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坑爹皇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坑爹皇子-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心吧程伯伯,我怎么能让你的手下饿肚子。这个汴州城中自然有足够灾民吃用的粮食。”李承乾一脸神秘的说道。

    “程咬金,难道你忘了天干彩票?那可是有一部分钱作为赈灾储备金的。”

    “如今河南道发生水灾,你觉得他能不将其拿出来吗?”一旁的长孙无忌笑着对程咬金说道。

    “我倒忘了,小子可是富可敌国呀。有他在老百姓还真就不会饿肚子了。”程咬金大笑着说道。

    ……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便命人将卢庆红和李文志,带到了自己的面前。

    并且开口说道:“你们派出去的人应该离开汴州了,只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把消息带给你们的家族。”

    “但是在他们还没有到达之前,你们只能用粮食来换你们的命。否则恐怕你们就没有时间等了。”

    “贤王殿下大可放心,我昨天已经说过了。绝对会让贤王殿下有足够的赈灾粮。”卢庆红开口对李承乾说的。

    “很好,那就带本王去取粮食吧。”李承乾点了点头后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52章 深得民心

    卢庆红觉得自己已经牵制住了李承乾,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然后对李承乾说道:“那就请贤王殿下派人随我走一趟吧。”

    李承乾点了点头,便让薛仁贵带领二百贤王护卫,跟随卢庆红去取粮食。而李承乾却坐在粥棚监督着赈济灾民的情况。

    因为有昨天的事情发生,所以今天粥棚中的粥不再是有水无米。而是可以将筷子立在中间的那种。

    同时李承乾还命姜承祖,在粥棚不远处的空地上离了两根木桩。并且在木桩上钉了两个铁环。

    这不由得让李文志感到不解,便开口对李承乾问道:“贤王殿下,不知您派人立这两根木桩有什么用?”

    “你真的想知道,不怕知道以后会后悔吗?”李承乾面带笑容的对李文志问道。

    这不由得让李文志感到一股不祥的预感,但是话自己已经问出来了。也就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李承乾却笑着对赵庭轩说道:“既然汴州都督想要知道这木桩的作用,那你就帮帮忙让他提前体会一下吧。”

    赵庭轩喏了一声之后,便命人直接将李文志给押了起来。并且推推搡搡的来到了木桩之前。

    先是将他的双手伸入铁环之中锁死,然后又将双脚结结实实的捆在了木桩之上。就这样,李文志被牢牢固固的捆在了木桩之上。

    此时李文志已经知道,李承乾要干什么了。可是无奈的是,他就算是想要高声大喊也不可能。因为他的嘴已经被堵得严严实实了。

    ……

    估摸着有两个时辰左右,薛仁贵带着几车粮食回来了。而跟在一旁的卢庆红更是趾高气昂。

    开口对李承乾说道:“贤王殿下,这些粮食足够您用两日之久。两天后我会再次带人去取粮食。”

    李承乾听后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对卢庆红说道:“本王这个人是个急性子。所以准备今天将所有的粮食都找到,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呢?”

    “贤王殿下,你觉得我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脑后吗?”卢庆红笑着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听后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任何人都不会那样做,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吗?”

    “既然贤王殿下明白这个道理,何必要强我所难呢?”卢庆红一脸笑容的对李承乾说道。

    “那好吧,现在也没什么事情,陪着本王一起看出好戏如何?”李承乾点了点头后对卢庆红问道。

    卢庆红自然不明所以,所以那是十分爽快的答应吗。当李承乾命人将木桩上的蒙布掀开的时候。卢庆红彻底的傻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李文志为何会被绑在木桩之上。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向李承乾询问。

    就听李承乾开口说道:“父老乡亲们,本王昨天答应你们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让你们不再吃洗米水。如今本王已经做到了。”

    “第二件事就是当着你们的面,将贪墨朝廷赈灾粮的贪官就地处决。现在本王也要实现诺言。”

    “不过本王觉得,就这样杀了他们太便宜他们了。所以本王决定将他们凌迟处死。”

    “各位乡亲如果愿意,可以参加此次行刑。为你们那些被饿死的亲人报仇雪恨。”

    李承乾的这几句话,让在场的灾民无不大为震惊。有一些因为饥饿死了家人的灾民,更是跃跃欲试想要为家人报仇雪恨。

    而这时昨天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却站出来开口说道:“乡亲们哪,咱们可不能害了贤王殿下啊。”

    “当年贤王殿下本是东宫太子,是因为为了岐州城百姓处决了太原王家的王文。记得当时也是将其凌迟处死的。”

    “也正因为这件事,阎王殿下遭到了打击报复。最后皇上只能废了贤王殿下的太子之位。”

    “如果今天贤王殿下再将这范阳卢家的卢庆红,以及赵郡李家的李文志杀了。恐怕贤王自身都难保了。”

    听到老人的话,在场的百姓不由得双眼流下泪水。并且声泪俱下的向李承乾恳求,不要杀他们二人。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李承乾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而卢庆红也从此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

    可是这个希望只生出一瞬间就破灭了。因为李承乾已经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各位汴州城的父老乡亲,这种贪官污吏百死不能赎其罪。”

    “不要说本王是大唐亲王,就算本王是平头百姓。也要将他们剥皮抽筋。所以各位不要替本王担心。尽管为你们的家人报仇雪恨好了。”

    李承乾说完之后便对身边的程咬金说道:“程伯伯,你可否愿意上去试一试呢?”

    “你小子给我滚远点,我程咬金可不给你当枪使。如果这第一刀我要是割下去了。”

    “小子绝对会把整个屎盆子,全部都扣在我的头上。”程咬金撇了撇嘴后说道。

    “本觉得程伯伯是条汉子,没想到也是惧怕世家豪门啊。既然如此,就让本王来割这第一刀好了。”李承乾说完之后便迈步向着木桩上的李文志而去。

    与此同时,卢庆红也被薛仁贵给绑在了木桩之上。而且还是于李文志对面的方向。并且还用木棍将其眼睛给支了起来。

    就在李承乾准备动刀的时候,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却突然挡在了李承乾的面前。并且开口说道:“贤王殿下,老人家我知道无法阻止你为民除害。但是这第一刀就让给我吧。”

    说完之后也不等李承乾答复,直接从李承乾的手中将牛耳尖刀夺了过去。并且将卢庆红的衣衫给扒了下来。在他胸口上十分麻利的割了一刀。

    割完之后,将牛耳尖刀丢在地上,开口对那些目瞪口呆的灾民说道:“贤王殿下为了我们不顾自己安危。”

    “我觉得咱们应该为贤王殿下写上一把万民伞。让天下人都知道,贤王殿下嫉恶如仇为国为民。”

    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并且马上开始着手准备,为李承乾制作万民伞。

    而这时所有的人都没有注意到。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却看着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53章 神秘的老人家

    卢庆红眼看着李文志在自己面前被千刀万剐,心中的那份恐惧已经击毁了他全部的意志。

    所以根本没有李承乾废多大劲,卢庆红便乖乖的将藏米粮食的地方说了出来。当然最终他也没有逃脱死的结局,只不过并没有受千刀万剐之刑而已。

    虽然找回了所有赈灾粮食,但是如果按照李承乾这样设置粥棚。估计用不了多久粮食便会见底。

    好在李承乾提前调来了数以万计的粮食。保证了此次黄河决堤并未出现流民。

    至于其他州府得知李承乾在汴州的所作所为,自然也把贪墨赈灾粮食的心思收了起来,乖乖的将粮食投入到了赈济灾民之中。

    ……

    随着黄河水位退了下去,大地再次迎来了勃勃生机。可惜如今已经到了九月下旬,在想种植作物恐怕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今年已经注定颗粒无收,新的粮食需要等到来年秋收。可是百姓们如何过冬,如何能够坚持住这漫长的一年呢。

    “你小子到底准备如何处理灾民后续的生活,不能将这粥棚一直开到来年秋收吧。”程咬金开口对李承乾问道。

    “大片的土地摆在面前,为何不再次种植作物呢。还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要春耕?”李承乾看着程咬金问道。

    “虽然我程咬金没种过粮食,但是也知道春种秋收的道理。难道你小子还能改变天时不成?”程咬金不屑的对李承乾说道。

    “百变天时,本王自然没有那个能耐。不过本王却知道有一种麦子,可以在秋天种植。在春末的时候便可收获。”李承乾笑了笑后说道。

    长孙无忌还真就没有听说过,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季节,还能有什么作物继续生长。

    于是便开口对李承乾问道:“你说这话可有依据,如果要是信口开河的话,那就千万莫要再提此事。”

    “舅舅放心,如果没有把握,我自然也不能信口开河。这种作物叫做冬小麦,我就已经将种子准备好了。”李承乾笑着对长孙无忌说道。

    “可是如果春末才能收获冬小麦,恐怕来年的春耕也会受到影响。到时候又该如何处理呢?”长孙无忌想了想后说道。

    “舅父不必担心,我手中还有另外一种种子,叫做玉米。可以在春末夏初时播种,然后在金秋时节收获。”李承乾开口说道。

    “如果按照你这样说来,岂不是一年能种两茬庄稼。我程咬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程咬金撇了撇嘴后说道。

    “在南方鱼米之乡倒有一年种两季水稻的记载,只不过对条件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而且弄不好最后一季便有可能绝收。”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一年二熟制,在唐朝中后期才在南方实行了。在初唐时期自然还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只有在南方冬季十分短,而且气温并不低的地方。倒是可以出现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事情。

    “程伯伯,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有本王在,保管河南道的百姓不会再受饥荒。”李承乾大笑着说道。然后便扬长而去。

    看着李承乾的背影,长孙无忌开口对程咬金说道:“如果他真的能够一年种两季庄稼,大唐将真的不用再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关键是这小子说话靠不靠谱,一年收两季庄稼简直如同天方夜谭一般。”程咬金仍然是不太相信,能够种植出冬小麦来。

    ……

    “乡亲们,这些种子叫做冬小麦。现在将它种到田间,明年春末便可收获。那时候咱们就不必再挨饿了。”李承乾用手捧着小麦种子,对老百姓们说道。

    可是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百姓的眼中露出的并不是欢喜之色。反而是迷茫和不相信。

    无论李承乾怎么苦口婆心,还是让这些百姓无动于衷。毕竟他们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大雪纷飞的冬天还能长庄稼。

    这不由得让李承乾感到十分的无奈,毕竟数以万计的百姓可不像长孙无忌和程咬金,很容易听明白自己的解释。

    就在李承乾无计可施的时候,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又出现了。并且当着数以万计的百姓面前说道:“冬天种植小麦老头子我确实听过。”

    “虽然我们并没有尝试过,可是现在咱们却不得去尝试一下。因为朝廷的赈灾粮食不可能一直发放。”

    “也就是说过了冬天,我们还要熬过漫长的春夏。只有等到秋收的时候,咱们才会有粮食下锅。”

    “既然要忍受一年的饥荒,咱们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呢。最起码也算是有个盼头。”

    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苦口婆心良言相劝,可是百姓们并没有相信。可是这老人家开口一说,百姓们竟然个个点头称是。

    这不由得让李承乾对这个老人产生了兴趣,不过现在可不是李承乾和这老人唠家常的时候。

    因为他必须趁着这个机会,让百姓们坚定种植冬小麦的决心。于是便开口说道:“为了让大家相信本王的话,本王会将所有有小麦的种子,免费送给各位乡亲们。”

    “而且明年小麦收成之后,本王会给你们送来适合种植的玉米。到时候你们一年便会有两季收成,此后就算是遇上天灾,你们也不必担心没有粮食了。”

    最后在李承乾苦口婆心相劝之下,加上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旁协助。冬小麦种子终于的成功发了下去。

    这也让李承乾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同时也让李承乾有时间和这个老人家聊聊了。

    于是便开口对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说道:“今日之事多多亏老人家相助,否则恐怕百姓们未必会相信本王。”

    “贤王殿下所行之事都是为国为民之举。老头子只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不敢在贤王殿下面前居功。”老人家满面笑容的对李承乾说道。

    “老人家,不知你如何称呼。看起来老人家在百姓的心目中,可是有着很高的威望啊。”李承乾笑着对那白发苍苍的老人问道。

    “老头子叫炎阳。没有什么威望不威望的,不过是乡亲们抬举老头子,给老头子一个面子而已。”老人家缕了缕花白的胡须对李承乾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54章 拜火教明尊

    看到这炎阳满面笑容,李承乾觉得他绝对并非普通人。本想开口询问却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功德碑。

    如今李承乾收获的功德,已经足够开启功德碑的功能。功德之眼已经可以正常使用。

    于是李承乾面带笑容,暗中却已经进入了超级纨绔系统。并且开启功德碑的功德之眼。

    功德之眼开启,李承乾便可以窥窃对方十秒钟的内心活动。不过每一秒钟都需要李承乾支付相应的功德值。

    好在这次收获的功德值足够,所以李承乾并没有什么心疼。随着功德之眼的启动,炎阳在李承乾面前已经没有丝毫的秘密了。

    虽然只有十秒钟的时间,已经让李承乾感到无比震惊了。因为李承乾从炎阳的心理活动中,得到了一条消息。

    此时炎阳心中正在想办法,如何能够依附李承乾。然后将拜火教发扬光大。

    这个拜火教李承乾还真就知道一二。是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原,到宋朝的时候,这拜火教将改名换姓称自己为明教。

    不过李承乾并没有对炎阳的别有用心感到反感。毕竟此时拜火教并没有多大的声势,想要在大唐传播必须依附权贵。

    而李承乾的身份就再合适不过了。只要有李承乾的相助,拜火教在大唐将有一席之地。

    否则按如今道儒佛三教发展的趋势,恐怕拜火教想要发展那可是难中之难。

    而李承乾觉得,如果能将拜火教收为己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码对自己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李承乾便开口对炎阳说道:“炎老爷子,本王看你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想让你留在本王的身边作为幕僚,不知炎老爷子可否看得起本王?”

    “哈哈哈,老头子我这一辈子一事无成,没有想到老了老了反倒来了官运。这可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