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升说:“加入怎地,不加入怎地?”
李逵道:“嘿,你小子还挺横,愿意加入有军饷可拿,每天吃的好穿的好,不愿意加入的话,嘿嘿,你懂的。”李逵说着晃动了下一对板斧,着对板斧刚才又杀了好几个人,上面还挂着杂碎呢。
“李逵,又在胡闹。还不给冯壮士拿伤药。”晁盖过来说,“情况我也不多说了,田彪抢劫商队的事情你可能知道,甚至也可能参与了。看你也是一时糊涂的份上,我愿意破格收录你加入郓城团练,以后表现的好当个军官也能光宗耀祖。当然了你如果不愿意的话我只能交给官府处置了。”
冯升脑子也在飞速旋转,别看这厮是个浑人,看似脑袋少根筋,实际上一点点都不傻。一方是加入官军,光宗耀祖,另一方是被交道官府,估计是菜市口斩首,想到这里冯升拜道:“多谢晁团练不计前嫌,冯升愿效犬马之劳。”
晁盖大喜,拉起了冯升,冯升的武艺勉强入流,焦挺也给了安家费。冯升非常的高兴,没想到自己也有份。但是很快晁盖的一句话又让他头疼的很,晁盖道:“冯升,你暂且跟着李逵鲍旭他们,没事练练武艺。”
李逵鲍旭看着冯升阴笑,看样子准备收拾他,冯升无奈只好听从。
打仗容易,收拾战场难。此战一百骑兵没有一人伤亡,山地排和黑衣人激战战死了五个,伤了十个。田彪带来的黑衣人全军覆没,歼敌一百二十人,俘虏一百五十人,剩下的一部分应该是逃走了,这一仗可谓是大胜利。
晁盖惋惜道:“太可惜了,多好的士兵啊。”卞祥也有些伤心,但是都是带兵的人,不能表现的悲伤,不然还怎么打仗。
孙安说:“一百名步兵,一百名骑兵,几乎全歼了三百人,只有五名士兵阵亡,这是多么辉煌的战绩啊。恐怕就连禁军也难以做到吧。”
晁盖说:“我们的士兵训练比禁军都严格,更何况普通士兵都身穿坚固而且轻便的铠甲,又是突然袭击,伤亡自然低了。”
孙安暗自侥幸,看来这次失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差着一大截呢。
公孙胜道:“哥哥,俘虏的这些人打算怎么办?”
“这一百多黑衣人都是田豹的心腹,如果招募到部队里恐怕不妥,千里迢迢的带回郓城也不好押运,交给真定府算了,让他们审理一下得了。”晁盖说。
公孙胜道:“现在的官府哪里会细细审理,估计直接问成土匪山贼,斩首当军功了。毕竟是一百五十人,杀了也可惜,咱们留着如何?”
“留着?留着放哪里?”晁盖问。
公孙胜道:“这次田彪大败,咱们在真定府算是站稳脚跟了,肯定要下一步发展,如果咱们不在真定发展,单单靠马灵那么点人,一样站不稳。”
晁盖想了想,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既然辛辛苦苦的打败了田彪,光人命都损失了几十条,出动这么多士兵粮草辎重都是钱啊,郓城团练管理又严格,不拿老百姓的东西,不强卖强买的,辎重消耗大。
想到这里,晁盖道:“好吧。卞祥何在。”
卞祥过来道:“属下在。”
“把你部战死的士兵就地火化,骨灰带回郓城安葬,受伤我安排回联络处养伤。这里的一百五十名俘虏交由你们看管,在附近山里先驻扎一下,等我下一步安排。”晁盖说。
卞祥道:“保证完成任务。”
卞祥带着山地排的人就去忙了,除掉阵亡的和去养伤的,山地排只还用八十五人,八十五人看押着一百五十人的确有些难度,不过这难不倒卞祥,卞祥自有办法,把俘虏十个人一组捆了手串在一起来,并且告诉他们不把他们交给官府,只是让他们干活,表现好的还有工钱拿。但是想要逃走的话就地格杀。
山林里不比别处,如果是平原地带十个一起跑非常的容易,但是山林里灌木丛生,很容易就把绳子拦住了,十个人一起逃跑根本没可能,更何况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逃走的。
当天傍晚就押着这群人进了深山老林里临时住下,辎重都是附近采购的,虽然不会给俘虏吃太好,但是白面馒头、高粱米粥还是管饱的,黑衣人大为感动,有的道:“那个,军爷,以后是不是天天都这么吃啊。”
山地排的兵道:“这个可不知道,不过我们带着你们的时候肯定天天这么吃,你们没看到我们的伙食吗,比你们的要好很多。”
原来田豹为人苛刻,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晁盖一眼那么会赚钱,这些黑衣人每个月只有二三百文的军饷,至于吃无非是管饱而已,窝头、高粱粥等等,很少能见到白面馍馍。
真定府的捕快快黑天了才到,晁盖把歼灭的黑衣人的尸体交给他们,这群人居然还问缴获在哪里,让李逵给骂回去了。晁盖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让人支付了真定府派来的捕快二百贯银子,权当喝茶了。其实来的只有一百人,每人能平均到两贯了,当然了当官的是否会分给小兵那就不是晁盖考虑的事情了。
晚上,回到真定联络处的大院子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天早已经黑了。士兵们吃饭用饭,焦挺安排了人轮流执勤等事宜。大家都休息了,晁盖和公孙胜可没有休息,如何在真定留下数百士兵这是个首要问题。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想策略
真定府是边关大府,下辖九县,虽然不如大名府但是也有驻军上万,作为北军因为好多年没有打仗了,战斗力已经远远不如西军,但是毕竟有上万军队。晁盖的军职不过是郓城团练,想要调兵一二百人到真定来真还不容易。大家都休息了,晁盖和公孙胜还有马灵,在客厅里喝茶想事情呢。
公孙胜说:“军队就别考虑了,咱们本身就不是正规军,咱们得考虑都头,不如花点钱从井陉县买个都头,然后陆续的控制一县的马步兵。”
晁盖说:“井陉县虽然是个县的编制,但是地处偏僻,这几年山贼土匪闹的山里经济都瘫痪了,人口外流的也严重,这么小的一个县城想弄个都头当当很容易,只是也最多只有一百士兵而已,而且整天被县里人看着,反而不方便。这个先不考虑,等以后再说。”
马灵说:“哥哥,我的想法你们看看成吧。”
“都是自家兄弟,有话尽管说,成不成都不要紧。”晁盖说。
马灵道:“郓城不过一隅之地,始终是施展不开的,真定府位置其他,背靠太行山,南面是大平原,不管是辽兵南下,还是宋军北上真定府都是必经之路,既然想要站稳脚跟就得一系列的来,考虑到涉及面太广了容易引起本地大族的反弹,先发展几家客栈、酒楼、种子店,木器厂等等。”
“好的,这个提议很好,明天就飞鸽传书让徐海来真定府开一家醉天仙大酒楼,种子店要先考虑就近销售。马灵兄弟这么一说让人豁然开朗啊。”晁盖说。
公孙胜道:“井陉山里树木颇多,修建木器厂肯定合适,就地取材,再加上便宜的人工,生产写质优价廉的木器是没有问题的。”
“质量要好,但是价格不能廉价了,有些东西不是便宜了就有市场的。这个交给木器厂来做吧,井陉山区木材是很多,完全可以多多的开发利用。不过你们这么一说我想起来另外两个生意,一个是在马匹。段兄弟从北地贩运回来的骏马运送到郓城还需要多耗费时日,井陉山区荒芜人烟的地方很多,找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建设一个养马场,养三五千匹马还是不成问题的。”晁盖说。
马灵道:“的确是个好办法,只是也只有哥哥敢养这么多马,要知道马可是重要物资,山贼、土匪的盯着就不说了,有时候还有官家征用,可谓是高风险的项目。”
“不仅仅有马场,井陉还有许多铁矿,可以开个铁厂。铁厂一开工人就多,护卫也多,安排个二三百人不成问题。”
经过一番讨论,终于确定了四项策略,第一,在真定府开设三家天涯客栈,一家醉天仙大酒楼。第二,在井陉山区开设一家大型养马场,准备饲养三千匹左右的马匹,不用担心草料,不够吃的时候可以收购附近百姓的草料。第三,在井陉山区开始井陉利民木器厂,最少也得二三百的工人,主要生产马车、水车、独轮车等等,大件木器。第四,在井陉山区开始井陉利国铁器厂,利用当地丰富的焦炭资源冶炼钢铁。
一直商量到半夜,晁盖和马灵讨论的津津有味,公孙胜打了个哈欠,道:“贫道都快变成商人了,原来认为商人只贪图小利,没想到经商还有这么多门道。”
一夜无话,接连几天也没有田彪的什么消息传来,据说是回威胜了。孙安和冯升的伤也无大碍,没有感染,康复只是时间问题。晁盖担心孙安冯升记恨庞万春,特意来找这二人。
房间里,孙安腿上绑着白布,但是人没闲着,在那里写字呢,看晁盖来了,孙安道:“晁团练怎么来了,有事招呼一声不就行了。”
“是啊,我来看看你的腿伤如何了,还带来些点心。”晁盖说着把点心放桌子上面。
孙安道:“伙房什么吃的都有,我这病号饭吃了几天人都胖了一圈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外面去活动。”
闲聊了一会,晁盖说:“打仗的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事情我也听说了,焦挺遇到埋伏,回来去孙家客栈找田彪,这也是理所应当的,双方都有伤亡,再有这次你又受了伤。以后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了,这事情该放下还是得放下。”
孙安沉思了半天,叹息道:“田彪那厮所作所为的确为人不齿,我为虎作伥,也是罪有因得。这次还得感谢庞万春兄弟手下留下,我能感觉得到,他是没下狠手,我怎么会记恨他呢。至于李逵和鲍旭,当时情势所逼,也没什么怨言可说。”
“好的,回头你等你伤好了和大家多沟通沟通,大家对你的武艺都非常赞赏。”晁盖说,“李逵和鲍旭两人还打算和你比试拳脚呢。”
孙安道:“好的。”
晁盖又去安抚了冯升,冯升那好说,他只是挨了庞万春一箭。
翌日,晁盖、公孙胜、马灵在焦挺、罗云带领五十名骑兵护卫下开赴井陉县,上次去找鲁达的时候曾经路过井陉,但是并未到县城,这次到了县城才发现这里的荒凉和落后,矮小的城前只有一丈多高,也就是大户人家院墙的水平。门口两个老军拿着生锈了的铁枪无精打采的在执勤呢,看来了大队的骑兵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真定府的骑兵到了呢,再一看旗号不对。
晁盖道:“罗云,你带领骑兵在此等候,就不要进城了。”
“是。”罗云听令,带着骑兵留下来。
晁盖、公孙胜、马灵、焦挺四人进城,门口老军拦住了去路,这都是大爷级别的老军了,看样子够老的。
这老军年纪大了,眼神还行,也不敢怠慢,问:“各位军爷,请问你们这是去哪里。”
马灵过去回话:“我们是外地的团练,来这里不是为了军务,而是有生意要和你们县太爷谈。”
“啥,啥,有生意和县太爷谈?”老军说。
马灵道:“对,对。麻烦你带个路,不白让你忙活,给你五十文买双鞋子。”
老军很得意,五十文在别的地方不算啥,比如真定府的门军,一天捞个三五百文都不成问题。但是井陉不行,这地方鸟都不拉屎。
“好嘞,我带你们去吧。”老军说着带着晁盖等一行四人前往县衙,这县衙可真够破败的,看起来远远没有别的县衙那么威武,不过倒是很干净,打扫的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两个衙役拿着水火棍,穿着洗涤的发白的衣服在门口执勤呢,人也随和看晁盖等人到了,问:“几位,有什么事情吗?”衙役问。
晁盖把官凭跌过去,衙役看了半天才看明白,原来是个团练。
“噢,原来是晁团练啊,你们有什么事情吗?”
马灵说:“我们来找县令大人有要事商谈,还请通报。”
衙役琢磨了一下,这四人惹不起,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把兵器带进去啊,就让晁盖等人把兵器放下在门房里。
“你们直接进去吧,过了前院,一直往里去,县令大人在后花园呢。”衙役说。
县衙里面也冷清,晁盖、公孙胜、马灵、焦挺四人穿过大堂,到了后面家属居住区,这里修建了也有些年头了,只是房舍破旧,也没有修缮,再向后就是花园了,花园面积不小,少说有个十几亩地那样,进去一看,晁盖大吃一惊,居然全是种的天王米,米棒子都有啤酒瓶般大小,秸秆还是绿油油的,一个身穿县令衣服的年轻人正在那里摆弄天王米呢,晁盖等人到了都没发现。
“可是苏县令,苏大人。”晁盖嗓门也大,一说话吓了这县令一跳。
县令埋怨道:“谁啊,那么大声干嘛。”
这县令回头一看,紧走两步,一躬到底:“原来是恩人到了。”
晁盖赶忙扶住:“苏县令,慢着,慢着,我什么时候成了你的恩人了?”
苏县令年纪也不过二十五六岁,长得眉清目秀的,读书人中的典范。
苏县令道:“晁团练贵人多忘事,这么快就不记得我了,大名府的小店还能想起来吗,你们救下了一个落魄书生,那就是我啊。”
晁盖使劲想了半天,最近哪天不帮助人啊,终于想起来了。
“噢噢,我知道了,当时你生病了。你怎么来这里当县令了。”
苏县令道:“我是个籍籍无名之辈,但是我爷爷你肯定听说过,叫做苏轼。”
“什么,你爷爷是苏轼?”晁盖有些转不过弯来,不过想想也释然了。
“苏县令这是在做什么呢?”
苏县令道:“快来看看,这是我从郓城托人弄过来的新品种,叫做天王米。据说亩产有一千斤之多,我这是精心耕种了三亩地的,准备测试一下产量。”
晁盖道:“现在已经可以收了,晒干了就能测试产量了。”
“啊,秸秆还是绿油油的啊,收是不是太早啊。”苏县令说。
晁盖道:“我就是郓城团练啊,对这种东西很熟悉的。”
………………………………
第二百二十八章 井陉大开发
苏县令有些吃惊。道:“晁团练也会种地。懂庄稼。”
焦挺实在憋不住了。道:“这个天王米就是我家哥哥耗费多年心血研究出來的。我家哥哥不仅仅武艺高超。对粮食、水果、药材都有研究。”
“噢。那怪不得呢。晁团练的意思着天王米现在已经熟了。不用等秸秆发黄了。”苏县令问。
晁盖道:“对。正是此意。这种天王米就是有这点好处。米已经成熟了。但是秸秆还是绿的。这个时候应该先收米。然后选个好天气把秸秆也砍伐了。晒干。苲碎都是饲养牲口的好饲料。家里种上三五亩天王米再配合上野草。足够养三五头牛了。牛粪又回田。天王米又能长的更好。”
“行家啊。这是一种循环。噢。我突然想起來了。既然是晁团练研究了天王米。那么郓城的天王米种子店也是晁团练开设的了。”苏县令问。
晁盖说:“是啊。都是我们商行的。不是我一个人的。”
苏县令道:“那我求你点事情吧。赊销给我五万斤天王米种子。这花园里的天王米虽然还洠в胁饬坎俊5窃ぜ撇换岬土恕5娜肥屎掀恶さ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