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勖有他的理由,李州桥也有自己的坚持,作为京师大学堂基建方面的第一人,又肩负这基建署署政的重任。
李州桥不论修筑的是工厂,还是宅子,首先要考虑的一点就是不能害了人命。
因为这件事,焦勖和李州桥两人的矛盾在工业派闹的很大,朱舜听说了只是笑了笑,没再理睬这件事。
焦勖要是没有这样的执拗,就不会只用了几年时间在大明建立了化工体系,实现了化工之母硫酸的工业化量产。
李州桥要是没有执拗,就不会克服那么多困难,用那么短的时间修筑了工业之城、洗煤厂、纺纱厂等众多水泥建筑。
修筑两个字说来简单,里面涉及太多东西,由于是使用一种新的建筑原料,李州桥祖上传下来的很多学识都不能用了,需要推翻研究出新的学识。
朱舜每一次安排给李州桥的时间又紧迫,对于基建学子们来说,一天睡四炷香时间都是一件遥望不可及的事情。
李州桥从来没有叫苦叫累,一次次克服各种困难,每一次都没让朱舜失望。
朱舜希望看到焦勖和李州桥,或者是说京师大学堂学子,乃至以后所有的大明科学家们为了自己的坚持去争论,也就没管那件事。
以后也不用管了,硫酸工厂的铅室法已经研究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对铅室法进行一些细节方面修缮了。
焦勖已经不需要留在这里,明天就要回化工实验室了,建立三酸两碱的硝酸实验室。
焦勖走进简陋的大堂,给恩师倒了一杯水,木讷的站在旁边也不说话。
朱舜也不在意,他又不是一个喜欢听奉承话的人,反倒是喜欢焦勖这种只做事实不去到处吹嘘的人:“硝酸实验室的事情先放一放。”
“尽快把纸张漂白和染料配方研究出来,有了配方为师会先让焦老哥建立造纸厂,到时焦家每年赚的银子不会比宋家差多少。”
焦勖从来没忤逆过师长,听到恩师说先把硝酸实验室的事情放一放,顿时急了,又不敢开口反驳恩师,只能站在原地干着急。
朱舜瞧见弟子急的抓耳挠腮,笑了笑说道:“有什么话就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
灯笔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厂
恩师让他说话了,焦勖当初敢和李州桥打架的胆子不知道去哪了,支支吾吾的说道:“恩师,那个。。。。那个。。。。徒儿不想研究什么配方。”
“恩师你看。。。你看。。。交给张白镴怎么样。”
在弟子期盼的眼神里,朱舜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确实是为师欠缺考虑了,京师大学堂的化工体系不像以前了全靠你一个人在那撑着,还有更多的人才。”
“不能凡事都让你大包大揽了,以后只需要进行战略性的前瞻研究,至于衍生品你自己做主交给谁。”
焦勖木讷的脸容出现了一股子惊喜,不敢相信自己这么轻易的说服了恩师,还给了他这么大的权利。
焦勖再怎么聪颖,没有怎么接触过人情世故的他在朱舜面前还是个孩子,只要是个孩子就希望长辈不把他当成孩子。
朱舜让他全权处理这件事,在焦勖看来恩师已经不把他当小孩子看了,而是一个及冠。
朱舜看见三弟子木讷的脸上难得出现的笑容,心情也很不错,交代了一句便离开了:“这件事你自己斟酌。”
“为师还要去找来李州桥让他开始大规模修筑铅室,就不在这里陪你了。”
几天后。
李州桥亲自带着一支基建队来到了硫酸厂,这是大明第一基建总局自从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修筑生产高危化工产品的建筑,对于大明第一基建总局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
是个挑战的同时,也是个机遇,只要能把修筑硫酸厂的各种困难克服了,大明第一基建总局的基建能力又会提高一个更高的层次。
同时还能积累大量的经验,说不定还能载入京师大学堂学子们的书本里。
虽说不管是化工学子,还是基建学子们都没有资格进入东林党那些文人写的青史,但能够进入京师大学堂学子们的书本里,也算是另一种青史留名了。
不是可能,朱舜已经决定等大明第一家化工厂修筑成功,当做经典例子写进基建学子们的书本里。
毕竟这一次的挑战真的很大,朱舜都放下手头的事情,亲自过来盯着了。
地面硬化、排水系统、管道安装等等方面,大明第一基建总局通过修筑大凌河堡、工业之城、各种工厂已经积累的大量的经验,倒是不用担心。
当前需要克服的是高危害化学物质的泄露和爆炸,以及发生了爆炸,怎么把危险降到最低。
为了解决这些事情,李州桥带着基建署的学子们又开始每天只睡三炷香了,只为了尽快把图纸方案定下来。
朱舜在这过程中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硫酸不是易燃物,但是当硫酸与金属发生反应后会释放氢气。”
“当初在朝堂上坑东林党那件事你们也知道,就是因为稀硫酸和铁发生了置换反应。”
“释放的氢气达到一定浓度,很有可能发生爆炸,爆炸的威力还很大。”
朱舜为了更好的让基建署学子们理解威力有多大,想了想说道:“二十罐硫酸释放出来氢气如果产生爆炸,威力不亚于红夷大炮了。”
基建学子们有很多没去过大明军火公司的靶场,也不清楚红夷大炮的具体威力,但他们知道红夷大炮是大明最厉害的一种火器了,也是击败建奴的唯一依仗。
基建学子们为了准确确定仓库的高度,已经见过硫酸陶罐,二十个硫酸罐爆炸的威力就会像一门红夷大炮。
一个仓库里少说也会储存上千个硫酸罐,一起爆炸的威力。。。。。。。。
基建学子们全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虽然简陋的倒座房内烧着炉子,比刮着寒风的空旷工厂暖和很多。
这一次的图纸方案修改次数是最多的,比起大凌河堡的图纸还要多,毕竟硫酸厂一旦发生爆炸或者泄露,工厂里的工人基本上不会有人生还。
爆炸了还好,一死百了,要是泄露了就要遭罪了,郎中们可不会诊治受到高危化学品侵害的工人,只能等死了。
硫酸厂的建立也让朱舜对于医疗体系的建立更加迫切了,别的不说,先建立实验室把一些简单的抗生素研制出来。
不知不觉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到了立春时节。
就在立春时节的第二天,终于把图纸方案给敲定了。
首先是仓库一样要保持通风和阴凉,为了防止硫酸厂下风口的老百姓受到危害,朱舜找到黄掌案把方圆十里内的土地都给买了。
官僚乡绅们听说是工业侯要买田地,直接狮子大开口把一亩地一二两的劣田,涨到十五两银子,毕竟谁都知道工业派的工厂就是一座座宝源局。
工厂主们个个都是腰缠万贯,作为主导这一切的工业侯朱舜,肯定富可敌国了。
朱舜还没怎么样,着实把黄掌案气的不轻,这不是在说他黄掌案没有能力,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妥。
放在过去想要整治这些官僚乡绅们,还要耗费不少时间,如今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他们了。
黄掌案只是放出了一个消息,那些官僚乡绅们当天晚上就登门拜访,非得要把劣田以一两银子的价钱卖给工业侯。
黄家的蒸汽纺织厂有意招纳工人。
在工业化的冲击下,官僚乡绅们过去用不完的长工,最多招到七成,要不是工业之城能够容纳的工人有限,整个顺天府的官僚乡绅家里不会有一名长工。
每当县里建立一家蒸汽工厂,官僚乡绅们都是心惊胆颤,并且极力的阻挠蒸汽工厂的建立。
黄掌案一句有意,那些官僚乡绅哪里还能坐的住,赶紧跑去把劣田给卖了,给朱舜节省了大量银子。
朱舜有了地契,基建署围着方圆十里修筑了一圈低矮土墙,还不到老百姓的胸口高,用来阻挡老百姓进来也足够了。
目的只是为了划个边界,告诉老百姓里面是工业侯的庄子,一般人不能进去。
真要是有一些青手喇唬想去找死,翻进去受到高危化学物品的侵害,就随他们去了。
灯笔
………………………………
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纸
下风口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仓库的库温了,不能超过35温氏度。
根据朱舜提供的化学知识,湿度也做了一个规定,不能超过85%。
硫酸厂内还尽量减少金属和碱类物品,尽量避免发生置换反应,减少爆炸的可能性。
在朱舜的要求下,硫酸厂的残疾军士们还接受了一场防危防爆的教导,提高硫酸厂的安全。
刚开始的时候,张白镴怎么教导残疾军士都记不住,后来还是轿夫头子石老六说了一个主意解决了这件事。
军士们脑子记不住长篇大论,却能记住军中的军令,朱舜直接下达了几道类似于军令的指令,就让残疾军士们记住了。
指令不多,有一条朱舜再三交代了好几遍,如果硫酸厂发生了走水,一定不能用水去扑火。
硫酸遇到水会释放大量的热,发生沸溅,唯一灭火的办法就是撒砂土灭火。
为了能够及时灭火,基建署会在硫酸厂内修筑砂土棚,里面常年放置大量的砂土。
硫酸厂的图纸方案敲定了,基建署就开始热火朝天的修筑了。
而在硫酸厂上风口十里处的潮河边,基建署趁着硫酸厂敲定图纸方案的时间,修筑了一家造纸厂。
造纸厂比较简单,由于还没发明相应的新式机械,只是对地面进行了硬化,以及修筑了高大的水泥墙。
水碓、石碾这些造纸工具,暂时还是大明作坊常用的工具,不过朱舜已经给六弟子毕明珪下达了指令,让他尽快研究出造纸用的蒸汽机械。
朱舜等到造纸厂搬来了所有的造纸工具,又找到老爹通过匠人人脉挖来了几名值得信任的纸匠,便让张白镴立即开始研究硫酸漂白。
让朱舜没想到的是,张白镴早就会造纸了,手艺还挺不错。
朱舜站在棚子里露出了一个赞许的眼神,张白镴挠了挠头,心里有些窃喜的说道:“以前听山长说过硫酸能漂白纸浆,学生每到晚上结束实验,就会去找村里的一名老纸匠学造纸,没想到还真的用上了。”
硫酸等化学物质的研究不比其他,在没有发明电灯以前,无法使用明火照明,一般天黑了就要结束实验。
没想到张白镴这么有心,天黑以后还要去学造纸。
朱舜走过去,来到石碾旁,拍了拍张白镴的肩膀笑道:“等到实验成功了,漂白的专利费会多给你一些银子。”
“至于造纸厂,也不是不让你家经营,只是这其中涉及的利益太大,以你的家世保不住的。”
“听说你爹想要开办一家蒸汽纺织厂,有了这些专利费应该是够了。”
提到整天想着开办蒸汽纺织厂的老爹,张白镴臊的脸上通红,觉得整天钻营的老爹让他在山长面前丢人了,急忙说道:“不用的山长,给我爹买几亩地照样能让他过足员外老爷的瘾。”
朱舜当年也年轻过,怎么会不明白张白镴的心思:“你爹也是为你着想,没有什么可丢人的,以后记得多喝你爹喝两杯。”
张白镴松了一口气,听到陪老爹多喝两杯只是‘嗯’了一声,就不接着说老爹的事情了:“侯爷,咱们现在就开始造纸?”
朱舜点了点头。
张白镴高兴的走向了一处水池,开始在山长面前展现自身所学:“造纸一共分为八道工序,分别是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
“泡料又叫做浸料,就是把大量的原料扎成小捆,泡在水池里面。”
朱舜跟着张白镴来到水泥池子旁边,里面早就浸泡了大量原料,由于还没有发明烧碱,能够利用的原料很少,大部分是蒸汽纺织厂的废棉,还有一些树皮。
一般泡上十天就可以了,用来除掉原料里的可溶性杂质。
看完第一道工序泡料,朱舜张白镴来到了旁边的煌锅旁边,煌锅里正煮着原料,把原料里的果胶和木素处理掉。
煮成纸浆。
纸匠根据一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使用的是石灰水,不过各自有各自的秘方,会往石灰里加一些东西。
张白镴看着偷偷摸摸的纸匠,忍不住念叨了一句:“其实主要是利用石灰水的碱性,有石灰水就行了,那些匠人们还神神秘秘的加一些东西,还担心被人偷学了秘方。”
“其实都一样。”
张白镴沉吟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果有烧碱就好了,有了烧碱原材料就不会局限于极少的几种原料了。”
“只要有廉价并且数目庞大的原料,咱们又能让那帮子官僚乡绅见识什么叫做豪商粉碎机了。”
张白镴小心斟酌说了一句,偷瞄了一眼山长的反应,山长脸上果然是出现了一丝笑意,内心的紧张消失了一大半,从容了很多:“接下来就是洗料了。”
走出摆放着一个个煌锅的车间,顺着水泥路,没过多久又来到了修筑了很多水池的车间。
只不过这些水池上面有个屋顶,不像泡料池是露天的,水池也不深,几名工人正在里面冲洗浆料。
洗掉纸浆里的石灰渣,还有一些溶解物。
张白镴站在小水池旁边,侃侃而谈道:“山长,其实咱们可以利用洗煤的方式进行洗料,工人把原料装在布袋子里,用手来回摆动,速度太慢了。”
“当然了对于官僚乡绅和大商贾来说,这是正常速度,也是从汉朝开始就没变过的方式,不过对于工厂来说委实慢了些。”
张白镴介绍完洗料,走在水泥路上的步子有些焦急的来到了一片水泥平地,这里平铺着很多纸浆。
利用太阳对纸浆进行晒白。
张白镴看到纸浆的晒白,心情不免有些亢奋,声音都高了不少:“山长,这里就是晒白了。”
“一般官僚乡绅的作坊通过晒白,纸浆的颜色会变成棕色、浅黄、灰白,基本上没有山长所说的那种雪白。”
“咱们有了硫酸,就能制造出像雪一样白的纸张,到那时学生就是。。。就是。。。”
张白镴突然激动起来,努力平复的心情,吐出了五个字。
“大明的蔡伦。”
灯笔
………………………………
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纸
朱舜看着激动不已的张白镴,心想作为化学体系仅次于焦勖的科学家,一个蔡伦而已,以后你的成就肯定远远超过蔡伦。
张白镴的这个年纪正是对未来充满臆想的年纪,臆想成为蔡伦倒也可以理解,对于如今的他来说还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成就。
虽然辅佐焦勖研究出了化工之母硫酸,并且是实现了硫酸的量产化开始建立硫酸厂,但在东林党为首的官僚乡绅眼里只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
以至于焦勖张白镴这些真正为大明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东林党复社等党羽的眼里只是一帮下贱的匠人,在大明的地位十分卑微。
在朱舜看来,焦勖张白镴这样的科学家应该受到大明天子的亲自接见和封赏,只可惜对于科学家们并不怎么重视。
张白镴激动的说完自己是蔡伦,觉得自己有些大言不惭了,挠了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