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原朝廷又以铜钱为货币,也就陷入了一种怪圈,当朝廷铸造含铜高的铜钱,铜钱本身的铜的价值超过了铜钱规定的价值。”

    “例如朝廷铸造了一文钱,这枚铜币规定的价值,就是一文,但是铸造一文钱所用的铜,价值超过了一文钱。”

    “这样就会有大批官僚乡绅把铜钱搜集起来,熔炼成铜,赚取利益。”

    “所以从宋朝开始,中原朝廷一直在寻找一种替代铜的钱币。”

    “银,显然不是,相比较铜,中原更加缺银。”

    “从宋朝的交子,到元蒙的钞,一直到大明的宝钞,其实都是朝廷尝试用纸钱替代铜钱,但可惜的是朝廷没有针对纸钱设立专门的货易制度,这也就造成了纸币成为了废纸。”

    “加上铜币也停止了铸造,民间就自发以银子作为钱币。”

    朱舜忍不住点了点头,没想到黄宗羲已经看穿了历朝历代的货币本位问题。

    银子成为流通货币,任何人只要发现了银矿,开采了银子,流通到市场上就是货币。

    这和朝廷用铜铸造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就算是私人拥有铜矿,开采了铜,并不能直接流通,需要铸造成圆形方孔的铜钱,才能在市场上流通。

    但铸币权在朝廷手里,胆敢私自铸币就是诛九族的大罪,私人铜矿只能用来铸造铜制品。

    黄宗羲对于经济本质的眼光,远远不止这些,叹了一口气说道:“以白银作为钱币,朝廷丧失了铸币权,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反而会让大明更加的强盛。”

    “过去的铜钱,只是大明和属国的几十国钱币,换成了银钱,就变成了万国钱币,相当于把坤舆万国图上的所有国家朝廷凝聚在了一起。”

    “自从汉武帝开创丝绸之路以来,中原朝廷的瓷器、丝绸、茶叶一直是万国最紧俏的货物,反倒是万国的货物,很难做到瓷器、丝绸、茶叶的紧俏程度和大批量。”

    “这样也就是造成了,万国的白银不停的流入大明,大明的白银流出却低于流入,万国的财富就逐渐成了大明的财富。”

    朱舜忍不住说了一句:“贸易顺差。”

    黄宗羲差点没拿起铜制酒壶,给朱舜的脑袋来上一下,你这人嘴里怎么那么多的新鲜词。

    还这么的诱人呐。

    离岸货币结算中心还没解释,又来了一个贸易顺差。

    得,这下想走也走不成了。

    ()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传署署政

    黄宗羲在没搞明白什么是离岸货币结算中心以前,真的赖在了这里,为了有酒喝,勉强当个经济署署政换酒钱。

    朱舜对于招揽黄宗羲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他居然主动留了下来,还主动担任了经济署署政。

    三处的自卫处有曹鼎蛟胡瞎子杨秃子三人,廉政处安排了闲下来的宋应升,战略处再增添一位擅长经济的战略家,达到了三驾马车。

    教育署署政宋应星,工业署署政张焘,经济署署政黄宗羲,基建署署政李州桥,交通署暂时不设署政,只剩下最后的宣传署了。

    对于宣传署署政的人选,朱舜心里早就有了腹案,明代白话文的先驱,金圣叹。

    结果,再次出乎了朱舜的预料。

    黄宗羲忙着搭建工人票号的班子,整天忙的晕头转向,没有时间过去商谈宣传署署政的人选。

    会首公舍内。

    朱舜坐在紫檀书案后方,曹文耀和宋应升两人坐在左右两侧,商议最后的宣传署署政人选。

    朱舜提出了自己心里的人选金圣叹。

    战略处两人却没有说话。

    过了一盏茶功夫。

    宋应升笑而不语。

    曹文耀不温不火的说道:“宣传署以后将会是工人协会争取民心民意的重要房署,金圣叹虽然有才,但他终究是个外人。”

    “与我等也没有任何的姻亲利益,交给他不是上上之选。”

    “妹婿,舍近求远了。”

    舍近求远?

    按照曹文耀的意思,身边就有合适的人选,还是曹文耀宋应升共同认可的人选。

    不温不火的曹文耀,闭口不言了。

    笑而不语的宋应升,倒是开口说话了:“先生这些年一直在忙着推动蒸汽时代,对于同宗兄弟的关注少了些,不清楚实属正常。”

    “先生的三弟朱金,在顺天府办理文契建立了一家杏园戏班,如今在京城的名气可不小。”

    “尤其是令昆玉还擅长作昆剧,凭借一曲《龙凤钱》,一鸣惊人,赚走了不知多少官宦小姐的眼泪。”

    “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令昆玉慧眼识珠的能力,落魄秀才李渔,账房先生叶时章,在遇到令昆玉以前都是籍籍无名。”

    “谁能想到两人现在是京城内外大名鼎鼎的昆剧名家,李渔的《奈何天》,叶时章的《英雄概》,在京城的卖座程度,排在十甲。”

    “戏曲大家冯梦龙更是为令昆玉亲自取了一个表字,素臣。”

    三弟朱金这五年来的变化,确实让朱舜感到有些惊讶,没想到三弟在短短五年的时间,置办了这么大的家业。

    朱舜招来了一名美貌丫鬟:“去把三老爷请来。”

    美貌丫鬟施了一个万福,走出了白府。

    小半天过后,朱金手里提着一个鸟笼子,哼着小曲,走进了白府后院。

    走到会首公舍门口,仰头看了一眼比高很多的铁塔汉子,想到他这些年没让大哥受到半点伤害,取下了大拇指上的玉扳指。

    朱金把价值不菲的玉扳指,随手扔给了铁塔汉子:“赏你的。”

    见了东厂督公王承恩都面无表情的铁塔汉子,咧嘴笑了笑:“谢,三老爷。”

    朱金满意的点了点头,哼着小曲走进了会首公舍:“大哥,你找我。”

    “呦呵,两位舅哥都在啊,你俩可是有日子没去杏园听戏了,有空多去捧场。”

    曹文耀没有理睬他。

    宋应升温和笑道:“有兴安伯公子那些勋贵子弟捧场,宋某和曹贤弟不去也罢。”

    朱金还想再说两句,瞧见大哥招手了,把鸟笼子交给美貌丫鬟,好奇道:“大哥,找我啥事?”

    朱舜直接问道:“工人协会的宣传署还缺一位署政,为兄决定让你担任。”

    “真的?”朱金惊喜的直接从官帽椅上跳了起来。

    倒不是他贪恋三处六署所带来的权势,而是因为大哥终于像承认朱四海朱铁朱玉那般,承认他了。

    杏园名气再大,他朱金在京城百姓眼里,还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

    为了改变世人的看法,朱金的杏园不只是有戏班,茶道、香道、相扑一样不缺,就是为了多一丝世人常说的雅气。

    朱金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能与宋应星张焘黄宗羲这样的文坛名士,平起平坐,成为宣传署署政。

    虽然他不知道宣传署署政是个啥。

    朱舜瞧见三弟这么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心里有点发酸,自己这些年只顾着推动工业革命了,忽视了家人:“真的,等会儿你去廉政处签一份文书,就正式成为宣传署的署政了。”

    朱金‘噌’的一下跑了出去,跑到廉政处公舍,里面只有几名账房师爷,只能又跑了回来:“大哥,谁是廉政处管事的。”

    朱舜看着三弟火急火燎的样子,很好笑,却又笑不出来:“大兄,劳烦你去一趟。”

    宋应升站起来,走到旁边的廉政处公舍给朱金签发了文书。

    朱金拿着文书乐呵呵的跑了,就连最喜爱的画眉鸟也没带走,留在了会首公舍。

    黄昏时分。

    会首公舍来了一帮子家丁亲随,推着好几车金银器具,把宣传署公舍里的所有用具,全部换成了金银。

    就连八仙桌官帽椅也都换成了鎏金包银,整个宣传署公舍的内部比经济署还像经济署。

    各署的账房师爷全都露出了嗤笑,暗道了一句陡然暴富。

    倒是受到账房师爷们敬重的京城名士黄宗羲,饶有兴趣的走进宣传署转了一圈。

    出来以后,立即找到朱金,请他喝了一顿好酒,勾肩搭背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第二天,那些家丁亲随又过来了,再次推来了一堆金银器具,把经济署从内到外翻新了一遍。

    账房师爷们哪里还顾得上嗤笑,看了一眼自家寒酸的公舍,眼巴巴的看向了各自的署政。

    宋应星苦笑一声,继续埋头处理各县新式学堂递上来的书信。

    张焘皱了皱眉头,没去理睬工业署的账房师爷。

    基建署的账房师爷们最惨,其他署好歹还有个主心骨,他们工业署的署政整天待在永定河岸边,亲自监督水泥厂房的建造。

    没过几天,宣传署还没开始宣传,却成了账房师爷们最热衷闲逛的地方。

    ()


………………………………

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枪

    朱金担任宣传署署政的第二天,王恭局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四弟子赵斗米又有了新发明。

    朱舜带着铁塔汉子,身后跟着四名轿夫,骑着辽东大马前往了王恭局。

    来到炮厂的靶场,靶场上弥漫着一股股白烟,空气里充满了硝烟的味道。

    赵斗米坐在棚子里喝茶,不远处的京师大学堂学子们,兴奋的端着一支火枪在试枪。

    “8环!甄某打出了8环!”

    “8环?看在下的。”

    “哈哈,脱靶了褚贤弟。”

    火枪声夹杂着京师大学堂学子们的嬉闹声,靶场显的格外热闹。

    朱舜顺着靶场的水泥路,来到棚子附近,慢悠悠喝茶的赵斗米,起身相迎:“见过恩师。”

    回身又交代了一句:“让学子们停下来。”

    一名赵家的亲随赶紧跑了过去,呼喊着说朱大使来了,在亲随的大声呼喊下,才听清楚声音。

    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听说山长来了,全部放下了手里火枪,整理一下盘领衣,走过去给朱舜行礼。

    朱舜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学子们:“斗米,你急着叫为师过来,发明了什么好东西。”

    赵斗米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过来一支火枪,交给了朱舜:“恩师,第三代后装线膛枪正式定型了,并且实现了标准化。”

    朱舜自己造出过一些米涅式后装线膛枪,但是自从收下了四弟子赵斗米,就一直瞒着他,希望四弟子赵斗米凭借自身的才学,发明第三代火枪。

    朱舜预计最快也要到崇祯九年左右,才能发明出来,没想到崇祯七年就发明了第三代后装线膛枪,还实现了标准化。

    朱舜接过来第三代后装线膛枪,仔细观看:“叫什么名字。”

    赵斗米脸上还是没有半点得意,不卑不亢的说道:“斗米式步枪。”

    斗米式步枪整体由棕色枪身和黑色枪管组成,泛着黑亮金属光泽的枪管,约莫有八九十厘米才长。

    后面衔接着很像中正式步枪的枪托,枪托的颜色也是棕色。

    朱舜接过来报表,查看斗米式步枪的各项数据。

    斗米式步枪。

    口径:16。4毫米。

    重量:4。1千克。

    整体长度:1420毫米。

    枪管长度:920毫米。

    最远射程:738米。

    有效射程:510米。

    朱舜看完斗米步枪的各项数据,赞扬道:“好枪,好名字。”

    既然已经实现了标准化,朱舜最为关心的就是斗米步枪的实用性:“身管寿命。”

    辽东边军和大明官兵抗拒使用鸟铳的最大原因,就是鸟铳的炸膛问题,轻则炸断手指,重则炸瞎眼睛,还有可能丢掉小命。

    明朝的鸟铳就连标准化都没有实现,更不要说对于身管寿命进行参数化了。

    赵斗米早就知道恩师会关心这个问题,从八仙桌上又拿出了一张报表:“恩师,请看。”

    身管寿命,分为三种。

    一是设计寿命,研发以前由使用方提出的寿命要求,要求新式火枪的使用寿命达到300次400次等等。

    使用方暂无,不过赵斗米给自己的研究社堂提出了要求,最少150次。

    二是射击寿命,斗米步枪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口径大小、重量、整体长度等等都达到了设计时的指标,彻底定型以后,所能达到的最高寿命和最低寿命。

    赵斗米悬赏五百两白银,给一名家丁穿戴了一层锁子甲,外面又套了一副西洋的骑士板甲,经过几十次的抽样测试,最终得出了结果。

    最高寿命280次,最低寿命253次。

    远远超过了设计寿命,赵斗米为此奖赏了每人五两银子。

    三是使用寿命,斗米步枪经过上轮的测试,得出了最高寿命和最低寿命,开火次数正常达到了253次,就会出现炸膛情况。

    赵斗米经过各项参数的比对,敲定了使用寿命。

    其中连发寿命为8~10次,达到这项参数,斗米步枪就要进行冷却,不然会降低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200~230次,一支斗米步枪正常开火了200次,就要淘汰了,最高不能超过230次。

    朱舜对于斗米步枪的寿命参数,明显是比较满意。

    赵斗米却是叹了一口气:“枪管使用的是灌钢法炼制的普通低碳钢,倘若是有特种钢材,弟子有信心把使用寿命提高到五百次,甚至是一千次。”

    特种钢材问题,也是困扰朱舜的最大难题,尤其是量产问题,阻碍着工业革命的进程:“价钱几何。”

    赵斗米拿出了第三张报表,亲自禀报给朱舜道:“恩师,咱们现在还没有铁矿的开采权,只能从福王世子手里采买铁矿石。”

    “这也就导致了价钱偏高,好在铳床和铳托使用的木料,实现了蒸汽化生产,价钱偏低。”

    “一支斗米步枪的最后价钱,三两一钱四分银子,恩师这个卖价?”

    成本价在三两一钱四分银子,卖价就不能太黑了,朱舜想了想说道:“十两银子。”

    涨足足三倍还多!

    但是对于当前市面上的鸟铳来说,就太便宜了,第一代的火绳枪都卖到了二十两银子一支。

    卖价是定了,但是朱舜暂时不会出售,还会把第三代火枪研制成功的消息,严密的掩盖起来。

    不久以后有大用。

    至于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会不会说,他们只懂得研究和把玩,哪里晓得这种标准化的斗米式步枪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

    朱舜正准备离开,赵斗米又拿出了一个东西,卡在了斗米式步枪上。

    竟是给斗米式步枪安装了一柄刺刀!

    最克制火器的兵种谁哪一种?

    毫无疑问是骑兵,在机关枪没有发明以前,凭借风驰电掣的速度,可以轻易突破火器的死亡封锁线。

    最克制骑兵的兵种是哪一种?

    毫无疑问是长枪军士。

    斗米步枪的整体长度是1420毫米,配上613毫米的刺刀,就是一根长枪了。

    小小一个刺刀的发明,虽然很简单,但是意义却是重大的。

    刺刀的发明,就是冷兵器时代迈入火器时代的转折点。

    宣告着火枪作为步兵装备,大规模列装时代的到来!

    灯笔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装问题

    斗米式步枪的诞生,预示着火枪的列装。

    也预示着,朱舜对于最迟夏至时节的那件战略大计,有了十成把握。

    上一次发明东风燃烧弹,朱舜传话给专利评估处给赵斗米一万两白银,这一次却有了新决定。

    斗米式步枪的发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