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军神-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焦挺拿出来数了数,道:“多了去了,三百多两银子,一百多两金子,铜钱也有几十贯。”

    为何晁盖出门要带这么多钱啊,就是因为晁盖吸取了教训,为何晁盖请宋江上山之后就被宋江架空,大权旁落。就是因为宋江爱给人钱,爱请人吃饭,请人喝酒。

    晁盖在路边找了一处农家的破院子,交了二百文的租金。晁盖道:“咱就找这个地方,搭建个粥铺,焦挺你去城里买粮食、铁锅。李逵,你去请几个木匠。”

    不一会儿李逵请的木匠到了,听说晁盖是要施粥,连钱都没要就给晁盖搭建好了个粥铺。这个所谓的粥铺就是个草棚而已,后面的农家小院就是厨房。

    从乞丐里找了四个看着干净的半大小子,让他们去河里洗洗澡,换上新衣服。都是十三四的少年了,粗笨的活还是会干的。

    焦挺拉了一车米来了,洗米下锅,中午的时候粥香扑鼻。又弄了几百个黑色的瓷碗,盛满了粥。

    李逵去花子堆里喊了一嗓子:“施粥,三百碗,来的晚了没有。”

    呼啦一下,花子又炸窝了一般扑过去,不过这次焦挺做好了准备,拿了一根牛皮的鞭子,凌空抽了几声响。

    “都听好了,人要有个人样,一律排好队,谁敢乱挤那就是牲口,别怪我手中的鞭子。”焦挺喝道。

    就焦挺那副面孔板起脸来大人都能吓哭了,更何况叫花子还是以小孩为主的了。大家在焦挺的威胁下排好了队伍,一个接一个的去领粥。

    这中午的粥是高粱、大米一起熬的粥,每人一大碗满满的。四个小孩掌勺,笨拙的给大家盛饭,焦挺在旁边盯着,但凡有不规矩的就是一鞭子。焦挺下手知道轻重以吓唬为主。

    中午施粥并没有太多,主要是孩子和妇女为主,施粥了三百多碗,其中还有抱着襁褓中婴儿一个妇女,女人年纪不大,也不过二十岁的模样,面容清秀,算得上小家碧玉。

    晁盖见她吃了过了粥把碗都舔干净了,只见她想去再来一碗又不敢的。晁盖拿了一碗粥跌给她,道:“多吃点吧。带个孩子不容易。”

    女人怯生生的接过去,小心翼翼的喝了。晁盖见她怀里的孩子饿的很瘦小,甚是不忍心,道:“你家男人呢。”

    “死了,今年黄河发水,他爹把我们送出来再回屋子里拿东西,房子就倒了,连人带屋子都没了。”女人说着流下了泪水。

    “你现在住哪里?”晁盖又问。

    “住土地庙,熬一晚算一晚吧。”女人道。

    晁盖把张兰叫了过来,说道:“最近我们在这里施粥,就四个小孩做帮手也忙不过来,你就跟着张兰,当个帮手,晚上跟张兰住一屋子,省得四处流浪了。”晁盖仔细问了,这女人夏津人,叫做程琳,今年才二十岁。

    “吃完粥一律把饭碗拿回来,谁敢拿走饭碗小心打烂屁股。”焦挺吆喝道。

    这些人倒也乖巧,吃完饭各自把碗筷拿到河水里洗净,然后再拿回来。

    晁盖安排李逵张兰看着铺子,和焦挺进城了。

    晁盖找人打听武松,连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道谁是武松,晁盖也不气馁,往前找了小小的饭店,桌子上面油腻的看不出本色来了,由于过了饭点了,也没人吃饭,只有小二在擦桌子。

    “小二,可还有酒肉。”晁盖问道。

    “有有,小店的肉锅常年不熄火。”

    “切二斤羊肉,再来两个青菜。一壶酒。”晁盖道。

    小二很快上了酒菜,晁盖和焦挺慢慢吃着。

    焦挺道:“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向哥哥这样的有钱人一顿饭怎么也得七八个菜,谁知道哥哥原来这么节省。”

    “你看,城门外那么多的乞丐需要帮助。咱们的钱其实都是从百姓手里赚来的,理应回到百姓中去。原来你也是闯荡江湖的人,称得上侠客,那你说侠客应该做什么。”晁盖问。

    焦挺道:“自然是纵横江湖,快意恩仇,劫富济贫了。”

    “也对,但是你说的那是小侠客,称不上大侠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晁盖说道。

    焦挺毕竟是读过几天书的人,对晁盖的说法非常的赞同。

    晁盖又问店小二:“你知道这城里有个叫武松的人吗,排行老二,人称武二郎。”

    “你算是问对人了,那熊孩子我再熟悉不过了,身材高大威猛,浑身是劲,可是有一样不好,喝醉酒就闹事,光我店里的盘子碗都打烂了好几十了,到现在还欠着我两贯钱呢。两年前吧,惹上了个狠角色,让人打的半个月下不来床,后来好了就出去了,好像是说什么发誓去少林寺学真功夫,也不知道真假。”

    “呵呵,这小子还真能折腾。他家里还有什么人吗?”晁盖又问。

    “父母早亡,只有个侏儒哥哥,不然这熊孩子也不会这么淘气,好好管教一下将来会有大出息。”店小二摇头叹息。

    晁盖又问武大郎如何找,店小二就不知道了,只说大郎满街卖炊饼。

    出来到街上,晁盖和焦挺两人漫无目的四处溜达,忽然就见前面有人打架,几个破落户围着一个人打,还不断的说:“吃你几个炊饼还敢要钱,活的不耐烦了吧。”旁边看热闹的不少,但是无人敢上前帮忙。

    这样的破落户如果是在郓城那非得用皮鞭抽的他改不可,这清河不归晁盖管,再说打他一顿过几天还这样。只是晁盖听到炊饼二字立刻就改变了主意,上前一看五个破落户居然打一个小个子的人,这人身高不过一米二,比宋江还矮上四十厘米,不是武大郎还能是谁。

    晁盖朝焦挺使个眼色,揍人这活自然是个亲卫干的。焦挺过去那叫一个顺溜,分分钟时间五个破落户全部哀嚎着倒地。

    “让你们欺负人,下次还敢吗?”焦挺问。

    “不敢了,不敢了。”破落户被打的七零八落,哪里还敢犟嘴。

    “给钱,道歉。”焦挺道。

    破落户纷纷掏钱给武大郎,武大郎收了钱,笑道:“没事了,没事了,你们几个走吧,下次莫要戏耍我就行了。”

    这武大郎实在是太忠厚了,别人吃他东西不给钱,还打他,他只认为那是戏耍他。

    赶走了几个破落户,晁盖道:“敢问可是武大郎?”

    “正是我啊,你们是?”武大郎问。

    晁盖道:“在下郓城晁盖,听闻二郎力气超群,特来请他去我县里做个都头。”

    武大郎搓搓手:“有这好事,不过可惜了二郎没在家啊,出去一年多,说是学艺去了,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他。”

    “哦,没关系,那就等他回来了再说吧。”晁盖惋惜道。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六十七章 有人闹事

    “你这炊饼怎么卖?”晁盖看大郎担子里的炊饼不错。

    “一文钱两个。”

    “这样;傍晚晚饭前你送三百个到南城门外的粥棚去。”晁盖道。

    大郎很高兴,大笔生意来了,道:“要这么多啊,那我得回去做,放心了晚饭前保证送到。”晁盖拿了钱给他,让他回去做炊饼了。只是武松不在,这可该如何是好,想来他这个时候应该是在外学艺,或者躲避官司之类的,再有两年才会到柴进府上。

    往前走,前面是个乱哄哄的菜市场,菜市场外面一群大老爷们蹲在地上。

    “他们在做什么?”晁盖问。

    焦挺笑道:“哥哥是庄主,很少来这种地方,这些人是找活干的人,有的会手艺,有的有力气。”

    招人这类事情都是各大商行的掌柜管理的,晁盖自然接触不到。想到既然找不到武松那就找几个其他可用的人吧。

    众人看到来了两个大汉,一看就是有气派的那种,赶忙过来问:“需要木匠不,我木匠活好着呢。”

    “需要瓦匠不。”

    “我砌墙可好了。”

    晁盖道:“需要木匠,只要大工,技艺精湛的?”

    “我,我,我。”

    一下出来二十多人,一个个都带着各种各样的木匠工具,看起来挺专业的。晁盖道:“是去郓城造船,一个月一贯,包吃包住。愿意去的报个名,两天后出发。”

    众人唧唧歪歪的问了许多琐碎的问题,然后纷纷散去,有的愿意去,有的不愿意去,反正两天后看吧。晁盖这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旁边蹲在个光头的汉子一直没过去,低头在那里打盹呢,焦挺反而注意到他了,这家伙身强体壮。

    “汉子,你在这等活怎么不过来问问。”焦挺问。

    光头汉子打了哈欠道:“我是种树的,这个时候一般很少有活,所以也不用过去问。”

    晁盖一听种树,来兴趣了。

    “汉子,你会种什么树?”晁盖问。

    “各种果树、各种木材树,只要是北方常见的树没有我不会种的。我家祖辈都是靠种树为生的,主要的活是给大户人家修建园林种植大树,不过到我这里就是什么树都种了,能混口饭吃就行。”

    “你叫什么名字?”

    “大家都叫我光头强,大名叫做周小强。”

    “嗯,光头强,好名字。愿不愿意跟我回去种树,在郓城。包吃包住,一年二十贯还是有的,平常管理树苗,春秋天种树。”晁盖道。

    光头强摸了摸大光头,道:“愿意,怎么不愿意,只要有树种,有钱拿我就干,只是工资得按时发,不能拖欠。原来有个李老板经常拖欠工资,我不给他干了。”

    “那好,两天后去南门外粥铺。”

    晁盖在菜市场又买了两只鸡,这才和焦挺回去。

    等回到粥铺的时候,李逵和张兰正在粥铺门口,好像和什么人刚刚打完架一般。

    “李逵,什么情况,又跟人打架了。”晁盖问。

    李逵道:“这次可不赖俺,一个泼妇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刚刚被俺骂走。”

    “什么情况,你说说。”

    李逵说了半天也说不清,还是上午过来帮忙的那个带孩子的程琳说:“那个女人是清河县里有名的泼妇,家里姓蔡,是本县大户。家里做着各行生意,也有几个粥铺,听说咱们这里免费发粥,以为影响他们家生意,所以过来吵闹,所以两位掌柜的才和他们吵了起来。后来那妇人被手下丫鬟潘金莲劝了,只怕这回去又要挨顿板子了。”

    “潘金莲,她的丫鬟叫潘金莲?”晁盖问。

    “这个丫鬟长的花容月貌,整个县城都有名。”程琳道。

    潘金莲属于典型的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从嫁给武大郎开始的。如果潘金莲嫁给个相貌相当的男子定然不会出现悲剧,事情就会彻底改变。

    晁盖把鸡拿给程琳,说:“路过菜市场买了几只鸡,你杀了顿汤喝吧。”

    程琳连连摇手:“虽然鸡汤好喝,可是我从来没杀过鸡,还是算了吧。”

    李逵道:“俺来杀。”

    李逵提了一把十五斤的板斧,抓鸡就要劈。

    旁边张兰道:“你这是杀鸡啊,你这是劈鸡,还是我来吧。”说着张兰拿出李逵送他的狗腿开山刀,锋利的刀锋飞过,鸡头就飞了,吓的程琳赶忙把眼睛闭上了。

    晁盖暗暗摇头,这两口子太暴力了,一个杀鸡拿板斧,一个拿开山刀。

    程琳是个知道好歹的人,没有再麻烦别人,趁着孩子睡着了的时候自己炖上了鸡汤,然后指挥那四个十多岁的孩子烧火熬粥。下午是熬的大米粥,整整四大锅。晁盖感觉光喝粥淡了些,就让焦挺从附近店铺买了十多斤咸菜条,切碎了放在几个大盘子里。

    约莫下午五点的时间,武大郎到了,离得老远就给晁盖打招呼。

    “晁大官人,炊饼送来了。”

    “大郎来了,坐下休息会儿。”晁盖道。

    武大郎做炊饼还是很有一套的,三百个炊饼,就那么几个小时他一个人做完了。聊了会家常,武大郎就回去了,晁盖也没过多挽留,大郎这人有些拘谨。

    还未到饭点,领粥的队伍排起了长龙,这队伍明显的比上午要长好多,看样子不下五百人。李逵、焦挺负责维持秩序,张兰、程琳带着四个帮工负责给大家盛粥。

    原本打算每人一个炊饼的,现在看来做不到了。只能分着来了,把炊饼掰开,每人一碗粥,半个炊饼。对于晁盖的施粥清河县大部分人都是很支持的,毕竟有难民,朝廷官员又不救助,有粥吃,有咸菜吃,还有半块美味的炊饼,这算是非常幸福的生活了,普通人家未必吃得上这么好。

    领到粥和饼的人纷纷在路两边坐开,一个个吧嗒嘴吃开了,大多是些孩子和妇女,一碗粥,半个饼算是能吃饱,看着大家伙吃饭,程琳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回里屋喝自己的鸡汤了。给孩子哺乳过的女人都知道,如果吃的不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奶水,晁盖买回来的鸡让程琳大感温暖,偷眼看看晁盖,这个充满威严的男人正让大家伙把碗筷放好呢,虽然言语上凶悍,实际上很会关心人。

    灶房里,程琳给晁盖、李逵、焦挺、张兰各盛了一碗鸡汤,然后一个人在草房边守着襁褓里的孩子“他是不是看上我了,不然为何会对我这么好?”程琳自问,程琳相貌中上等,就算是生了儿子,宝宝也三个月了,但是身材不难看,更丰满了,充满了成熟女人的魅力。

    程琳又摇摇头,自己就算是再漂亮也是个生过了孩子的女人,想再找个像样的男人不容易啊。

    刚刚收拾完毕,就听见外面有个母老虎骂开了:“哪里来的外乡人,也不打听打听。敢来这里讨野火,上午就让你们关门了,下午居然还敢施粥。”

    晁盖一看,来了个中年妇女,彪悍身材,水桶粗的腰,老爷们般的一张脸。

    旁边李逵说:“这妇人来了,就是上午的蔡夫人。她旁边那个丫头就是潘金莲,长的不咋滴,跟个豆芽菜一样,咋还那么多人喜欢。”

    晁盖无语,在李逵眼里只有张兰那样五大三粗腚大腰圆的女人才是美女,至于其他的女人他根本看不眼来。

    晁盖仔细打量,只见这女子不到二十岁模样,娥眉淡扫,美目传情,樱桃小口再配上洁白如凝脂的肌肤,身材不高一米六五那样,一身粗布的衣衫但是掩饰不住火辣的身材。潘金莲往那里一站就把旁边的那个丫鬟比下去了。

    蔡夫人显然是有备而来,除了带了两个丫鬟外还有八个短衣衫小打扮的家丁,一个个挺壮实,一看就是打手。蔡夫人指着黑李逵骂道:“就是这个混蛋,上午还想要打我,给我揍,揍出他隔夜的屎来。”

    八个家丁也是在清河县横行惯了的,也不看看李逵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敢上前去揍。

    李逵刚要动手,张兰突然跳出来喝道:“几个小丑,我打发了。”

    说罢也轮圆了大耳瓜子,啪的一下把打在了一个人的脸上,这一下声音巨响,两颗带血的牙齿飞了出去。有个汉子正面冲来想打张兰,让张兰一个正踢,踢中裤裆,腰弯成了虾米。看得后面的李逵都吓一跳,不过他喜欢,这样的女人才带劲。

    张兰也当真凶悍,五分钟时间,八个大汉全部被打的满地找牙。张兰迈着步子,慢悠悠的走到蔡夫人面前,笑道:“怎么,你还要打人吗?”

    蔡夫人吓的目瞪口呆,从来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更厉害的女人,今天算是见识了,但是清河是自己的主场,输人不输阵,依旧骂道:“小蹄子,你等着别走,我一会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