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军神-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晁盖一踅摸道:“也是这个道理,那好吧。只是事关军事机密,史教头不许多带人,你放心,你的武艺我很清楚,断然不会做什么事情。”

    说着晁盖让传令兵告诉孔阳,准备一下,一会儿史文恭带队过去参观冒烟的战船。

    晁盖、柴进、史文恭等人说说笑笑,谈了许多要点,没过一会儿孔阳说战船准备好了,到港口参观吧。史文恭没多带人,只带曾升和数名亲兵,同时来之前还特意安排一行人直奔港口,港口里停着三艘飞鹰战船,中间一根六七米高的烟筒树立着,冒着白白的浓烟。

    上得船来,史文恭眼前一亮,只见一个长方形的铁炉子有一丈见方,上面放着四口大铁锅,锅里正煮着肉呢,旁边水军士兵正烤火。

    孔阳介绍道:“这是我们水军的新发明,叫做四锅炉子,一个巨大的炉子能放四口锅,大冬天的锅里总炖着鱼肉,周围hi能烤火,这样水军士兵随时都能吃上热饭热菜,还能烤火,所以我们的水军能保持强有力的战斗力。“史文恭听了将信将疑,曾升笑道:”这也能叫发明,充其量就是一个大炉子而已。“孔阳不乐意了,道:”这怎么能不叫发明,你们的战船上如何没有这个炉子,你们水军士兵冬天作战冻得手都握不住武器,你们咋不弄上几个大炉子让士兵取暖。“曾升被噎的说不出话来,曾家的战船上还真没有给士兵取暖的装置,看来又必要逗装上。”

    史文恭虽然不相信真的装的是这种东西,但是他看到的的确是这个东西。再说不是这个又能是什么呢,史文恭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柴进咳嗽了两声,道:“史教头,该看得都看了,也该回去谈判了吧。”

    史文恭道:“那是自然,走,咱们回去谈判。”

    '小说网,!'
………………………………

第三百八十七章 马帮返乡

    晁盖见史文恭还是有些犹豫,道:“史教头也是在军队里发展过的,常言说得好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当兵打仗为的啥,无非是为了一口饭吃,一点饷钱可以拿。在战船上装上这么大一个铁炉子能烧火能做饭,大冬天的士兵不怕冷,吃得好。士兵吃得好才有精神头打仗啊,所以这个很重要。”

    史文恭频频点头:“的确有些道理,等我回去一定给曾太公提议。”

    一行人下了战船,回到阵地上。史文恭回去本阵把谈判的事情给三兄弟一说,三人道:“教头是我等的师傅,再则这次咱们又处于绝境,军心不稳,谈判是最好的出路。”

    史文恭道:“如今的晁盖再也不是那个东溪村的晁盖了,他叔叔在吏部任尚书。一个未婚妻是东平府知府的女儿,一个是扈家庄的扈三娘。在济州拥有大量的工厂、数千马、步、水军,在沧州有官私合营的盐场、马场,对抗不是出路,如果能合作对曾头市也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老四、老五都很支持,老二有心反对也没办法。

    史文恭说:“四匹汗血宝马虽然好,但是不值得为了四匹马得罪如此强敌。也不可能把咱们围在这里谈判,我打算留下来做质,你们带兵回去,把战马乖乖送去郓城,莫耍花招。”

    老五曾升说:“我留下陪师傅吧。”

    众人正说着呢,史进押着刚才俘虏的郁保四过来了,道:“史教头,奉晁团练将领,为表诚意特意把刚才抓住的郁保四送回,背上有伤,但是没有大碍,附赠伤药一瓶。”

    郁保四背后受伤,哭笑不得,这事情闹的,看来以后不能给济州这帮人打,每次必败。

    史文恭道:“多谢,多谢。”

    史进说转身回去了,他对曾家五虎挺不感冒,年轻人嘛,总是想着打打杀杀的,长远眼光上还是不行的。

    史文恭安排好了事情,和曾升一起过来找晁盖,道:“我和曾升留下来作为人质,让他们带队回去,等回去之后立刻亲自把马匹送到郓城,同时登门谢罪。然后咱们在谈判,商谈合作事宜。”

    晁盖大笑:“哈哈,哈哈。史教头说笑了,我既然敢放了你们就不怕你们反悔,史教头带队且回去,我在郓城等你,相信你是个有眼光的人。”

    “这。”史文恭想不明白晁盖的自信从哪里来的,看他那意思是随时能踏平曾头市似的,不过谈判这事情的确对曾头市非常有利,就商品来说郓城那边工厂很多,生产的东西在北门非常畅销。

    “好吧,史文恭在此立誓,如果不履行诺言定当死于刀剑之下。”史文恭道。

    晁盖说:“你们队伍人马众多,我这管不起给养,赶紧回去吧,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史文恭和曾升回去,带领一千五百骑兵,灰溜溜的从盐场包围圈中走人了。

    晁盖当即派人侦查,一直等他们走回了沧州地界才放心。

    柴进率领五百庄客回防仓库盐城镇,史进、孔阳依旧镇守盐场,至于林冲牢城营不忙的时候还是来盐场教授他那队骑兵。

    晁盖特意把史进、孔阳叫到了中军,也没外人,就是焦挺罗云在外面执勤。

    晁盖说:“明天我就要带兵回去了,盐场的安危还得靠二位啊。这盐场是个来钱的聚宝盆,盯上的人不少,这次是曾头市,下次指不定是谁了。史进,你有什么想法吗?”

    史进挠挠头:“还是兵少啊,要是兵强马壮哪个敢来捋胡须。”

    “是兵少,但是扩军不容许啊。在训练好你那三百骑兵的同时,抽时间多加训练一下盐场的壮丁,能随时把壮丁转换成步兵,这是基本要求。”晁盖说。

    把五千壮丁在工作之余训练成拥有普通步兵的战斗力,这担子可不轻。史进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道:“哥哥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完不成任务哥哥打我史进屁股。”

    孔阳说:“我们会配合史营长的,在保证水军训练的同时,会和骑兵进行一些协调演练。”

    晁盖说:“这是肯定的,你二位精诚合作。留在水泊梁山的水军都扩充到五百一队了,你这队水军也扩编到五百人吧,再增加个七八条蜈蚣战船,也算是小有战力。”

    “是,保证完成任务。”孔阳道。

    晁盖安排完盐场的事情,带着焦挺、罗云、石宝、孙安一行人返回郓城。如今已经是寒冬腊月,天气寒冷,滴水成冰。

    且说段景住的大马帮,自从别了晁盖等人,一路北归。队员们唱着歌,早把士气提了起来。二百多人,将近一千头骡子大马帮那可是牛逼的很。浩浩荡荡如同大军一般,拿的是大宋和大辽两国的商队路引,回去的时候段景住也没闲着,运了一半的茶饼,一半的大马哈鱼。要说这大马哈鱼冻在冰坨子里,刘梁是不建议让马帮运的,这东西太重,在东京、健康这样的大城市也就是能卖二三十文一斤,到了涿州能卖几个钱一斤,完全不够运费吗。不过段景住说了,运这鱼不图赚钱,拿回去分给乡亲们。

    马帮在真定府出了一些货物,休息了两日,又继续赶路,如今已经是腊月,商队成员大都想着回家过年呢。

    出了灵寿县,往北就是山区了,道路渐渐的难行。大家纷纷下马,拉着骡子行走,以免摔伤骡子。

    这一带经常有匪徒出没,虽然都是小股盗匪,但是段景住还是很重视,带着三十多骑在前头带路。

    突然走着走着,战马一惊,不肯前行,前面不远处大石头上站立着两个大汉,一个立着一头豹子,那花豹小牛犊般大小,时不时的还把舌头伸出来舔舔嘴角。旁边一个汉子也是牛高马大,提着一条大砍刀,威风凛凛的。

    段景住见这情况,还以为是江湖上落难的豪杰,想要些盘缠,当即让人包了两块三十两的大银子,一个老队员端着就过去了,道:“两位好汉,大冷天的出来不容易,马帮小礼送上。”

    马帮和走镖的一样,讲究的是先礼后兵,马帮虽然好几百号人呢,但是也不能整天打打杀杀的,靠的名号。比如段景住的这马帮,从山东到河北几乎无人敢碰,当然了偶尔也有例外。

    提大砍刀的那人笑道:“误会了,我二人并非劫道的,还请段大哥前来叙话。”

    段景住骑马就过来了,抱拳道:“不知道两位兄弟找在下何事?”

    旁边有花豹那位道:“在下杨林,因为养了一头豹子,江湖人称锦豹子。旁边这位叫做石勇,外号石将军。听闻段大哥的马帮好生兴旺,特来投奔,不知道段大哥肯收留否。”

    段景住高兴啊,大喜道:“马帮靠运输货物赚钱,平时没啥风险,但是一年也有那么几次玩命的时候,二位可知道其中的风险。”

    石勇道:“玩的就是命,早听闻马帮段大掌柜的讲义气,所以特来投奔。”

    “如此甚好啊,不知道二位身手如何,且需切磋一翻。”段景住道。

    两人道:“没问题,刀枪无眼,比试拳脚吧。”

    段景住让两个好手上去比试,没两分钟败了下来。一下上去十名大汉,都是马帮好身手的汉子,刚好打了个平手。

    段景住大喜,道:“杨兄弟、石兄弟,好身手。来马帮里做个二掌柜、三掌柜的吧。年薪五百贯,分红另算。”

    段景住当即让账房每人分了五十贯钱,道:“如今眼看到年,二位回去过年,明年正月十五后在真定府天涯客栈等候就行了。”

    杨林说:“四海为家漂泊,就跟段大哥一起回家过年吧。”

    段景住道:“如此甚好。”

    马帮出了灵寿,过了国界,很快就到了涿州一带的段家村。这里原本也是大宋的地盘,好大一块,号称燕云十六州,盛产燕云马,这马身材高大,耐力强悍,能走山路,是大将喜欢的马匹。

    近乡情更怯,段景住指着前面道:“翻过前面那个山头就是我段家村了,到家了。”

    “啊哦哦,啊哦哦,到家了。”马帮的队员一个个高声呼喊,有的队员高兴的哭了起来。

    段景住吼道:“人就应该有个人样,马帮的兄弟们四海为家吃多少苦都没哭过,今天到家了不能让乡亲们看笑话,大家唱首歌吧。”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二百多个汉子粗狂的嗓音吼叫的震天响,就连杨林那头豹子听了都高兴的到处乱串。

    杨林道:“这是什么歌,听了让人热血沸腾啊。”

    “这叫男儿当自强,是济州那边的流行歌曲。”段景住说。

    “时常听闻济州,一直没去过,那边有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叫做晁盖,一直无缘拜会。”杨林道。

    正这时候,山坡上面几十个半大孩子们嚷道:“回来了,马帮回来了。”

    '小说网,!'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名号通达

    马帮都是段家村及其附近村落的汉子,一到快过年了孩子们没事干就喜欢在路口的小山上等候,今天终于盼望到了,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冲过来。

    段景住让人拿出糖果、点心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得到吃得,高高兴兴的再前面带路。

    杨林比较郁闷了,因为要进村了,他的花豹只得委屈装进了黑色的笼子里。

    马帮的落脚点在段家村的村外,在那里修建了一道很长的栅栏,试想一下,骡马上千匹,还有各种货物,如果在村里的话根本活动不开。

    杨林、石勇还不熟悉马帮事物,只是跟着观察学习,老把头们把骡子队一个个拴好,卸货,然后装进仓库。村里的人也来帮忙,人多好干活,没多久就安置好了货物,村里的几十名老人来给骡马喂草喂水,马帮的汉子们留守下来五十人,其他的各回各的家。

    杨林叹道:“咱这马帮规模可真大,队伍排出去三里地去。”

    段景住道:“还得发展,规模还是太小了。一头骡子才能运二百多斤的货物,你知道运河里的大船一船能运多少货物?”

    杨林说:“我对船可不熟悉。”

    “一船就是几十万斤,上百万斤,甚至更多。骡马的载重能力有限,所以数量必须多了才行。扩张的事情回头再谈,两位随我去抚恤一下阵亡兄弟的家属。”段景住道。

    这次押送汗血宝马,途中遇袭,阵亡二十多名兄弟。晁盖提议,让阵亡的兄弟安葬在了济州团练的陵园,那里都是战死士兵的陵园,安葬那里也算是对马帮兄弟的一种鼓励。

    段景住顾不上先回家,带着杨林、石勇,还有账房先生等十几个随从,拿着兄弟们生前留下来的遗物走进了村里。

    都是本乡本土的,谁家都清楚。一行人走进村头的段大头家,段大头的媳妇正在院子里劈木头呢,太行山的女人跟山东的女人一样,一般不裹脚,干活是一把好手。

    “大嫂,劈木头呢。”段景住说。

    大头媳妇道:“劈木头呢,俺家老爷们回来了吗?”

    段景住不语,这种事情怎么说呢。大头媳妇看见段景住身后随从抱着的木头盒子,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大嫂,去济州的途中,遇到了马贼,大头奋勇杀敌,阵亡了。”段景住说完低头不看大头媳妇,虽然这种生生死死的事情看多了,甚至他段景住也会有这么一天,但是毕竟人不能是铁石心肠。

    “哇。”大头媳妇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大头的两儿一女也出来了,老大十三了,知道哭,两个小的还不知道哭,只是呆呆的看着。

    哭了好半天,大头媳妇才停止哭泣。

    段景住拿出一个钱袋子,道:“大嫂,节哀吧。大头埋葬在了千里之外的济州,家里想办的可以给弄个衣冠冢。这里是四十五贯钱,这是大头应得的补偿,还有大头生前的一些衣物。”

    大头媳妇又是一阵哭泣,道:“怎的有这么多钱,去马帮的时候不是说好了吗,生老病死各安天命。”

    “拿着吧,这几十贯你好好用,足够把孩子们养大了。”段景住说。

    安慰了几句,段景住就调头回去了,大头媳妇过来扑通跪下了。

    “大嫂,你这是干啥,快快起来,有什么事情都好说。”段景住道。

    大头媳妇说:“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大掌柜的仗义,原本村里人都活不下去了,是你带头组织起了马帮,大家才有口饭吃。这年月兵荒马乱的,哪里也没个安分地,我老家大,段石头也十三四岁了,老是在家里这么野着也不是个办法,你就带他去马帮吧,跟着喂草打水还是行的。”

    马帮可是很苦的,段景住有心拒绝,一想还是算了,答应带上他。

    出了段大头家,石勇问:“大掌柜的,咱们马帮的抚恤咋会这么高,战死了抚恤家属四十五贯,相当于上好的耕牛六七头了,马帮虽然赚钱,但是开销也大啊,何来这么多钱。”

    段景住道:“两位兄弟都是自家人,实不相瞒,我这马帮是济州团练晁盖给的银钱支撑起来了,主要是给济州那边运输马匹,往北运输茶叶,有时候还会执行一些任务。马帮规定阵亡抚恤是二十贯,这在同行里也算高的了,另外二十贯是济州团练那边支付的抚恤,另外的五贯是大头这段时间的工钱。”

    段景住一一解释,杨林、石勇听了这才明白,怪不得大马帮发展如此之快,原来有人支持。

    发放完了抚恤天都黑了,马帮正堂,屋里放着炉子,架着火锅,大家围坐着吃火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