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文钱”当声音停到此处的时候,场内静静的没有人说话,杜荷回头看了一眼,就是那萧家的长子萧文记。
一个轻蔑的声音恰到好处的响了起来,:“文记兄,今日你还是别和我长孙某相争了,大不了过后,为兄请你吃顿好的,如何?”长孙家的长子,长孙冲竟然也来到此处。
:“哼,长孙冲,我告诉你,这是我萧家的事情,你如果以为你区区长孙家就想和我萧家抗衡,那么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萧文记淡淡的回了句长孙冲。
杜荷看两人抖得不可开交,而自己对于萧芷若也有那么一丝好感,于是他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五千文钱。”
这突然出现的声音,让正在吵架的两人都吓了一跳,长孙冲正想破口大骂是哪个不长眼的龟孙,趁人之危。忽然抬眼一看竟然是哪个差点死掉的杜荷。
他调侃道:“呦呵,没想到,是你个废人杜荷呀,怎么今天也有胆和我争芷若姑娘了。”
没等长孙冲说完,杜荷就对着长孙冲说道:“长孙公子,这话就说错了,杜某在怎么废人,也比你这样的畜生强了那么一丁点吧。”
闻听此话,台上那些青楼的姑娘都捂着嘴笑了起来,就连程处默,尉迟宝林他们也夸张似的哈哈大笑起来。
:“你,我告诉你,今日不管是你,还是萧家的,我告诉你们萧芷若归我了。”长孙冲激动的说道。
杜荷看着两人说道:“长孙冲,萧兄今日我们三人既然都为了芷若姑娘而来,那么不如我们就听听芷若是怎么说的,再者芷若姑娘不是一件货物,而是一个人,我们在这里喊来喊去也不甚雅观,不如就各出一万钱,看芷若姑娘到底愿意跟谁如何。”
萧文记感激的看了杜荷一眼,点了点头,长孙冲愤怒的甩袖坐下,不再说话。
………………………………
第八章:花魁大赛 吟诗一首
当杜荷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以后,萧芷若感激的对她是以了一下,紧接着萧芷若就轻启红唇说道:“今日来的都是众位公子,有什么不到之处,还请见谅,不过若要赎的妾身,必须当场赋诗一首,作得好的自然妾身就归谁了。”
当萧芷若表明自己的意思之后,长孙冲和萧文记都慌神了,这样的场景别说是赋诗,就是读起来,也费劲,这萧芷若到底要做些什么?三个人一人赋诗一首,只要那首诗入了芷若的眼,今日往后芷若就是谁的了,听起来是很公平。
心急的长孙冲一听赋诗一首,立马站了起来喊声:“有女芷若倾我心,美景鸿城那是谁?”还没做完,底下围观的人就哄堂大笑,长孙冲有些尴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淫下去了。
萧文记再三推辞下,杜荷便第二个上了台,望着后院那数棵梅花树,说道:“各位在下偶然瞧见墙角那些梅花,今日就以梅花做首诗,请各位指证。”
当即杜荷淫湿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当杜荷这一首淫完以后,不管是听得懂的,还是听不懂的,都热烈的拍起了掌声。人都是这样,场中估计也有听得懂的,当然也有听不懂的,可是人们都在鼓掌,那说明这首诗真的好,可是你要是不鼓掌,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傻子,根本就听不懂,所以掌声热烈了一点。就连随身而来的姿岚,也不禁出了神。她想不到自己陪伴了一年的杜荷竟然作诗有这么一手。
帘子后的萧芷若此时也是心神不宁的,她这次特意举办赎身,原本只是想要给萧家一个教训,没想到,现在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这下她自己都慌了神了,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不过杜家二郎这首诗作得却是不错。
萧文记转眼间来到杜荷身边,说道:“贤弟,你也清楚这件事情对我萧家意味着什么,如果待会儿有幸贤弟你赢了,希望能将芷若让给我们萧家,为兄不胜感激。”
杜荷心里暗暗想到,妈的,老子好不容易才得来的一个尤物,还没玩呢?怎能送给你,当他转头看见程处默的时候,程处默正冲着他微微一笑。杜荷机灵的吼了一句:“两万钱,处默,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呢?不管怎么说萧兄都是我的朋友,你不能这样,我不答应。”
站在他身边的萧文记一听,无奈的说道:“杜兄弟,这次就算为兄的不是了,要不然就按处默说的两万钱,待会儿就给你送到府上,不过萧芷若的事情还请贤弟多担待。”
杜荷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说道:“萧兄,这怎么好意思呢?你直接将萧芷若带回家就好了,不用给钱,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提钱就伤感情了。”
萧文记的脑袋到底是转速慢了一点,听见杜荷说出这样的话,以为杜荷是瞧不起他们萧家,于是接着就说:“杜贤弟,你这话就说错了,不管怎么样今日都是你赢了,哥哥我刚才说了两万钱,就是两万钱,今天就给你送到府上。”
萧文记走后,醉红楼好不容易举办的一次花魁大赛,就这样匆匆的落下帷幕,尽管后边柳依依的出现依旧是将比赛推向了另一个**,不过杜荷却没心情参与了,得到萧文记那两万钱,杜荷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回到府上,恰巧遇见管家杜福匆匆忙忙的向着杜如晦的书房跑去,偏偏撞到了杜荷。
杜荷一问原来是自家封地上出现了一些事情。
杜荷打听下才知道,原来自家的封地在梁州,距离长安有一二百里的路程,有六百多户人家,今年冬季原本还剩有余粮的农户,被前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雪给害惨了,以往家里有劳动力的青壮年,冬季都会帮大户做些零散的活计,换取文钱或是粮食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如今这雪没日没夜的下了十来天,可苦了封地内的百姓,眼看着百姓断了粮,房子又坍塌了许多,因此梁州立马传了信过来,询问这件事情该如何才好。
今日管家杜福也是得知这一情况,才准备赶紧向杜如晦禀报,不然这受灾的百姓多了,明年自己家的收租肯定就有所减少了。
杜如晦得知这一情况后,到底是老谋深算,询问清楚事情的原因以后,立刻做了一些安排,首先就是派人修建坍塌的房子,然后派人从府里支取文钱用来购买粮食,不管怎样都要让封地的百姓过了冬再说,杜荷对父亲的安排也比较满意。
杜荷听完杜如晦的安排之后说道 :“父亲,我想去梁州看看,不知是否可以。”
虽然最近儿子无事可做,但是上一次的刺杀还是让杜如晦有些担心,当杜荷表示多带些人手的时候,杜如晦想了想就同意了。
儿子毕竟是药经历一些风风雨雨的,不然自己百年之后,谁还能照顾他呢?总是要让他受一些磨难,他才会懂得生活的不容易。
杜如晦的封地,实封六百户坐落在梁州府外五六里之处,杜荷骑马一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入眼的茅草屋,篱笆墙,就是这些庄户赖以为生的地方。迎接杜荷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人步履蹒跚的走到杜荷身前就跪了下去说道:“在下刘老头,拜见二少爷。”
杜荷搀扶起想要跪下去行礼的老人,说道:“老人家,不用多礼,起来回话吧!”
眼尖的姿岚也伸手扶起老人。
向着村子走去,一些六七岁的孩子,在这冬季竟然还是身着单薄的麻衣,粗布拼剪的衣服遮住了身子,遮不住胳膊,大部分人穿的都是些单薄的单鞋。这样的生活可谓是太过贫苦了,杜荷有些伤心,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这样的大呢?
有些人家的茅草屋已经坍塌了,但是里面竟然还住着人,这样是紧接着全部坍塌,那该如何是好呢?杜荷有心进去看看,却被老人阻挡了,说什么入不得眼,公子千金之躯之类的话。杜荷没办法便不再执着的进去观看。
这一片封地有万亩良田,有唐以来,人口大减,从隋朝的四千万,到贞观如今三年,大唐整个人口不足七百万,演义打仗动辄五六十万,不知道都是从哪里来的,尽都是骗人的。
要知道仅隋朝三征高丽就死了百万青壮,且不说大唐建国之后经历的数次大战,要死去多少人,如今大唐可谓是满目疮痍,许多的村庄都剩下大量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赖以为生,生活的贫苦,让他们的寿命也缩减了不少,许多人活到三四十岁就慢慢死去。
而长安城内,好大喜功的李世民依旧不停的修建各种宫殿,大明宫等等之类,完了不说还要东征,西征的,他永远不知道受苦受难的都是大唐的百姓。难道只会修改史书为自己增添些丰功伟业吗?
望着眼前这一群只想吃饱饭的孩子们,杜荷心底在流泪,百姓连吃穿都保障不了,李世民却依旧建造自己的皇宫,想到这些杜荷就有些愤怒。
回过头杜荷对杜亮说道:“杜亮,你将我昨日得来的那两万文钱运过来,我待会儿有事吩咐。”
对于杜荷吩咐的事情,杜亮从来不多问一句话,也不多说一句话,杜荷吩咐的每一件事情他只懂得无条件的服从,然后去做,对此杜荷也非常满意。不过唯一可惜的就是杜亮不苟言笑,永远都是那副沉默的样子待在杜荷的身边。
坍塌的茅草屋是难以住人的,杜荷在老人的带领下将整个村子都走了一遍,对于村子的大概样貌已经有了较深的记忆。
望着远处的山,杜荷问道:“老人家,这杜村周围最近的山有多远。”
老人想了想说道:“最近的山就是西面那邙山。” 杜荷点了点头。
要让下人干的好,首先要让他们吃的好,住的好,大唐的百姓可没有过多的要求,杜荷又问了村里有多少青壮,得到三百的青壮之后,杜荷心里还是有点淡淡的忧伤,按道理这七百的住户,怎么着也有五六百十三岁以上的青年,谁知仅仅只有三百来人,对此杜荷也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不适。
微笑着让保长将三百青年都召了过来。面对眼前破烂不堪的青年们,杜荷开口说道:“众位兄弟们,相信你们也清楚了如今村子面临的灾难,不过你们放心,我们杜家不会不顾大家的,从今天起三年之内,免了大家的租。另外待会儿我会按照要求给每家每户一些文钱和粮食,当然,这些文钱不是免费给大家的,你们要付出一定的劳动,这就叫做用劳动换来报酬。”
杜荷断断续续的想着说着,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但是他清楚,这些人都是依靠杜家而活的,杜家不能抛弃了他们。
怎样才能让这些人更好的活着,有吃有住呢?杜荷想到了挣钱,可是大唐的钱不是好挣的,酿酒不是不可以,只是怕人们接受不了,而且酿酒的程序也比较复杂,到底该干些什么才能挣到钱呢?
杜荷沉思许久之后认为,不管酿酒的结果怎么样,总是要做的,不试试怎么会知道自己会不会做呢?
于是杜荷按照自己的记忆将酿酒的程序以及所需要的材料都细细的写在了纸上,当然那狗爬式的字,让人不敢恭维。
保长立刻吩咐村里的工匠照着杜荷所作的图纸,迅速的去准备需要酿酒的器具,五六个时辰后,天色已经黑了,杜荷就住在自家封地的屋内,封地内的房屋一直有人照看着,每到夏季的时候,杜如晦都会带着家人住上一段时间避暑纳凉,也只有寒冷的冬天才会住在长安城里。
………………………………
第九章:训练狼牙 辛勤酿酒
早上的阳光是温暖的,尤其是冬日的阳光更加的温暖可人。
经过一天的功夫,酿酒所需要的东西基本都找齐了,就连酿酒所用的漏斗样的模具,也花费了十几个工匠一个晚上的时间制作好了,所有需要酿酒的器具都制作好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杜荷自己的事情了,当然酿酒这样的事情,免不了需要这些人的帮忙,要靠杜荷一个人是完成不了这些巨大的事情的,杜荷望着场内那个貌似道观炼丹炉的器具,杜荷笑了,笑的非常开心。
惊奇之下,杜荷问道:“这个炼丹炉是谁找来的。”
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偏瘦的青年人走了出来,缓缓说道:“启禀二少爷,这炼丹炉是在下找到的。”
杜荷点了点头,笑了笑说道:“你找的这个东西非常不错,这个东西有大用处,大家将这些器具都搬到后院,另外将昨日准备的酒取出来。”
杜荷才知道这青年唤作王坤,是这封地刚才那保长的孙子。
昨日杜亮按照杜荷的吩咐将梁州府里一些酒楼的浊酒买回来了一些,准备今日为了酿造一些度数高的酒,不知道这酿酒到底会不会成功,杜荷也是拼了,还没怎么着呢?这就花费了一千文钱。剩余的钱,杜亮按照杜荷的吩咐买了粮食和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已经分发给百姓们了,对于杜荷这样的做法,百姓们自然感恩戴德。
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结合自己曾经上网搜寻的只言片语,杜荷将步骤讲给了这个老人,老人一边听,一边擦着头上的汗,听完以后老人羞愧的说:“二少爷,你所讲的在下是听的不明不白的,要不二少爷让我家小子试试如何?”
老人家不管怎么说年纪也大了,能从开始听到现在在也不容易。正当杜荷焦急的为选何人督促此事的时候,一个声音想起了。
:“二少爷你所讲的步骤,在下刚才都听懂了,要不让我试试。”杜荷回头一看,正是刚才找了炼丹炉的王昆。
杜荷了解到,这小子今年有十五岁,以前就在酿酒坊待过一段时间,因此对于酿酒的一些程序比较了解,但是今日对于杜荷这种酿酒的想法和技巧他感觉很新颖,尽管他从来也没有听过,因此他格外的在意,杜荷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认真的记在了心里。
酿酒的事情有人负责了,杜荷也终于可以放心了,他亲力亲为的在现场指导着下人们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如何去做,筋疲力尽的忙碌了许久之后,等火点燃之后,他便休息去了。杜荷吩咐完一切后嘱咐王昆,出了酒,要及时的告诉他。
自己带着姿岚回到了前院。
:“师弟,你说这王昆能将酒酿造出来吗?”姿岚问道。
:“哎,一切就看天意了,那几个人需要日夜不停的烧火,温度足够了以后,自然会有清酒流出来的,我敢断定,日后这高度酒,肯定会受人们欢迎的,你就准备好坐在家里数钱吧!”
:“那你准备那三百青年是用来干什么的。”随着姿岚的疑惑。
杜荷赶紧的从地上跳了起来。说道:“哎呀,你不说我都忘记了,我召集这三百人当然是有大用处的。”
话一说完,杜荷就赶紧向着村里的中央跑去,原来今日杜荷要对这些青年进行些许训练,自己竟然忘了,如果不是姿岚的提醒,换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会记起。这也没人过来提醒自己,不该啊。
按照杜荷的想法他想将这些普通的青年,训练成一支后世的特种部队那样的战士,毕竟对于杜荷来说,现在身边仍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在困扰着他,长孙家的威胁就是一回事,还有日后朝堂上的威胁,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指不定哪天杜如晦就会得罪皇帝,一切都是未知数,将自己的生命放在别人手上,换不如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杜荷站在这些青年眼前时,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兄弟,今日将你们召集来,是有事情商议的,虽然你们是我杜家的家仆,但是我从来也没有将你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