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县令叹道:“可惜了,可惜了。”
李逵道:“可惜什么啊,眼前这么多人还不赶紧收拾。”
李逵说着指挥手下士兵打扫战场,搜查寺庙。连带来报信的门军一共二十人,跑了一个匪首,完整无伤的抓住了十三个,重伤四个,砍死两个。这仗打的非常顺利,时间选择的好,抓起来几乎没怎么费劲。
苏县令本来还是很坚强的,打起来的时候跟在李逵后面猛冲,丝毫不害怕,但是看到地上被砍成两断的人实在忍受不住了,躲到旁边就呕吐了,哇哇,哇哇。
好半天才直起腰来,旁边李逵过来笑道:“哈哈,俺说书生,感觉怎么样。”
苏县令道:“你杀人的时候就不能秀气点?”
“没听说过杀人还能秀气的,都打扫完了,你自个去屋里看看有什么证据什么的,那些俺们可不管啊。”李逵说。
苏县令拍拍胸脯,平复了一下心情带着两个皂隶去破庙里搜集证据了,藏银什么的没有多少,赃物有那么一些,让人打包弄了都得弄回去,朝廷问案还得讲究证据,这种大案子苏县令也就是初审一下,然后就得上报府里。
真定府来问案,然后向上呈报,决定是杀是剐。
一切弄妥当,苏县令道:“李都头啊,今天晚上辛苦了,咱们回去吧,收获很丰厚,这十几个小匪也能震慑一下。”
“好嘞,那就走吧。”李逵道。
士兵们很懒,押着俘虏,让俘虏抬着尸体,一行人出了庙门就往回走。苏县令道:“不对劲啊,鲍都头呢?”
李逵说:“那不是在那里呢。”
苏县令往前一看,鲍旭领着重剑兵在树下呢,还押着一个人,正是那个豹皮匪首,脸色苍白。仔细一看原来少了一条右胳膊。
李逵问:“什么情况?这么多人抓一个还动剑了?”
鲍旭道:“没想到还真捞着条漏网的鱼,刚开始我也以为他赤手空拳呢,也没在意,谁知道这家伙突然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差点要了我命,还好我反应快,一剑砍掉了他胳膊。”
李逵道:“该,你该一剑砍掉他脑袋。”
苏县令大喜:“哈哈,匪首也抓住了。”
原来李逵和鲍旭也不是没有头脑的人,这二人带兵上次攻打孙家客栈,遇到了孙安训练的花枪兵,阵亡了百分之二十,回来没事时候这两货就琢磨了,有什么办法能再没接触之前就先给对方来这么一家伙。李逵和鲍旭两人对射箭都不擅长,也不太感兴趣,庞万春教过两人射箭,完全是对牛弹琴,小兵的水平都没有。李逵就想到了小斧头,飞斧能打击十几米的有效距离,还是很可观的,而且分量重,杀伤力强。两人就给晁盖提议了一下,晁盖就同意了,效果怎么样先不说,单说这李逵都动脑筋了,能不鼓励吗?没想到第一次实战效果还挺好,直接干翻了五个。
至于刚才往庙里冲的时候为什么鲍旭没去那就更简单了,吃亏多了总要留心眼,李逵担心有匪徒外逃,所以让鲍旭留在了外面。
第二天,井陉县城大轰动,盘踞井陉县数年的大匪徒黄鼠狼被抓了,而且还是活捉。黄鼠狼本名黄四狼,不过他可不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专门干杀人越货的事情。苏县令知道自己的分量,过堂审问了一次,确定是黄四狼之后,又问了若干细节,其他的事情就不管了,让新招募来的衙役五十号人押着一个黄四狼在井陉县城里走了一圈,刚开始的时候新招募的衙役还是手心冒汗的,紧张的要死,要知道这可是杀人如麻的黄鼠狼,但是后来大家不怕了,黄鼠狼被愤怒的人群用小石头打死。别的地方一般打游街的犯人都是用鸡蛋,但是井陉不行,民间疾苦,老百姓吃个鸡蛋就是过年,谁舍得用来打人啊,只好用小石头,还好有衙役怕打死了黄鼠狼不好交差,帮忙拦着点,不然黄鼠狼早死了。
没两天,苏县令得到百姓通报,又带领李逵鲍旭还有新招募的衙役快速的剿灭了一股正在打劫客商的匪徒,这下全县震惊,所有人都对苏县令刮目相看,更对李逵、鲍旭两个凶神又敬又怕。
这天一大早,李逵和鲍旭就来找苏县令了,苏县令还是很勤政爱民的,起的很早。
“苏县令,俺们来了。”李逵大嗓门嚷道。
苏县令正看文案呢,看到是李逵鲍旭连忙放下,道:“李都头、鲍都头,你们来了,吃早饭了吗?不如一起吃吧,我熬了玉米粥。”
李逵摸了摸肚皮,道:“早饭是吃过了,俺们来是给你告别的,晁团练传来信息,让俺们二人回去过中秋节。”
苏县令感觉很突然,道:“什么,让你们两位这就走?”
“对啊,我们过来本来就是帮你的,现在你衙役的队伍也建立起来了,山贼土匪的也剿灭了一些。”鲍旭说。
苏县令也知道这两个人都是桀骜不驯的悍将,他是没能耐驾驭住的,只是有些不舍得,有这两人在井陉再大的大户人家都得乖乖的。
“我这局面刚刚打开,你们二位就走了,还有衙役的队伍虽然有了,但是缺少像样的都头啊。”苏县令说。
李逵道:“军令如山俺们是必须回去的,俺家哥哥还让俺给你说,剿匪就像割韭菜,是不顶用的,如何除根你自己想吧,还有你要是没有都头合适人选就去木器厂送信,到时候哥哥回给你推荐个人。”
“好,好,我记住了。中午请二位吃饭。”苏县令说。
李逵和鲍旭赶时间,哪里有时间让苏县令请吃饭啊,这二人出了衙门回营地集结了队伍,骑着马匹就准备回去了,没想到才刚上街,见街上许许多多的老百姓,有老的,有少的,有男的,有女的。一个个挎着篮子,拿着东西。
不过李逵等人军人整洁,带着的武器也凶悍,老百姓都是旁边看着不敢上前。李逵也纳闷了,这是什么情况?
正此时一位老者抱拳道:“李都头,鲍都头,请留步。”
李逵等人这才立住马匹,让鲍看着队伍,李逵下马过来还礼道:“老人家,你有什么事情吗?”
“我们听说你们要走了,这是真的吗?”老者问。
李逵道:“对啊,俺们是郓城的都头,路过这边办案子的,不可能常住。”
老者道:“你们虽然短短的住了这么几天,但是城里的治安好了很多,城外的土匪也消停了很多,大家都很感激你们啊。我们这地方人穷,也没什么赠送的,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鸡蛋、烧饼的还请收下吧。”老者说着把几个煮鸡蛋往怀里送。
“这,这。这不合适啊,俺们有军饷,有吃的,不让拿老百姓东西啊。”李逵说。
“都是自家的鸡下的蛋,你们就收下吧。”许多百姓蜂拥上来往战士们手里塞鸡蛋,也不怕板斧和大剑了。
大家都很尴尬啊,不知道是收还是不收。
李逵左右为难,郓城团练军规可不是闹着玩的,李逵道:“俺们要是收了你们的东西,那和那些个贪官污吏有什么区别,不收,回去了。”
李逵一甩衣服,上马带着队伍在百姓的瞩目中出了城门。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返回郓城
出了大门,李逵眼角有些湿润,旁边鲍旭问:“李逵,你这是怎么了?”
李逵道:“鬼天气,风沙大。”
鲍旭抬头看看天空,万里无云也无风,哪里来的风沙。
虽然这次百姓自发的送行规模并不大,但是对李逵和鲍旭造成的影响很大,郓城团练军规森严,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人爱占便宜是天性,哪个不喜欢买东西时候少给点钱,尤其是这年头当大头兵的,总喜欢拿老百姓的东西?所以对于不许拿老百姓东西、公平买卖这样的规矩军中的大老粗诸如李逵鲍旭这样的人还是很不理解的,不过晁盖可不管他理解不理解,军规就是军规。李逵和鲍旭等人着断时间之所以很好的执行主要是因为收入不错,不差钱,晁盖担心他们犯错误偶尔还给他们点零花钱,所以他们这才乖乖的。但是今天,两人算是彻底理解了,原来只要你做好遵守军规,完成当兵的职责,老百姓那对你的爱戴那是真诚真心的。
井陉县衙门,回来的皂隶对县太爷苏县令报告事情呢,苏县令问:“李都头、鲍都头走的非常着急,我也没来得及去送,秩序都还好吧。”
“秩序井然,营房收拾的很妥当,唯一的一点就是他们在出城的时候,也不知道百姓如何知道消息,非要送行,赠送鸡蛋、烙饼等东西。”皂隶说。
苏县令笑道:“看到没,咱们的百姓是多么的可爱,只要对他们一点点好,他们就会知道。李都头他们都收了吗?”
皂隶道:“李都头他们没有收,他们说有规定不让收的。”
苏县令有些不高兴了,一挥手让皂隶出去了。苏县令起身在书房走来走去,叹道:“这晁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把两个这么彪悍的浑人训练的俯首帖耳,又能不贪图小利,不图小利必有大谋。”
说着思考了一会儿,又道:“枭雄,枭雄,太危险了,还是不要靠近的好啊。”
没过一会儿,师爷到了,报道:“大人,县衙第一批免费赠送天王米种的贫困户五十户都已经到了,不知道大人什么时候安排技术培训呢。”
苏县令一拍脑袋,叹道:“不上贼船也上了,想下去也不容易啊。”
师爷说:“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发展天王米虽然对县里农业有很大好处,但是同样,也把咱们和郓城团练拉上了关系,有时候这种关系一旦拉上了就撇不清了。”苏县令叹道。
师爷那都是苏县令自己人,也是混官场的老油条了,当即道:“这没事,咱们就说人家种子商行没种子了,让来培训的百姓都回去吧。”
苏县令道:“那更不行,一户不过二斤种子,正式混个好官声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说不给了,大家会认为我这个县令大人不可信,照常进行,本官亲自去给大家培训。”
天王米种植技术并不复杂,无非就是耕地翻地、播种时间、株行距、中耕除草、适时采收,这么几块内容的事情,苏县令种过一年,更何况他认识种,销售天王米种子时候有详细的播种手册,还是图画本的,所以并不难理解。
且不提速县令如何进行开展在井陉县的后续工作,单说李逵鲍旭带领队伍当天就回到了真定府,李逵埋怨道:“哥哥啊,俺们正打的起劲呢,为啥这个时候把俺们叫了回来呢。”
晁盖正和公孙胜下棋呢,听到李逵的话悠闲的喝了口茶,道:“我是不着急让你回去过中秋节啊,就是那个谁,张大丫头,她可是说了,你要是故意不回去过中秋节,他就不让你进门。”
李逵一听张大丫头,没脾气了,叹道:“好,好,俺回去还不成。”
公孙胜道:“就在你们招兵训练打土匪的时候马灵已经招募了五十名工人开始修建井陉利民木器厂,同时卞祥、解珍、解宝三人所带领的山地排补充了兵源,押解着一百五十名俘虏进入井陉县深山处开辟伐木场,准备进行伐木,以方便为木器厂提供原料。就连养马场的马厩也建设也勘探完毕了,就等人手、马匹到位就可以开始了。酒楼的人也过来了,高档酒楼一时没找到,不过普通酒楼开了两家了,还有一家天涯客栈。”
李逵道:“这事情还真是忙的差不多了,是该回去了,不过这次可是得罪了田虎留下马灵兄弟俺还真不放心。”
“铁牛最近进步很大,考虑的问题多了,不过你不用担心,我和公孙军师还有马灵商讨了对策,把这个大院子建成官办驿站,承担郓城县工业园在真定府的招工事宜,已经在真定府衙门备案过了。咱们给马灵兄弟配备二十名带刀士兵负责驿站安全,另外酒楼距离此地并不远,一有事情可以随时支援,还有沧州柴大官人府上近期也会在驿站附近开设商行。”晁盖说。
李逵道:“好吧,那咱们赶紧回去吧。”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的,暗地里李汉负责的情报处在真定设立办事处,安排了十来个精干人员负责情报收集调查。
田虎又不是老虎,只要情报工作到位,以晁盖安排的实力未必就怕了他们。木器厂那可是个劳动力多的工厂,建设完工后最起码要五百人的规模,这年头工人的凝聚力还是很强的,把工人进行军事训练,关键时刻还能拿武器充充样子。
翌日一早,晁盖、公孙胜、庞万春、焦挺、李逵、鲍旭还有新近加入的冯升、孙安以及他们家眷。一百多人的队伍除了马匹就是马车浩浩荡荡的开赴郓城,回去的速度倒也不慢,一天行百里,毕竟要照顾一些不经常出远门的家眷。
晁盖等人回到郓城的时候都已经是八月十四了,再有一天就是中秋佳节了。刚进入郓城县,情况立刻和别处不同了,孙安骑着匹好马紧紧跟随着晁盖。孙安道:“晁团练,进入郓城我发现这里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天王米啊,播种量甚大,这个东西在河北可没怎么见到过。”
旁边李逵道:“你跟那个井陉县令苏县令一样,看到啥都好奇,这个天王米可好吃了,能煮着吃,蒸着吃,能熬汤。”
孙安说:“我看你经常吃的那个瓷瓶子里面的是不是这个东西?”
“哪个瓷瓶子?”李逵问。
“就是那个画着一个老太太头像的瓷器瓶子,你平时总是爱吃的。”孙安问。
李逵道:“噢,原来你说那个啊,那个叫做老干娘辣椒酱,主要原料是朝天椒,也是哥哥培育出来的,特点就一个字,辣,朝天椒配上上好的花椒、大豆,有菜籽油酱制加工而成。口味极好,不是俺给你吹啊,这老干娘辣椒酱可是居家旅行,行走江湖,行军打仗必备的调味品,味道好,吃了还想吃。”
孙安吃惊的看着李逵,旁边公孙胜道:“你是不是感觉很奇怪,平时李逵说不了这么多话的?”
“啊,是啊,平时李逵挺闷的,也就跟鲍旭喜欢聊。”孙安说。
“哈哈,哈哈。”公孙胜笑而不语。
晁盖道:“因为这老干娘辣椒酱是我的老干娘,李逵的老娘等人生产的,味道的确不错,到了军营有供应,不过想另外买价格贵了点儿,目前市面上还是供应东京这么一个城市,一罐辣椒酱售价五百文。”
晁盖一说,这话就连李逵都吃惊:“哥哥,你是说我吃的这么一罐辣椒酱要五百文?这也就有一斤吧。”
“对,这是零售价,出厂价没有这么贵,四百多文。”晁盖说。
庞万春道:“这么高的价格肯定不好卖吧,现在老百姓没多少有钱人。”
晁盖摇头道:“经商这门学问很深,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每天出货五千瓶,还得提前预定,经销商打破头,普通老百姓没钱,不代表大官贵人没钱。”
李逵道:“是啊,这么说俺老娘比俺还有钱了?”
晁盖伸手打了李逵一巴掌:“瞧你那点出息,钱算啥,身外之物。”
李逵挠挠头:“俺是在想,俺那老娘比俺有钱了,俺咋孝敬她啊。”
“不出去打仗的时候多陪陪她,少去喝酒,多跟去看看她比什么都强。”晁盖说。
李逵点头称是,暗暗决定要按照哥哥吩咐去做。
路上的马匹、马车也渐渐的多了起来,人流也多,看到晁盖的百姓大多拱手示意,晁盖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