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军神-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晁盖道:“都是些精壮的汉子,带在身边也不安心,杀了有伤天和,交给栾廷玉,让他甄别一下,愿意走的就走,愿意留下的临时编制一下,等带回了郓城再打乱编制从新分散到各军中。”

    且说登州吕家,吕天南家主来回踱着脚,这个五十来岁人原本保养的非常好,现如今显得非常的苍老。旁边吕大公子、吕二公子坐在椅子上丝毫不敢发声,吕三公子的尸体已经运回来了,放在外面客厅。

    “啊,你们说说,怎么会败得如此之快,沂水三百铁卫全体覆灭,金矿七八铁卫覆灭,去增援的六百骑兵又是全军覆没,咱家还剩下什么”

    二公子轻声道:“还有两座铁矿,两个铜矿,还有数上千熟练的铁匠。”

    “金矿数百铁卫都守不住,两个铁矿一共没有二百人能守得住,铜矿几乎没有守卫,至于铁匠那是工匠,哪个能出来玩命”吕天南怒道。

    吕大公子道:“咱们可以向朝廷上告,咱们和兵部关系不是非常的硬啊。”

    家主叹息道:“没用的,双方不过是利益关系,现在晁盖占领金矿,开采两年的黄金足够他打通任何关节,投降吧,我亲自带人去见晁盖。”

    当晚吕天南召开家族会议,大儿子吕莱、二儿子吕金,还有其他的堂兄弟等等直系数十人,家族会议吵翻了天,不过最后还是一致同意,惹不起,趁着现在只损失了一座金矿向晁盖求和,免得全家被灭。

    吕天南亲自带领了五六个族中弟子前往谈判,吕莱道:“人是不是太少了点,万一姓晁的有什么歪主意怎么办。”

    吕天南道:“一千多铁卫都损失完了,现在还剩下那么三头二百也不顶什么用”

    “那也不能鲁莽的过去,要是他们一生气直接把人砍了就麻烦了,咱们必须找个熟人带着过去。”一个吕家的长辈提议。

    吕天南道:“看来只有去请顾大嫂了。”

    吕金说:“前段时间还刚刚和顾大嫂打了一架,恐怕请不动吧。”

    吕天南说:“就知道四处惹事,我让管家去办吧。”

    吕天南那是登州的豪强,说话比知府都管用,管家也是个聪明人,脑袋精灵的很,他不去直接找顾大嫂,而是去登州兵马提辖孙立,孙立此人平时和吕家交好,吕家有难不出面也说不过去,孙立厚着脸皮去求兄弟媳妇,顾大嫂和孙新正在店里忙呢。

    小二来报:“孙提辖来了,在后堂呢。”

    顾大嫂道:“这哥哥平日里难见到他人影,怎么今日反而来了呢。”

    其实顾大嫂打扫已经知道了吕家金矿的事情,高兴的她拍手叫好。

    孙新说:“哥哥平日里忙,不可失了礼数,咱们去见哥哥。”

    当即两人来到后堂,见到了孙立。

    闲聊了几句,孙立道:“弟弟和弟妹想必听说吕家的事情了吧。”

    孙新道:“什么事情,还真不知道。”

    孙立说:“吕三公子在沂水县战死,招远的金矿也丢了,损失惨重。”

    顾大嫂道:“噢,这事啊。前段时间吕家不还是牛气冲天的抢夺沂水县的银矿吗怎么这会连金矿都丢了。”

    孙立道:“嘘,切莫乱说。吕家损失了数百铁卫,正在气头上呢。”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市场经济的萌芽

    顾大嫂不过是个应孙立要求的传话人而已,晁盖热情招待这夫妇二人,话带到了,说清楚了,顾大嫂和孙新在金矿就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顾大嫂来找晁盖告辞。

    顾大嫂道:“事情带到了,我们就要回去了。”

    “这矿上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的,我也就不久留了,等他日二位去郓城,我带你二人看看水泊梁山。”晁盖道。

    一路无话,顾大嫂和孙新就回到了登州,给孙立说,见到了晁盖,晁盖说了要谈判让吕天南亲自过去谈吧。

    孙立就又转告了吕天南,吕天南组织了十来个人的谈判队伍,赶奔金矿。距离着金矿还有十来里地呢,吕天南的心理七上八下的,并非害怕,好歹吕天南也是一方霸主,还不至于这么胆小,而是感觉到可喜,金山银山的一样的一个大金矿再也不属于自己了,心理百感交集啊,怪只怪自己这么多年来自以为手中有些力量,开始自大起来。

    又走了一段时间,距离金矿还有三四里地的模样,前方号角轰鸣,冲过来一百骑,带队之人白马银枪,身后百骑也是威风凛凛,手里提着狼牙棒背上背着弓箭。

    “来的可是吕天南,吕大掌柜的,在下罗云奉命迎接吕掌柜的”罗云道。

    吕天南一看,这哪里是迎接,分明是看押,自己一行十余骑,对方来了一百多骑兵。

    吕天南道:“正是,辛苦了。”

    罗云带着吕天南等一行人缓缓而行,慢慢的来到金矿。宽阔地带上,焦挺正带领士兵进行训练呢,小三千人的规模练起兵来也是喊杀声震天。

    这次谈判晁盖没出面,吕天南直接见的朱武、栾廷玉。吕天南还想见见晁盖,让朱武一口回绝了,一句话,这事还不够资格让晁团练出面,咱们谈就行了。

    谈判进行了三天,朱武、栾廷玉都是宽厚之人,双方握手言和,从此不在为敌。招远大金矿归属济州团练开采,和吕家再无关联。由于战火是吕家挑起的,另外赔偿五万贯才战争赔款。

    吕天南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这金矿价值百万贯都丢了,还在乎多赔偿五万贯没,主要是吕家已经没有可战之力,自己不过是一个发展矿场的,人家济州团练使发展军队的,双方走得路都不一样。

    双方签署了矿场转让协议,自此之后招远大金矿就成了济州团练名下的产业了。

    吕天南失魂落魄的带领队伍走了,虽然丢了一个大金矿,但是保全了吕家如果再打下去吕家就全完蛋了。

    事情告一段落,三千护卫队经历了几场战斗的洗礼也不再是新兵了,轻伤员陆续归队,又补充了百余名预报兵,护卫队还是三千人规模,趁着夜色开拔登州海边,乘坐上巨大的战船,回新济州岛了。

    栾廷玉道:“多好的一支兵啊,三千来人战力相当可观,要是留下来该多好。”

    旁边杨志说:“朝廷对地方非常猜忌,如果长期留下来肯定会有人拿这个做文章的。”

    晁盖自然是不能在金矿久呆,当即和朱武一商议,决定命令栾廷玉、项忠、徐岳率部镇守招远大金矿,考虑三百骑兵人力单薄了些,晁盖命栾廷玉从三千与矿工中招募二百名步兵后备兵,后备兵不是属于正是兵,但是要经历严格的训练,一旦哪个营需要补充军力就直接补充过去。

    晁盖、朱武、杨志、罗云等人率领二百余骑兵队伍返回了郓城,吴用前来迎接,道:“恭喜哥哥大胜而回。”

    晁盖道:“都是将士用命换换来的,最近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吴用道:“麦收结束了,现在正在夏种,老百姓忙着播种天王米和高粱呢,程知府前几天来信说要修水利,说想请你过去商议。”

    朱武笑道:“这程大人还真是性急,现在都入夏了,雨季再有一个月左右就来了,现在修水利恐怕来不及了吧。”

    “程知府像来稳重,他府衙有人才,应该有可行性。今天先休息,明日我和吴用出去转转。”晁盖道。

    第二日,晁盖、吴用、庞万春点起一百名士兵,乘坐飞快的蜈蚣船先去济州城拜会了林知府,林大人正在书房练字呢,看晁盖来了很是热情,让人给晁盖拿来了一盘子红彤彤的樱桃。

    林大人道:“三年前推广的果子开始结果了,只是销售很是问题啊,老百姓有好东西也不好往外卖,一个个都来城里走街串巷的也卖不了多少。”

    “官办的苗圃再推广苗木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题,主要是以花椒、板栗、核桃、大枣、水梨等耐存放的果子为主,商行收购了也好加工、外销。水果类的诸如樱桃、桃子、杏这一类的东西推广的很少,老百姓家里也不过房前屋后种点儿,除了供应自己吃之外所剩不多了。可能有个别苗圃为了卖苗,吹嘘水果的价值高,百姓盲目跟风种植才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晁盖解释说。

    政务上的事情毕竟是林大人负责,民生出了问题这是他的责任,林大人道:“粮为主,水果只能靠后,我打算制定个地方性个规定,大田只能种粮食、棉花类作物,至于水果、干果类的作物则只能种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或者荒山荒地里。”

    几人商讨了一下,决定还是以宣传引导为主,规范苗圃的经营行为,严禁任何虚假的夸大的宣传,一经发现重罚,终身不许从事苗圃这个行业。但是对老百姓是不是可以在地里种这个东西,没必要搞个硬性规定,济州虽然还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已经出现了市场经济萌芽,比如樱桃,今年价格高,许多人愿意种樱桃树,但是过几年樱桃不值钱了,老百姓就会把砍伐樱桃的数量,改种别的树或者粮食。

    晁盖道:“咱们济州百姓富裕,生活安定,但是忘战必危啊,辽国虎视眈眈,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进攻河北,所以咱们要早做准备。”

    林大人道:“军事我外行,要加固城墙、修建其他城防设施,只要不檀越了官家规定,晁团练就去做吧。我最近打算做个公共卫生项目,在济州城及其四个县城修建公共厕所,前几天我微服出巡,发现许多百姓找不到厕所在墙根解决,实在不雅观。”

    晁盖说:“行啊,公共卫生很重要,需要人手林大人尽管开口。”

    林大人笑道:“不用,不用。济州府库还是很充盈的,钱粮、人手都够了。”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货船交付

    这年月有个最大的好处,大的工程都是发动老百姓干活不开工资,尤其是是水利兴修喝道、水渠类的,老百姓们都明白修好了水利也是为百姓着想,所以也没人提工钱的事情,最多管给饭就行了。

    东平府有三条河流年年发洪水,以前也修过,但是钱粮不足,也没办法一次性根除了祸害,这不这次程知府发狠了,征用三万民夫清理河道,开挖沟渠,修建防护林,工程做得浩浩荡荡的。

    晁盖把陶宗旺调了回来,军部里晁盖把陶宗旺叫到了办公室里。

    晁盖道:“你比我大几岁,就叫你老陶吧。”

    “这么叫着亲切,是不是东平府修水利的事情啊。”陶宗旺问。

    晁盖摇摇头:“东平府的水利工程都是小河道,以东平府自身的实力也修得了,派你过去只是友情帮助,毕竟程大人我老丈人。我找你来是有另外的一个大工程,非常巨大的工程。”

    陶宗旺说:“多大”

    “修路,宽敞的马路,最少得一千多里。也就是从黑龙岛南部的安平港,途径白鱼港,然后到猛牛草原,然后到黑龙城。这一路连绵千余里,所经过的河道也有几十条,你看看是不是大工程。”晁盖说着把大致的图纸递给了陶宗旺。

    陶宗旺看了半天没说话,晁盖还以为是吓到了呢。

    陶宗旺道:“开山修路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给我足够的人手,只是这黑龙岛上人口甚少,而且都是移民,恐怕很难征调百姓干活了。”

    “不用征调百姓,我打算采用另外的模式。征调百姓干活虽然省钱,但是组织性纪律性不强,我打算把你这个工兵营升升级,升级为工程兵团。”晁盖说。

    陶宗旺挠挠头:“啥叫兵团。”

    “就是那么一个叫法,按照现在的编制,济州的一个营是五百人,海外是一千人,一个工程兵团最少起码也要有一万人左右,兵种还叫工程兵,年龄选择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精壮士卒,其中有数量众多的各类工匠、测绘人员。”

    陶宗旺倒吸了一口冷气,掌管一万人工程兵团,这可是相当了不起了,自家祖坟上冒青烟了不过单子也重啊。

    陶宗旺道:“这么大给工程兵团,我能行吗。”

    晁盖说:“有什么不行的,工程兵团主要是干工程,修桥修路修城池,除非万不得已不会打仗。工程兵团内部可以把工匠、技术人员单位列出来,这些人是兵团的中坚力量,军部不会调用。普通工程兵则有可能抽调出来加入步兵或者骑兵。以后部队就不直接招兵了,想要当咱的兵必须都从工程兵团里干几年再说。”

    陶宗旺搓搓手:“只要不让我带兵打仗就行,修桥修路我在行。”

    晁盖说:“这件事情还在策划中,对外先不要说,你先去东平府吧,协助程知府好好的把河道清理一下。”

    “是。”陶宗旺转身离去了。

    陶宗旺去了东平府修水利去了,晁盖留在郓城则开始了夏季大练兵,许多营的兵都派出去了,为了保持济州军整体的数量不得不成立新的营。王进成立了一个骑兵,统领三百名骑兵。杨志则让他带领一个步兵营,士兵五百,为弓箭兵。杨志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刀和枪,实际不然,杨志的弓箭也是很厉害的,和唐斌不相上下,统领弓箭兵还是搓搓有余的。

    晁盖亲兵,罗云统领三百骑兵,王进部三百骑兵、牛皋部三百骑兵、石宝部三百骑兵,秦明部三百骑兵,黄信部三百骑兵。

    庞万春部五百步兵,杨志部五百步兵,李逵部五百步兵、糜胜部五百步兵。

    水军阮小二部一千水军,阮小五部一千水军。

    由于济州马市的原因,济州军马匹多,所以拥有六个骑兵营,四个步兵营。可谓是兵强马壮,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天气炎热,但也是正是练兵的好时候,早晨天还不是太热的时候,兵营里士兵正进行严格的训练,中午天热的时候则进行另外的训练。

    这日石宝率领三百骑兵上午进行了冲锋厮杀训练,正午天热的时候则来到水泊梁山边上。

    石宝道:“全体都有,下马,换铠甲。”

    “是。”

    骑兵们纷纷下马,脱掉坚固的钢铁铠甲,换上了软木的铠甲,这时代没有救生衣,所以骑兵乘坐战船的时候要用软木的铠甲,软木铠甲,挺厚的软木铠甲,穿着这铠甲能起到救生衣的作用。

    骑兵们刚换完铠甲,水军的蜈蚣船就到了,十五艘蜈蚣船,搭载三百士兵在水泊上快速突击,蜈蚣船顺风时采用风帆做动力速度很快,无风时候采用脚踏水轮做动力,一样跑得飞快,时速能到一小时四十里那样,只需水手轮换踩踏,几个小时便可以到达水泊梁山任何的一个角落。

    石宝站在船头,享受着风浪的吹拂,旁边阮小五一脸的微笑。

    石宝道:“阮队长,我记得原来你这舰队里不是还有几艘飞鸟船了吗”

    阮小五笑道:“水泊里水浅,更加上小港口非常多,飞鸟船吃水深,许多地方不能去,远远不如蜈蚣船来得方便,更为主要的是蜈蚣船现在也配备了虎蹲炮,火炮的威力大了,遇到其他的大船也丝毫不惧怕,所以就逐渐的把飞鸟船送给其他的舰队了。”

    石宝点点头,表示理解了。这水泊纵横数百里,看起来烟波浩渺,实际上是个大水洼,深的地方不多,大部分地区水深也就一米两米的,的确不适合大船航行。

    随着口令声,十五艘蜈蚣船在一处“敌人”隐藏的无名小岛登陆,石宝率领士兵步战,以弓箭兵、盾牌兵相互掩护之下冲上了岛屿,然后与敌人肉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傍晚时候石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