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军神-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新问:“你掐我干嘛”

    “你刚才跳出去打了两架,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你是生怕我出手伤人。”顾大嫂道。

    孙新劝道:“咱就是做点小生意的,济州那边银矿让人抢了,码头商铺也让人砸了。晁盖斗不过吕家的,咱们也得消停一下,不能帮着晁盖,咱中立行吧。”

    顾大嫂摇摇头:“你一个大老爷们什么都不懂,这叫兵法,懂吗”

    “什么兵法”孙新问。

    顾大嫂道:“砸个商铺,抢个银矿能伤的了济州军的分毫吗,连皮毛都伤不了。他们的商队在海上是无敌的,你知道无敌是什么意思吗过几个月你就知道了。”

    孙新直摇头,他的武艺都是跟哥哥孙立学的,兵法什么的真还不懂。

    一时间江湖上各种小道消息都在流传,说济州晁家斗不过登州吕家,吕家财大气粗兵强马壮,晁家不过是暴发户,没根基,等等,各种消息流传。

    且说李云狼狈的回到了郓城,来军营找晁盖汇报,晁盖没在,吴用、栾廷玉等人在呢。吴用说:“李捕头辛苦了,这是您的奖金,还有同去的捕快也有份,回去好好工作吧。登州之行你们做得很好。”

    李云一看,这钱可真不少,五十贯,县令大人一年的俸禄也就这么点吧。普通捕快的奖金也有十贯,看来这一趟还是值得的。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张顺出海

    兵不是所有的将领和新兵都有机会接受晁盖的亲自训练的,当然这个训练很苦很累,也有个别人因为坚持不下来吹哨子放弃,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坚持下来了。

    马劲在接受完半个月的训练后,说:“以前总以为自己会武艺就了不起了,现在看来差远了,当一个好兵可不是只会武艺那么简单的事情,更不用说当将领了。”

    半个月只能算是突击训练,半个月后,马犟、马劲、滕氏兄弟等人已经熟悉了训练大纲,完全可以带队训练。

    这日傍晚,晁盖把张顺、王六定叫到了帐篷里,晁盖道:“张顺兄弟,六定兄弟,训练下来感觉如何。”

    王六定扭了扭身上的肌肉,叹道:“浑身肉疼。”

    张顺说:“我还好,如果不是以前常年的锻炼恐怕也坚持不下来,这训练太狠了,怪不得哥哥的那些个亲兵看上去那么自信,原来都是经历了这残酷训练的结果。”

    晁盖点点头:“这批学员的素质非常的好,尤其是练习水里功夫的人能练出这成绩已经相当好了。你们两个,还有江州来的那批水手咱们要出海了。”

    一听要出海,两人很高兴,张顺道:“好,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晁盖说:“不过咱们海上的舰队作战方式和大宋传统水军完全不同,到了舰队里两位只能从小兵做起,当然了张顺还是营长的待遇,王六定还是连长的待遇。”

    两人表示理解。

    第二天,张顺等带领数十名水手先赶奔日照港等候,晁盖则带领亲兵回到了郓城,和吴用、朱武、栾廷玉、王进济州军核心人物密谈了一晚上,具体什么外人也不清楚。谈完之后,晁盖率领庞万春、罗云等二百亲兵赶奔日照港。

    庞万春并非晁盖亲随,但是考虑到最近是非常时期,所以军部调了庞万春兼任晁盖亲随。

    傍晚,日照港口。晁盖、庞万春、罗云、张顺、王六定等及其亲兵、和从江州招募来的水手在港口登上了飞鹰号战船,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张顺还是吃了一惊,飞鹰战船是以飞鸟商船为蓝本打造的。战船上装铁甲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更为稀奇的是飞鹰战船中间的位置的有一个数米高的烟筒,往天上喷着白烟。

    一共是三艘飞鹰战船,晁盖等人上了旗舰。一上船张顺就有些憋不住了,想四处看看。

    晁盖道:“张顺、王六定,今晚左右无事,我就带你们看看。”

    亲兵打着灯笼,张顺等人跟着晁盖。

    晁盖先指着船玄和甲板道:“虽然外观和飞鸟商船一样,但是关键部位木板厚了一倍,木材还做了防火处理,外面加装了钢制的装甲,防御能力比单纯的木材强了数倍。”

    王六定道:“船加上厚厚的钢板,重量增加,运载能力肯定下降了不少。”

    晁盖道:“战舰的厚木板,又加了钢板,的确占分量,但是飞鹰战船又不是运输船,所以这个并算不上缺陷。”

    来到锅炉房那,张顺指着高烟筒道:“这么大个烟筒,说明里面在烧火,船上烧这么大火有什么用,总不会是伙房在这下面吧。”

    “伙房也不可能一直烧火,这个锅炉上的烟筒。等一会你就看到了,今晚刚好风向不利于航行,咱们会不扬帆,用蒸汽机做动力出海。”

    正说着,三艘战舰已经离开了港口,由于风向不好,水手们吆喝着把船帆收起来了,船上传来了轰鸣的声音,海水快速的后退。

    “真是厉害,用风帆得风力足够的时候才能跑出这速度,用这机器竟然也能跑出这速度,一个时辰莫不是能跑一百里。”张顺说。

    “你估算的还真准,这是陆续改良定型的飞鹰蒸汽船,把原来的水轮换成了螺旋机,最快一个小时能跑六十里。不过一般都是一个小时四十里的速度巡航,可以连续跑七八个小时。”晁盖说。

    作为一个水里讨生活的人,张顺可太了解这速度了,一晚上三百多里出去了,要是在不顺风的情况下帆船就累死也追不上。

    晁盖又讲了一些蒸汽机的原理,不过张顺、王六定对机械不感兴趣,只知道个大概就行了。

    来到舰首,拉开蓝色的炮衣是两门火炮,长了能有两米,前面细,后面粗。

    来到舰首,拉开蓝色的炮衣是两门火炮,长了能有两米,前面细,后面粗。

    口径有十几厘米粗,王六定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虎蹲炮吧。”

    晁盖摇摇头:“这不是虎蹲炮,这是红衣大炮,小号的,一千来斤重,能打四里地。只有舰首这两门,射速慢,但是威力巨大。旁边这些地方是架巨弩的滑道,整个战舰上配备了八架巨弩,能连发能单发,一般情况下巨弩是不用的,主要考虑火炮不好用的情况下才使用巨弩。”

    在船上看了一圈,张顺的嘴巴惊讶的能放下大鸡蛋,两门红衣大炮,三十门虎蹲炮,八架巨弩,整个一个移动的火力炮台。

    船上全员配备一百五十名水军,除了这些远程兵器之外还有腰刀、长枪、弓箭等冷兵器,真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张顺理解倒是很快,很快就明白了这船如何作战,最开始是远程红衣大炮威慑性打击,红衣大炮虽然打的远,但是未必能打中,只是给敌船一个错觉,意思是你看看我的战船打的远吧。敌船一见对方火炮如此厉害,心理就落了下风。

    紧跟着靠近在五百米左右的时候,这才是作战的距离,虎蹲炮轰击是致命的,这年月战船基本以木材为主,几十炮干过去如果不及时灭火基本就废掉了。

    如果虎蹲炮还解决不了战斗,那就是弓箭开始了,最后是保留节目,登船作战。一般是不登船的,除非万不得已。

    躺在船舱里,听着机器轰鸣的声音,张顺是一夜久久不能入睡,他在考虑在这里是否能大展拳脚,开创一片新天地出来。

    张顺辗转反侧一宿没睡好,天快亮的时候反而睡着了。迷迷糊糊的就听见外面传来阵阵叫喊声音,张顺麻溜滴穿了衣服来到甲板上。原来是船上的水手正操练呢,晁盖也在旁边观看。张顺问:“哥哥,操练如何不叫我。”

    晁盖说:“咱们现在属于舰上的乘员,并非编制的水军士兵,故而没叫醒你。更何况一般人第一次坐船总是难以睡着的,所以没有叫醒呢。”

    张顺道:“睡不着,我也跟大家一起操练不。”

    船上水手操练无非是打打拳,练练刀。半小时后早操完成,水手们各忙各的去了。晁盖说:“经过一夜的航线咱们现在已经在大海中间了,再有两天时间就到济州岛了。天还早,再回去睡会吧。”

    张顺说:“不睡了,哥哥都起来了,做下属的哪里有偷懒的道理,看,太阳都出来了。”

    东方,朝阳突破了乌云的重重阻挡,露出了一点点的光芒,光芒先是射向天际,然后才把光芒射向海面,没过几分钟,太阳完全的喷薄而出,把霞光洒满了海面。

    “看,鲸鱼。”不知道是谁喊道。

    大家定睛一看,远处的海面上此起彼伏的喷起高大的水柱子,偶尔有小山一样巨大的鲸鱼高高的跃出海面,然后又重重的砸向大海,水花四溅。

    哦哦,从江州来的那批水手高兴的乱叫。王六定也起来了,揉揉星星的睡眼,道:“那么大的鱼,能够一船人吃一年吧。”

    张顺道:“一年也吃不完,天天吃一种肉谁能受得了。”

    晁盖说“你两个真是吃货,反正也无事,就钓鱼不,钓到鱼做晚饭来吃。”

    吃早餐的时候,船机休息。张顺、王六定拿鱼竿垂钓,没过多久还真有收获,王六定钓上来了一条两米多的带鱼,张顺钓了一条几十斤的鲨鱼。

    早饭后,风向变得顺风,蒸汽机不开,放下船帆,用风力航线,飞鹰战船船头高昂,船速依然很快。

    张顺惊叹道:“如此设计兼职是美妙绝伦,顺风时候用风帆,节省了燃料和淡水。风向不好时候才用机器,依然能快速航行,弥补了风帆船的巨大弱点。船坚炮利,有大海的地方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晁盖道:“这次过去就是整编两支舰队的,到地方你就知道了,没多久了。”

    这一路上,张顺、王六定等见识了鲸鱼、海豚、鲨鱼等诸多海里的东西,增加了见识。

    两天后,舰队到达新济州港。港口里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战船,大大小小的都有,张顺道:“好多的战船啊。”

    晁盖说:“可能是阮小七、许贯忠的支舰队都到了,故而战船多,一会就知道了。”

    果然,片刻之后许贯忠亲自驾船出来引导晁盖的船队去港口停靠,停船靠岸,许贯忠,阮小七两人都到了,军礼齐刷刷的迎接晁盖。

    晁盖道:“这次过来除了改编重组你们两支舰队外,还带来了几十人,都是江州的水手,长江里泡大的。这位是张顺,这位是王六定,都是水性极好的。”

    '小说网,!'
………………………………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炮巨舰

    大家见面寒酸了一阵,也算是相互认识了水军中军,晁盖居中而作,晁盖道:“咱们的水军要壮大要发展,就必须需要新的血液,新的成员。张顺、王六定两人都有不错的底子,也经历了半个月的魔鬼训练。”

    许贯忠惊叹道:“这两位竟然经历了半个月的魔鬼训练。”许贯忠的本领不错,但是在参加魔鬼训练的时候累的可是吐血的,不过许贯忠是那种传统文人的特质,宁肯累吐血也绝对不退出,硬是坚持了下来。

    阮小七道:“水军就是欢迎人才,两位加盟咱们的舰队也就壮大了。”

    晁盖说:“张顺跟着许贯忠,王六定跟着阮小七,从小兵做起,熟悉了再升职。”

    张顺、王六定道:“是。”

    至于江州来的水手则分散到两支舰队里去,同意也是从最基本的做起。水军不必步兵、骑兵,属于技术兵种。几乎哪个岗位都有极强的专业性,所以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晁盖问:“许贯忠,新济州造船厂的蛟龙号战舰可以已经测试完毕?”

    许贯忠道:“九艘蛟龙号战舰都已经测试完毕了,由水军和造船厂的人共同测试的,由新济州港,一直航行到黑龙岛的安平港,来回数千里,表现良好,航行速度快,最高可达每小时六十里,航行平稳,只是尚未经历暴风雨的洗礼,不知道抗风lang性如何。”

    晁盖点点头:“蛟龙号是以中型福船为蓝本改造而来,长宽比不过二比一,理论上来讲抗风lang性是很强的,最适合南洋的大风lang。走,去造船厂,我来签发移交的命令。”

    新济州造船厂今天格外的热闹,孟康少有的大方,除了执勤的人,其他的工人全部停止工作,来参加船只移交的表彰大会。

    有人说了,移交贯船只为何还要搞贯移交大会呢。因为在大宋这年月,科技不发达,造一艘福船用时间很长。新济州造船厂有蒸汽机作为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前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战船的生产任务,理应奖励一下。还有就是这年月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长此以往,许多有才华的人都不愿意做工匠,会导致技术落后,要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晁盖要振兴科技就必须重视工匠。

    造船厂广场,数千人拿马扎整齐的坐着,有工人、有水军士兵。晁盖、孟康、马华、许贯忠、阮小七都在前面观礼台上坐着。至于张顺、王六定从小兵开始学起自然和水手们坐一块了。

    晁盖开会也不喜欢念稿子,发表长篇大论。直接表达了对造船厂、机械厂的慰问。然后就是颁发奖金、奖章。两个功劳最大的人,孟康、马华活动奖金两千贯,金制蛟龙之父勋章。什么叫蛟龙之父,就是说蛟龙号战舰他们两个功劳最大,孟康、马华推脱不过,还是接受了。晁盖给他们别在胸前,金光闪闪的勋章代表的是容易。

    接下来就是数十名高级工匠,晁盖也一一为他们颁发了奖金,和蛟龙勋章。另外所有参加了制作的工匠都加发一个月奖金,就连新来的学徒都有奖励。振奋人心啊,有的工匠当场就跪下了,尤其是孟康从朝廷造船厂里带来的工匠,在朝廷造船厂莫说给你奖金了,能按时开支,不打鞭子就不错了。

    众人皆大欢喜,工人们非常高兴,提高了劳动的积极性。光靠精神鼓励也能鼓舞起斗志来,但是这个斗志比很容易就消退了,谁也不是大傻子,那空话能忽悠的了一时,物资鼓励和精神鼓励一起来,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表彰大会开完,接下来就是交接战场。

    第一批交接的是九艘蛟龙号战舰,其实这九艘战船下水好几个月了,但是适航、加装武器,小的修改总是有的。

    这次一共下水了十艘蛟龙号战舰,造船厂保留一艘做日常研究之用,其他九艘交付军队。

    晁盖签发命令,战舰正式交付军队。

    孟康过来对阮小七、许贯忠道:“从今天起,战船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水军能打出蛟龙号的威风来。”

    阮小七道:“孟厂长放心吧,我们水军一定让蛟龙号战舰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舰。”

    许贯忠也道:“老孟你就放心吧,蛟龙号战舰是目前所知国家中最先进的战船,一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敲锣打鼓,舞起了狮子。九艘蛟龙战舰汽笛齐鸣,蒸汽机开动,缓缓的开出了船厂码头。

    岸边上,张顺、王六定也在人群中。王六定摸了摸头,惊叹道:“这船也太大了,几十米长,四层楼那么高。”

    张顺道:“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真没想到船竟然如此高大。”

    回到水军码头,晁盖、阮小七、许贯忠、还有水军的几十名水军的基层军官也都在呢。张顺、王六定也列席。

    晁盖说:“根据我和三位军师的商谈,为了适应南洋贸易的需求,水军要做相应的改编。新交付的九艘蛟龙号战船也要分配下去,初步的方案是这样的。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