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崔琰,则是留在了杭州,给葛半城讲秘方,同时检验按秘方生产出来的成品。顺便去官府存档,可以说是事务繁重。
崔天赐独自陪着这些苏州来的东主们,他们倒没有觉得被轻视,崔天赐的表现足以让他们重视。
一路上浩浩荡荡的一队人,很是注目,东主们各自坐着自己的马车,崔天赐是跟柴大官人同车的。主要是柴恒主动邀请,要是让崔天赐选择的话,他宁愿选择张金来,这样还轻松些。
柴恒和崔天赐的谈话主要是问答式,柴恒问,崔天赐答。好在柴恒爱好繁多,随便都能扯起话题,崔天赐虽然精通的不多,但有前世的见识,每每出言,都让柴恒吃惊!
崔闲被崔天赐打发回去报信。一是告诉竞买成功的好消息,再则要准备饭菜,这么几十口人到家,肯定会被吃的啥都不剩!
因为是外人到了,母亲和姐姐自然不好到村口迎接,只是安排了家人在村口接待,顺便引到家中。
客人们到了家中,白玉淑出来打个招呼!身为女主人特别是男主人不在的情况下这是必要的礼节。
这次来的没有女眷,白玉淑也不便多座,打完招呼便回内院了!
崔天赐陪着喝了会茶,一会田荣提议去看看崔家的纸坊。众人纷纷赞同,也想去看看这不同寻常的纸是如何做出来的。
没有生产的纸坊也不怕看出什么。崔天赐便将各位东主带到纸坊中。
今天纸坊里除了一个看守老人,并没什么人在这里。其他的人都去搬存货去了。
各位东主都是行家里手,东看看西瞧瞧,搭眼看上去工艺流程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想来差别主要是在材料上了。
“各位东主,有没有意向销售我们的崔氏纸坊的纸呢!”崔天赐看着这些好奇的叔叔们东看看西瞧瞧也没瞧出什么门道的样子,很是可爱。便笑眯眯的问道。
“贤侄这话说的,我们此次前来还不是为了你们崔家的纸,如今倒好!空手而回!”郝仁龙在那里半真半假的发牢骚。
“郝叔叔不必懊恼!若是我们家按照平时你们进价的三分之二给你们供货,不知道诸位叔叔有没有兴趣?”崔天赐幽幽的说道。
“此事是你父亲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想法?”王景旺问道。他是老手了,知道这里面的成本核算,若是按照崔天赐的报价,崔家不但赚不到钱还要赔些钱才能按价交货!
“此事是我的想法也得到了父亲的首肯,世叔的想法我明白,这个价格我们可能没办法赚钱,可能还会赔些。不过这次竞买会多亏诸位叔叔帮忙不然不会如此顺利。而诸位叔叔却是白来一趟,毫无所得。我崔家实在过意不去,才定下此事!”崔天赐诚恳的说道。
“要说这个价位,我们加上运费运回苏州,成本不过增加一成,这样即使在苏州卖也是很有价格优势。只是大家都是生意之人,让你们崔家一直赔钱和我们做生意,我们也过意不去啊!再说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说话的是肖朝贵。他眉头微皱,心道,这小崔倒是个心肠好的,却不懂做生意的道理。
………………………………
第二十章 裕罗之议(二)
更新时间:2013…10…20
“只要各位叔叔觉得价位合适,其他的不用担心。说句实在话,若是少量生产,这个价位是会赔钱,但若是大量生产,不但不会赔钱,还会小赚。所以各位叔叔不用担心。”崔天赐微笑着说道!
“哦,此话当真?可据我所知规模扩大能节约的成本也就是原料采购而已,而节约的成本最多能保证你们不亏本吧?”王景旺沉吟半响说道。
“呵呵,这点请恕侄儿不便说明,总之纸张的质量一如你们所见,价格也如我所说,若是叔叔们感兴趣,便可签订合约,到时交货,如不能交货,我家甘愿赔偿!”崔天赐说道。
“你张叔叔我感兴趣,这便可以签下合约!你小子人小鬼大,叔叔相信你!”带头说话的是张金来!
崔天赐玩笑般的向张金来躬身行了一礼,“侄儿多谢叔叔信任!”其实他知道商人都是逐利的,这样的价格不愁他们不答应。只是诱惑面前,商人天然的谨慎让他们踌躇罢了!
“走吧!我们去签署合约!“张金来摆摆手道。
崔天赐看了看其他人,问道:“各位叔叔们是什么意见呢?”
“既然贤侄不怕赔钱,我们可不介意占便宜啊,呵呵!”说话的是柴恒,一句玩笑话,便说明柴恒也答应了。
“就是就是,便宜大家占!”其他东主纷纷大笑着附和。
“既然叔叔们如此抬爱,侄儿在这里谢过了。这个合约我大概给各位叔叔讲一下。因为各位叔叔都要订货,作坊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刚开始最多每家两千刀。”
“两千刀?太少点吧!”各位都是大户,这点量显然看不在眼里。
“呵呵,各位叔叔别急,产量是一步一步增加的,而且苏州那边还没开始销售,不知道顾客的接受度如何?况且各位世叔各自有自己的作坊,还要调配好价格区间,免得冲击了自己的产品。”崔天赐看着嚷嚷的东主们说道。
其实东主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这明显的价格便宜,不多占点多对不起自己啊!
“而且,我们现在实行的是预订制,简单说,就是先付钱后发货。当然先付的是定金,先付三成,收货的时候付清其余!”
崔天赐说出此要求,众位东主纷纷不淡定了!
“贤侄,自古以来没这规矩!都是一手钱一手货,我们还经常赊欠呢!”
“贤侄,你还太小,不明白做生意是咋回事!”
“侄儿啊!你这做法太儿戏了,我看还是我们等你爹回来再谈吧!”
众位东主七嘴八舌,崔天赐顿时变成不懂事的孩子。
“各位叔叔应该也知道,我们崔家这次为何要卖秘方!父亲为此几乎愁白了头,母亲茶不思饭不想,整个崔家差点因为垮掉!还多亏诸位叔父才躲过此劫!”
崔天赐说的有些呜咽。听了崔天赐的这番话,这些东主们安静了下来。
“本来有了这十万两银子,我们家就是本本分分的过日子也不愁下半生了。但叔父的恩情不报,我们崔家又何以面对各位叔父。低价卖纸给各位叔父是父亲的意思,收取定金是我的意思。父亲并不知道。
侄儿这样做,是为了父亲将来不必为此再烦恼。这个恶人侄儿来做。叔父们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规矩侄儿替父亲定下。
以后两千刀以下定金三成,超出两千刀部分需全款预定!”
众位东主都沉默了,场面顿时有些尴尬。
“此时是侄儿做的鲁莽,叔父们跟小侄回府中用饭吧!尝尝家母的手艺!”为了缓解气氛崔天赐说道。
“侄儿也不用多想,叔父们也没有怪你的意思。你这也是一片孝心。只是这规矩前所未有,叔父才考量了一下。这样吧!这个合约叔父和你签!”说话的竟然是郝仁龙。
“侄儿谢过叔父理解!”
“好侄儿,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又是一片孝心,反正钱早晚要给,先付个定金也没什么,叔父也和你签了!”这次说话的是张金来,他一直是崔天赐的支持者。
“侄儿,这约就按你说的签,价格上你已经给我们很大优惠了,这点要求叔父满足你!”田荣也跟进道。
“好了,我们都去签约吧!签了约好吃饭!”柴恒最后一锤定音。
崔天赐大大的松了口气。这可是在大宋朝第一份的先付款后提货的合约啊!让他们改变生意习惯太难了。只是崔天赐若不坚持,以父亲的性格将来肯定会被欠款。虽说现在家底比较厚,但欠款可是个无底洞啊。早晚会被拖垮的。
现在能防患于未然,那是再好不过了。崔天赐也有很大把握他们会签约,因为崔天赐给出的价格确实够优惠够有吸引力。作为商人,他们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的。
签约的过程很顺利。崔天赐拟定的合同也很公平。约定好交货日期后有十天的宽限期,宽限期到后,若是买方为及时付清余款,定金归卖方所有。反之十天内卖方未能按时交货,不但要讲买方的定金退回,还要赔付定金同时数额的钱财给买方。
条款合情合理,自然也都没有异议,一式两份,签字画押,合约算是签成了。
崔天赐又表明这个价格只针对他们六位,其他人等一概不享受这种优惠。而且保证货源优先供给他们。
这对诸位东主又是一个惊喜,让因为需要预付定金显得兴致不高的东主们又兴奋起来。
签完约,又商量起运输的事宜。崔天赐建议用张金来的船走水运。诸位东主听了张金来的报价,盘算了一下,纷纷赞同,这样算下来,运费只需要成本的半成,傻子才不答应呢!
张金来也是笑逐颜开,这小侄子一句话便给他多了个固定的进项,反正他每个月也要派船进货,其他东主的货算是捎带,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运费可就全是赚的了。这小子靠谱啊!
其他东主也是满意!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自然是崔天赐乐意见到的。接下来的崔府的家宴自然也是吃的有滋有味。
………………………………
第二十一章 造船
更新时间:2013…10…21
商场之上无闲人,几位东主手下都有不少的生意。这个年代也没有手机电话,沟通主要靠口。苏州的东主们呆在杭州自然对生意不利。
来不及等待崔琰回府了。交割了定金,东主们纷纷告辞。苏州的东主们结伴而来,自然结伴而走。
东主们拉着银车返回苏州了。崔天赐特意将张金来多留了一天。
“叔父,侄儿想在你的造船厂造一条“客船””。
崔天赐话一出口,张金来就震呆了!
“孩子,你没发烧吧!叔叔我造的是海上跑的船,不是玩具!”
“侄儿要的也是海上行走的大船。”崔天赐回答的非常认真。
“为啥要造船呢?莫非也想要做海上生意?不是叔叔怕你抢生意,这隔行如隔山,海上的生意不是造个船就完事的。”张金来看崔天赐说的正式他回答的也认真。
“叔叔误会了。你看如今我们家也算小有家产了。可是银子放在家里只会少不会多。造纸这个行业来钱慢,也用不了这么多的现银。所以我就想造个船交给叔父您,只要每年有些进项就可以!”崔天赐解释道。
“呵呵,你小子有眼光,船交给我你尽管放心。不出两年就给你挣个船钱回来!只是你想造船大可选择别的造船厂,不瞒你说我的造船厂刚刚开张没多久,这工匠材料都没法和那些老的船厂比。
你要是真想造船就找个老船厂,造好后交给我,你们就等着数钱吧!”说罢哈哈大笑。
“叔叔认可我这个想法就好!船我还是交给你来造,我只信得过你,别人我不放心,给你一万两银子,就造那种楠木底的。”崔天赐笑着说道。
张金来面露感动的神色,“既然侄儿信任,我也不再推辞。造价八千两,给你造出最好的楠木大船。造船货运的事都包在叔身上。”
这新船厂开业最重要的是招揽客户,因为时间尚短,别人很难信任。如今接受了崔家的订单对于张金来的船厂招揽业务是大大的有理。
“那就八千两,侄儿再送一千两船厂开业的贺礼,船的事就拜托叔父了。”张金来答应的爽快,崔天赐也不扭捏。
“好!你小子是个办大事的人!”张金来一巴掌拍在崔天赐肩膀上。
签好了合约,张金来也拉着银车走了,来的东主们只有他的银子是多了。至于崔家要造的船,想下水还得一年的时间。崔天赐也没办法,谁让这是古代呢,生产力有限。
这下都走了,崔天赐还有些不适应,热闹了几天,突然静了下来。只是静的是身体,脑子依然还在忙碌着。
在书房里整理了下思绪,把想到的东西在纸上写了下来。这些东西都必须等到老爹崔琰回来才能开始去做。
“哎,时间还真是紧凑呢!”崔天赐不禁自言自语道。
“赐儿,这些日子你都瘦了许多了。为娘看着心疼!”崔天赐想的入神,没发现母亲已经到了跟前,手里还端着一碗鸡汤。
“孩儿只是动动嘴皮子,母亲才是真的辛苦呢!这几日上上下下几十口人的吃住都是你在忙着操持!”崔天赐笑道。
“母亲也只能是在家务事上操持操持,别的也帮不上你们父子。听崔闲说光这次咱们家就进账十万两银子?”
“这确实不假,秘方和存货一共卖了这么多,换上当铺的账还会剩九万多两呢!”
“这么多银子也够咱们家用的了。节约些用两三辈人都不用愁了!以后你父亲就让他守着咱们的小作坊挣点零花钱就够了。赐儿还是安心读书!为娘不盼你将来大富大贵,只望你平平安安过的老。再给娘多深几个孙儿。为娘这辈子就满足了。”说罢用手帕擦了下湿润的眼睛。
“母亲,咋这银子多了还让你掉眼泪呢!”崔天赐故意笑着说道。心底却是一阵暖流上涌。他不是表面上的七岁,他的心理年龄足以让他领会那深深的母爱!
“为娘这是高兴!娘就是这毛病,眼窝浅!动不动啊这眼泪就出来了!”
崔天赐摸着母亲的手,这几日的操劳让母亲的手又粗糙了许多。心中也是一阵心疼。
“赐儿,为娘听说你又准备造一条海船?”白玉淑忽然问道。
崔天赐做这些事都没跟母亲讲的,这个年代的妇人眼界有限,崔天赐不想让她们跟着担心。估计是搬动银子的时候说走了嘴,不知被那个快嘴的下人传到母亲耳朵里了。
“母亲,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只是造好了船让张叔叔代为经营,我们只收红利便可,以后咱们家也多个进项不是。”崔天赐把对张金来说的那一套又给母亲说了一遍。
“这样还好!等那船造好了就交给你张叔叔就行,分红多少娘都不在乎。只要你别起心做那海上的生意,娘就放心。为娘知道你心高,只是咱们崔家现在就你这么一个独苗,年可不放心你去冒险。”
崔天赐无奈违心的点头答应。心中哀叹,怪不得古人说父母在不远行,光这母亲的担心都是让他受不了。
看来还是要做通父亲的工作,让父亲来开解母亲吧!
“为娘听说那柴大官人曾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你?被你拒绝了?”母亲的脸色有些不悦!
啊!母亲大人你是克格勃还是福尔摩斯啊!崔天赐在心底狂叫!
“呃!柴大官人只是问我有没有定亲,孩儿还小,不想谈这事,便谎称有人说我成年之前不能谈婚论嫁。”崔天赐喃喃的解释道。
“乱来!这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轮到你这小娃来推辞!你爹也真是,越来越没个当爹的样子,什么事都让你胡闹!”好像儿女嫁娶,母亲有天然的主导权,此时崔琰也成了陪骂的对象。崔天赐只能在心底表示对父亲的同情!
“哎,这是多好的亲事啊!被你的胡言乱语给搅和了!”白玉淑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母亲不必懊恼,将来儿子给您娶个公主回来!”崔天赐笑嘻嘻的说道。
………………………………
第二十二章 买地
更新时间:2013…10…21
杭州城,葛氏纸坊!
“怎么样?老崔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