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驸马爷-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告诉兵部的话,本王也有嫌疑呀。”

    这赵世英吓了一跳,难道说这汉王真的要将自己不执勤的事情告诉兵部吗?他继续抹泪说道:“王爷千万不要告知兵部,在下誓,王爷但有任何差遣,在下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汉王李元昌终于松了口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本王就先交给你一件小事情让你去做,如果你做的好了,本王不但不会将你的事情说出去,还会给你奖励的。但是,如果你做的不好,不止是朝廷要追究你擅自脱离职守的事情。本王也要找你算账,你懂吗。”

    赵世英一听当即拼了命的点头说道:“王爷有事请吩咐,在下一定会办妥的。”

    李元昌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也知道前一阵子朝廷下旨撤掉了同洲郡王杜子明的左卫将军一职,本王一向是对郡王倍加推崇,生这件事情本王也有些怨言,不过,说到底,这件事情到底是因为你们所有士兵而起的,如果郡王不给你们牺牲兄弟们放抚恤金,那么便没有这件事情,所以,本王想要替郡王申冤,奈何本王是一个闲散的王爷,过几年要出去外地放任官职,因此,眼下也没有什么办法,于是,本王便找到了你,你明白吗?”

    赵世英一愣,心里打起了疑问,这汉王李元昌竟然要替郡王申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郡王什么时候被撤掉官职的,怎么自己就不知道呢。

    汉王李元昌继续说道:“其实,你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将杜荷被撤掉的事情对你的左右下属一讲,他们肯定会义愤填膺的,接下来你就将这个消息告知你的属下,让他们向各军传递这个消息,只要各军都有人响应之后,你便带领这些在玄武门静坐,替杜荷申冤,说不定朝廷一看这阵势,就会让杜荷官复原职呢。”

    赵世英之前在渤海的时候,就非常佩服杜荷,尤其是杜荷利用自己的钱财,给那些牺牲士兵放抚恤金的时候,军营里那些士兵们都非常感动,有些士兵甚至都激动的哭了起来。

    听完汉王李元昌的话,赵世英心里有些激动,对,汉王说的对,朝廷不讲道理,撤掉了元帅的官职,这都是因为他们而起的,所以他们必须要替元帅做些什么。

    心里这一计较,赵世英立马拱手说道:“王爷请放心,这件事情事关郡王,在下一定会办妥的。”

    汉王李元昌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本王这人比较懒散,也不在乎什么功名利禄,这次不管这件事情办好了没有,都与本王没有任何关系,你切记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情是本王对你说的,不然别怪本王秋后算账。”

    赵世英连夜回到了左卫军营,将杜荷因为私自放抚恤金的事情,被朝廷撤官的事情说了一遍,没想到,许多士兵竟然十分激动,连夜吵着要提杜荷申冤。

    赵世英连忙阻止了他们的行动,并且告诉他们用明天一天时间,让长安左卫,右卫,左骁卫,右骁卫,千牛卫等等所有兄弟们都知道这件事情,然后他又告诉兄弟们,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个了结,不能让元帅白白背了这个黑锅。
………………………………

第二百四十七章:孺子不可教也

    话说第二天,整个左卫的人,在第一时间都知道了杜荷被被撤掉的事情,因此可以说是群情激奋,甚至连训练都不做了,嚷嚷着要替杜荷找回公道,在左卫担任偏将的老二来金,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连忙跑到驸马府,他觉得这是一件大事情,搞不好会杜荷有致命的一击,虽说所有的士兵都是为了杜荷好,但是,如果所有的士兵都集结在一起,那么陛下会作何感想呢。

    在杜荷身边待的时间久了,老二也学会了举一反三的去想事情,这大概就是杜荷对他的影响吧。

    杜荷瞧见老二急匆匆的来到了府里,当即问道:“生什么事情了吗?如此着急而来。”

    老二来金顾不得旁边下人给他倒的茶水说道:“公子,生大事了。”

    杜荷一愣随即说道:“不急不急,你赶紧喝点水,再说。”

    老二摆摆手说道:“没事,公子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整个军营里到处都在说,公子因为私自放抚恤金的事情被朝廷撤职了,而他们说这件事情都是公子为他们好,导致朝廷撤了公子的官职,所以,他们打算今日还是明日就要去玄武门静坐,请朝廷收回对公子的惩罚。”

    杜荷听到这里,激动的将手中的茶杯都掉在了地上,这他娘的到底是谁要害我,杜荷第一时间就觉得这肯定是有人要害自己,是个阴谋,彻彻底底的阴谋,玄武门呀,玄武门是李世民的禁忌,他娘的,这群人到底是为了自己好呢,还是想要害自己呢。

    杜荷连想的时间都没有,立马带着老二,急匆匆的来到了左卫军营,老二连忙敲响了紧急集合号令。

    左卫的士兵们得知杜荷来了,因此集结的度比以往快了不少,如今杜荷就是这左卫的灵魂,说难听点如果杜荷不在,这些人就像是没有了灵魂一样,杜荷就是他们左卫的象征。

    杜荷看着底下黑压压五万士兵,大声吼着说道:“今日来这里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按道理你们也已经知道了本将军被撤掉官职的事情了吧。”

    底下五万士兵不说话,个个无精打采的看着杜荷。

    杜荷继续说道:“先感谢你们对本将军的爱戴,您们聚集在一起打算替我向朝廷申冤,但是,你们知不知道这样会害死本帅,朝廷如果知道所有的士兵都集结在玄武门,你们想一想朝廷会如何对待你们,如何对待本帅。”

    杜荷沉思片刻继续说道:“这次朝廷之所以撤掉本将军的官职,那是因为本将军放抚恤金的时候,没有告知朝廷,所以,这是朝廷对本将军的惩罚,你们都不要过于悲伤,之后本帅还会回来的。”

    杜荷看着这些人继续说道:“所以,你们大可不必为了替我申冤去玄武门静坐,你们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连累与我,当下你们的事情就是抓紧时间训练,不要在这些事情上操心,朝廷有朝廷的决议,哪怕你们真的去静坐了,朝廷也不会松口的,因为本将军却是触犯了军法,不过可以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胆敢在瞎起哄,聚集起来闹事的话,那么别怪我杜荷翻脸不认人。”

    杜荷口舌干燥的对这些士兵晓以大义,这些人之中不乏跟随杜荷参加过几次战争的部下,之前也是被人蛊惑了,因此,如今听到杜荷这番解释,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杜荷说完这些以后,又马不停蹄的去了其他军营,其他军营的将军对于杜荷的遭遇也比较关心,因此都配合杜荷集结士兵,待杜荷表完演讲之后,便解散了队伍。

    等杜荷忙完这些事情之后,便躺在客厅里,扇着扇子,这天气真他娘的热,府里的狗都热的疯狂的吐着舌头。

    杜荷想不通到底是谁要对付自己,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卑鄙的办法,要对付自己,最近自己已经被撤掉官职,按道理自己也没有对谁有任何威胁,也没有和任何人有利益冲突。

    杜荷沉思的时候,管家杜海带着杜如晦来到了客厅,一见自己的父亲来了,杜荷当即站了起来行了一礼,两人缓缓来到了书房。

    杜如晦喝了一口参茶,说道:“听说军营里那些士兵要去玄武门替你申冤,这不是你的主意吧。”

    杜荷委屈的说道:“父亲,你也知道孩儿一向是懒散习惯了,不坐官更好,哪里会想着法子让军营那些士兵替我申冤的呢。”

    杜如晦沉思说道:“那你最近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得罪什么人吧。”

    杜荷无奈的摊开双手说道:“最近一直在忙着话剧的事情,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哪里会得罪什么人呢。”

    杜如晦一听又问道:“前一阵子难道就没有得罪什么人吗?”

    杜荷仔细的想了想,前一阵子自己被撤掉官职之后,好像就没有和任何人接触呀,再想了想,就想到了武媚娘,一想到武媚娘,杜荷终于想起自己和汉王李元昌生的冲突了。

    于是,杜荷便说道:“其实,要说与人结怨,到是真有那么一个人。”

    杜如晦一愣,当即问道:“你和谁生了冲突。”

    杜荷叹了一口气说道:“事情是这样的,那天被陛下撤掉官职之后,孩儿便毫无目的的走在永济渠两岸,便遇到了应国公武士彟的女儿武媚娘,谁知孩儿送武媚娘回家的时候,遇见了汉王李元昌强行要纳武媚娘为妾,因此,孩儿便阻止了这件事情,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被汉王李元昌怀恨在心吧。”

    杜如晦想了想说道:“汉王李元昌,偷鸡摸狗,人面兽心,打架斗殴,欺压商贩,调戏良家可谓是无恶不作,你得罪了他,肯定被他记在了心里,因此,为父怀疑这件事情肯定是汉王李元昌所做无疑。”

    杜荷一愣,这汉王李元昌一个草莽之人,竟然能想出这样一个恶劣的办法对付自己,看来这李元昌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草莽。

    杜如晦说道:“依照汉王李元昌的性格,这样的办法肯定不是他想的,他也没有那样的本事,如果为父所料不差的话,这计谋应该是汉王李元昌手下那个唤作马代的想出来的办法。”

    杜荷有些郁闷,这李元昌身边竟然有这样的人,看来是自己大意了,杜如晦接着说道:“不过你不用太过担心,听说你今天已经去了各大军营,已经将事情告知了所有的将士。”

    杜荷缓缓说道:“是的,孩儿已经将这件事情告知了所有将士,要求他们不要被别人蛊惑,估计今天他们就会明白,他们被有些人利用了。”

    杜如晦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你应该即刻请求各大卫将军,看好各自手下将士,以防他们明日冲动,去了玄武门,如果那样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杜荷点了点头,说道:“孩儿之前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今天晚上,老二来金,秦怀玉,罗通,房遗爱,李君羡等将会严密的看守好各自手下将士的,父亲放心。”

    听完杜荷的话,杜如晦才有些满意,他继续说道:“这件事情虽说现在已经逐渐落下帷幕,但是,日后做事千万不要冲动,以防别人别有用心的利用你,汉王这件事情,你自己小心应付,如果应付不了,也别担心,最起码为父还在朝堂,相信任何人他做事还是会考虑一番的。”

    杜荷听完自己父亲的话,当即有些感动,还是有个靠谱的老爹就是好啊,最起码可以给自己出出主意,或者出谋划策的想办法。

    杜荷感慨万千的说道:“孩儿多谢父亲赐教,不然孩儿如今还困惑到底是谁要谋害与我,现在好了,背后之人总算是露出真面目了,接下来,孩儿一定不会让他的计谋得逞的。”

    杜如晦叹了一口气说道:“愚蠢,就算是汉王李元昌这个背后推手出现了,你也要装作不知,知道吗,你要知道汉王与太子李承乾关系密切,你要是对汉王任何行动,那么将招惹到太子的报复,那才是最危险的,虽说现在陛下对东宫多有嫌隙,但是,你也不能做任何对东宫不利的事情。”

    杜荷有些郁闷,这汉王得罪了自己,给自己下了这样一个套,自己的作风就是有仇到场就报了,绝对不会有任何拖延,可是父亲这番话说出来,杜荷心里还真不是个滋味。

    于是,他便说道:“可是,父亲,我要是装作不知,这汉王还不欺辱到我的头上来,这口气无论如何孩儿也人忍受不了。”

    杜如晦盯着杜荷厉声说道:“你怎么如此愚蠢,现如今朝廷里对东宫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有所不满,不过就是因为长孙皇后健在,任何人也不敢提易褚之事,倘若长孙皇后不在,那么朝廷里肯定会有易褚的奏折的。所以,为父的意思就是最近你最好给我蛰伏起来,千万不要惹怒陛下,东宫等。”
………………………………

第二百四十八章:一计不成 再使一计

    杜如晦一番教诲之后,杜荷沉浸片刻,暗暗想到,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将朝廷之事,看的这样清楚,历史上就是因为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太子李承乾才逐渐不受李世民宠爱的,再加上李世民对魏王李泰,恩宠有佳,甚至几天不见,也要用信鸽传信表达思念之情。

    赐予魏王李泰的仪仗,甚至仅仅低于太子李承乾,这如何不让李承乾担心,魏王野心勃勃,又比自己这个太子受宠,李承乾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李建成,因此,一直小心翼翼。

    杜荷想了这些,觉得自己现在真的必须如父亲所说的那样蛰伏起来,不然卷入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这种皇子夺嫡的事情之中,对自己那是没有一点的好处,徒惹一身骚,说不定对自己还有性命危险,不过甚至历史的他,明白最后胜出的是别人都忽视的晋王李治,而人们大概都记得,李治是自己的徒弟,这让杜荷瞬间有些得意,不过得意归得意,自己还是要和父亲说的那样蛰伏起来。

    杜荷想到这里便说道:“父亲请放宽心,孩儿一定谨遵父亲之话,不和任何皇子往来,最近就呆在家里。”

    杜如晦这才难以的缕着胡须说道:“孺子可教也。”

    这句话说完,杜如晦就步履蹒跚的走了,望着自己父亲离去的方向,杜荷心里有些郁闷,这汉王终究是走了第一步,面对已经出招的汉王李元昌,杜荷暗暗誓道,既然你走了第一步,那么就不要怪我放招了。

    第二天,整个大营里非常安静,在杜荷的受益下,之前军事学院出来的那些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监守着各自的属下,已经到了中午时分,也没见任何军营里有人出来,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有人忧。

    汉王李元昌,原本听了自己手下门客马代的办法,用一个左卫的校尉赵世英,去煽动那些士兵去玄武门静坐,按道理今天早上,那些士兵就应该集合到玄武门静坐的,谁知,汉王李元昌眼巴巴的等到了中午,竟然到了一个人也没有出现,汉王在王府里着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走来走去。

    午时三刻已过,汉王终于脾气了,看着正襟危坐的马代,厉声说道:“你不是说今天早上各大军营里的人就会去玄武门静坐吗?如今都午时三刻了,本王问你人呢,怎么一个人也没有。”

    面对汉王李元昌的气愤,马代也是急的头上冒汗,他颊赶紧解释着说道:“王爷,一般军营里早上都是要进行训练的,说不定他们过一会儿就来了,王爷耐心一点。”

    汉王李元昌气愤的将桌子上的茶杯摔的粉碎,怒吼说道:“耐心,耐心,本王已经等了一个早上,你还要本王等,那个赵世英到底是如何办事的,窝囊废,一点用也没有,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马代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道:“要不然派一个人去军营中附近打听一下如何。”

    汉王李元昌不耐烦的说道:“抓紧时间去办,没有消息小心我收拾你。”

    一个时辰过后,去军营里打听消息的士兵终于回来了,马代得知事情的起因之后,立马赶紧来到书房,立马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汉王。

    汉王一听昨天杜荷竟然去了各大军营,立马气愤的将桌子上所有的东西,都摔倒了地上。

    泄了一番之后,李元昌呆呆的坐在台阶上说道:“没想到这杜荷的警觉之心,竟然这般敏锐,这一次没有将杜荷给收拾了,下一次在向对付杜荷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了。”

    马代想了想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