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外面有了各式各样的传言――人们只知道曹丕有个妻子叫任氏,却不知她是何许人也、又为什么没人见过她。久而久之,人们都认定,这桩婚事仅仅是曹操的授意,而曹丕和任氏都对这样的结合颇为不满,相看两厌,不欢而散。于是,卞夫人迟早都要替曹丕再物色一个女子,当他的继室。
只是曹丕的年纪有些尴尬,与他年纪相当的女子,基本已经嫁了人,或是许了人了。再小些、还未及笄的女子家中,则更倾向于和年纪相当的曹植配婚。何况外界都传言曹丕喜怒不定,沉默寡言,是个不好相与的,连曹操和卞夫人都更喜爱爽朗好言的曹彰和曹植。
眼见曹真说了半天,曹丕还像个聋子似的,他只能朝着郭奕打眼色,叫他趁热打铁,好让曹丕早日对任昭容死了心。
郭奕瞥了瞥曹真,轻咳了一声,声线清清冷冷的:“我们查了那么久,都没查着她的消息,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她嫁了人,随了夫姓,这才什么也查不到。”
“你的那首诗,也派人传到丁夫人手上了,不也没有音信?”曹真低头闷了一口热水,小声嘟囔道。
无论他再小声,曹丕都是听得见的。
任昭容已然嫁人这个假设,卞夫人提过,他也想到过,只是他不相信罢了。夏侯尚原本是站在他这边的,可听了他对这番言论的不屑与嗤笑之后,夏侯尚也忍不住吞吞吐吐,将当年孙权在许都时,为任昭容打水烧柴,百般殷勤的曾经说了出来。
夏侯尚还算厚道,没有继续往深处说。
但曹丕又岂会不懂。
这段时日里,他不间歇地跟随曹操四处历练,又跟几位将军学习了带兵的本领,前些日子有人举荐他入仕,却被曹操当面驳了回去。
那一日,他什么反应也没有,但到了晚上,灭顶的苦涩令他躺在床上挣扎不已,望着漆黑的床帐,窗外银白的月色斜斜映在纱帷面上,一层一层的褶皱像冰冷的波光,刺得他眼底干涩酸痛,眼眶像是要裂开似的。
彼时,他真的有些痛恨任昭容,恨她此时不在自己身边。
没有她在,他连一句旁人肯定自己的声音都听不到。
他一夜没有合眼,天蒙蒙亮时,他独自闯进了任昭容曾住过的房间,四下望去,只在妆屉中找到一只她曾用过的木梳。上面镂空雕刻的桃花似是她最喜爱的图案,低头一嗅,似乎还能嗅到她残留的发香。
曹丕将这只梳子带了回去,压在枕下,但每夜里仍睡不安稳,时而梦见曹昂去世时的情景,时而又梦见曹操目光里的失望和寒意,还有卞夫人对曹植温柔笑着时的模样,以及任昭容身披嫁衣,不声不响地嫁给了江东的无名氏……
临出征去冀州前,曹丕收拾行装,取出枕下的木梳,盯了半晌,又默默拿起它,梳着自己的头发。
他拿下梳子时,放到眼前一看,只见有根银白发丝缠绕在梳齿之间,如每夜照进他床帐的冷月光,刺得人眼睛生疼。
***
大军徐徐北上,曹丕与曹真并肩走在中间,按辔徐行,身后苍色斗篷披在马背上,落下了细尘。
远处云淡天青,曹真坐在马背上,心情竟与郊游时无异。他行着路,忽然想到一件趣事,兴致勃勃地同曹丕说了起来:“听闻邺城中有名倾国倾城的美人,所谓北方有佳人……唯有江东国色天香的二乔能与其争锋!而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袁绍的二儿媳,你说巧不巧?”
所谓宝马香车,美人名剑,正是曹真这个年纪的男儿所热情追求的,他耐心地同曹丕讲解着这名美人的身世,说她是冀州大族甄氏的女儿,嫁到袁家七年,却一直无所出云云……
曹丕阴郁着一张脸,他昨夜又是一宿浅眠,眼底泛着红丝,微深的眼眶里染着乌青,活像一只厉鬼,从头到脚散发着凉气,十分骇人。
偏偏曹真不怕,仍与他说着甄氏的种种。曹丕也不应声,他骑在马背上,目光漠然地看着前方,使得众人都以为曹真在对着一团空气说话。
“……所以,自从主公发兵冀州之后,邺城里面渐渐有人传言,说,说主公,”曹真砸吧了一下嘴,不知用何措辞,曹丕在此时侧头瞥了他一眼,他才断断续续地接上:“说主公恋慕甄氏的美色,打这一战,都是为了看一眼这北方的第一美人……”
曹丕冷笑一声。
曹真闭上了嘴巴,不知他是因为哪一句动了怒。
“你也知道是邺城传出来的,”曹丕转回头,目视前方,道:“真正的传言恐怕不及你有心修饰过的好听。他们打不过父亲,就只能编一些低俗无聊的流言,诋毁他的声誉,或是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父亲北征的意愿,愚蠢。”
曹真讷讷。
的确,真正的传言比他转述的露骨得多,可这些传言越夸张,人们就越兴奋,经一个个有心之人口耳相传,听者也不由得再添油加醋,煞有介事地转告给下一个听众。
人们对此深信不疑,怪只怪曹操有过类似的前科。
想起当年的事,曹真心思再粗,也不敢再说下去了。他偷瞄了瞄曹丕的脸色,又迅速收回了目光。
曹丕抿着唇,眉头猛地一蹙。
刚才那一瞬,他头痛得厉害,像被一支利箭直至穿过一样尖痛。
他昨夜才梦见了多年前,宛城那一夜的情形,曹昂梦里的容貌模糊得像一团团烈火,而当夜的大帐中,丝竹之声与女人的软语轻笑不绝于耳……
每每提及宛城那一夜,所有人都是一副讳莫如深的表情。然而,他们也都清楚,曹操险些在那一夜死在了温柔乡里。
所以,有关曹操垂涎北方第一美人美色的传言,众人没有不信的理由。
念及至此,曹丕又冷冷一笑,道:“至于甄氏的声誉,已经被彻底地毁在了她的夫家手里,我已经有些同情她了。”
………………………………
第53章 燕歌行卅三
〈短歌行〉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一解。神灵倏忽,弃我遐
迁靡瞻靡恃,泣涕连连二解。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
栖。三解。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四解。人亦有言,
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五解。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
胡不是保。六解。○《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二。
〈秋胡行〉三首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得人则安,失人则危。唯
贤知贤,人不易知。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明德通灵,
降福自天。○《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三十六。《广文选》十三。《
广文选》八。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踟躕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三十六。《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
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芙蓉含芳,菡萏垂荣朝
采其实,夕佩其英。采之遗谁?所思在庭。双鱼比目,鸳鸯交颈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三十六。
《广文选》八。《诗纪》十二。
〈善哉行〉二首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一解。野雉群雊,猴猿相
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二解。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
知。三解。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四解。汤汤川流,
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五解。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
聊以忘忧六解。○《宋书?乐志》。《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
六。《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十二。又《类聚》四十一引饥、衣、枝、
之、驰、舟、游七韵。《文选》十三〈月赋〉注引衣一韵,十八〈怀旧赋〉
注作古乐府,引垒一韵。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
弦微妙,清气含芳。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绮丽难忘。离鸟夕宿,
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
忧○《乐府诗集》三十六。《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又《类聚》
四十一引阳、方、商、忘四韵。杜公瞻《编珠》二作魏武帝乐府诗,引商、
忘二韵。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
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
》三十七。《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
〈煌煌京洛行〉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一解。淮阴五刑,鸟尽弓
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大愤不收,衣无带。多言寡诚,祇令事败。二
解。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
怀不从,祸卒不救。三解。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四
解。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
辞千金,东蹈沧海。五解。○《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九。《广
文选》十二。《诗纪》十二。《类聚》四十二引人、臣、士、海四韵。又《
文选》十八〈笙赋〉注引长、行二韵。
〈钓竿行〉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行路之好者,芳
饵欲何为。○《艺文类聚》四十一。《诗纪》十二。
〈十五〉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柟千馀尺,众草芝盛茂。华叶耀人目,五
色难可纪雉雊山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宋书?
乐志》。《乐府诗集》二十七。《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
〈猛虎行〉
与君媾新欢,托配於二仪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梧桐攀凤翼,云
雨散洪池。○《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三十一。《诗纪》十二。
〈善哉行〉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清气。一解。弦歌感人
肠,四坐皆欢悦。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二解。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
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三解。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
归,主人苦不悉。四解。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羇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
为。五解。○《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六。《诗纪》十二。又《
书钞》五十一及一百十引气一韵。《初学记》十四引醉、气二韵。
同前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一解。齐倡发东
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二解。五音纷繁会,拊者激微
吟。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沈。三解。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乐极哀情
来,寥亮摧肝心。四解。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
禁。五解。○《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六。《诗纪》十二。又《
书钞》一百一、一百七引音一韵。《类聚》二十八引阴、禽、音、林、心五
韵。《文选》三十一〈代君子有所思〉注及〈杂体诗〉注引阴一韵。《广文
选》九。
〈折杨柳行〉
西山亦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
耀有五色。一解。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
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二解。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适西戎,于
今竟不还。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三解。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追
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四解。○《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七。《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类聚》七十
八引极、食、色、翼、亿、识六韵。《文选》二十二〈宿东园〉注引极、食、
色、翼四韵。《初学记》五引极、食二韵。《白帖》九引色一韵。《旧唐书
》九十五、《御览》九百八十四并引极、食、色、翼四韵。《御览》四十五、
《寰宇记》五十五并引食一韵。《广文选》九引极、食、色、翼、亿、识六
韵。
〈燕歌行〉二首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可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宋书?乐志》。
《文选》二十七。《玉台新咏》九。《乐府诗集》三十二。《诗纪》十
二。
《类聚》四十二引凉、霜、肠、方、忘五韵。《初学记》三引凉、霜二
韵。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遥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鸟晨鸣声可怜,
留连顾怀不能存。○《玉台新咏》九。《乐府诗集》三十二。《诗纪》十二。
又《初学记》十五引难、漫、言、还四韵。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一解。〔郁陶思君未敢言
〕,〔寄书浮云往不还〕。二解。〔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三解。〔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四解。〔展诗清歌
聊自宽〕,〔乐往哀来摧心肝〕。〔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秦轩
〕。五解。〔仰戴星月观云间〕,〔飞鸟晨鸣〕,〔声气可怜〕,〔留连怀
顾不自存〕。六解。○《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二。《诗纪》十
二。
〈临高台〉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
当尽忠。愿今皇帝陛下三千岁,宜居此宫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
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摧颓五里一顾,六里徘徊。○《类
聚》四十二。《乐府诗集》十八。《广文选》十二。《诗纪》十二。又《文
选》二十〈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注作古辞,引颓一韵。
〈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
局苲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
郁差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