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商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商途-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崔天赐却明白王家人的不同表现都是因为自己带来的。王启泰是因为嫉妒,而张氏则是觉得崔家将来能帮到王家。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轻云在王家过的并不是十分如意。可看轻云的话里话外对这种生活还觉得过得去,说女子就是这样的命运,而现在的她不过是重复所有女子必经的路线,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对此崔天赐只能表示无语。当事人都是这个态度了,哪怕自己是弟弟也不能再说什么了。毕竟轻云说的也是实情,这个朝代女子的确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自己拿后世女权主义盛行时新媳妇在家中的地位来对比,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切合实际。

    此时下人们陆续从厨房端菜进来。不到一刻钟,十几样菜就摆上了桌子,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怎么还不吃?赐儿,这个是你爱吃的虾仁脆白玉,还有锅仔煮羊肉。轻云,这是你最爱吃的棕烧仔排。好久没吃娘做的菜了,快尝尝,还是那个味不?”此时白玉淑进了屋里,看两个孩子看着一桌子菜并没有动手吃,便边给两人夹菜便唠叨道。

    “母亲……!”轻云话刚出口,缺无法再继续下去,泪珠已滚满脸颊。只有自己的亲生母亲才会不辞劳苦在厨房里辛苦操劳,也只有自己的母亲才会记得孩子每一个喜好。只有自己的母亲才会不计较你为她做了多少,而只想着让你吃好喝好。
………………………………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货(四)

    轻云这顿饭吃的比在家里多了一倍都不止。崔天赐吃了三碗才罢手,这些日子在外边哪里有母亲做的饭可口。

    吃罢了饭菜,崔天赐问母亲,父亲好久能回得来。

    “这几天恐怕都回不来,每天都在纸坊那边歇了。听说是要赶工期,怕误了交货的时间。”

    “这怎么行?父亲的身体还没恢复好,这样操劳,会累出病来的。再说不是还有个多月才正式到期吗?完全来的及啊!”

    崔天赐听完便有些急。父亲的身体他知道,跟前些年比起来差了很多,经不起大的折腾了。自己走的时候货已经准备了八成了,按说不用这么着急,却不知为何父亲如此赶工。

    “赐儿也不用这般担心,这些日子你父亲的身体恢复的不错。他只是指挥工人做工,你也不用担心那么多。”白玉淑宽慰儿子道。

    听母亲这么说,崔天赐便也没有再说什么,看天色已黑,便收拾了安歇了。

    翌日一早,崔天赐便赶往造纸坊。

    如今的造纸坊比起当初建造的时候又扩大了一倍不止,专门划出一片来生产“贡纸”,生产贡纸的人员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忠心方面都有保证,同时也能保证生产效率。

    等到崔天赐看到崔琰的时候,心中还是咯噔一下。崔琰的气色完全不像白玉淑说的那般好,脸色暗黄无光泽,背已经有些佝偻,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父亲,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崔天赐心疼的说道。

    “赐儿,你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哎,如今是咱崔家的坎啊,要是过不去,恐怕崔家就此败落喽!”崔琰长叹一声,眼泪就要下来。

    “父亲,这是为何?”崔天赐一脸诧异,他只是听说宫中来人接受贡品,何至于事情如此严重。

    “来的公公要求十日之内必须将贡品准备齐,否则……否则便以欺君之罪论处,抄没家产,全家充军发配。”

    崔天赐听到此处,眉头狠狠一皱,贡品的交付日期还有一个月,居然现在提前改期。不知这是朝廷的意思,还是具体办事人自己的意思。

    崔天赐心中揣测,这八成是经办人想要索要好处。想及此处心中也就踏实了许多。

    崔天赐将自己的揣测跟父亲说了。崔琰心中略略踏实了一些。但还是无法放下心来。对于崔天赐让他回家休息的建议断然拒绝。

    “父亲,这朝中来的人现在何处?”

    “他们走的时候说等我们货品备齐到杭州知府衙门找他。”

    “哦?”崔天赐应了一声,这事有蹊跷。若是来人对自己敌视,那蔡京没道理不跟自己通个消息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来自己要去问个明白才得行。

    想到此处,崔天赐便让父亲继续安排生产贡纸,只是自己的身体要多注意。自己则返回杭州,看这个钦差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杭州城,蔡府。蔡京的书房今天临时换了主人,崔天赐来府中拜见蔡京,直接被下人引到了这里。

    “我想你来蔡府就是为了见我吧!”

    崔天赐来到书房,见到的却是个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此人身量高于常人,而且很是魁梧。皮肤微黑,颌下有十数根胡须,根根如钢针般坚硬挺直。让人一见难忘。

    听到对方的话语,崔天赐有些迷糊,自己来蔡府的目的就是来见那位来接受贡品的中官。可对方应该是名太监啊?可眼前这位明明是个纯爷们啊。

    对方看崔天赐眼神中的迷惘,心中微微有些失望,面上却是不显,只是提醒道:“这次我便来是负责接受贡纸进京的钦差。”

    崔天赐心中咯噔一声,心道自己怎么这么大意,居然忘了问父亲这中官的相貌。他猛然想起宋朝确有一位长得最不像太监的太监,他就是六贼之一的童贯,最后官封到郡王,这可是北宋末年的风云人物。

    “原来天使就在眼前,恕小人年少无知,不识贵人当面,死罪死罪!”说罢一躬到底。

    崔天赐姿态放的够低,而且特意提到了自己年少无知,这也让童贯想起对方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是自己太苛责了。不过他这般年少,可以帮助自己完成心愿吗?

    “不知者不罪,坐下说话。”

    童贯吩咐一声,崔天赐便在下方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半晌,无言。崔天赐抬头望去,看童贯坐在座位上只顾品茶,仿佛茶碗里是绝世佳茗值得仔细品味一般。

    一般这种场合都是尊者先挑起话题。这既是尊重也是惯例。可眼前童贯显然一时半刻品不完杯中茶。这让崔天赐心中暗骂没有小JJ长得再像男人也是变态。

    不过骂归骂,眼前的僵局必须要打破。

    “大人,小人今日确实是专程来找大人的。”崔天赐只得接着童贯刚进门时的话头说道。

    “可是贡纸已经生产完毕可以起运了?”童贯似笑非笑的看着崔天赐。

    “大人,家父日夜赶工也无法保证贡纸可以提前二十天启运,还望大人向圣上说明,代为转寰一二。”因为不明白童贯的来意,崔天赐把话说的特别诚恳。

    “你以为抄没家产,充军发配是戏言吗?”童贯脸色一寒,冷声说道。

    崔天赐在心中又把童贯的祖宗八代骂了一遍,恨他们怎么生出这么个阴阳不调的怪物。口中却说道:“律法森严,小民岂敢轻犯?只是当初圣旨中所言的交付时间尚未到,如此惩罚让天下人难以心服。”

    童贯眯了眯眼,心道,这小子倒是有几分骨气,敢在话语里顶撞于我,看来蔡京说的靠些谱,这孩子是有几分不俗。

    “你是说你心中不服吧!”

    “小民觉得朝廷取信于民不易,当珍惜朝廷的信誉。”

    “可我告诉你,抄没家产,充军发配并非虚言,罪名却是通敌卖国。”

    崔天赐呆住了。这童贯莫非是从文革时代穿越过来的?专门喜欢给人扣帽子吗?

    “一月前,辽国使者来我朝抗议,辽国女真人叛乱,其中一个首领名叫完颜绪升,勇猛无比,现在是辽国的心腹大患。其人来自我朝,而且曾经是杭州城中一个叫长乐帮的帮会之中。而现在的帮主正是你,崔天赐。我没有说错吧。”
………………………………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货(五)

    崔天赐已经很久没有全绪升的消息了,却没想到最新的消息竟然来自童贯。看来女真人反抗辽人的统治已经开始了。

    没想到全绪升居然在其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而历史上金人灭辽以后便是灭宋。到时候全绪升会在其中扮演什么身份呢?

    崔天赐的思绪已经飞到千里之外了。童贯看着呆呆的崔天赐以为是被这个消息吓傻了呢。毕竟里通外国,无论在哪朝哪代都不是个小罪名。

    “此事本属辽人内部事宜,但宋辽毕竟是兄弟之邦。这完颜绪升又多年在我大宋朝生活。针对辽人的抗议,朝中也有少数人建议抓捕长乐帮余党给辽人一个交代,不过都被朝中的强硬派给驳回去了。可是月前,朝中有一半以上的御史重提这个话题,强烈要求将长乐帮定为叛逆,抓捕以后交付辽国,以安邻邦之心。最重要的是宫中也有人在撺掇皇上将你们交给辽人。而且皇上的心思已经被说动了。”最后几个字童贯几乎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

    此时崔天赐已经收敛心神,回到现实。童贯的一番话让崔天赐心像巨锤敲过一般,从童贯的语气里崔天赐能判断出确有此事。

    此事非同小可,如童贯所说,本来已经平静了事情忽然掀起狂风巨浪,那一定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若是让他们成功了,那崔家可就完了。毕竟崔家只是一个小门小户,朝中并没有代言人,唯一认识的人蔡京如今还在地方上。

    可童贯既然透露出这个信息,那必定他有自己的打算。

    崔天赐狂跳的心安定了些。

    “大人当知是有人冤枉小民,还望大人能主持正义。”

    “纵然知道你有些冤屈,我也是爱莫能助!毕竟这是朝堂之事,我不过是一名内侍而已,有心无力。”童贯长叹一声,眼角的余光却瞥向了崔天赐。

    “想那辽人本是我朝世仇,正所谓仇人的仇人乃是朋友。如今有人与辽人作对,我大宋当举国欢庆才是。没想到朝中的大臣居然为一己之私颠倒黑白,我实在为朝中的君子们担忧。大人,我愿拿出万两白银献与大人,希望大人能联络朝中正义之士为我大宋之热血而呼喊。荡除畏辽之懦弱言论。”

    看着崔天赐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童贯心中暗笑,送礼都能送的这般理直气壮,这十来岁的娃娃有点意思。看来蔡京所言非虚,此子非一般可比,说不定能是自己下一步棋的重要一环。

    “朝中士大夫皆言宋辽百年友好,可有谁还记得正是当年我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打掉了辽人的嚣张气焰才有了如今的百年和平。我师李宪多年戍守边关,深知辽人本性,非不欲吞并我朝,实在是畏惧我西军的强大,否则早已入寇我边关多时。其实这么多年西夏与我朝多次战争的背后都有辽人的影子。如今士大夫们却为辽人鸣不平,实在是可笑又可悲。”

    童贯本是敷衍之言,说着说着却也不自觉带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自身来讲,童贯对于朝中的那些士大夫也心存鄙视。他的老师李宪当年参加多次边关战事,屡立功勋,却被朝中的士大夫们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最后郁郁而终。而童贯受师父影响,也是立志于从武事中建功,对重文轻武的士大夫们自然也没什么好感。

    “大人所言极是,为国为民大人也该有所作为,只要有用得到小民之处,小民当竭尽所能。”崔天赐趁热打铁说道。

    童贯听崔天赐如此说,心中暗喜。这娃娃果然上道,竟然暗合自己的心思,确是可造之材。心中不由得又高看了一眼。

    “看你一片赤诚,又是蔡大人的高足,我可以勉力试上一试,不过究竟能不能成却无十分把握,你可要心中有数。其实我这次前来还奉有密旨,就是暗中查访长乐帮事宜。”

    崔天赐心道,果然被我料中,童贯此来杭州并非只是接受贡品这么简单。

    “你可知辽人及朝中之人为何对完颜绪升的背景了解如此清楚吗?”

    童贯轻飘飘抛出一句话,让崔天赐心中又是一震。长乐帮不过是个小小的地方帮派在这个信息传递缓慢的古代,若没有有心人的可以宣扬,别说外国人,就是临近府县的人都未必知道。如今明显看得出是熟悉内情的人别有用心的抖搂出去的。

    “难道这别有用心之人身在杭州?”

    “此人和内廷王景乃莫逆之交,当年王景未进宫之前与他便是八拜之交。有王景在其中千针引线,才会掀起如今这番风波。”

    “此人可是葛覃?”

    “正是此人,事情因此人而起,若想消除,还得从此人身上下手。”

    崔天赐皱了皱眉头,他何尝不想彻底解决掉葛覃,只是他树大根深,想要短期内解决掉他,谈何容易?

    童贯看崔天赐眉头紧锁的样子,心中暗道,毕竟只是个孩子,还是嫩了点,有心点醒他,道:“你以为葛覃短短十几年便能积累别人几世的财富真的只是靠传统的商业手段吗?”

    童贯的话让崔天赐一愣,多次的斗争也让崔天赐对葛半城了解颇深,以前葛半城发家之时的确采用了很多见不得光的手段,只是那些都只是口说,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很难作为打击葛半城的致命手段啊?

    “你可知从古自今只能获取暴利的是什么物品吗?”
………………………………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货(六)

    崔天赐苦笑一声:“自然是盐铁这些朝廷禁止的物品。”

    童贯微微一笑:“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能获得超额的回报。古往今来多少人甘冒奇险就是为了获得这惊人的利润。”

    “大人的意思是葛覃起家就是因为私下贩卖这些禁品?”

    童贯点点头

    “他们贩卖的可不是普通的禁品,乃是牛皮,马匹,箭矢这些军用物资。”童贯不愧是混军方的,消息的灵通自然不在话下。

    “大人打算揭发他?”崔天赐问道。他没想到葛覃背地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勾当。对于已经知道宋朝国运的穿越者来说葛覃的行为无异于资敌。这让崔天赐对葛覃再无半点心软的想法。崔天赐知道这种事情只要证据确凿,那葛半城不死也要半层皮。虽然崔天赐一直主张生意上的事情最好还是用商业手段来解决。但葛半城的做法已经超越了他的底线。用些非常的手段来对付他,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哪知童贯摇了摇头:“这件事一旦揭开牵扯的人太多,一旦事情揭开对方肯定会死命反击,说不定扳不倒他们,自己反而陷进去。”

    童贯的一番话倒是让崔天赐糊涂起来。这太监耍了个花样把自己单独叫来,又说了这样一番话原本以为是想让自己帮忙通过扳倒葛覃进而打击他在宫中的对手,而如今看来似乎又不是这样,这太监到底想要干什么?

    童贯一看崔天赐的表情,作为在宫中呆了多年的人物,哪里还不明白崔天赐心中疑惑,当即一笑道:“其实你猜的也没有错,我的确需要通过这个葛覃来做一些事情,但是这个事情却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

    “还请大人明示。”崔天赐干脆将话挑明了。

    童贯沉吟了一下,道:“通过我的调查,葛覃那里有一份秘密的账本,里面记录了这些年的交易内容。但除了葛覃本人谁也不知道这个账本在哪里。我现在需要这个账本。但我不能动手,我的背后有很多双眼睛。我希望你能通过商业手段逼着葛覃乖乖的把这个账本叫出来。”

    虽然没有经历过,崔天赐也知道官场里面的内斗向来激烈。看来自己和葛覃成了官场内斗的棋子。但自己现在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不过也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