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爆发瘟疫
五月十九,夏至。
按照惯例,每逢夏至这一天,大明的官员们会有三天的休沐假期,崇祯三年的夏至,满朝文武没有一人休沐,全被皇帝紧急招入了皇宫。
北直隶下属的顺天府,爆发了瘟疫。
皇极殿。
崇祯坐在大殿之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眼里出现了一丝怒意。
几个月前,发布诏令让官僚乡绅们开设粥厂,周济那些没有活路的大明子民,结果响应的官僚乡绅寥寥无几。
不响应也就罢了,朝廷把粮仓里的粮食发放完了,购买粮铺里的粮食,这些幕后的东家竟然坐地起价。
大发国难财,喝灾民血。
崇祯本来计划用来建立新三大营的银子,全部花光了,勉勉强强够北直隶的老百姓熬到冬至。
冬至仅仅是冬天的开始,今年冬天,就因为这帮子官僚乡绅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北直隶的上等水浇田和中田,已经种不出粮食了,数量最多的下等田产量很低,秋收的粮食,最多可以养活一半的老百姓。
还有将近两百万的老百姓,没有饭吃。
那些可都是大明的子民啊,崇祯每每想到这么多的大明子民会在今年冬天饿死冻死,都喘不上气来。
朝廷已经没有银子了,上哪去买两百万老百姓的口粮,如果这些官僚乡绅不坐地起价的话,这两百万大明子民的口粮早就已经置办妥当了。
现在北平城外的顺天府爆发了瘟疫,这些平时自诩忠君爱国的‘忠臣’,一个个说家里有事,要回老家一趟。
祖籍在北直隶的官员,随便找个借口,要么说自己的老师客死他乡,要么说亲朋好友客死他乡,一副为了孝义可以辞官的大义凛然。
崇祯看着这一张张丑恶嘴脸,有些反胃。
朝班前排。
工部尚书张凤翔早在几个月以前就告假了,也批下来了,办完最后一件事,他就要去紧挨着山东的大名府,暂时避避风头。
就在大殿上充斥着一片告假声的时候,工部屯田司的郎中,站出来说了一句人话:“微臣有一件大事,想要禀明皇上。”
终于有人肯为国事操心了,崇祯心中的火气平息了一些,面无表情的说道:“爱卿请讲。”
屯田郎中也没用声泪俱下的表情,衬托这件事多么的痛心疾首,只是一板一眼的讲述:“启禀皇上,微臣这段时间清查北直隶还有多少田亩能够种地的时候。”
“发现了一件怪事,女真鞑子撤退也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了,要是爆发瘟疫的话,早就爆发了。”
“可是在这个长达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并没有爆发瘟疫,可就在几天前,瘟疫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爆发了。”
几位闭门养神的尚书,同时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屯田郎中,心里对工部尚书的这名得力干将,有了一个评价。
口才不亚于彻底消失的金之俊。
屯田郎中陷害宋家的这番话,极其高明,没有主动说,而是一步步的诱导皇帝,让皇帝以为是凭借自己的才智,看穿了这一切。
别人说的,皇帝或许会保持一定的怀疑,自己看穿的东西,一定会深信不疑。
崇祯的手指忽然按住了龙椅,紧紧的按住,指甲发白,面部表情的说道:“继续说下去。”
屯田郎中极力遏制脸上的笑意,但有些时候情绪是控制不住的,赶紧低下了脑袋:“前几天,有家宋氏作坊为了多生产一些布匹,突然增加了人手。”
“宋氏作坊的纺妇,已经超过七百人了。”
这句话落在大殿内,嘈杂的皇极殿骤然安静了下来,看向了说出这句足够灭九族言辞的屯田郎中。
知道工部尚书谋划的人,很少,只有东林党的几位核心人物。
朝堂上的官员大多都不知道这是工部尚书的庙算,天下的老百姓害怕瘟疫,这些纸醉金迷的官员们更加畏惧。
“奸贼,误国啊!”
“皇上,末将请求率领神机营抄了宋家。”
“皇上啊,抄家太仁慈了,应该夷灭九族!”
安静下来没有多长时间的大殿内,又开始发出各种呼喊吵闹的声音,不同的是,这次出奇一致的要求夷灭宋家。
大国治理,需要镇之以静。
作为一国之君,不可轻易断言一个人的生死,何况是一家一百多口。
今天,崇祯是坐上大殿之上,第二次动了杀心。
第一次。
铲除阉党。
………………………………
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枪
瘟疫的突然爆发,确实是人为造成的,范文程一共埋下了两子后手,第一个就是已经被发现的死人坑。
第二个后手,则是范文程一手培植的特务机构雄库鲁。
北直隶作为直属于大明京师的一个省,范文程在北直隶呕心沥血培植了一批最为优秀的谍子。
尤其是崇祯登基以后,东厂遭到了重创,锦衣卫内部出现了腐败,北直隶简直成了雄库鲁的后花苑。
去年女真人奇袭京城,一路上畅通无阻的就像在草原上驰骋,那是因为雄库鲁制作了一张军事舆图。
军事舆图上仔细标注着各个军镇的军士数目、鸟铳火炮、粮草储备等等,标注着北直隶的山川河流。
甚至就连每个村子有几口水井,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方便八旗兵和战马及时补充清水。
可就是因为过于顺利了,顺天府的大谍子索斛律还没来得及通知皇太极,大明京城外面的无数庄子连张草席都没有剩下,女真八旗兵和蒙古鞑子就已经踏在了这片沃土上。
就在女真人撤退的第二天,顺天府所有谍子的统领索斛律,策划了一场针对朱舜的刺杀。
一直没有施行,就是为了今天,为了让北直隶爆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让汉人死光了才好。
虽说因为这场瘟疫,北直隶所有的谍子基本上都暴露了,范文程呕心沥血多年的成果毁于一旦,谍子们潜伏多年的忍辱负重也功亏一篑了。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场神仙也控制不住的瘟疫,会让汉人死的比辽东之屠还要多的多。
辽东之屠死了有一百多万汉人吧,这场瘟疫怎么说也得死个两三百万人。
索斛律只要想起来这一次汉人死亡的人数,比女真人的总人数还要多,脸上就会露出一抹子陶醉。
真是大快人心呐。
不过在紧急撤离以前,索斛律要亲手宰了一个人,宰了那个毁了他多年心血的朱舜。
为了制作那张舆图,索斛律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可以说是他人生的全部,就因为朱舜,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索斛律潜伏在永定河岸边的宋家粥厂里,静静看着处理流民的朱舜,轻声道:“纪劈柴,你可以去了。”
纪劈柴是一员极其擅长刺杀的谍子,在顺天府所有谍子里排的上前三,死在他手里的锦衣百户不下四人,当年甚至差点杀死了一名东厂的档头。
用来刺杀朱舜,不免有杀鸡用牛刀的嫌疑。
索斛律今天带着顺天府所有的核心成员一起紧急撤离,本来不应该触犯谍子的大忌,暴露以后停留在一个地方超过一炷香时间。
只要能杀了朱舜,一切都是值得的。
再说了,杀了一个只跟着百户朱忠义练过一些粗浅把式的朱舜,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一瞬间的事。
朱舜研究好多天,大致搞清楚纽可门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了,接下来就是等着朱氏纺纱厂赚了钱,根据模型打造真的蒸汽机了。
终于可以打造蒸汽机了,心情大好的朱舜就准备给自己放几天假,轻松轻松,正好宋应晶找他帮助梳理灾民和流民,便过来帮帮忙。
顺天府本地的灾民和从其他州府逃难过来的流民,按照籍贯,分配到一个个用石灰画出的区域里面。
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粥棚,想要吃饭,先去高炉水塔那里洗澡,用热水把身上携带的各种病菌洗干净,然后再把身上的衣服洗了。
反正现在是夏天,衣服很快就干了,干了以后从宋家的家丁手里拿着一个编号牌,去领吃的。
宋应晶烦心了很多天的管理大量灾民问题,就被朱舜提出的一个小小的编号给解决了,忍不住夸了一句:“朱先生不去做地方官,真是可惜了。”
朱舜笑了笑说道:“没有那个精力,我现在都忙不过来了,又要打造研究东西,又要开办京师大学堂,还要管着王恭局。”
“再给我找一件事做,非得把我累死不可。”
宋应晶端来一碗凉白开,递给了朱舜,温醇笑道:“能者多劳,不过先生说的这碗凉白开,作用还真是大,让灾民们减少了疾病。”
朱舜笑了笑,没有说话。
凉白开、抗生素、赤脚医生,可是救命的三大法宝,当初建国以后就是靠着这三样东西,老百姓的平均寿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朱舜刚要接过来凉白开,发现了不对劲,有一名灾民越过了围栏冲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把匕首。
“朱先生小心!”平时温文尔雅的宋应晶,大吼了一声,就要把朱舜扑倒在地,用身体挡住朱舜。
朱舜伸出手臂,拦住了宋应晶,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这个人真是把我当盘菜了,围栏距离这里最少也有一百米。”
“我这个指挥棚子的周围,还都是空地,哪里还是刺杀,分明就是光明正大的当街杀人。”
纪劈柴确实没把朱舜放在眼里,他也有蔑视朱舜的实力,藏在四周保护朱舜的两名东厂番子和两名锦衣卫,全部被他悄无声息的割喉了。
还有那几名宋家的家丁,更是轻松的干掉了。
东厂番子和锦衣卫都不是纪劈柴的对手,一个文官出身的朱舜,他会放在眼里?
朱舜摇头笑了笑,再次拦住要拉着他逃跑的宋应晶,叹了一口气:“难道你不知道我王恭局的大使吗。”
“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大使,我会不给自己造个火器防身?”
说完,朱舜从腰间束条上特制的皮套里,掏出了一把米涅手枪,瞄准了纪劈柴。
只听‘嘭’的一声,这名纵横北直隶的刺客,倒在了血泊里。
索斛律看着惨死的纪劈柴,却是点了点头,作为北直隶的大谍子,早就猜到了朱舜会有火器,但是这种火器重新上弹药的时间很短。
但这个很短,对于一名顺天府排名第二的刺客来说,十分的漫长,足够杀死朱舜三四次了。
朱舜刚刚放下手里冒着硝烟的米涅手枪,又是一名刺客飞速冲了过来,最多十几秒就能冲过来。
朱舜看着手持匕首冲过来的刺客,赞叹道:“不慢了,博尔特也就跑了9秒58。”
………………………………
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
不过,朱舜从另一个皮套里掏出来米涅手枪,只需要三秒时间,瞄准刺客只需要一秒。
一共四秒。
距离朱舜只有十几米的时候,意料之中的看到了刺客脸上的难看,就像吃了苍蝇一样。
“砰!”
朱舜放下第二把米涅手枪,摇了摇头:“武术再好,一枪撂倒。”
索斛律还是点了点头,这两名汉人刺客不过是他用来消耗朱舜后手的工具,还想跟着他回辽东?
呵,就算他们俩亲手杀过多达四十名以上的汉人,也不会带他们回去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索斛律真正的后手,其实是他自己,纪劈柴在顺天府排名第三,又死了一个排名第二。
排名第一的那个刺客,就是索斛律自己。
就在第二个汉人刺客死亡的一瞬间,索斛律手里的那张剧毒小弩,‘咻’的射出了一支箭矢,正中朱舜的心口。
“朱!先!生。。。。嗯?”
宋应晶悲痛的大喊还没喊完,瞧见朱舜踉踉跄跄的退了几步,也就只有踉踉跄跄,并没有倒下。
朱舜感觉自己有点像感情骗子了,骗了宋应晶两次的悲痛感情,拍了拍宋应晶的肩膀,安抚了他一下:“没事的,我有防弹衣。”
宋应晶脸上的悲痛,有点僵硬了。
这句话刚说完,索斛律扔下手里剧毒小弩,拔出匕首冲了过去,没射死朱舜,就用匕首割断他的喉咙。
至于朱舜还有没有火枪,不可能有了,那个皮套只有两个,不会有第三支火枪了。
索斛律冲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自己错了,朱舜腰间的束条上确实没有火枪了,但是他背后还别着一把米涅手枪。
朱舜掏出来米涅手枪,对着索斛律就是一枪,索斛律不愧是顺天府第一刺客,临危反应极快,迅速偏了一下身体,这一枪只打在了他的左臂上。
受了伤的索斛律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刺杀立刻离开这里,二是趁着朱舜用完最后的后手,继续完成刺杀。
电光火石之间,索斛律做出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继续刺杀,因为他坚信已经掏出来三支火枪的朱舜,不可能再有火枪了。
事实证明索斛律的坚信是错的,朱舜迅速扯断了对襟的扣子,敞开了衣服,腰部的左右两边各自别了两把米涅手枪。
还有四把。
算上腰后的那一把,一共别了五把米涅手枪,算上皮套里的两把,一共有七把米涅手枪,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军火库。
“嘭!”“嘭!”
两声枪响过后,没有防备的索斛律,倒在了血泊里。
眼睛瞪的很大,死不瞑目。
这一连串事情发生的很快,等到灾民和流民反应过来,三名刺客已经倒在了血泊里。
“有人刺杀朱大善人!”
“打死他!”
“打死他!”“打死他!”
看见有人胆敢刺杀朱舜,这群乖顺的灾民和流民当成就变成了暴民,冲垮了围栏,冲到三名刺客面前开始鞭尸了。
还有一百多名身强力壮的暴民,自发的组成一堵人墙,挡在朱舜所在棚子的四周,防止流民里面还有刺客。
朱舜看着眼前的一幕,就像当初西法党人无条件信任他一样,心里沉甸甸的。
这群贫寒百姓,书读的不多,字认识的很少,却比那些自诩忠君爱国的官僚乡绅更明白一个道理。
知恩图报。
官僚乡绅不用辛苦种地,不用缴纳赋税,享受着这个国家给他们最大的善意。
到头来,却是大发国难财。
喝兵血,喝灾民血,喝干这个国家的血。
挡在人墙后面的朱舜,觉的自己针对官僚乡绅整个阶层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值得的。
虽说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有权贵阶层,但是最起码,实业家能给这些只求有口吃的老百姓创造一个个活命的机会。
实业家知道事业救国,事业兴邦。
再伟大一点,可以催生出任先生马先生那样的大实业家,拿着百姓给他们的财富,推动这个国家不断进步。
只有不断进步,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才会越来越好。
官僚乡绅却巴不得老百姓没钱,巴不得老百姓活不下去,这样老百姓才会老老实实的给他们当牛做马,老老实实的给他们当佃户。
“火速护卫朱大使!”
“朱先生是否受伤了?”
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的反应相当的迅速,朱舜沉思一些事情还没想完,数十名东厂番子和锦衣卫一起出现在了四周。
这里暂时不能待了,朱舜给东厂小档头和锦衣卫总旗打了一个招呼,收好米涅手枪回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