生意虽说赚钱,可不是人人都会生病,也不会天天生病。药铺的利润也是大概齐固定的生意。
他也不可能将药材的价格定得太高,那会激起民愤,他是打小市井里面混的,懂得分寸。可这样一来他的生意就遇到了瓶颈。
大宋到了现在立国已经上百年了。太平日久,享乐之风日盛。有钱的人比拼着享受,慢慢的园林豪宅兴建之风盛行,很多有钱人开始翻盖旧宅,建造园林。随之而起的便是建筑业的发展。
朱冲鼻子灵,看到这里面有巨大的商机。尽管从没有做过这个行业,但是他胆子够大,变卖了药铺的资产,组建了一批工匠,专门承揽园林豪宅的新建。
几年间,朱冲便大赚特赚,特别是园林建造,里面猫腻很多,一块形状怪异的太湖石可能只需十两银子买来,因为它本是天生自然长的物件,并不需要多少成本,只是花些运输的费用。
但若是建造园林的主家看上,那价格出到千两也不稀奇。
就这样朱冲是吃够了搞建筑的甜头。他又会来事,苏州城上上下下的有钱人让他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心甘情愿从兜里掏银子给他。
只是苏州就这么大块地方,有钱有势的也就那么些,盖好了宅院修园林,把能建的都建造了一新。等到这些人都建了一遍,十年八年之内也不可能翻盖了。这一下朱冲的生意就清淡了下来。
宋朝不像现代,刚盖好的房子就可以给你拆迁,也没有政府的旧城改造工程。建筑行业的生意想要连续不断是很困难的。
也就是摊上了宋朝立国一百多年了,有钱人多,享乐之风盛行,朱冲的生意才做的风生水起。
而且朱冲这也算的上独门生意,别的人想承接没他这么大的实力,也没他这么大的胆。敢招揽这么多的工匠,囤积这么的木材。
………………………………
第一百四十章 朱冲的烦恼
更新时间:2013…12…21
朱冲可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主,眼看着苏州的生意做的差不多了,他眼睛便盯上了离苏州不远的杭州城。
杭州城不比苏州差,而且富人一点也不少,还距离近,自己的这些个工匠材料完全都可以搬过来。
说做就做,朱冲是个行动派,带着全部的人手就来到了杭州,刚开始打开局面困难,不过朱冲有手段。
通过刻意的结交应酬,朱冲慢慢跟杭州的富人圈打成一片。再加上苏州的富人和杭州的富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来往,帮他这么一吹捧,朱冲建筑巨匠的形象便树立起来了。
接下来跟苏州没什么两样,富人纷纷找他改造园林,翻盖豪宅!
朱冲这两年在杭州城里过的顺风顺水,杭州城上上下下让他梳理的顺顺溜溜。但要说他还有什么遗憾,那便是他一直都没跟杭州城的老大,杭州知府拉上关系。
他来到杭州这些日子,也花钱打点了一番,几次找到由头去拜见知府大人。谁知道这位新晋的知府大人对他似乎没什么兴趣,每次都是简单说上两句便端茶送客。
朱冲心里憋闷呐!在苏州城里,他可是知府大人府里的常客,别人有事找上他,他也能在知府大人跟前转圜一番。
如今这杭州城里知府甩都不甩他,让他很是憋闷!他本是市井出身,最看重的就是跟官员的交往。骨子里因为出身的问题便有自卑感,在与官员的交往过程当中才能感觉到自己身份的提高。
这杭州知府的态度又触及到他出身的痛楚,没想到此处都是叹息不已。而且不搞定老大,心里总是不踏实。自己做建筑这一块免不了有些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个意外,以前还会出现在上房梁的时候被落下的房梁砸死这等惨剧。
虽说自己有钱能补偿一番,但万一有那些认死理的家属非要去衙门的告我。这杭州知府的态度不明,到时候万一偏向那些苦主,判我个罪名,那可是受不了的。
所以朱冲虽然在杭州城生意做的好,却一直不很开心。
其实朱冲没搞定蔡京,只能怪他眼界太窄。以往的知府任了一府的父母官,都是兴高采烈,要么想着好好工作造福当地百姓。要么想着能够多刮一点地皮好贿赂上级,争取早日升迁。
而蔡京是从京城里贬谪下来的,他心里时时刻刻想的是早日回到京城,回到权利的中心去。对于杭州府的知府位置,他不过当成是自己临时落脚的地方,并不十分在意。
朱冲不过是一届商人,对他回归权力中心没有丝毫助益,自然对见他就没什么兴趣。这也是朱冲多次碰壁的原因。
朱冲过了半辈子不过是在地方上转悠,对朝廷里的事情知之甚少。那个年月又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媒体报道。所以普通人对中央朝廷的事情都是感觉像天神一般的存在,只是敬仰并没多少了解。
就在朱冲发呆的功夫,门子来报,说门口有人求见,并递了名贴。
朱冲一呆,平时上门来找自己的都是些供应石头或者供应木料的商人,啥时候也学会递名贴这等高雅的活计了?
朱冲不看名帖还罢了,一看名帖,眼睛顿时放亮,然后对门子说道:“快快有请!”
刘贺跟朱勔有酒肉的交情,跟朱冲却是不熟,不光不熟,连面都没见过。
没想到朱冲是这么热情的一个人,见面就拉着刘贺的手问长问短。刘贺心道人家朱家才是地地道道的生意人,看这对待顾客的热情,实在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刘贺赶忙把自己的来意说了一遍,说自己家少爷有请,自己少爷是知府大人的得意门生,如此等等,吹嘘了一遍。最后说想请朱员外过府一叙。
刘贺没注意的是,自己这番话说完,朱冲的脸上略显尴尬,不过倒是热情没减,二话没说就让刘贺带路,这边跟着刘贺出门来见崔天赐。
朱家的马车表面上与平常马车没多大区别,只是宽大了些,坐上去之后才知道什么叫享受,这就是刘贺的真实感受。
马车内地板铺着一层厚厚一层地毯,地毯上的绒毛足有半寸长,脚一踏上去便没了进去。
马车之后有桌有椅,桌子上还有一套泡茶的器具。在靠里的位置还有一个木榻,可做休息之用。
里面的空间坐四五个人在里面丝毫不觉得拥挤,最神奇的是脚踏在地板之上便觉得阵阵的暖意。关上车门,整个车内春意盎然,丝毫感受不到这是在隆冬季节。
刘贺家里也是阔过的主,见了这般的马车也是心里咋舌。不过他毕竟曾是大家公子,心里震惊,面上并不表现出来。
这让朱冲暗暗吃惊!他这马车经常来招待朋友。凡是第一次见面的人,只要是他看的上眼用的着的,必然会邀请他同乘马车。
一般第一次上这马车,必然大吃一惊,感叹这马车的豪华!
生意上的伙伴坐了马车,心中必然对朱冲的实力大为感叹,自然也就放心与他合作。官场上的朋友坐了马车,朱冲一般都是慷慨的将马车借出。
官员们有家眷或者自己出个远门都会想着找朱冲来借马车,一来二去,也就熟络了!简而言之,这马车不单单是一辆马车,也是朱冲施展交际手段的工具。
刘贺丝毫不以为意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刘贺这种不以为意还不像是刻意装出来的那种,而是自然而然的表现。这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