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涯无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涯无悔-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又想到了去找反对的人,给他们做工作,让他们赞同。三张反对票的人中,冯志国是绝对核心,只要做通他的工作,其他二人自然就不成问题。而冯志国和自己可以说是势如水火,冯志国本身对自己就不感冒,这里面肯定有冯俊飞的原因。而且他的得力干将魏龙、温斌都在和自己的争斗中吃过亏,就是他俩的被闲置,他们肯定也会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为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楚天齐甚至想过,当面去向冯志国认错,以求得他的谅解,让他赞成报告。可是转念一想,自己太天真了,冯志国做为一个政治人物,如果能被自己三言两语就打动的话,那也太不成熟了,也就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位置。

    自己如果上门的事,极可能被冯志国利用,把自己的言行拿到常委会上说事。说自己在行不正之风,妄图影响常委会决策,那就真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了,赵书记、郑县长为了避嫌都没法赞同了。

    经过思考,他得出结论:无论是直接上门还是找人牵线,无论是找弃权者还是找反对者,都不合适。而且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弃权票变成反对票,甚至赞成票也变成反对票。

    找常委做工作的方法,显然行不通,看来只能另辟蹊径了。蹊径究竟在哪?只有天知道了。

    虽然《工可研报告》的事,没有想出好的方法,但楚天齐并没有耽误其它的事。

    他首先是象征性的对工可研报告进行了修改,把报告封皮换了换,对个别申报日期进行了调整。因为无论常委会什么时候开,自己必须要让常委们看到端正的态度,也表示对县领导们的尊重。

    因为没有想出让赞成票过半数的方法,所以楚天齐暂时没有上报修改后的方案。

    七个村的种菜工作开始了,种植面积增加了将近百分之十。。在杨大庆等人的监管下,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今年的种菜工作进展很顺利,也很严谨。在整个准备和种植过程中,负责有机认证工作的机构也抽样参加了这个过程,一些重要的数据、场合都进行了检验,留下了数据、文字等资料和图片。

    新品种的黄瓜、卷心菜,在青牛峪村进行了试验种植,尤其是黄瓜还采用了大棚种植。

    水库修缮工作已经结束,楚天齐在视察后,对个别地方提出了小幅度的整改意见。待整改结束后,又请乡领导去视察,宁俊琦对整个工作很满意。就连黄敬祖也对水库修缮工作评价很高,表扬了楚天齐和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尤其表扬了乡长宁俊琦的真知远见。

    打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应该在五月上旬就会结束。楚天齐对各村主任和施工队既要求了工程质量,更强调了施工安全。

    成稿后的旅游、招商方案,楚天齐审定后,上报给宁俊琦,只待乡长批准。

    电脑指标的事,还没有眉目。

    校舍修缮方案也没有进展讯息。

    种药材村的村领导已经打电话或直接到乡里,催了好几次,并一再表示,村民的情绪很大,只怕用不了多少天又要上访了。楚天齐只好苦口婆心的要村干部做工作,并表示自己和乡里会尽快找到合作商。连楚天齐对自己说的话,都心里没谱,更别说各位村干部,大家也只能是尽力了。

    随着当归成熟的时间越来越近,楚天齐心里也异常焦躁不安。他和杨大庆也通过电话联系了多家药材商,但目前没有任何进展。药材收购的事,成了他现在最大的心病。

    ……

    工作越多,时间就过得越快,已经五月上旬了,《工可研报告》和药材的事还没有着落。楚天齐手头有好几项工作都需要推进,但这两件事更是急中之急。

    在县发展计划委重点办龚主任的一再催促下,楚天齐在五月八号上报了修改后的《工可研报告》,但能够让常委会顺利通过的办法还是没有想到。

    这天,楚天齐刚吃完早饭,回到办公室,小营村的村主任冯强就来了。大早上的温度并不太高,但冯强却是满头大汗。看着冯强大汗淋漓的样子,楚天齐预感到肯定是出事了,难道村民又要上访了?该不会已经在路上了吧?

    “冯主任,有事吗?”楚天齐依然镇定的问道。

    冯强来不及擦汗,喘着粗气道:“楚乡长,要出事了。”

    楚天齐脱口而出:“出事?村民要上访?”

    “不是,村民要自己卖药材。”冯强回答。

    “自己卖?”楚天齐先是一楞,接着高兴的说道,“那也行呀,是不是现在有人收购了。”

    “有是有,可是收的人却让我不放心。”冯强焦虑的道。

    楚天齐忙问道:“谁?”

    “董桂英,‘狗二横’的三姨。”冯强给出了答案。

    “她?”听到“狗二横”三个字,楚天齐预感到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

第二百零七章 确实蹊跷

    楚天齐示意冯强坐下,倒了一杯水放到了冯强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说道:“别着急,慢慢说。 ”

    “楚乡长,事情是这样的,你听我从头说起……”冯强开始讲述起来。

    通过冯强讲述,楚天齐彻底了解了种植当归的来龙去脉,有些事情他知道,有些事情却是第一次听说。

    ……

    两年前的正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玉赤县委县政府适时制定了《玉赤县脱贫致富纲要》。

    《纲要》中明确,通过三年,县财政收入实现翻一翻的目标,要求各乡镇因地制宜制定脱贫措施,做强第一产业,做大第二产业,培育第三产业;

    《纲要》中提出了具体要求:财政收入实现年递增百分之三十,三年超额完成翻一翻的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目标。

    玉赤县各方面条件,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发展速度。但当时的县领导,尤其是县委书记、县长,为了自己的政绩断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县里还美其名曰“要想超长发展,必用超长手段”,而且还对外宣称“上级要求我们,进行改革时胆子要大一些”。

    其实县里的说法是断章取义,上级确实提过“胆子要大”,但后面还有一句“步子要稳”,而当时县里有选择的省略了后四个字。

    为了实现目标,县领导对各乡镇实行分包扶持。县长包片青牛峪乡,为青牛峪乡引进两大项目:优质药材种植和生猪养殖。

    引进的药材品种就是当归。

    要说药材,村民并不陌生。当地村里山上有很多种药材,比如柴胡、苍术、黄芪等等。

    前些年,每年夏、秋季节,村民都会上山刨药材。只需带上一把镐头、一只筐或是一个编织袋,多半天下来,就会有不小的收获。把这些药材拿到村里专门的收购点卖掉,挣上的钱就可以补贴家用或是零花。

    只是近些年,刨药材的少了。主要原因是经过几十年的采挖,多年生的药材已经非常稀少,正在生长的药材都很细很小,几乎不成材,不符合收购标准。人们即使去采挖药材的话,收获也很小,而且村里连收购点都没有了,卖药材也成了问题。

    当地药材种类不少,就是没有当归。

    在乡里鼓励大家种植当归时,人们心里都没底。对于当地人来说,种植药材是个新事物,而且好多人连当归见都没见过,更不了解它的习性。

    以前人们刨药材,都是上山找野生的,不需要任何成本投入,即使没有任何收获也不赔钱,无非就是消耗一些力气而已。对于村民来说,上山的事太稀松平常了。

    自己种药材的话,从准备种的时候就要付钱,在种植的过程中更要出工、出钱。而且当归这种东西一长就是三年,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药材能不能长好?需要花多少钱?能挣多少?药材卖给谁?这些都是村民们担心的问题。

    针对村民的担忧,乡里几乎是拍着胸脯保证的:从种植到收获有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药材种植管理完全有保证。种药材需要的前期资金,由县扶贫办提供无息贷款,药材销售以后再偿还贷款。县里会联系专业药材公司收购,销路根本不成问题。

    乡里不但给村民做了保证,还变相的以职务对村干部进行要挟,于是村干部只好不遗余力的去促成此事。

    村民们得到了乡里口头保证,再加上村干部极力做工作,除了养猪的七个村以外,其余的村都进行了药材种植。

    从种上当归的那天,老百姓们就没踏实过,村干部也跟着忧心。只不过村民们还有一个想法:反正现在用的钱也是县里帮忙联系的无息贷款,如果收成不好或是赔了,最后不还贷款就行了,爱咋咋的。

    等到当年十月份的时候,县长因为经济问题被双规。在这之前县委书记也刚刚调走,县委副书记暂行一把手的权利,县里领导都在活动官位,根本就没人管。关键是,乡长也在县长双规前的两天意外落水死亡。紧跟着,负责药材种植指导的两个技术员也不知所踪。

    后来,养猪的村民开始到县里上访。而种药材的村民没有行动,因为药材收购还要等到两年后,赔赚还不清楚,而且也没人逼贷款。

    在观望中,村民们等到了新上任的乡长助理楚天齐。楚天齐帮村民们联系了市农业局钟科长,钟科长对种植户进行了培训,并对药材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处理,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后来种植药材的村民们,看到原来的养猪村由于种芹菜挣了钱,就有些眼红。有的人甚至还拦截女乡长,并和董桂英一起到乡里和县里闹腾,直至董桂英被县公安局拘留,好多人才消停下来。

    ……

    冯强继续说道:“在上个月,董桂英被放了出来,刚放出那几天,她还比较老实。可是,这几天她又开始活跃起来,一开始我还不知道,直到三天前我的本家侄儿到我家说起一件事,我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寻常。他说董桂英要收购全村各家种植的药材,还说连乡里其它村种植的也要收。”

    “哦,这么大手笔,她哪来的钱?如果她真有钱收购,这也不是坏事。”楚天齐插话道。

    “可问题是她根本就没有钱。后来董桂英透露,她是给县城里的一家公司做这件事。董桂英拿着这家公司打印好的合同,到各家各户去做村民工作,要村民和这家公司签协议,只要签了协议,现在就给每户一百块钱。这一百块线,不算在未来的药材款之内,算是公司奖赏村民的。我觉得这事有违常理,就想办法弄到了这样一份合同。”冯强说着,从衣服口袋拿出几张折叠过的打印纸,递给了楚天齐。

    楚天齐接过冯强递过的合同,看了起来。这份合同内容不少,给人的感觉是很正规和严谨,可是仔细一看,楚天齐就发现了问题。

    合同的甲方,没打名字,只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收购方”。合同的乙方,也没打名字,只在括号里标着“种植户”。合同里面的条款做了很多约定,而且种植户一方的权力写了很多,只是有几项重要的条款却用了模糊词语。比如:关于药材的价格,只写了“比市场价高出百分之五”,但这个市场价究竟是多少,参照哪些部门的数据一概没写。再比如:关于货款支付的条款,只写了“用最快时间”。但“最快”两字却大有学问,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是一个小时内,或是三、五天,亦或是更长时间。

    合同里面关于违约责任,对收购方做了七条的约定,对种植户只有一条约定,看上去似乎是种植户占了便宜。但只要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问题。对收购方约定的违约责任,尽管用词激烈,但都是虚的,并不能落到实处。

    而对种植户违约,虽然只约定了一条,但这一条却写的言之凿凿:“如果乙方违反第七款第八条之约定,则甲方有权直接到乙方种药材地块采挖药材,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自行承担。”

    合同第七款第八条就是一句话“乙方必须把药材卖给甲方”。但是按照这份合同的约定,如果乙方没有把药材卖给甲方,那么甲方就会处置这些药材。至于药材的斤数、价格却只用一句“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自行承担”给一盖而过了。

    通篇看这份合同,就是彻头彻尾的霸王条款。但如果村民对相关条款了解不透的话,还会以为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其实却是伸出头去任对方宰割了。

    楚天齐抬起头,眉头一皱,说道:“这是一家什么公司?怎么如此霸道?”

    冯强摇摇头,说道:“楚乡长,究竟是什么公司我也不清楚,只是董桂英曾经在人前吹过大话。她说药材公司是‘超哥’的产业,他还说‘超哥”不是一般人,如果谁要是惹翻了‘超哥’,那就会有好果子吃了。”

    “‘超哥’?又是他。”楚天齐自语道。

    “楚乡长,你认识他?他是不是人们说的‘道上’的人呀?”冯强有些惊慌的问道。

    “我……不认识,只是听说过这么一个人。你放心,他翻不出多大的浪,我还正想会会他呢。”楚天齐自信的道。然后反问道,“他们怎么会盯上药材收购?以前也没有听说他做这方面生意呀?”

    冯强想了想,忽然说道:“会不会和前几天的事有关系?”

    “什么事?”楚天齐随口问道。

    “是这么回事,近一段时间,常有人到村里打听药材的事。有的人还和我简单交谈过,说是想收购药材,但人走后就没了音讯。”冯强解释着这个事情,“上周,村里又来了一拨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们不光和我交谈了,还到种药材现场进行实地查看,虽然我不太懂药材专业的事,但我感觉这拨人挺像那么回事。临走时,有个老爷子还说会再来的。还有几个村也反映,说是见过这拨人。他们这拨人走后的第三天,董桂英当天去县城就回来了,进村就说要收药材。我今天才想起,那拨人走的时候,董桂英就在现场,还一个劲儿的问对方什么时候来,只不过对方却是笑而不答。现在想想董桂英那天在现场的种种异常,我才觉得她这么做是不是和那件事有联系。”

    楚天齐没有说话,而是在思考着,他也觉得确实有些蹊跷。
………………………………

第二百零八章 我姓何

    见楚天齐一直沉默不语,急的冯强在地上来回转圈,嘴里念叨着:“怎么办,怎么办。 ”

    楚天齐终于说话了:“冯主任你先回去,给我三天时间,我告诉你办法。”

    “三天时间?那要是那个‘超哥’派人去闹事的话,可怎么办。”冯强有些慌乱的说道,“董桂英说那个‘超哥’可厉害了,手下小弟也多,就是上面领导也要卖他面子。”

    楚天齐把手一挥,豪气的说道:“他敢?再借他几个胆他也不敢。你放心,那个“超哥”不露面便罢,如果他来闹事的话,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三天内不要让村民和董桂英签那个不平等的协议。”

    “那,那楚乡长,如果那个‘超哥’在这几天真到村里去了怎么办?董桂英还说有个村干部不听话,结果他家的孩子就离奇的腿折了。”冯强担忧的说道。

    “冯主任,你今天是怎么啦?平时你不是也挺凶的吗?让一个董桂英就给吓住啦?”楚天齐不悦的道。然后语气缓和了一下,笑着道,“你忘了?董桂英会演戏,她说的这些肯定是唬人的。再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