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日月-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海留了一个任务,牢牢控制住这两万朝鲜新军,而且不要和皇太极有任何的冲突,一切等自己打下日本以后再说。

    对马岛距离长崎90多公里,涛敏举着望远镜看了一会却什么也没看到。

    “哥,咱们下一步怎么办?”涛功问道,“现在对马岛已经控制住了,咱们是休整还是直接进攻长崎。”

    涛敏并没有回答弟弟,他这些日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去征服日本。

    涛敏很明白,自己对日本一定要速战速决,决不能拖泥带水。朝鲜不能一直这么空虚下去,皇太极那边虽然还好说一些,可是榆林湾一定不会对自己进攻日本的行动坐视不管。根据谢田送回来的情报,榆林湾很可能会在几个月以后结束在越南的事情。而一旦榆林湾平定了越南,他们的下一个矛头将会直指日本。

    自己这次只带了六万军队,如果平推日本的话,就算自己的朝鲜新军能够打得过日本军队,但是要想占领全日本恐怕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可是自己没那么多的时间。

    涛敏很希望采用一下后来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做法,和日本签订城下之盟。当然涛敏的目的并不是让日本打开国门,而是要让日本同意自己在日本驻军,并且征招训练一支日本军队。涛敏很清楚,按照日本人的个性,只要自己能在日本驻军,展示一下自己朝鲜新军的战斗力,那么日本人肯定会蜂拥而至,崇拜强者是日本人一贯的作风。

    可是日本好打吗,涛敏的心里其实是没底的。现在的日本不是1853年的日本,后世的日本是真正的闭关锁国,他们和美国的佩里相差了不是一个时代。黑船事件中日本人第一次见到了蒸汽船,佩里的四艘战舰共有六十三门大炮,而当时日本在江户湾的海防炮射程及火力可与这四艘军舰相比的大约只有二十门。但是现在,虽然自己的军队装备了燧发枪和6磅炮,可日本照样有铁炮。这种由八板金兵卫模仿葡萄人的枪械构造制作出日本制的火绳枪目前已经传遍日本。

    这种枪的杀伤距离在200米,有效杀伤距离50米,在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期间给援朝明军带来了极大的威慑。自己的朝鲜新军也和榆林军一样是没有盔甲的,而且燧发枪只装备了不到两万支。

    “哥,咱们到底怎么办。”涛功见哥哥不说话又问了一遍。

    “先休整。”涛敏终于说道,“找人勘探对马岛地形,构筑防御工事,无论如何不能丢了对马岛,这是咱们的跳板。”

    “哥,你为什么会担心丢了对马岛?”涛功问道,“难道日本人会来进攻对马岛吗?”

    “不是日本人。”涛敏摇了摇头,“日本人应该不会来,但是榆林湾和郑芝龙肯定会来。”

    涛敏说完也没再给弟弟多做解释,转头回到了军营里。

    涛敏把所有人都赶出了屋子,自己坐下静静的想着下一步的行动。涛敏现在的心思有些变化,因为攻取对马岛的行动比原计划晚了两个月,现在速战速决解决日本的可能性大大了折扣。涛敏不想重蹈后来希特勒的覆辙,攻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成了强弩之末,在离莫斯科只有15公里的地方却一步也前进不了。

    涛敏在心里做了一个时间推算,现在已经是5月初,如果榆林湾真的在七月份甚至更早平定越南,那么他们最晚在八月底就可以联合郑芝龙来阻止自己进军日本。

    涛敏太了解许朗和蒋北铭等人的想法了,榆林湾绝不会去日本和自己死拼,他们一定也会来对马岛。只要对马岛失守,自己的退路就会被阻断,这对自己来说是致命的。

    自己带了六万人,而且对马岛离着朝鲜只有50公里,如果自己死守对马岛,最少在兵力和给养上是不会输给榆林湾的。榆林湾也拖不起这场战争,他们的补给线太长了。自己的十艘战舰肯定是打不过榆林湾的,但是三个月,自己完全可以把对马岛建设成一个坚固的堡垒来抗衡榆林湾。可是这样一来,进攻日本就会被拖下去,没有了日本的资源和兵员补充,自己在对马岛再和榆林湾死拼,那自己很可能就会把实力耗在这里从而得不偿失。

    榆林湾在平定越南之后,他们的兵力很可能会达到四万到五万。虽然这些兵力不可能全来对马岛,因为榆林湾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运力,但是他们去进攻朝鲜的南浦怎么办,那里可是自己的大本营。

    涛敏越想头越大,归根到底还是兵力太少,目前无法分兵作战。

    “来人。”涛敏喊了一声,“去把贝勒爷叫来。”

    涛功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哥,怎么了,干嘛这么急的找我。”

    涛敏招手把弟弟叫到了一副简易的对马岛地图前面:“如果你是榆林湾,现在想要进攻这里,你打算从哪进攻。或者说,你觉得在哪筑城咱们能守住对马岛。”

    涛功抬头看着哥哥:“哥,你要在这里修筑城池?那咱们什么时候去打日本?”

    “你先别管日本的事,先回答我的问题。”

    涛功低头看了一会地图:“对马岛多山,根据它的地形,我觉得榆林湾应该会选择在上岛和下岛中间这个地方登陆,只有这个地方最适合登陆,咱们就是从这里上来的。”

    涛敏点点头:“可是这么一来,咱们就要修筑两座城池来防备榆林湾了。”

    涛功又一次问道:“哥,为什么一定要在对马岛驻守,咱们的目的不是日本吗?”

    涛敏把自己的想法详详细细的和涛功说了一遍,涛功的心里也觉得哥哥分析的很在理:“哥,这么说咱们现在先不去进攻日本了?现在先巩固对马岛?”

    “我就是这个意思。”涛敏答道,“咱们一共六万人,三个月应该能修筑起两座城。只要咱们能守住对马岛,榆林湾就无计可施。而且咱们只有守住了对马岛才能说有去日本的基础,否则一旦榆林湾占了对马岛,咱们的后路就被截断了。”

    “但是哥,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涛功问道,“咱们不去日本,那么榆林湾和郑芝龙会不会去日本。他们要是征服了日本,咱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

    涛敏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但却一直没拿定主意:“弟弟,你觉得榆林湾和郑芝龙联合进攻日本的话,他们能动用多少人马?”

    “这个不好说,少则两三万,多则五六万都有可能。”

    涛敏听了弟弟的回答久久没有说话,他在心里估算榆林湾进攻日本的兵力很可能在三万左右,如果再多的话恐怕运力和后勤补给都会出问题。

    三万人是打不下日本来的,现在摆在涛敏面前一共有几个选择。第一就是巩固住对马岛,在榆林湾攻取日本的时候从对马岛出兵援助日本以便和日本结盟。第二就是故技重施,再去联络西洋人,趁着郑芝龙来日本让西洋人进攻台湾,让郑芝龙后院起火。最后一个选择是涛敏最希望的,但是也最不可能的,再次和榆林湾讲和。

    涛敏知道现在已经阻止不了榆林湾征服越南,榆林湾已经拿下了整个海南岛,再拿下越南,基本可以自立一国,虽然榆林湾也许没想这么做。而自己的手里现在只有朝鲜,还要防备着皇太极和自己翻脸,自己的实力已经大大落后于榆林湾了。如果能和榆林湾停战讲和,自己回头帮助多尔衮干掉皇太极,控制住东北和蒙古,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样自己就完全可以改变策略,攻取新疆、西藏,甚至是西亚,从西面包围明朝。

    让多尔衮取代皇太极的意思自己已经和多尔衮隐约透漏过,也不知道是多尔衮没明白还是他不敢,反正是没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涛敏能明确的感觉到,多尔衮并没有坚决的反对什么。

    只是和榆林湾讲和,涛敏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不管怎么说,这三个选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定要控制住对马岛,这是任何选择的基础。

    “弟弟。”涛敏下定了决心,“马上找人去勘探地形,选择筑城的位置。暂停进攻日本,固守对马。”

    “行,都听你的,哥。”涛功对哥哥是一百个的服气,“我马上去安排。”

    “你先等一下。”涛敏又从身上掏出了一张草图,“你看看这是什么,能看懂吗?”

    涛功接过来看了一会:“哥,你画的这是什么,这里怎么还有个大轮子。旁边这个我倒是能多少明白点,这应该是一种步枪吧。”

    涛敏把草图从涛功的手里拿了回来:“我们没有办法。弟弟,你和我都不是学理工出身的,我们对机械一无所知。这张图是我当初在榆林湾的时候问了很多人,也查阅了一些资料画出来蒸汽机和线膛枪。对不对的我也不知道,咱们出来的时候榆林湾还没弄出这个来。”

    涛功觉得有点难:“哥,你自己都不知道对不对怎么实用。”

    “这就要靠你了。”涛敏笑道,“你把对马岛的事安排好之后就回朝鲜,这里剩下的事交给我。你回朝鲜有两个任务,第一在朝鲜招募一批工匠,把线膛枪的事告诉他们,把原理和他们讲明白,看看能不能有人懂这个。不要吝惜银子,谁能搞出这个赏银万两。第二,通知谢田,从澳门和南洋,从任何地方招募西洋工匠,我们必须要弄出蒸汽机,否则我们就被榆林湾拉下的太多了。”

    “还有。”涛敏压低了声音,“你亲自去挑选可靠的人,和你我单线联系,只能是汉人。让他们潜入榆林湾,唯一的一个任务就是打入榆林湾的军工科研所,把最新的资料弄出来。但一定要记住,现在在榆林湾内的内线一个也不要用,不管是咱们放回去的战俘还是咱们自己派过去的,新去的人必须是严格保密的。”

    涛功觉得哥哥的这个主意有点难,因为他知道目前的军工科研所的保密措施是榆林湾内最高级别的,一般人很难打进去,就算是打进去也接触不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尤其是这种人还必须要懂这个,否则就算你清楚地告诉他科技的原理他也是听不懂。更何况现在的军工科研所所有的研制工作都是分开的,每个人只研制某一个部分,对整体的把握只有沈大兴自己才能做到。
………………………………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多尔衮和占城

    涛敏看出了弟弟的犹豫:“你别想太多,目前咱们只能这么办。你先安排吧,行不行的再说。”

    盛京的皇宫里,皇太极和诸多亲王、贝勒正在议事,这次议事要商量一个很大的问题,大清的土改。

    济尔哈朗和豪格这些去过朝鲜的人成为了这次议事的主角,纷纷讲述了涛敏在朝鲜的土改办法和带来的好处。

    但是其余的王公贝勒和各旗旗主以多尔衮为首都沉默不语,每个人都对这种土改办法多多少少有些不满。因为大清一旦实行了这种土改,那就意味着自己的财富和权势将要大打折扣。

    多尔衮的心里除了不满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当初进攻北京的时候,涛敏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六年后必有大变。多尔衮很想知道涛敏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但却没敢问。涛敏隐隐约约的表达过皇太极百年之后的事情,多尔衮的心里也不是没想过这件事。如今皇太极的意思是要想在大清进行土改,那就势必会得罪一批王公贝勒,多尔衮的心思有些活泛起来。

    豪格说了一大顿,却发现并无一个人接话,自己说的口干舌燥,不觉往皇太极那里看了一眼。

    皇太极微微笑道:“诸位爱卿,你们都是我大清的功臣,大清不是朕一个人的,而是咱们大家的。今日朕的意思只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下涛敏郡王在朝鲜是怎么干的,并没有别的意思。”

    代善睁开了眼睛:“皇上,奴才听说涛敏在朝鲜征集了六万多军队去进攻东瀛国去了,不知此事可否当真。”

    “皇兄,此事当真。”皇太极说道,“涛敏进攻东瀛国是和朕说过的,朕也同意。咱们大清人丁不旺,如果涛敏真的能攻下东瀛,对咱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皇上。”阿济格站起身说道,“奴才听闻涛敏兄弟在朝鲜深得民心,朝鲜人现在只知王爷却不知皇上,皇上不可不防。”

    阿济格自从上次损兵折将之后被冷落了一阵子,现在皇太极正是用人之时,也就重新启用了阿济格。

    皇太极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是没什么脑子的,所以上次才给了他一个锦囊,即便如此,阿济格还是损失了八千精锐。但是皇太极这次对阿济格的话却是很满意的,他需要这么一个人出来打压一下涛敏。

    皇太极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诸位爱卿,涛敏郡王对咱们大清功勋卓著,你们不要胡乱猜测。”

    阿济格还想说什么,但是看了看皇太极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人的表现,把话咽回到了肚子里。

    范文程上前奏道:“启禀皇上,涛敏郡王此去东瀛自是为我大清着想。只是臣以为涛敏郡王带了六万朝鲜新军,朝鲜目前空虚。臣日前得到消息,登州一带的明军在蠢蠢欲动,他们极有可能会去攻取朝鲜。”

    皇太极装出了一副惊讶的样子:“范爱卿是从哪里听到的消息?”

    范文程按照早已和皇太极商量好的说道:“皇上,此消息千真万确,臣也曾安排了一些人在明朝的北京。据送回来的消息,明军正在登州集结战船。”

    “如今朝鲜只有咱们三千八旗和两万朝鲜新军。”皇太极沉吟道,“不过诸位爱卿放心,朝鲜国王早已臣服我大清,他们是不会重新倒向明朝的。”

    “皇上。”范文程还想继续演下去,多尔衮却站起来说道,“皇上,朝鲜之事不可不防。奴才斗胆向皇上请命,奴才愿率一支劲旅前往朝鲜,一来防备明军,二来防备朝鲜。”

    皇太极没想到多尔衮能主动请缨,他原本打算是让阿济格或者济尔哈朗再去朝鲜,因为这两个人他还是绝对信任的。

    范文程也吃了一惊,他和皇太极商量的也是能派阿济格去朝鲜,因为范文程了解到多尔衮前阵子和涛敏来往密切。

    多尔衮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能去朝鲜看看。一来看看朝鲜的土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到底是应该支持还是反对。二来他也想趁着去朝鲜的机会和涛敏多接触一下,最好能找机会仔细问一问去年他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五年后到底会有什么大变。

    皇太极冲着阿济格和济尔哈朗使了个眼色,可阿济格压根就没明白皇太极是什么意思,济尔哈朗低着头根本就没注意到皇太极的目光。

    皇太极的心里微微叹了口气:“多尔衮,你的一片忠心朕自然明了,只是你目前国事繁忙,不宜去朝鲜。”

    “皇上。”多尔衮上前一步双膝跪下,“奴才只愿为皇上分忧,奴才只需一万兵马即可稳固朝鲜。”

    皇太极想了想,挥了挥手:“此事再议吧。”

    朝会散了,皇太极把范文程单独留了下来:“范爱卿,多尔衮要请命去朝鲜。”

    范文程并没有马上回答,他也弄不明白多尔衮想去朝鲜的真正目的。

    皇太极等了一会,并不见范文程回答,又问道:“范爱卿,你觉得多尔衮去朝鲜如何?”

    范文程跪下奏道:“皇上,睿亲王可去朝鲜,但不可带正白旗前往。”

    皇太极明白范文程的意思,点了点头:“朕明白。”

    韩万涛、李福强和许朗站在占城王都的外面遥看着这座不大的城池。新一军两个师和八艘战舰将占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