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商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商途-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自己不再场反而他们能够放开手脚。自己已经把要求说了,至于怎么实现就要看杂艺堂的本事了!

    不过崔天赐也不是彻底放手不管,隔三差五自己还是会过问一番,他虽然不懂梨园行却有现代的见识,从大方向上指导一下还是完全可行的。

    随后几天崔天赐没怎么去长乐帮,倒是龚明贤几乎是天天来汇报进度。当初崔天赐说开新剧目的时候龚明贤反应不积极,崔天赐那番话让他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如今跑得勤点显示自己既工作卖力又尊重帮主,还可以借帮主的权威压制其他两堂。

    马万里虽说没有龚明贤来的勤,隔三差五也来一趟,来的目的却是讲讲杭州城里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全绪升在时听风堂除了为杂艺堂联系外出演出的事宜,打探最新剧目,也做包打听的活计。一般对外打交道的活计都是他们在负责。所以他们耳目最是灵通交游也是广泛。

    马万里自然不是汇报工作这么简单,话里话外也对龚明贤随意调动他手下的人表示不满,抱怨说他手下只有五个人了,正常的堂内事务都无法展开。

    马万里说的是实情也不是实情,杂艺堂最近都忙着排练新剧目哪里有时间去外地演出?不去外地听风堂的事情就不多,自然无所谓忙不忙的过来了。

    不过听风堂的人手少这是事实,崔天赐许诺会增加听风堂的人手,而且会给听风堂增加担子,而且以后会让听风堂从事些可盈利的事情。不过眼下是全力搞新剧目的时候,这不是杂艺堂的事情,而是长乐帮的事情。

    知道了帮主的打算马万里心里敞亮了许多,唯唯应了。

    这一日,崔天赐正在长乐帮里指导工作,新剧选定了,名字便叫做《吕布戏貂蝉》,取材自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之所以选这个主要因为都是文戏,演起来好演些。而且这种戏码大众喜闻乐见,容易被百姓接受。

    这出剧目算是个短剧,人物不多,也好排演。演貂蝉的还是老熟人,正是那洪欣儿。原来洪庆班并不属于长乐帮,只是与全绪升交好,自打出了洪欣儿那档子事之后,洪班头便投靠了长乐帮,算是有了个依靠,如今洪欣儿也是长乐帮杂艺堂的一员了!

    这个年代演戏的女子少,大多都是男子反串,貂蝉一角龚明贤原也是这样打算,崔天赐力排众议让洪欣儿来担当这个角色。其实崔天赐心里最理想的人选是醉月,可惜她是不可能来杂艺堂的,只能是想想罢了。

    定了貂蝉一角,吕布却成了难题,因为涉及到一些亲密的动作让别人来演吕布显然不是很合适,好在洪欣儿的丈夫李佳如今也在戏班学戏,只是还不算久,属于偶尔上上场的龙套,不过人倒是长得高大威猛。

    李佳这次是沾了媳妇的光,生生得了个男主角,定下来人选,崔天赐便安排赶紧排练,争取早日上演。

    崔天赐吸取了冯家的教训,在新剧开演之前,演员们一律不许向外透露。好在长乐帮帮规甚严,不会轻易被别人探听到。

    看着排演的似模似样的新剧,崔天赐还是很欣慰的。杂艺堂已经成立了这么多年,堂里不乏人才,如今有了新剧目,帮主指明了方向,都知道这是新帮主上任的第一把火,都想着能在帮主面上露露脸,因此人人上心,个个卖力,这样一来,排演出来的节目就颇有看头了。
………………………………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你的消息来晚了

    崔天赐正看得入神的功夫,纸坊那边派人来报,说有客人来寻少东主,正在纸坊那边喝茶。

    崔天赐细一打听,才知道居然是王启泰来了!

    居然是二姐夫上门了!这个时间点他不是应该在家等着做新郎官吗?

    莫不成是想念姐姐了?想到此处便看望身边的姐姐。轻云是跟崔天赐过来看排戏的,杂艺堂这里的生活就像一个戏园子一般,正是年轻人最爱的地方。

    看到弟弟看自己,轻云脸唰一下便如苹果一般,狠狠瞪了弟弟一眼,并没说话。

    有客自远方来自然不能慢待,何况是准姐夫呢?

    崔天赐到的时候,王启泰已经在纸坊里转了半天了,如今纸坊里已经看不到闲人。现在三国演义的第三本就要推出了。如今的三国演义已经不需要评书先生们宣传,每天都会有书迷来店铺里面询问。

    当听到这雕刻坊不久之前还是门庭冷落,已经发不起工钱时,王启泰感叹了半天。正在他拿着一本三国演义正在看的当口,崔天赐和轻云回来了。

    轻云本来是走到崔天赐的身后,看到王启泰起身迎了出来,抬头看了一眼,赶忙低下头悄悄的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王启泰有心想多看几眼自己的未来娘子,却碍于礼节这种想法只能压在心头。

    崔天赐将王启泰让进屋中,两下落座。这还是姐夫小舅子两人首次单独相处。王启泰端详了一下崔天赐,自己这个小舅子比上次见到的时候更加的沉稳,眼神也越发的犀利。

    “家父听说新建好的崔氏纸坊居然遭到小人算计,以致走水焚毁。担心不已,特地遣我前来看望二老!”王启泰说道。

    崔天赐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恩,作为亲家听说出了这么大的事赶来看看也是人之常情。

    “王兄代为回禀世叔,多蒙他老人家的挂念,虽有小人作祟,纸坊受了损失,不过新的纸坊已经在筹建之中,生意并未受到影响!”崔天赐侃侃而谈,王家富裕,自然不能让亲家小瞧了崔家。

    “是啊!有赐弟你在,崔家何愁不发达。”王启泰由衷的感叹道。

    “王兄过奖。都是生意场上的朋友们支持!”

    “家父此来还让我带来一个好消息给赐弟。有了这个消息,崔家的生意将百尺高竿更进一步。”王启泰虽然还没开始说这个消息,但是想起这个消息便开始兴奋起来。

    “哦,是何消息呢?”崔天赐隐约知道王启泰所说的是什么,只是想印证一下而已。

    “据家父从京城得到的消息,崔氏纸坊的裕罗纸已经被定为贡品,从此以后裕罗纸将声名大噪。赐弟,以后只需担心如何生产更多的纸就是了!”王启泰说的眉开眼笑。

    崔天赐暗笑,原来王景旺所谓来看望因纸坊失火而痛心的二老是假拿这个消息来买好是真。可惜啊,你们的消息还是来得太迟了,这个情我不会领。

    “原来世叔也得到这个消息了?前些日子家师蔡知府已经告知小弟,说本月朝廷的圣旨就要到了。让小弟准备些个!”

    王启泰俏脸一红,本想卖个好,却没想到别人早已知道,只得讪讪一笑道:“原来赐弟已经早已知道,家父本来是怕你没个准备,临时接到圣旨手忙脚乱,所以才特意让我前来。既然有了准备,我也就放心了。”

    “王世叔虑事周到,考虑的如此仔细,长辈的关怀之情,令天赐感动!”

    既然把消息带到了,王启泰也不在纠结这些事情了。两人聊些商场见闻,诗词歌赋之类的闲话倒也聊的投机。

    王启泰随父经商多年,也算得上是年轻才俊,若说论到实打实的商业经验比崔天赐这种靠先进经验取胜的投机取巧之辈还是强上不少。

    崔天赐也刻意引导,一番畅谈,获益不少。

    眼见日暮时分,崔天赐让人去会宾楼定了桌酒席,刘贺欧阳齐林和尉迟尚作陪,崔天赐人小不能饮酒,刘贺就代为招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启泰的话便渐渐多了起来。崔天赐灵机一动,将刘贺喊了出来,如此这般交代一番。

    刘贺也是世家子弟,酒桌上的事情尤其擅长,推杯换盏之间,刘贺与王启泰已经是称兄道弟。

    王启泰酒量不差,却也架不住几人轮流的攻击。几轮下来,眼神已经有些涣散了。

    刘贺有意识的聊起自己的家事,说起父亲那辈族人之间如何争斗,云云。豪门大族之中这种事情不新鲜,刘贺说起此事,也引起了王启泰的话头,哥哥当年如何欺负自己,以及母亲怎么被族中的看不起,一股脑全都倒了出来,最后还说自己将来一定要自立门户,让王家族人向自己跪地求饶。

    说完这些话,又将连喝了几杯,终于不胜酒力,醉倒在席面上。

    当日王启泰便被安排在旅店之中安歇。

    酒后吐真言,王启泰所言应该是事实,王家大门大户关系如此复杂。既然他有自立门户的打算,这倒是个好事,自己以后不妨助他一臂之力,若是能自立了门户,姐姐的生活也会相对简单些。

    崔天赐心中这般盘算着。

    天亮之后,王启泰对自己醉酒的行为连连道歉,说自己实在是失态。崔天赐说是自己待客不周,没有考虑的周详,左右无事,开怀畅饮一番也无不可。

    王启泰道:“赐弟,纸坊中出的三国演义,我翻看了一下,若是运到苏州必定也是热卖。不如我带一些回去行销一番!”

    崔天赐不禁暗赞王启泰的眼光,这等喜闻乐见的小说自然在哪里都有市场。这个是书,自然不用考虑其他几家的感受,有这商机便宜自家亲戚也是应该的。

    崔天赐把自己那套做宣传的策略与王启泰一说,王启泰立马拍手称赞,连说妙招妙招。纸坊里正好还有几本,崔天赐便让王启泰拿着先去找说书先生做宣传,等到新书印出来,正好也就可以借宣传的档口热卖。
………………………………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圣旨

    王启泰赶忙答应,崔天赐的安排甚为合理,而且不耽误时间。王启泰首批就定了两万本,不愧是商人本色,看准了就敢赌。

    婚期将近,王家那边要忙的事情也是很多,族中人手虽多但勾心斗角也多,自己不去看着点恐怕别人也是不尽力的。王启泰第二日便告辞崔天赐返回苏州家中。

    没几天家里也来人催促崔天赐带轻云回去,出嫁之前还有颇多要准备的事务,崔天赐不敢怠慢,吩咐刘贺去车行找车,将轻云的嫁妆带回家中。

    轻云的嫁妆整整装了十五大车,这边装备完毕,崔天赐和轻云吩咐启程回家。一个浩浩荡荡的车队就出发了。

    等到了裕罗村,这一大车的嫁妆家中根本摆放不下,不得已周边邻居都腾出了房间,给暂时安放这些嫁妆。

    崔天赐心道,幸好早一些就把这些嫁妆的样数和尺寸都报给了王家,否则到结婚那天这些东西怎么摆放都是问题。

    又想到若是自己找一个有钱人的小姐,也陪送这么多嫁妆那家里岂不要先整修房屋?

    正在胡思乱想的当口,村口听到銮铃声响,一匹快马飞奔而至。

    快马上坐着的事杭州府衙的差役正是来找崔天赐,告知他圣旨马上就到,准备接旨。

    崔家人一听圣旨到了,全家人都慌的不行,崔家祖祖辈辈哪里接到过圣旨。

    好在来的差役不止是过来传口信,也是帮忙准备迎接传旨钦差的事宜。

    崔琰已是慌的手脚发软,差役的吩咐他也是记得颠三倒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崔天赐虽然没接过圣旨,但后世电视上接圣旨的情节不知道演过多少回,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所以心里还算踏实,这边就听差役的安排,让下人们准备香案摆上香炉。一切准备停当。

    只听得外边锣鼓之声,出门一看,正是府衙的衙役鸣锣开道,后面跟着的正是宣旨的钦差。

    进的院门来这才看清,来宣旨者一行五人,看那模样是一个内侍带着四个护卫。宫内出来的人果然就是不一样,只是这身装扮就很是镇人。

    赵佶喜好华丽,内侍和护卫这身装备华丽到极致,崔琰夫妇看了心道不亏是皇宫内院的人物果然非我等乡下野民可比,一时间畏惧感又增加了几分。

    好在之前有差役事先交代,每一步都有章法可依,整个流程走下来,虽是寒冬却已是后背尽湿。

    宣完圣旨,内侍便要离开,这不是给达官贵人宣旨也没有寒暄的必要,只是履行个程序。

    崔天赐赶忙上前:“公公请留步,远道而来,喝杯茶再走不迟!”

    崔天赐话音出口,前面的内侍立马站住了,心道,这是懂得做事的人,既然出言相留,必有好处。

    此次前来的内侍姓高名管,出这次远差本来是不情愿的。平时的宣旨不过是在东京汴梁城里,如今跑这么远,没多少人愿意。只是高管不幸被抽到了,不管愿不愿意只得前去。

    “你是崔家何人?咱家宣旨完毕即可就要启程回京!”该拿的架子还是的拿。

    “公公,在下是崔家的长子崔天赐,公公和各位侍卫大哥远来辛苦,给各位准备了些土仪,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说罢让崔福拿来了几个褡裢,交给各人手中。

    高管用手提了提褡裢,里面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高管心领神会,笑了笑:“公子客气了,本就是咱家的职责,如今倒要叫公子破费!”

    “不过是些土仪不成敬意,还请公公指点一下迷津!”

    那人钱财,替人解忧,这个道理高管明白的很。

    “咱家听说皇上和各位大臣对裕罗纸赞赏有加。以后朝中奏章都要改为裕罗纸,据说首批就要十万刀,崔公子早些预备下哦。”

    “多谢公公,不知这银两如何支付呢?”崔天赐心道这可不是小数目若是完全垫支崔家没这么多钱。

    “贡品分很多种,有些贡品是地方上进贡的,数量少,属于进献,这个朝廷是不给钱的。你这种数量大,属于朝廷采买。采买的规矩是市价的五成,订货首付三成,用盐引支付。公子心中有数哦!”

    崔天赐连忙感谢!这番话的确让崔天赐心里有了些底,这钱算是没白花。

    同时崔天赐也暗自庆幸,幸好当初裕罗纸的定价高,若非如此非得亏本不可。只是十万刀可不是小数目,不但不是小数目可以说是一个巨额的数字,肯定要早作预备。

    高管走后,整个裕罗村陷入狂欢之中。这皇上的圣旨那是传说中的物什,如今居然在这小小的裕罗村出现了,这怎么能让人不兴奋欲狂呢?

    崔琰当天晚上自斟自饮,居然喝了个酩酊大醉。他们崔家终于和官府挂上边了。如今他们是皇家贡纸的供应商,在杭州城里也是可以扬眉吐气的人物了。

    虽说之前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这贡纸的名额已经落到了自己手里,可是没到真正圣旨到达的那天都不算是最后尘埃落定。如今看到圣旨,拿在手里这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才真正将心放进肚子里。

    虽说这笔生意赚不到太多的钱,其实多年来并非所有的商家都想成为皇家贡品供应商。因为这意味着赚不了多少的银子,甚至有亏本的可能,而要搭上更多的生产时间,使供应商无暇生产更多的商品供应市场的需求。

    崔天赐却知道这是一块金字招牌,用好了日进斗金都不为过。崔天赐兴奋的一夜都没睡好觉。第二日清晨崔天赐便命人去赶造一块匾。匾上就是三个大字,御纸坊。

    崔天赐心道,皇上居然用半价来买我的东西,这头脑够精明的。不过你占我的便宜,我也一定把你这贡品的称呼剩余价值榨取干净。

    不但裕罗村要挂御纸坊的牌子,杭州城里的纸坊更要挂,我要让全杭州人都知道我崔氏纸坊生产的纸就是御纸,不,我要让全国都知道我崔氏纸坊的纸最好,连皇上都在用。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