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办?”吕公子问。
孙立道:“无妨,他是客兵,也不敢太造次,我把他们劝走就行了。”
孙立和吕公子说完直奔晁盖这边来,旁边顾大嫂鼻子都气歪了。
晁盖道:“顾大嫂因何生气。”
“我这大伯哥就知道当官,平时兄弟连个来往都少。”顾大嫂道。
孙立过来,一眼就看到了顾大嫂,道:“原来弟妹也在啊。”
顾大嫂道:“对啊,听说吕家小子欺负人了,过来帮打架。”
孙立道:“那遍好了,既然都是朋友就不要打了。”
晁盖抱拳道:“原来是孙立孙提辖,失敬失敬啊。”
“晁团练也是久仰大名,没想到今天再这里遇到了。”孙立说,“不过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动刀动枪的,知府大人怪罪下来就麻烦了。”
晁盖一摊手:“这事可不赖我,本来以为登州地面太平的很,谁曾想道吃个茶都被人欺负。”
孙立道:“晁团练莫和这些小辈一般见识,看我面子赶紧的把兵带走,不然闹大了谁也不好看,改日我请众位喝酒。”
晁盖道:“这好办,只是我有个小小的要求。”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郓城大丰收
孙立来了,这面子得给。眼看着架打不成了,孙立让晁盖等人尽快把兵撤走,毕竟是客兵出了问题麻烦就比较大,打打闹闹,打个头破血流问题不大,真要是出了人命就麻烦大了,不然鲁达也不至于打死了镇关西就躲出去出家了。
晁盖道:“退兵没问题,我就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什么要求,晁团练尽管提。”孙立道。
晁盖说:“那混小子朝笑我兄弟,让他过来给我兄弟赔礼道歉。”
孙立非常为难,吕三公子是出了名的横,让他道歉就算勉强答应了日后也难免惹是生非呢。
孙立看看顾大嫂,道:“弟妹,劝劝晁团练,这为这点小事不值当跟那小子斗气。”
顾大嫂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毕竟这孙立是自己老公的亲哥哥,面子还是要给的。当即对晁盖道:“哥哥,这姓吕的小子蛮横的紧,让他道歉也容易,那就是打的他满地找牙,可是现在也打不了,我看不如这样,咱先撤了,等日后有了机会再找他算账,如何?”
晁盖叹道:“好吧,那咱就撤退吧。”
卞祥警戒,双方一起撤退,不过吕三公子也没什么胆量耍花招,双方一起撤退,顷刻间原本充满火药味的街道变的冷冷清清。这次打架在登州也是史无前例的,双方出动家丁、地痞流氓、士兵、衙役在内的各种势力上千人次,但是总体只有不超过三十个人受了轻微伤,主要是一批冲上去的丁三和他兄弟,被史进和石秀打伤的。
撤退途中刚刚好遇到了前来帮忙的邹润、邹渊,这两人也带了几十人赶来。见到晁盖道:“我们路远,听到消息赶来你们就散场了。”
“哈哈,一点都不晚,有这份心就很好了,走一块回去喝酒。”晁盖道。邹润邹渊两人半黑不白的,敢来城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丁三牙齿被打掉了好几个,兄弟伤了好几十,原本指望打赢了能得到吕三公子一些奖励,谁知道没打成,双方撤退,据说吕天南大发雷霆,吕三公子被关在家里,丁三连一个大子的补偿也没得到。
顾大嫂酒店,顾大嫂请客,非请大家喝酒不可,盛情难却晁盖等人就少少的喝了一些,倒是邹润、邹渊等人喝的比较多,翌日一早,晁盖等人就随着商队坐船离开,这次来登州清剿海匪算是胜利落幕,不过正因为这次行动也得罪了两个人。一个是登州水师,登州水师和海盗黑砂子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的,说他们没勾结傻子都不信,一个近海海盗没如果没有和朝廷水师勾结,根本存活不了多久。另外一个就是吕三公子,因为和晁盖在茶楼打架的事情吕三大丢了面子,登州人都知道他吃瘪了,被一个外地人给欺负了,出动了数百人也没讨回面子。更为恼火的是因为私自调动盾牌兵被老爹打了两巴掌,同时禁足一个月。这对于爱热闹,爱玩耍的吕三来说这是多大的折磨,正因此吕三公子对晁盖的恨与日俱增。
八天后,船队回到了郓城,受到了热烈欢迎。当然排场很小,仅限于团练内部的自家人。
吴用、朱武、公孙胜、刘梁、徐海等人,刘梁最为激动。
“庄主,这次出征意义重大啊,我建议设立一个纪念碑。”刘梁说。
“这是为何,只是清剿了一次海匪而已。”晁盖问。
“哥哥是不清楚,曾经有数十名商人联合起来出资十万贯要清剿黑砂子海盗,可惜人心不齐又没有大将带领始终没有成功,这次哥哥清剿成功算是为商人扫出了一条商路来,如此和辽东、高丽之间的商贸交往会更加的频繁。”刘梁说。
吴用道:“那岂不是跟咱们抢生意了,早知道就留下这个黑砂子海盗,反正咱们有水军护卫,亮他们也不敢动。”
晁盖笑道:“哈哈,我的吴军师,生意要一起做才好,一家做反而不好。”
“哈哈,已经给哥哥备好酒宴,还请回去入席。”吴用笑道。
部队回归,依旧是各训练各的。这次出征水军、山地排、史进、石秀、杨春、陈达等人都立下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功劳,功劳簿上一一记明不在话下。这次剿匪虽然没有像刘梁说的那样立碑纪念,但是也把整个行动编撰成册,以备以后查看。
冬季的到来也成就了冬天的大丰收,郓城稻田养鱼、养鹅、养鸭、养鸡等等各行业基本都是大丰收。至于马、牛、羊、骡子等都是大牲口,发展比较慢,谈不上什么丰收。
阮家村,渔场。
阮英指挥着收购鱼的档口再增加了三处,但是依然排的满满当当的。如此一来六个档口收购,三个收购鲜鱼,三个收购干鱼。即便如此每个档口前面卖鱼的老百姓依旧排着长龙般的队伍,不过大家也不着急,边聊天边等候。
入秋以后稻田里的水陆续干了,不少人家收获了稻子之后就开始收鱼了。夏季时候一亩地放了大约十斤鱼苗,没想到等深秋时候居然能收如此之多。只是深秋时候气温尚高,在没有保鲜措施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损坏,就把收鱼的季节延后到冬天。反正稻田里有个很深的坑,里面都是水,也不怕鱼干死了。
最近天气渐渐寒冷,滴水成冰,正好可以收鱼了。整个郓城沸腾了,养小鲤鱼、鲫鱼、草鱼的平均亩产有一百斤之多。养泥鳅的平均亩产有七八十斤之多。不少老百姓都非常的高兴,还了鱼苗钱,剩下的鱼全部腌制晾晒,准备过年过节的时候才食用。也有许多人家稻田养鱼面积十几亩,产量过多,必须销售,这才有了如此排队的场面。
收购来的鱼分为两种,一种是活鱼,主要是小鲫鱼、小鲤鱼、泥鳅等等,个头都不大。这类鱼渔场收购了之后依旧放在鱼塘,等养大了再卖,反正价格也便宜。还有就是鱼干,老百姓家里用土制烘干机烘干的鱼干。这鱼干比较有讲究,收购的时候根据成色而定,好成色的将作为食用的鱼干拿去销售,至于成色差的将再次烘干,然后粉碎成鱼粉,鱼粉主要是作为饲料用。
郓城的鱼干,尤其是小鲫鱼干、小泥鳅鱼干在开封、健康、应天、杭州、扬州等等地方都很热销,前来拉货的商船也是源源不断,形成了购销两旺的局面,商税也是增加不少。
时文彬满面红光,非常高兴的来视察阮家村渔场,这是实打实的政绩,说郓城是鱼米之乡也不为过,郓城百分之四五十的人家里都养鱼,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吃得起鱼。
阮英高兴的说:“怎么样,县令大人,明年这稻田养鱼面积是不是还要推广。”
“要推广,而且要大力推广,凡事有稻田的地方都要养鱼。今年不仅仅是多收了鱼,就连稻子也多收了。看来晁团练说的果然没错,鱼吃了稻田里的虫子、杂草,同时鱼粪又肥沃了稻田形成一个良好的局面。”时文彬高兴的说。
不仅仅是稻田养鱼大丰收,更为可喜的是养鹅场培育的大白鹅获得了大丰收,如今水面开始上冻,青草也没了,只留下两万只种鹅,其他的十多万大鹅都要被运去销售。考虑到一下上市那么多鹅会造成价格降低的问题,刘梁打算陆续销售,向数个大城市每个月销售四五万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陆续销售完成。同时水泊梁山这附近村民家里养的鹅、鸭子也是非常的多,虽然也有外来的几十家商贩收购,但是他们大多是小商贩,销货量很少。主要还得靠晁家商行来销售,刘梁参考烤鱼的烘干机模式,决定制作烟熏鹅、和烟熏鸭。屠宰后的白条鹅先进行腌制,然后烟熏风干成腊味,如此一来保存的时间就更长,销售的距离就更远。就连大鹅毛都留下来作为羽箭加工的材料,鹅绒鸭绒则用来加工成高档保暖衣,号称羽绒服。保暖效果非常好,堪比北方的兽皮。
郓城人从来没想到郓城会这么富有,就连山区的集市上到处都充满了鸡鸭等美味,往常年月普通百姓谁舍得吃这些,今年大不同通了,但凡家里有闲钱的,还不得买几只鸡回去炖吃。
附近百姓养鸡每家都不多,除个别山场养鸡外,一般农户也就是二十三十的,都是整天在荒山野地里吃草吃虫子长大的鸡,肉味香浓,味道鲜美。
晁盖自家的养鸡差不多也有五六万只鸡可以出栏,李庆子最近一直忙碌准备销售出栏,不过刘梁说鹅、鸭子由于天冷没办法放牧所以不得不销售,但是鸡不同,粮食还是比较充足的,养着下蛋吧。都赶在一块销售,上市集中价格下滑是肯定的,所以打算养着下蛋,留待明年开春或者夏天的时候再进行销售。
天虽然冷,但是队伍训练不能冷。冬季大练兵如火如荼的展开,部队又有了新的训练项目。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冬季练兵
虽然号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其实一般的部队没有这么严格,到了冬天大多是猫冬,无非是进行一些常规的训练。
郓城团练则不然,晁盖深知军队的重要性,一直紧抓军队训练,几乎每一个新兵都是晁盖一手操练过的。冬天一来,军队的伙食又做了很大的调整,由于鸡、鸭、鹅育肥出栏量大,军队伙食一改往日以鱼为主打的局面,变成以禽类为主。肉蛋几乎是天天有,吃的当兵的个个嘴角流油,穿的也暖和,棉衣、皮靴、手套应有尽有。
步兵训练随着冬季的到来增加了新项目,那就是雪橇。冬天一下雪道路难行,车辆几乎不好通行,因此雪橇的应用成为必然,普通步兵把雪橇的制作和使用作为训练科目,大大提高了军队雪地活动能力。还有相应的冬季土木作业、防寒防护等等。至于山地排训练的更加多些,甚至包括了滑雪板的使用等等。
练兵场上积雪虽然已经清扫,但是依然地面上依然有着薄薄的一层。士兵们整齐划一的站立着。这是二百名新兵,今天训练的科目是长枪方阵。晁彰是教官,晁盖带着焦挺等亲卫在旁边观看。
士兵拿的长枪每支长三米三,其中锋利的枪头长三十厘米,队伍整齐的排列着。
“刺。”随着晁彰的口号,士兵们刷的一下把长枪向前刺去。
“进。”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前行。
长枪兵作为对付骑兵的步兵兵种还是很有用途的,如同一只长满了刺的刺猬,任你骑兵再犀利也冲不进来。但是长枪兵的训练也不容易,首先是士兵心理,面对冲锋而来的骑兵心理不崩溃,不乱队形。其次要听从指挥,举枪、刺枪整齐划一,形成枪林,如此才能对敌人骑兵形成巨大的威胁。
晁彰本领虽然不是太突出,但是这练兵的本事日渐高涨,年纪轻轻训练士兵的本领刘唐等人丝毫不差。晁盖看了不住的点头,这小伙子有前途。
正训练呢,吴用来了,大冷天的还穿着个文士的长衫,也不怕冷,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吴军师来了。”晁盖道。
吴用说:“刚刚派去给黄信花荣送补给的商队回来了。黄信、花荣两人很感激,还赠送了一些回礼。”
“嗯,很好。回礼交付后勤部门登记造册。上次和青州兵一起战斗,发现他们的伙食太差了,黄信花荣这两人还是不错的,这才给他们送去了一千只肥鹅。”晁盖说。
吴用笑道:“哥哥高明,以慕容知府的脾性,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事情,一旦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的。这样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黄信、花荣肯定得来投奔哥哥。”
晁盖忙道:“真还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只是单纯的想着给他们改善一下生活。”
这事情谁能预料的到呢,晁盖也不是以个人身份给这两人送礼,而是送的补给,他们收下也不是以个人身份,而是以军队的身份收下,留给全体士兵食用的。
“哥哥,我感觉你的亲兵该从新改制一下,比如这次在登州和吕三公子冲突就是这样,显现出来了兵种的单一。”吴用说。
晁盖道:“如何改制啊?”
“哥哥安危其实不仅仅关系到哥哥一个人自身的安危,更关系到很多人的饭碗和前途,所以哥哥的安危是咱们团练的头等大事。”吴用道。
晁盖暗道,还真是这么回事,如今靠着晁盖吃饭的人怎么也有个万儿八千的。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晁盖问。
“随行亲卫从五十人扩充到一百人。兵种设置囊括轻骑兵、弓箭兵、刀盾兵,有炮兵最好,可惜了炮太重,不容易携带。”吴用说。
“那就改成四十名轻骑兵,三十名弓箭兵、三十名刀盾兵。只是这浩浩荡荡的一百人跟着去哪里也不方便。”晁盖叹道。
焦挺道:“在咱们自己的地盘自然用不到如此多的人,十名刀盾兵,十名弓箭手足以。只是如果去陌生的地方,尤其是有其他势力的地方,比如曾头市、比如登州城这样的地方才需要上百人护卫。”
“好吧。焦挺,这事情交给你来办理,尽快落实了。”晁盖道。
吴用笑呵呵的道:“还有一件事情要哥哥去处理一下,来了湖广一带做药材生意的人,叫做吕方,药材卖给咱们药厂了,不过这批货他是赔钱的,因此就想留下来参加咱们团练,药厂的人不敢做主,把他安顿到村中客栈,然后报了过来。”
晁盖道:“吕方,湖广人?看样子应该有几分本事,你事情忙不,不忙随我一起去。”
吴用连连摆手:“我这里一堆事情,除了军队里的事情还要张罗着明年开春的拳王争霸赛的事情。”
吴用说的也不是假话,一个军队一千六七百人规模,加上后勤每天很多事情要处理。
“好吧,你去忙吧。”晁盖道。
招募人手自然要考校武艺,大家的事情都比较忙,晁盖对亲兵道:“传令,叫史进和石秀过来。”
“是。”
这两人都在军营内呢,片刻功夫就到了。
史进问:“哥哥,是不是又要出去,这次去哪里啊。”
“去晁家庄。”晁盖道。
“啊,好啊,我这回去收拾东西。”史进道。
石秀笑道:“你忙晕头了不成,晁家庄就是哥哥的庄子啊,距离军营十里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