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生的没底线彻底让一名小晋商开了眼界,小晋商也知道了精煤那件事,知道私交多年的李鲁生没几天活头了。
得罪了三大晋商也就算了,偏偏还得罪了大理寺卿那个狠人,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屠夫。
这些年利用大理寺的穷凶极恶之徒,不知道杀了多少绊脚石,这件事旁人不知道,小晋商却是一清二楚。
因为小晋商是大清国安插在大明京城的细作,还是一个隐藏极深的细作,曾经在大理寺监牢待过几年,从一名即将要被斩首的青手嘴里得知了一些事情。
李鲁生显然也是知道自己的处境,直接拿着一百两黄金找上了小晋商,希望小晋商能够把他安全带到盛京。
没有这一百两黄金,小晋商也会把李鲁生带到大清国,大清国急需李鲁生这样的读书人,只要带过去就是大功一件。
小晋商没想到的是,李鲁生为了拖延时间,竟然让全家搬到京郊的庄子去住。
他这是要用全家的性命,来为他的逃命拖延时间,想到这种人真的要掌握了大权,小晋商就有些不寒而栗。
小晋商知道这件事不能拖,当即让马帮驮上丝绸,装作是一般的晋商马帮赶往了山海关,通过孔有德越过山海关的防守,进入大清国的疆土。
小晋商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山海关正在酝酿着一场哗变。
山海关。
一座官邸内。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围坐在火炉旁,秘密商量着一些事情,屋外有大量亲信军士把守,显然这件事相当的机密。
寒冬腊月,又是在大明最北的山海关,孔有德还是一袭宋锦长衫,只不过这件宋锦长衫里套着厚实的冬袄。
身材高大的孔有德散发着文武全才的气息,手指慢慢拨动琉璃佛珠。
旁边的耿仲明可没他那么文雅,矿工出身的耿仲明一身的匪气,尤其是满脸的横肉,哪里像是一名官军,分明就是啸聚山林的山匪头子。
耿仲明瞧见孔有德一直不说话,不免有些急了:“老孔,万岁爷啥意思你到底说句话。”
孔有德听见耿仲明已经急躁了,不紧不慢的说道:“封王,拜为汉八旗的一旗旗主。”
封王!
耿仲明的呼吸瞬间有些粗重,比他搞女人的时候还要粗重的多,大明的武将想要封个伯爷都难,大清国直接让他们做个王爷。
还在山海关做个屁的看门狗,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日子还不如他们当初在山东过的舒坦。
孔有德像个文士,耿仲明就是个山匪,从内到外都是,一直闷不吭声的尚可喜没有半点特点,反倒是像个不起眼的普通人。
正是这个不起眼,尚可喜最是让孔有德忌惮,可以说整个山海关除了满桂和曹文诏,最忌惮的就是尚可喜了。
好在尚可喜和他是一路人,党羽越是强大,孔有德也越是有安心。
再说了他们三人以后在大清国就是三顺王了,封号分别是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自然要结成党羽相互帮衬。
果然,尚可喜看待东西更为深刻一些,开口道:“这件事恐怕没这么简单吧,万岁爷能开出这么高的价码,想必你我要付出的银子也会不少。”
银子?孔有德点了点头,对于尚可喜的这个说法比较认同:“确实,万岁爷让咱们从山海关最少带过去三万军士。”
“哈哈。”耿仲明听到三万军士,突然大笑了起来:“才三万人马这还不简单,咱三个手上的兵马都有五万了。”
尚可喜却是皱起了眉头,这个王爷果然是没那么好拿的,三万人听起来是不多,但是大部分军士的家人都在关内。
谁愿意抛家弃子的跟他们去辽东,军士们可没有王爷的封赏,去了辽东更不知道会有什么等着他们。
毕竟这些年来,山海关和满清八旗兵一直是死敌,杀了不少满清八旗兵,就连满清大汗努尔哈赤都是死在他们手里。
谁知道到了满清国土上,会不会遭到那些死去八旗兵家人的报复,疯了才会跟着去辽东。
尚可喜是刚刚知道这个消息,来不及谋划,看向了慢慢拨动琉璃佛珠的孔有德,他既然现在才说这件事,想必早就有腹案了:“孔兄,以后我二人唯孔兄马首是瞻。”
尚可喜的年纪其实比孔有德还要大,喊上一句孔兄,态度已经极为明显了。
孔有德扫了一眼尚可喜,心里没有半点的喜色,只有深深的忌惮:“不错,这件事在下早就有了一些腹案。”
“很简单,两个字就够了。”
“精煤。”
尚可喜不愧是能让孔有德忌惮的人物,只是听到精煤两个字,就大致推测出了孔有德谋划。
但他没有张扬的去说,显示自己多么的有才学,这样容易成为出头鸟。
反正只要这件事成了,尚可喜少不了一个智顺王,跟着孔有德后面躺赢多好,嗯,这个新词是曹文诏经常用来嘲讽他们三人的。
说是整天在满桂后面躺赢,话不好听,不过用来形容现在的情况倒也应景。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
尚可喜不知道的是,躺赢这句话其实是朱舜和舅哥曹文诏闲聊时经常说的一句话,讥讽明末的汉奸三人组。
但不得不承认,汉奸三人组能在以军功立国的满清那里从众多汉奸里脱颖而出成为三顺王,还是很有本事的。
孔有德治军打仗可能不如满桂,但是玩些阴谋手段却是行家里手,手指轻轻拨动琉璃佛珠,慢吞吞的说道:“想要带走三万辽东军士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两个字。”
“哗变。”
说完这句话,满脸匪气的耿仲明明显来了精神,两眼放光的看向了孔有德:“老孔你早说,不就是哗变,老子现在就回去鼓动手下的军士们闹起来。”
还没等耿仲明离开,尚可喜不留痕迹的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着急,慢慢听孔有德说下去。
也正式奇了怪了,一身山匪作风的耿仲明不怕官位最高的孔有德,倒是甘愿听从这个在山海关没什么存在感的尚可喜。
尚可喜平时看起来确实不显山不露水,但他却在暗中积蓄实力,干了很多的大事,以各种手段把山海关的游击将军参将化为自己人。
满清的招揽要是再晚来几年,尚可喜说不定就成为山海关的隐总兵了。
尚可喜折服游击将军参将的手段很多,银子、美人、官位等等都用过,用的最多的就是帮游击将军参将们老家的父伯兄弟,在县衙谋来一个好差事,解决后顾之忧。
耿仲明没有什么家人,银子美人都不稀罕,又谋划不来很高的官位,尚可喜怎么折服的耿仲明一直是谜。
孔有德瞧见尚可喜只是拉了一把耿仲明,他就老实回来了,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拨动琉璃佛珠的手指刹那间顿了一下。
停顿的时间很短暂,比眨眼的功夫还快,尚可喜淡淡一笑,效果达到了。
甚至包括他的这个淡笑,都是刻意显露给孔有德看的。
孔有德也不在意,不管尚可喜有多么的不显山不露水,他所求的就是这个三顺王的老大:“云台贤弟莫急,咱们需要的是所有军士哗变,而不是一人麾下军士的哗变。”
“这些年辽东也有过几次哗变,无外乎就两样,一是饷银扣着几个月不发,二是山海关缺粮食。”
“自从朝廷从各位宗藩手里收回来大量的土地,课税问题得到了缓解,别的地方的饷银或许还会欠着,但咱们山海关的饷银基本上都是按月发放。”
“自从袁督师死后,朝廷为了安抚辽东军士的人心,还提高了饷银,月饷已经涨到了三两二钱银子。”
提到死去的袁督师,尚可喜心中一叹,他不是孔有德耿仲明那般属于毛文龙的旧部,他和老爹都是袁督师的老部下。
如果这位袁督师还活着,别说他尚可喜了,就是孔有德耿仲明也不敢有丝毫的反心。
可惜袁督师已经死了,老督师孙承宗还一直被东林党骂的弃而不用,辽东再也没人能够镇住他们这帮骄兵悍将了。
要说有,也有半个,那便是以区区游击将军身份却能在满清腹地驻守多年的曹文诏。
可惜曹文诏是工业侯的舅哥,只要东林党在一天,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辽东督师了。
按理说满桂的军功和威望也够,但他不是汉人,其他汉人将领只会佩服他,不可能让一个蛮夷骑在自己头上。
即便他杀的满清八旗兵比任何一个汉人将领都多,为了大明几个儿子接连战死沙场,只剩下了一个独苗。
孔有德提到被凌迟的袁督师,也是心情十分的欷吁,正是袁督师的死才坚定他投靠大清国的决心。
以袁督师的煊赫地位和在军中的威望,东林党都能骂死,还是用凌迟处以极刑,何况是他这些人。
反正大清国给的价码也够高,还不如反出山海关去大清国当个王爷。
因为袁督师的死,房间内有了一丝兔死狐悲的气氛,三人都没有继续说话。
过了有一盏茶功夫,孔有德这才开口说话:“饷银是不缺了,粮食又有宋氏面粉厂的全力供给,似乎堵死了哗变全部的路。”
耿仲明最烦这些弯弯绕绕了,不耐烦的说道:“老孔你他娘的叽叽歪歪说了一大通,到底想说什么,有屁快放。”
孔有德想到自己和耿仲明是老交情了,而他现在却和尚可喜有着说情的关系,对于这个尚可喜有了更深的认识:“精煤。”
“山海关储备的柴薪早就用完了,只剩下一批去年夏天运来的精煤,只要咱们烧了这批精煤,就没火做饭了,难道要让军士们吃面粉不成。”
“到时候咱们只要散布谣言说是监军偷偷把精煤给卖到了,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就把仓库给烧了,来个烧无对证。”
“到那时监军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只要能趁机杀了监军,军士们不跟着咱们逃也得逃了。”
“监军可是东林党人。”
耿仲明哈哈一笑,猛的一拍孔有德的肩膀:“老孔好样子,你他娘的太毒了,刚好满总兵还不在山海关,说是去几十里外的渡口接应什么东西。”
“估摸着是宋家运面粉的海船到了,运来再多的面粉,没有火照样是吃不了。”
孔有德看了一眼尚可喜,瞧见他还是没有说话的意思,拨动琉璃佛珠,慢吞吞的继续说道:“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咱们今天晚上就行动。”
“等到满桂回来了,容易产生变故。”
产生变故?
耿仲明满脸横肉的脸容,残忍一笑,他今晚就会带兵冲进监军的府邸把他抓起来,等到仓库的大火烧起来立刻杀了监军祭旗。
没了精煤吃不了饭,再杀了东林党派来搂银子的监军,那些总旗、百户、千户们不反也得反了。
满桂来了就算是暂时镇得住局面,没有饭吃,军士们必然哗变,到时候就是他们三人去大清国做个王爷的时机。
直到三人离开密谈的房间。
尚可喜从始至终没说几句话。
灯笔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关的哗变事件
孔有德三人回到各自的营地,披挂罩甲,点齐亲丁心腹,静静等着夜幕的降临。
尚可喜原来是在袁崇焕死后的第二年投靠了满清,袁崇焕在朱舜的影响下晚‘死’了几年,满清未来三蕃之一的平南王,一直拖到崇祯九年才谋划投靠满清的事宜。
孔有德和耿仲明二人也是因为袁崇焕的死,跑到山东作乱成了叛军,后来投靠了满清。
袁崇焕没能逃掉‘死亡’的下场,本来在崇祯六年以前都会投靠满清的三顺王,拖到了崇祯九年,不知道会给山海关带来一场怎么的剧变。
夜晚。
孔有德披挂一身罩甲,脸容严肃的带上数百名亲丁前往了城内储存精煤的仓库,位于城南的熊督师胡同。
满桂作为一名征战沙场多年的宿将,很清楚柴薪的重要性,派遣五十名关宁铁骑守在这里,没有他的军令谁也不许踏进仓库半步。
柴薪仓库更像是一处两进的宅子,四周用砖瓦砌成的厚实围墙,只留一个大门进出。
大门口放着拒马,还有四个火盆,照的四周灯火通明。
十余名关宁铁骑手持三眼铳,腰悬佩刀,谨慎的站在门口防守。
孔有德让大部分亲丁拿着刀枪藏在四周的胡同里,带上七八名亲丁拉着平板车走向了大街对面的熊督师胡同。
平板车上放着酒肉,虽然因为天气寒冷已经冷掉了,但只是看起来就很诱人。
“谁!”
关宁铁骑小旗厉喝了一声,端起三眼铳对准了胡同口,等到那些人影靠近了,松了一口气:“见过孔总兵。”
孔有德似乎是过来巡查的,满意的点了点头:“防守还算严密,这些都是赏你们的。”
小旗看了一眼平板车上的酒肉,忍不住笑了:“多谢孔总兵了,兄弟们正饿着。”
“都别愣着了,总爷送来了就赶紧吃肉。”
吃肉?
孔有德听到一句赶紧吃肉,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劲,这帮子愣货真的是只吃肉,抱着只是用盐简单腌制的猪肉,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没有一人喝酒。
孔有德看似随意,实际是命令的口吻说道:“天儿太冷了,酒也是赏给你们的,多喝几口暖暖身子。”
在这样的寒冬腊月里,一般的军士别说是喝酒了,能有口凉水喝就不错了。
现在可是冬天,作为大明最北的山海关天气又很冷,井水都会冻上,将士们喝水需要消耗大量的柴薪去烧。
换作一般的军士见了酒水,早就抢着喝了,甚至为了多喝两口会打起来。
但是站在孔有德面前的是关宁铁骑,小旗果然摇了摇头:“军中有令不能喝酒,总爷就不要为难小的了。”
孔有德瞧见这个情况,也没多说废话,本来是想智取,看来智取是不行了只能强攻了。
这要是三千关宁铁骑全在这里,孔有德还要好好谋划一番,区区五十名关宁铁骑而已。
孔有德拍了拍小旗的肩膀,说了一句算你小子机灵通过了考验,然后带人离开了这里。
转身走进黑暗里,孔有德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脸容,立刻没了任何表情。
没过多久。
大街上两侧推来了十余门红夷大炮,对准了柴薪仓库,一名亲丁心腹跑了过去:“老爷,铅弹火药准备好了。”
黑夜里,孔有德的脸容看不见任何的表情,只是拿出了那串琉璃佛珠,不停拨动。
慢吞吞的吐出一个字:“杀。”
“轰!”“轰!”
寂静的黑夜里,山海关内突然响起了红夷大炮的轰鸣,声音极为响亮,响彻了山海关东南。
守在大门口的十余名关宁铁骑,在沙场上与八旗兵浴血奋战多年,没能死在满清八旗兵的手里,反倒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孔有德只是站在黑夜里,默默拨动琉璃佛珠。
炮响就是号角声,耿仲明大马金刀的坐在监军官邸大堂内,听到炮声,狞笑着一刀砍下了监军的脑袋。
尚可喜负责控制住城门,孔有德本来觉得以他的能力,控制住城门很有难度,便把手下的几名悍勇游击将军派给了他。
让着几名游击将军咋舌的是,尚可喜只是过去和守城的游击将军说了几句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