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门异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山门异类-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陆哲是堂吉诃德,他就绝对不会向风车冲锋。如果陆哲来到是晚明辽东的某个将领,他也绝对不会引清兵入关,如果陆哲来到冬木镇,他也不会与saber签订契约。

    但是他不是堂吉诃德,也不是吴三桂和卫宫士郎,他只是陆哲,他无法像山门之人一样思考,所以,当他发觉有俗世之人有可能会丧命自己还有办法的时候,后世那个陆哲的性格又发挥出了它的影响。

    不是陆哲烂好人,而是来自后世那个和平富足的年代的他,确是无法坐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被什么山门的偏见给夺去,特别是自己有可能有办法的情况下。

    于是,陆哲开口了。

    随着陆哲的开口,几人都愣愣地看着他,孙思邈眼中带着狐疑,而明长老和邓长老眼中露出意味深长的目光。

    这种目光陆哲很熟悉,当18岁的他傻傻地在家里讨论要不要买房,发表了一大通言论的时候,父母也是这种你要闹哪样,这孩子还是年轻呀的目光。

    “孙道长,柳树皮晒干,剥去里面的白皮,剩下用来煮水,再配合道长之药,可治那小娘子之症。”陆哲也顾不得了,严肃地对着孙思邈说。

    “谢过小郎君指点,老道会细细考量小郎君之法。”孙思邈风度和涵养还是极好,哪怕对一个黄口稚子所提出的方法,还是还礼道谢,接着转身又要走。

    哎……都怪自己这个年纪,看着孙思邈的神态,陆哲恨不得此刻自己是个中年人。

    不怪孙思邈,自己这个行为,类似后世某个初中生向某个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科学家喊话,声称自己有一种新方法,可以解决他的专业领域内某个他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谁都不会当做一回事,何况还是技术封锁比较严,讲究上下尊卑的封建时代了。

    孙思邈没有大声怒斥他不知天高地厚,反而向他道谢,已经是风仪极好了。

    但是最悲哀的是,陆哲的方法很大可能是对的。

    刚刚在屋子里,被点得像个活雕塑的陆哲,也大概明白那位小娘子的病情,无非就是感冒引起了肺炎,在后世虽然有些麻烦,但是只要及时治疗,基本上还是属于小病。

    而肺炎在古代,基本上属于看天意的绝症,原因就是古人根本就没有消炎的手段和药品,只能靠着自身免疫力硬抗。但是只要有消炎的手段,剩下的就是普通的感冒治疗了。

    而后世拯救了无数人的阿司匹林,主要成分就是水杨酸,而水杨酸,最初就是从柳树皮中提取的。

    柳树皮煮水消炎的手段,哪怕在后世军队的野外求生手册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条。

    所以,看着孙思邈的反应,陆哲也急了,把心一横,不顾礼仪地跑到孙思邈面前,拦住了三人的去路。

    “孙道长,小子之言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是柳树皮煮水,真是能消除那位小娘子肺上的炎症。”陆哲盯着孙思邈,一字一顿地说道。

    “小子无状!”邓长老把脸一板,显然已经动气。

    “哲小郎君,汝此法当真可行?”明长老极为悠远地声音传来,拦住了想要发作的邓长老。

    “虽不说十拿九稳,但是此法,却可是对于炎症有奇效,不仅是限于风邪入体等症状,若是有人受伤,伤口红肿、高热、化脓,皆可用柳树皮煎水服之,配合外用酒精,症状可缓解也。”见到终于有人愿意听自己说完,还是村里地位最高的明长老,陆哲大喜过望,于是打开了话匣子。把自己后世所知道的那些少的可怜的医疗知识,通通都倒了出来。

    “倒是颇有些章法。”孙思邈乍听之下,对于陆哲口中的病菌,消炎什么的,觉得匪夷所思,但是行医一生,乃是天下一等一名医的他,一下子就听出了其中不凡之处,发觉这位小郎君所讲的,明显出于一个很庞大的医疗系统,虽然是一小部分,但是很多地方于他平日里行医里的发现,不谋而合,于是他收起了轻视,仔细地听了起来,越听越觉得有几分道理。

    “小郎君所言,倒是暗合我医家道理,这柳树入药,老道倒也知晓,《神农本草经》曾言,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但其入心脾两经,未曾听闻入肺经也欤,且老道不说便览天下医书,但小郎君所言之医术,新奇无比,不知出于何典?”孙思邈仔细地想了想,向陆哲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下可问倒陆哲了,自己要怎么说?难道说自己这一套理论来自于一本叫做度娘的奇人?难道说自己所掌握的防疫和卫生知识,不知道比你们这群古人高到哪里去了?陆哲面露难色。

    见到陆哲面露难色,明长老和邓长老也有些了然,不用想,这些医术肯定又来自于这位仙人子弟的梦中所学,虽然听上去有些诡异,但是鉴于之前陆哲的种种神奇之处,两人已经信了大半,以为陆哲限于自家师门的规矩,难以说出来源。

    “天下医术之多,何如天上繁星,汝药王宗之人,妄想知晓天下医术流派,简直可笑。而我山门医术之妙,又岂止汝药王宗一家而已。”

    出乎意料地,发言地是鬼长老,陆哲扭头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鬼长老站在了自家门口,此刻毫不客气地开口道。

    我擦,鬼长老低沉喑哑地声音此时在陆哲的耳朵里,显得如此的悦耳。没想到鬼长老会这么挺自己,陆哲简直想抱着鬼长老亲两口。

    事实上,鬼长老刚刚也听到了陆哲的话语,他对于陆哲的言论,心中一点怀疑也没有,因为之前陆哲回山的时候,带回来的高浓度酒精以及对于外伤处理的一些言论,鬼长老这些日子试了一下,发觉简直有奇效,再加上陆哲虽然年纪小,但是办事沉稳有章法,如同大人一般,此次能做出如此失礼的举动,鬼长老几乎已经确信,柳树皮煮水这个方子,对那个小娘子的病会有效。

    “可惜了这个方子,便宜这个老儿了。”鬼长老恨恨地想,如果陆哲的方子真的有用的话,说明陆哲那套病菌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可取之处,那擅长内科的孙思邈,肯定会通过这个触类旁通,医术更是大进。

    “倒是老道孟浪了,老道谢过小郎君之奇方,还望小郎君不要见怪。”见到鬼长老都如此说,孙思邈终于在心底正视起面前这个小郎君来,因为他明白,鬼长老亦是天下一等一的医家,鬼宗虽然与自家宗门世代不和,但是基本的医德还是具有的。于是他诚心诚意地向陆哲道歉,并且深深一揖。

    “道长何必如此多礼,折煞小子,若是能救得病人性命,那便极好了。”陆哲赶紧还礼。

    “跟此道貌岸然之徒多费唇舌干什么?给老夫滚进来。”鬼长老看到陆哲跟孙思邈互相施礼,一副高人与少年极为相得的模样,心中更是无名火起,开口呵斥道。

    “诺!”看着鬼长老不愉的脸色,陆哲感觉自己的肋下又隐隐发麻起来,赶紧深施一礼,灰溜溜地往鬼长老家里走去。
………………………………

第八十九章 药王爷与青囊书残卷

    孙思邈走了,谢绝了明长老的热情挽留,吃过午饭之后,便匆匆下山而去。

    当然,让他做出此决定的主要原因,并非是陆哲所提供的柳树皮煮水的方子,而是他已经明白了,鬼长老是绝对不会跟他一起合作救人的也不会下山给山门之外的人医治。

    而且最主要的是,那位小娘子的病,也耽搁不得了,他还要匆匆赶回长安,为病人治病。没有鬼门十七针,他只好去找号称儿科圣手的金针刘试试看了,好在他就在宫中当御医,倒也不麻烦。

    哎——孙思邈叹了口气,虽然自己也料到了此次相请大体上会失败,但是没想到这鬼三叶拒绝之意会如此坚定,现在只好跟金针刘一起,试试还有没有其他的法子了,不过孙思邈自己也知道这个希望渺茫,因为之前给金山公主治病的,就是这金针刘。如果他有法子,那何必满大唐的找自己呢。孙思邈不禁有点沮丧。

    当然,陆哲所提供的柳树皮煮水的方子,孙思邈也是仔细思考了一下的,也准备回去找几个名医,好好论证一下。

    虽然柳树皮煮水,对人体无害,神农本草经上也早有记载,但是这种不讲究君臣配伍只用一味药,听起来有些闻所未闻的方子,在给病人用之前肯定反复论证,不是因为自己的病人是公主,而是作为一个医家,这是最起码的医德。

    “万一当真有奇效呢?”孙思邈一边穿过五庄观的护山大阵,一边想着鬼三叶之前的态度和那位神秘的哲小郎君方才对自己所讲的医理以及他匪夷所思的自信。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孙思邈感觉得出来,应该出自于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而明长老等人亦非孟浪之辈,能让这位小郎君插言,说明也是对其也是极为信任的。

    “要不——回去先试试?”想起那位小娘子的病情,还有那位小郎君说的越早用越好,孙思邈也不禁有些两难了。

    而另一边,被明长老指定给孙思邈送行的陆哲,看着孙思邈若有所思地走进了护山大阵,心中也有些疑问。

    于是他扭头看着一同送行的邓长老,张了张嘴巴,试了好几次都没有开口。

    “想问就问,何故做小儿女态?”邓长老虽然长得一副弥勒佛一般的面孔,但是确是颇为严肃的人,眼光也很毒辣,一眼就看出陆哲的欲言又止。

    “哲是想要请问长老,这孙道长,以前亦是村里之人么?”陆哲终于期期艾艾地开了口。

    “非也。”邓长老一秒钟都没用,立刻否认道。

    “那他为何能在五庄观的护山大阵中来去自如?不是只有村内之人才知道走法么?”关于这个问题,陆哲也是憋了好久,从孙思邈独自出现在村口的时候,陆哲就想问了

    ”孙道长出自于山门,其宗门名为药王宗,但其所学精深,道术亦是惊人,且与许多山门中人交好,我等迁居此处之时,孙道长亦出了不少力,这护山大阵,便是孙道长与明长老之兄共同设下的。”邓长老以为陆哲想问孙思邈和鬼长老之间的龃龉,没想到他竟然问的这个。

    微微楞了一下之后,邓长老随即开口道:“那孙道长乃是天下有数的仁慈长者,只是与鬼长老宗门之间因为医术之争,所以鬼长老才会对其如此,此乃君子之争,孙道长也是天下有数的高人,若其能垂青于汝,倒也是好事。”

    邓长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见了孙思邈走之前,曾把陆哲叫到一边,郑重其事地把一样东西交给了陆哲,虽然他离得远,没有看清是何物,但是能让孙思邈郑重其事交给别人的,想来亦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所以他才忍不住点醒陆哲道。

    邓长老,你误会了呀,那药王爷,并不是垂青于我,想要收我为徒啊,反而是丢了个烫手的山芋给我啊。陆哲心中暗暗腹诽着,但是他也明白这是孙思邈的一番好意,所以也不便说什么。

    是这样的,就在一刻钟之前,即将要走入密林的孙思邈把陆哲叫到一边,递给了陆哲一物,说了句多谢小郎君赠方之恩,此物便算是老道的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小郎君不要嫌弃云云。

    看到这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发自内心地感谢自己一个小童,陆哲不禁生出敬佩之意,孙思邈不愧是孙思邈,就对于医学的谦卑和不以权威自居的态度,就知道这漫漫历史长河中,名医之多,如过江之鲫,为何只有他能被成为药王爷,被尊为中医的祖师爷之一,果然是有道理的。

    心情激荡之下,陆哲接过了孙思邈的馈赠,再也不管可能引起对方的惊诧,随即开口道:“哲这里亦有防治天花和防治瘟疫之法,若先生日后遇到,可来五庄观中寻哲。”

    “那……老道便谢过了。”孙思邈深深地看了陆哲一眼,扭头而去。

    对于孙思邈的态度,陆哲倒是没有意外,天花和瘟疫对于古人来说,就像是癌症之于后世人一样,多少神医都束手无策,现在他竟然说出有防治之法,这就像后世一个小孩子说自己有办法治愈癌症一般,孙思邈没有当面训斥他胡说,就已经是风仪极好的了。但是陆哲知道,再过几年,大唐因为小冰河时期的结束,会爆发一场大瘟疫,而孙思邈得享大名的事件之一,便是源于此场瘟疫,他无私治病救人的故事。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他,关于村里人天花的预防问题。

    现在牛也有了,是不是该给村里人接种天花了,嗯嗯,回去就给蕴娘段小娘这些小豆丁种上,陆哲在回去的路上,暗暗打定了主意,赶紧去找找,看看有没有得牛痘的牛,如果村里没有,就让木氏送一头得了牛痘的牛过来。

    不过村人的态度是个问题,之前讨论插秧之时,因为施肥的问题,村人的态度都让陆哲有些头大了,而他要搞这匪夷所思地牛痘接种,怕不是村人要炸了?

    “哎——民智未开真的很恼火啊。”陆哲有些头痛地叹气道,为如何说服村人而苦恼着。

    而更让他苦恼的,便是孙思邈送给他的东西。

    没错,就是青囊书残卷,那个让鬼长老大发雷霆,拂袖而去的青囊书残卷。

    之前在鬼长老家里的时候,陆哲听了个大概,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也得出了一些关于鬼长老和孙思邈的结论,再加上邓长老刚刚的话,陆哲就更加肯定了。

    那就是鬼长老的鬼宗和孙思邈的药王宗,肯定之前就因为宗门的原因不对付,而这青囊书残卷,说不定正是这根源。

    要知道,鬼长老擅长针灸,算是外科吧,而孙思邈,来自后世的陆哲知道,是一位出色的内科大家,这就像是华山跑剑气二宗的争论一样,两宗自古就不合吧,陆哲暗戳戳地想着。

    而这青囊书残卷,据传乃是华佗之物,华佗又是擅长外科的大夫,这孙思邈把它送给自己,未尝没有不借自己的手,把这个还给鬼宗的意味。

    可是孙思邈,我的药王爷啊,您老人家可能误会了,鬼长老并非是看到您,才是那副冷冰冰地傲娇死人脸,他平日里在村子里都是人憎鬼厌的,连自己的儿子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现在你走了,让我去还,我知道您这是好意,让我做个人情,也让鬼长老有个台阶下,但是鬼长老那个脾气,这不是等于让我这个辅助冲泉水送人头吗?

    陆哲暗暗地叹着气,方才早些时候,孙思邈离开之后,自己就被鬼长老叫了进去,让他把肚子里那点可怜的病菌理论完全倒出来给自己听,而等到他说完之后,对方还犹自不满意,陆哲只得说是因为当时在梦中的时候,赤松子大仙问过自己,但是自己对此不感兴趣,只是听了一点,并未学全。

    这下,鬼长老的脸更加难看了,骂了一句,好不容易有这天大的仙缘,正经的学问不学,偏学些满足口腹之欲地庖厨之术,不长进的狗才。说完之后,犹自不解气,又把陆哲点在那里差不多两盏茶的功夫。

    因为保持一个姿势久了,自己现在浑身都觉得有些酸痛呢,再让自己去送这青囊书残卷,这不是找死么,陆哲望着鬼长老的房子,恨恨地想。

    还是先带回去,找个鬼长老心情好,不!应该是不那么臭脸的日子,自己再送过去吧,这鬼长老,什么时候心情好过呀,自己也要为自己的身体着想啊。

    陆哲决定了,等到过段时间,自己身上不再酸痛之后再给他送过去,如果自己此时去送,怕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