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还有一段时间,晁盖提前布局,把武松的东平府都监的位置给办妥了,兵力也从三千增加到了三千五人,而且原来士兵中的董平亲信、年老体弱者统统剔除了出去,现在的三千五百明士兵清一色的壮年,部队天天训练,偶还和济州军搞联合训练,实际上都是一家人了。
晁盖郓城出发,只带了罗云等数十名亲卫,一路北上,先是赶到了黄骅盐场,刚好遇到了柴进,柴进见晁盖来了,惊讶道:“哥哥怎么有空到盐场来,有大半年没来了吧。”
晁盖说:“过来检查一下盐场的生产情况如何”
柴进说:“今年雨水少,晴天多,三万亩盐田都是大丰收。加工的盐砖也有数百万块,只是货物堆积的厉害,商队销售的速度赶不上咱们的生产速度了。”
晁盖说:“草原上马牛羊无数,盐砖的市场很大,只是草原上牧民对盐砖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还是只认食盐,对于专供马牛羊使用的盐砖并不喜欢,等市场销路打开了就好了。”
晁盖检查不喜欢人陪同,晁盖和罗云仔细检查了盐场的每个环节,然后又去盐山看了看大盐仓库。一切都还是很不错的,和柴进说的一样,看来柴进在管理生产方便还是有一手的。
当晚晁盖在盐场宴请众将,十余军中和盐场负责生产的都到场了,晁盖、柴进、史进、孔阳也在场,未吃饭之前先在书房开了个小会议,罗云在外面警戒,会议级别很高,不容许记录。
柴进说:“哥哥,什么事情这么严肃。”
晁盖道:“两个严重问题,第一个是辽国即将入侵。”
“这,宋辽和平有了几十年吧,为何又突然入侵。”柴进不解的问。
晁盖说:“情报千真万确,至于为什么入侵也很容易解释。金国兴起,和辽国在辽东鏖战,辽国国力亏空的厉害,这两农业有些荒废,钱粮补给都不足以支撑和金国的战斗,因此他们需要南下打草谷,来补偿他们空虚的国库。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济州知府林大人即将升入户部做侍郎了。”
史进说:“从知府升入户部,官职还大了啊。”
孔阳道:“户部虽然是掌柜钱粮的大部,但是侍郎是副职,户部最少有三个侍郎,新去的侍郎没什么权利,还比不了知府。”
晁盖摇摇头:“情况比这复杂,恐怕是有些有心人要给咱们布局了,想要对付咱们,咱们在朝廷中实力很弱,能靠得住的就只有手中的刀枪。我宣布军部的三道密令,即日起开始执行。”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现在荣辱兴衰都和济州军捆绑在一起了,想要分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一道密令,柴进。”晁盖说。
柴进说:“柴进在,有什么命令尽管吩咐。”
“暗地里屯兵,把你柴家庄的三百壮丁发展成为一千壮丁,训练标准不能变,武器可以只配备一根哨棒,但是朴刀、长枪的必须准备好,一旦有事立刻可以上手,二十天内就把人手招募齐了,刀枪等武器由我来提供。”
柴进道:“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个密令,史进。”晁盖说。
史进站起来道:“在。”
“你部从即日起发展成混合营,编制三千人,其中五百骑兵,两千五百步兵。新兵只能从盐场老工人当中招募,在不耽误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练出一支能打仗的步兵队伍。”
史进部骑兵师现成的,主要就是步兵了,平常盐场工人一年也训练个二十几天,所以新增两千多步兵并不算什么难事。
史进道:“保证完成任务。”
“我们的兵一要数量,二要质量,这几年来你一直表现都不错,希望你这次能认真的把兵训练好。”晁盖说。
“放心吧,保证练的跟李逵的兵一样,一听说打仗就嗷嗷直叫的兵。”史进说。
晁盖看看孔阳,孔阳说:“是不是我们舰队也要改编了”
晁盖点点头:“是要改编了,正式命名为第四舰队,你是舰队长,编制增和水泊梁山里的水军一致,一千人的编制,战船配备上你这以飞鹰战船为主,少量蜈蚣战船,只是你这的战船都是风帆的,由于这里是近海,而第四舰队不执行远洋护航任务,所以不配备蒸汽战船。”
孔阳道:“是,服从军部命令。”
第四舰队补充了部分战舰,十艘蜈蚣战船,八艘飞鹰战舰,而且每艘飞鹰战舰上都配备了一门一千斤重的红衣大炮,开花弹也有储备,只需士兵熟悉了战船和火炮战斗力会很强旱的,要知道附近的登州水师配备也不过七八艘飞鸟船,至于上就不用说了,由于火炮年久失修,生锈陈旧,根本打不响,主要靠巨弩作战。武器上落后了许多。
最后,晁盖说:“除了扩军外,大家要注意士兵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严防细作渗透,这里的细作不仅仅是国外的,更有其他势力的,你们明白吧。”
众人点点头:“明白,我等会小心在意。”
晁盖在盐场停留了三天,这三天里,晁盖白天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晚上和士兵们一起观看散打比赛,一起参加篝火晚会,士兵们都知道,他们的最高长官叫做晁盖,给他们提供了军饷和高福利。
第四天,晁盖应邀去了柴进府上,柴家庄后院,晁盖简约了柴进家的壮丁,训练的也是有模有样的,站的笔直,身体强壮,比那些所谓的江湖人强多了。
柴进最近腰包鼓的厉害,盐场、海贸、粮食都赚了许多的大钱。柴进说:“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
柴进说:“有啥好想法,说出来看看。”
柴进道:“我这庄上,招募三百壮丁已经是极限了,再招募就只能从外村来。我想按照哥哥在济州的发展模式,把附近几十个村的壮丁在农闲时候进行军事化训练,将来一旦有事也可以派上用场。”
晁盖说:“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也很危险,你有把握地方官会同意你这么做”
柴进说:“同意肯定是会同意,但是这厮总会想办法多收点钱。咱们可以换个方法啊,这附近十几个村子都在给咱们商队供应藤编的箩筐、簸箕等器具,咱们可以以技术培训为名,把这些村子里的壮丁集结到盐场进行军事化训练,训练中的开支一应有我柴家承担。”
晁盖道:“壮丁训练的开支盐场还是负担的起的,你即日起开始准备吧,明天我还有事情就要出发了。”
沧州一带在北宋这时候属于边关地带,比不得中原,生活相对比较贫困,以往粮食都不够吃的。这两年收益与柴进引进来的天王米新品种,大家最起码能吃饱饭了。生活不能光吃饱饭,还得有钱花,柴进又给了他们一个门路,藤编。
所谓藤编就用荆条等柔韧性好的树枝来编制各种器具,在没有塑料制品的年代里,成粮食装东西的大箩筐、加工粮食的簸箕等等一应物件都是用藤条或者细草来编制的。海外贸易运输的发展对藤编类的包装产品需求很大,光是靠着郓城一带的农户很难以满足供应了,柴进就在这附近发展了十几个村子,给编制藤编。一旦有经济联系农民就变得乖乖听话了,你要想向柴家商行销售藤编制品,就得加入柴家组织的藤编行会,这就是个技术交流的行会,不收会费,但是有定期的技术培训,所以大家也很乐意。这次柴进拿这个做文章,招募千八百的民兵前往码头进行准军事化训练也是可行的,至于具体细节就不是晁盖该管的事情。
辞别了柴进,晁盖率队直奔井陉山区。如今的井陉山区虽然还隶属于真定府,但是实际上已经完全被晁盖控制了,进山两条主干道都修建了关墙和炮楼,卞祥营共计编制了三千山地兵。鲁达营原本只有五百,来到井陉山区后又新增了山士奇作为副将,如今也是一千人的配置。山区里安置了上万人难民村,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只有不到三层的精壮在铁矿和煤矿干活。
还没到山口,晁盖刚好迎头碰见了鲁达,这大和尚提着禅杖骑着匹高头大马气势汹汹的拦住了去路。看见是晁盖,鲁达大笑:“怎么是哥哥啊,我还以为真定府兵又来了呢。”
晁盖道:“什么事情惹得你这么大火气。”
………………………………
第四百三十八章 马场夜话
上一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廷格局
鲁达道:“真定府的这群兵,竟然想要山里的马匹,一开口就是五百匹,还不舍得出钱,前翻来了两次被卞营长好言给劝走了,今天刚好轮到我执勤,看到有队伍来了,还以为是真定府的兵呢。hua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最新章节访问: 。”
事情原来是这么回事,也不知道哪个长舌头的,把井陉山里养着数千匹马的事情给说出去了,真定府的一个都监;叫做赵陇的前来买马,买马也就算了,问题是给不了现款,给打真定府的白条。一来马场的马匹不外卖,二来他们给不了现款,给打官府的欠条。官府衙门本来应该很有信用的,但是近年来衙门的信用越来越低了,衙门府库那点钱不够各级官僚侵吞的,欠款白条猴年马月能要回来啊。所以第一次赵陇来买马的时候让卞祥好言给劝走了。
前天又来了一次,缠着要买马,卞祥没在,解珍给劝走了。所以赵陇就被列为了不受欢迎的人,所以今天鲁达一见来了队骑兵还以为是赵陇又来买马呢。
晁盖道:“来这里一年多了,还习惯吧。”
79,
鲁达道:“刚开始时候还不习惯,洒家性子直,见不到难民受苦。不过渐渐的也习惯了,难民也不全是好人,也有许多好吃懒做的家伙。现在难民村里的难民,除了老弱基本都靠干活来养活自己,完全靠别人是不可能的,洒家算是明白,救急不救穷,要是他们自己没有上进心怎么救都没用。”
晁盖说:“我先去马场,你还是继续执勤巡逻,下班了咱哥两个好好聚聚,好好喝两杯。”
鲁达连忙摇手:“洒家戒酒了,洒家戒酒了。”
说完鲁达带队继续巡逻,晁盖则带人去了马场。
外面正是盛夏天气,热浪袭人,燕赵大地一般盛夏高达四十来度,但是井陉山里温度低,马场所在的山谷的比外面低十来度。hua
马队沿着宽阔的山间小路直奔马场,这道路宽了能有四米,完全能并行两辆马车,夯土的路面还有一层硬砂,即便是下雨天也不会泥泞,路两旁是护路的道沿石。
罗云道:“记得以前来的时候山里的路可是有一人宽的,崎岖难行,许多地方都得下马步行,修路的这劳动量可不小啊。”
晁盖道:“这路是卞祥、鲁达和苏县令一起修的,干了大半年,除了粮食和工具之外其他没有什么花费,刚好赶上田虎作乱,东来的难民极多,以工代赈修建了上百里的山路。”
沿着林间道路走了几十里路,来到马场所在的山谷。山谷里溪水正充裕,牧草长势还是很猛的,只是马匹地方太小了,在十几里长的一条山谷里养着将近五千匹马,这个时候也是靠外购的草料为主。
马场的事情晁盖只是大致的检查了一下,毕竟这属于养殖方便的事情,不可能啥都过问。
马场里有五十名装扮做马夫的士兵,和三十多人的壮丁,八十来个人负责搬运五千多匹马所需要的草料,太忙的时候时候卞祥会安排其他士兵来帮忙。
马场的排长是最早跟晁盖的兵,和晁盖也很熟悉,带着晁盖检查了草料场和饲料仓库,还有一些疾病预防的措施。
晁盖道:“鲁达鲁营长怎么说他戒酒了”
排长道:“说来就话长了,这是春天时候的事情了,鲁营当时正负责安顿难民,难民们住的都是地窝子,又都是老弱,山里狼多,所以安全就成了问题。
这天下午,鲁营长休息,酒瘾上来,就喝高了,酩酊大醉,睡得厉害。晚上的时候,执勤的士兵发现有狼进村叼走了一个小孩,十个人牵着狗就猛追了上去,可是谁曾想到山里有一群狼,十几只狼。十个兵发出信号就和狼展开了恶战,等到增援的士兵赶到的时候,十个兵伤了四个,被叼走的小孩已经死了。鲁营长当晚虽然没有执勤,但是负有领导责任,鲁营长认为那晚上他不喝醉,由他带队执勤的话肯定能救下孩子,而且士兵也不会伤的那么多,为了这件事情鲁营长就戒酒了,虽然没有完全戒掉,但是很少听说他喝高过。”
晁盖点点头,原来这还有故事,这年月山林茂密,莫说狼了,就是老虎也常见,因此这野兽吃人也就很普遍了,原著中李逵的老娘就是被老虎给吃了的。
晚上,鲁达下班来到马场找晁盖,伙房里特地弄了几个好菜,油炸金蝉,水煮大虾,清炖山鸡,都是硬菜,晁盖宴请鲁达、山士奇两人。
山士奇现在是抛家舍业了,家里人都送到济州了,山士奇独自在井陉山里,作为鲁达的副将。
山士奇颇为感触,道:“造化弄人,本来我打算好好的刘梁大掌柜的合作,做几趟大生意,家境也算殷实,好好的做个富家翁,谁曾想弄到现在家都没发回了。”
晁盖道:“山兄弟且忍耐一时,等待时机到了咱们就出兵收复山西。”
山士奇吃惊道:“哥哥说真的啊。”
“晁盖哥哥既然这么说肯定是真的,等到时候哥哥一定派我们营去收复太原。”鲁达道。
晁盖说:“这个现在没发定,到时候再看吧,不过时间肯定不会太久,或许一两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到时候山兄弟随时回老家都可以了。”
三人菜吃了很多,但是酒没怎么喝,鲁达问:“别怪洒家多嘴,哥哥来这山里恐怕有什么事情吧,要是不涉及秘密就先说说吧。”
晁盖说:“肯定涉及秘密,但是二位一个是营长,一个是副营长,又怎么会隐瞒你们,只是事情尚无定论,二位不要乱说就行。”
鲁达道:“洒家都不酗酒了,还是能管住嘴巴的。”
晁盖指了指北方,道:“辽国可能要南下了,最可能的目标就是真定府、大名府两地。”
“这是为何,辽国不是和金国打的火热吗”鲁达不解的问。
晁盖道:“根据咱们的情报,情况是这样的。辽国和金国在辽东和金国交兵,双方打的都很艰难。金国毕竟刚刚兴起,虽然士兵勇猛,但是资源贫困。辽国虽然地方大,人口多,但是国立亏空的厉害,再加之这几年辽国天气不好,连年干旱,造成粮食减产,牧草长势也不好,辽国为了获得充足的粮草和金国作战,只能南下打草谷,相对富裕的真定府和大名府就成了辽国打草谷的好地方了。”
鲁达一听这话来气了,一拍桌子,喝道:“直娘贼,竟然还敢来打咱们的主意,咱们就是在正定府啊,恐怕到时候也会受到辽兵袭击。”
“这正是我来的目的,检查军事设施和士兵训练,不管辽兵来多少,井陉不能丢。”晁盖道。
鲁达毕竟是官军出身,对于打草谷这类事情太过熟悉了,叹道:“真定府城池高大肯定不会有事,但是下面的那么多县城、村子可就要倒霉了。”
山士奇道:“真定军看似强大,实际上吃空饷的厉害,军中老弱居多,装备差,训练也差,远远不如大名府的士兵来得精锐。辽兵大规模打草谷,真定府下辖各县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