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日月-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问题,流民你要多少有多少。”管鸣珂在心里暗暗问道,“你们海南卫还要人不要人,你们怎么那么有钱?”

    “主子。”王承恩在崇祯的身边拿着卢抱忠的奏章,“宣府镇总兵的奏章到了。”

    “说了些什么,有无榆林湾民团的消息?”崇祯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帮先宋遗民。

    “回主子,有榆林湾民团的事。”王承恩回道,“卢抱忠说,榆林湾民团那个带兵的周千户在宣府镇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自己筑城练兵,并没有驻扎在原先的卫所中第二件就是他们正在招募流民开荒屯田。”

    “屯田?他们为什么要屯田?”

    “主子,卢抱忠的奏章中引述了一段周千户的原话,主子要不要听听。”

    “念。”

    “周千户说,属下虽非大明人士,却也是华夏子孙。属下不才,希望招募流民屯田,一为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安稳,二为万岁和各位大人解忧,三为我大明百姓能吃上一口饱饭。仅此而已。”

    “一口饱饭,如此而已。”崇祯沉吟半晌,突然说道,“拟旨。

    宣府镇千户周磊、大同镇千户王谦祥,尔虽非大明子民,却忧虑大明国事,勤练军伍,治下绥靖,朕甚欣慰。特赐白银1oo两,锦缎1o匹。望能拨乱济时,扶翼大明。钦此。”

    王承恩写完圣旨却问道:“主子,这二人刚去不久,主子就这么大力嘉奖,奴才担心他们会不会恃宠而骄。还有,周千户虽说心怀国事,却又单独筑城,单独驻扎,这个奴才觉得有些不妥。”

    “有功就要奖赏,他们能替朕着想,也难为他们了。”

    王承恩听崇祯这么说就没再说话,但崇祯却突然转了话锋:“王承恩,你再拟一道密旨给大同总兵和宣府总兵,密切注意这二人的举止,如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嗻。”王承恩稍稍放了点心,“奴才遵旨,奴才马上就办。”

    周磊和杨涛站到了1oo多个流民的面前,这些人很自然的分成了2帮分别站着。有一部分是管鸣珂让人送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张维庆带过来的。张维庆带来的那部分人的气色明显的要好于管鸣珂送过来的。

    “大人。”张维庆站在周磊的身后说道,“这些人和小人都是乡邻,听说大人这里需要屯田的人,所以都自愿跟着小人过来了。”

    “谢谢你,老人家。”周磊说完走到了这些人的面前,“你们愿意在这里耕种居住吗?”

    众人都没有说话,人群中一个四十左右的人大着胆子问道:“大人,在这里耕种是不是大人给我耕牛啊?”

    “对。”周磊看向了说话的人,“我们不但给你们耕牛,还管吃管住,并且帮你们制造水车。”

    “那我们愿意。”说话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

    “很好,你们先去安置下,一会就开饭了。”

    周磊安排人把这帮人带了下去,又走到了旁边那帮人的面前。

    “你们都是管大人送过来的,你们可愿意在这里耕种居住?”

    这些人同样没有一个回答周磊的,都目光呆滞的看着他。

    杨涛在后面喊道:“大人问你们话呢,怎么一个个都不出声是什么意思。”

    周磊摆了摆手,制止了杨涛的喝问,走到了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孩面前。

    “小妹妹,你今年多大了?”

    “回大人。”那小女孩有些胆怯的说道,“民女今年一十六岁。”

    “多大了?”周磊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眼前的这个女孩虽说长得还算不矮,可看容貌,也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怎么可能十六了。

    “回大人,小女今年十六了。”女孩身边的一个老者说道。

    周磊又仔细的瞧了瞧,心里明白了。这个女孩不是年龄小,而是长时间缺乏营养,身体过于消瘦,再加上满面灰尘,故此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

    周磊听这个老者的谈吐,似乎也是读过书的人,于是直起腰冲着老者一抱拳:“老人家,敢问您高姓大名,您和这姑娘是何关系,您家中还有什么人?”

    “这是小人的孙女。”老者答道,“小人贱名李中坤。家人都已故去,只有小人和这个孙女了。”

    “老人家,你可愿意留在这里?”杨涛插话问道。

    “有何愿意不愿意。”李中坤回道,“这年头,能有口饭吃就行,全凭大人安排。”

    “杨涛,你先带着他们安顿下。”周磊看着杨涛把这些人也带下去了,转身想和张维庆说几句话。

    一个中士从远处跑过来:“报告长官,榆林湾来人了。”

    “榆林湾来人了?谁啊?”

    “报告长官,他们说是什么科技小组的,不过是曾长官带队。”

    “曾广贤来了?”周磊二话不说转身跑向了军营的大门口。

    二十多个人正站在军营的门口指手画脚的对榆林堡的建设品头论足,曾广贤在和耿瑞商量着什么。

    “曾广贤。”

    周磊连长官也不叫了,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曾广贤。出了榆林湾已经3个多月了,这次第一次见到了自己人,周磊抱着曾广贤久久不松手。

    “周磊,周磊。”曾广贤好不容易挣脱了周磊的怀抱,“你快把我勒死了。”

    周磊这才想起给曾广贤敬礼:“长官好。”

    曾广贤还了一个军礼:“这是咱们的科技小组,耿瑞组长你认识的。”

    “认识,老相识了。”周磊冲着耿瑞拱了拱手。

    “周长官,在下还得好好谢谢你。”耿瑞还礼道,“当初要是没有周长官和李长官把我从瓦岗寨抓回来,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哭呢。”

    “都过去多少年了,还提那个干吗。”周磊招呼道,“走,走,都先进去。”

    安置下了这些人,曾广贤和周磊单独待在中军大帐中。

    “你怎么来了?”周磊问道,“家里有什么指示吗?”

    “没什么具体的指示。”曾广贤说道,“耿瑞他们不是要来你这里,还要去王谦祥那里吗,家里就让我跟着过来一起看看。这边就你们2个自己人,隔得又最远,家里有点不放心。”

    曾广贤的话让周磊默默的低头不语。曾广贤拍了拍周磊,他明白这种孤独感。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被上天抛弃到了一个渺无人烟的大山之中,没有人和你说话,没有人和你谈心,甚至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没什么,时间一长就习惯了。”周磊自己宽慰道,“让家里放心吧,真要有什么事我就和王谦祥去北京找蒋北铭他们,不会有问题的。”

    “周磊。”曾广贤转移了话题,“我怎么看你这里还有几个女人?”

    “哦,那是我招募的流民。”周磊回答道,“家里的意思不是要让我们屯田吗,我就让管鸣珂帮忙招了点流民,今天刚到就让你撞上了。”

    “真的是流民吗?”曾广贤笑道,“我可看见里面还有小姑娘,模样还不错。”

    “你眼神真他妈好使。”周磊也笑道,“我还没看出来谁长的不错呢,你就看出来了?”

    “算了,你好好看吧。不过你也该找个媳妇了吧,你都多大了,要不就在这先找一个,反正你在这也没人陪。”

    “先不用说我。”周磊指着曾广贤说道,“你不也没媳妇吗,你年纪也不比我小。”

    “不和你开玩笑了。”曾广贤止住了笑,“有几个事要和你交代一下。这次来的科技小组一共22个人,耿瑞带着1o个人留在你这里,其余的人去大同王谦祥那里。”

    “嗯。”周磊点点头,“还有呢。”

    “还有就是家里希望你们在这能组建一支骑兵部队。”曾广贤继续说道,“你也知道,韩万涛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骑兵连在辽东打完了。榆林湾那地方马匹太少,所以家里希望你们能在这个地方重新组建骑兵。”

    “组建骑兵没什么问题。”周磊想了一下,“这里的马匹的确不少,但是兵源怎么办,用榆林军的人还是用当地人?”

    “用榆林军。”曾广贤说道,“家里的意思是先不要用当地的士兵,不好掌控。先从咱们的步兵中抽掉一部分,可以先组建龙骑兵,骑马奔袭,下马作战。”

    “好吧。”周磊爽快的答道,“我会尽力的。”

    “别的没什么事了。”曾广贤又问道,“你这里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困难一堆,说了也没用。”周磊笑道,“还是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不过要求我倒真有一个。”

    “什么要求?”

    周磊突然很郑重的说道:“我希望家里能派两个自己人,一个来宣府镇,一个去大同镇。”

    “我会的,我会尽力和家里申请。”曾广贤抓住了周磊的胳膊,“辛苦你们了。”

    “唉。”周磊握了握曾广贤的手,问道,“你下面的行程怎么安排的?”

    “我在你这里呆几天,跟着耿瑞他们查看一下周边的矿产情况,再把另外那个科技小组送到王谦祥那里去。然后去北京看一看,最后去登州,从登州坐船回榆林湾。”

    “你也不轻松。”周磊站起身来,“走吧,看看他们安置好了没有,今晚陪我好好聊聊,很久没和自己人聊天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同左卫

    接下来的几天里,曾广贤和周磊陪着耿瑞勘察了周边的地形和矿产情况,安顿好了宣府镇的事情之后,曾广贤带人去了大同。

    王谦祥的二团并没有像周磊一样单独筑城驻扎,而是驻扎在了大同府的旁边。

    曾广贤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榆林湾的情况,然后问道:“家里的意思是让你们单独筑城,你怎么驻扎在这里了?”

    “别提了。”王谦祥说道,“我和曹文诏提到过这事,可他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估计他是对咱们有戒心,想看住咱们。”

    “戒心是一定有的,但是你没送点银子走走关系?”

    “曾长官,我有个请求你能和家里说说吗?”王谦祥没正面回答曾广贤的问题。

    “什么请求?”

    “我希望家里能把我调回榆林湾,我不太适合在大同镇工作。”王谦祥从桌上拿出了一份公文,“这是曹文诏给我的命令,可能又要去和农民军作战了。”

    曾广贤接过来看了看:“谦祥,你给家里的信家里已经看过了。咱们穿越大会现在的决议是,对农民军的行动一切要按明朝政府的调遣。咱们现在要和明朝政府合作,对付满清才是最主要的任务。”

    “这个我知道。”王谦祥把公文拿了回去,“可是如果非要去打李自成的话,我的心里总是很别扭。”

    “谦祥,你要明白,穿越集团的利益是最高的。”

    “这个我明白。”王谦祥压低了声音,“曾长官,有件事我在信里没说。我来的路上不是在河南和李自成、高迎祥干过一仗吗,我偷偷的给他们写过一封信,他们才提前撤退的。”

    “谦祥。”曾广贤看着王谦祥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知道王谦祥心里的矛盾,“以后别这么做了,如果一旦这个消息让曹文诏知道了,会对整个的穿越集团都有损害,蒋北铭和许朗他们还在北京。”

    “我知道。”王谦祥说道,“我事后也觉得不太妥当,以后不会了。”

    “你这段日子尽量不要表现的太突出,一切听从曹文诏的安排。”曾广贤说道,“有机会的话多用点银子,我会和家里说,尽量再派一个自己人过来,你也可以有个人商量。”

    “那太好了。”王谦祥终于兴奋了一下,“曾长官,你不知道一个人在外有多么的孤单,什么事都得自己拿主意。”

    “我知道。”曾广贤笑道。

    “报告。”两个人正在说话,一个哨兵在账外喊了一声报告。

    “进来。”

    “报告长官,曹总兵派人请长官去他那里有事商议。”

    “我知道了。”王谦祥转身对曾广贤说道,“你现在这坐一会,我去看看是什么事。”

    曾广贤一直等到了晚上王谦祥才回来。

    “又要打仗了。”王谦祥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大同左卫报告,有一支农民军正在围攻卫城,曹文诏想让我带兵去救援。”

    “你怎么答复的?”

    “我还能怎么答复?”王谦祥反问道,“你不是说一切听从曹文诏的安排吗,我就答应了。”

    曾广贤有些无语,看来王谦祥真的不太适合独当一面:“你没和曹文诏提点条件吗?”

    “提什么条件?”

    “谦祥,我们听从明朝政府的调遣是没错的。”曾广贤觉得还是应该和王谦祥解释一下,“但是我们不是无条件的服从,任何的付出都要有回报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王谦祥让曾广贤说的没主意了,“要不这样吧,曾长官,你在这多呆些时候,和我一起去左卫城吧。”

    曾广贤想了一会:“行,我和你一起去。”

    三天以后,1ooo多榆林军齐兵满员开赴左卫城。曾广贤的意思是希望趁着这次的行动,榆林军能在左卫城驻扎下来。因为曾广贤现在有些担心,把王谦祥一个人放在曹文诏的眼皮子底下有点不妥当,王谦祥的交际能力是有一些欠缺。

    大同左卫的驻地左卫城和大同镇相隔1oo多里地,部队走了一天半,中午时分到达了左卫城。

    “报告长官。”斥候来报,“敌军大约两三千人,目前正在围困卫城。”

    “两三千人也敢打卫城?”王谦祥觉得有点奇怪。

    “可能是真的把他们逼急了。”曾广贤说道,“他们想打下卫城抢点东西。”

    “传令。”王谦祥喊道,“防御阵型,继续前进。”

    部队在离卫城大约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卫城被围了两面,上千的农民军正在进攻,城头上杀声一片。

    “咱们来的还正是时候。”曾广贤笑道,“再晚几天卫城就保不住了。”

    “曾长官,咱们现在进攻吗?”王谦祥问道。

    “你想不想大开杀戒?”曾广贤笑着反问道。

    “不想。”王谦祥并没有笑。

    曾广贤意识到自己这个玩笑有些过火:“轰几炮轰散了就行,咱们进城。”

    “传令。”王谦祥点了点头,“目标正前方,炮兵连实心弹两轮射击。”

    隆隆的炮声响起,十几颗铁球在人群中趟出了一道一道血线。

    对面的农民军不再攻城了,几百人聚拢在了一起,其中还有十几匹马。

    “他们还真挺有战斗力。”曾广贤看着这些农民军,“这么个轰法都没有打散。”

    “传令。”王谦祥没理会曾广贤的话,“一营二营三段射击阵型列队。”

    “全体都有,铳弹上膛。”郑钟军举着指挥刀高喊道。

    对面的人在十几个骑兵的带领下冲了过来。

    “开火!”郑钟军的指挥刀落下了。

    三排燧枪打响了,6oo铳弹打倒了几十个农民军,剩余的人开始调头往回跑。

    “不必追击。”王谦祥下令道,“防御阵型前进。”

    榆林军缓慢的朝前推进着,王谦祥和曾广贤打马来到了城墙下。

    王谦祥抬头叫道:“城上的人,本官是大同镇千户,奉曹总兵将领前来解围,请你们家大人出来叙话。”

    过了一会,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从城墙上露出头来:“本官是大同左卫指挥佥事田从聘,城下何人?”

    王谦祥向上拱手:“下官大同镇千户王谦祥,奉总兵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