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不知道徐增寿有没有本事,但看在徐妙锦的面子上,也不会怠慢了他。
“哪里是我照顾令妹,分明是徐姑娘再给我帮忙……快,快请坐!”柳淳笑着让他坐下,徐妙锦送上了两杯茶。
徐增寿接在手里,突然笑了,“柳经历,我听锦儿说,你很善于做生意……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只是经常在市井里面混,也听闻了一些经营之道。咱们就说这个茶,是我上国独有,四夷垂涎三尺。如何能把茶叶卖出高价呢?”
徐增寿轻轻一笑,“柳经历,能否指点一二?”
柳淳笑道:“我这个人只知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老实经营而已!”柳淳说得诚恳,徐增寿也不疑其他。
因为在市井上,人们都说大宁的东西又好又便宜,买卖公道,人也和气……徐增寿就以为柳淳是这样的人。
丝毫没有注意到,妹妹抿着嘴,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样。
徐增寿一本正经,教训道:“柳经历,海外蛮夷,他们都一身毛,长得跟猴子差不多,不能把他们当整个的人看!咱们就说,蛮夷哪懂得茶的好坏,不过牛饮马灌,就算再好的东西,也是糟蹋东西,喝不出什么味来!”
“所以出售海外的茶叶,都是以黑乎乎的茶砖,茶饼为主,一块或是二斤,或是五斤,他们喜欢喝这个。假如咱们把,把新茶和旧茶,好茶坏茶,都放在一起,制成茶砖,这不就节省不少成本吗?”
“咳咳!”徐妙锦咳嗽了两声,提醒四哥。
徐增寿还当她不愿意听,沉着脸道:“锦儿,四哥不是怕柳经历吃亏吗?你要是觉得四哥缺德,你只管出去,或者把耳朵堵上就是了!”
说完之后,徐增寿又想到了点子,“对了,干嘛用茶叶啊,弄点树叶子混进去,他们也喝不出来。这招好啊!”
徐增寿喜得拍巴掌,然后按着柳淳的肩头,语重心长道:“我听说了,陛下将四夷通商的事情交给了你,以咱们陛下的性格,你是捞不到好处的。不过不要紧,咱们从蛮夷身上下手,割他们的肉,这帮人没地方抱怨的。别怕,放手去干,我估摸着,赚个十万贯,八万贯的,没问题!”
徐增寿说得口渴,把茶杯里的水喝干,然后又道:“柳经历,我不管家,手里也没钱,有钱了就去喝酒赌钱,给不了你什么东西。只能出点主意,让你多赚一点。别的不说,小妹现在变得开朗活泼,不再烧香念经,我这个当哥哥的,就要好好报答你啊!”
这个徐增寿还真是跟他大哥不一样,一点不绷着,全是真性情,说到激动的地方,眼圈还有些泛红。
“行了,柳经历,你忙着吧,等你把陛下的寿典办完了,我请你喝酒!这金陵城,哪的酒好,哪的姑娘……啊,啊,我都清楚,清楚啊!”徐增寿差点说走了嘴,妹妹越来越大了,他可不能肆无忌惮了。
“那好,后会有期,后会有期啊!”他刚要走,徐妙锦从旁边的房间里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个小木盒,直接塞给了四哥。
“瞧瞧这个。”
徐增寿不明所以,“怎么,送给我的?”他晃了晃,里面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这,这是什么啊?”
徐妙锦绷着脸道:“你拆开不就知道了!”
徐增寿摆弄了两下,干脆用手指一捏,盒子立刻碎开,从里面掉出了几根……茶叶!
“这……”徐增寿不解。
“四哥,你捏碎的这个盒子,值一两银子!”
“什么?”徐增寿吓了一跳,“这,这怎么这么贵?比小龙团还金贵?”
柳淳讪讪道:“这个是,是御用茶师炒制的,自然贵一些……”
“御用茶师也不可能,别以为我没见识!”徐增寿固执道。
徐妙锦终于忍不住,笑得肚子疼了,“四哥,你就是没见识,别反驳了!”
………………………………
第150章 谁敢瞧不起柳郎?
对于一个师父来说,最喜欢的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假如能教一个状元徒弟,简直比自己当了状元还高兴呢!
徐增寿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教导柳淳的,他生怕柳淳吃亏,哪怕这小子成功弄出了银行,徐增寿依旧不觉得他有多大的心机。
柳淳的情况很奇怪……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有两张迥然不同的面孔。
下面的人,比如朱能,蓝勇这样的武夫,都觉得柳淳是好兄弟,过命的那种……白羊口的妇人,工匠,更是把柳淳当成了大恩人。没有柳小郎,他们就没有富裕的生活。
柳淳给的钱最多,在他的手下干活,收获的尊重也最多,所以,整个白羊口,大宁钢铁厂,铁板一块,哪怕柳淳离开了,其他人也会严格按照柳淳的要去,去尽心尽力完成任务,不敢有半点马虎大意。
而蓝玉、茹太素、刘三吾这个层次的人,更多是赞叹柳淳的本事,知道这小子不好惹,都极力拉拢,想要让他成为自己人。
可站在顶尖儿上的人物,比如老朱,比如燕王朱棣!
他们对柳淳都是又爱又恨,气得抓狂,又无可奈何……这小子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私心算计,打扮的冠冕堂皇。
当你忍受不住诱惑,吞下柳淳抛出来的饵料,很不幸,就要替他干活,供他驱使。
朱棣如此,老朱也没跑得了!
倒是徐增寿,他在民间,光是听说柳淳卖的东西多么物美价廉,银行多么便民,在百姓的嘴里,柳淳就是个憨厚老实的形象。
徐增寿是怕他吃亏,玩不过狡诈的蛮夷,才特意过来提点。
可这一切……在看到一个个的小木盒之后,就彻底崩塌了……
一盒一两银子!
你们怎么不去抢啊!
“咳咳……那个一两银子的是初级品,还有更高级的!”柳淳又伸手拿出了一个烧制的青花瓷器,也是和木盒差不多大。
揭开盖子,里面的茶叶数量更少得可怜。
一个破瓷瓶,加上一点茶叶,标价就是一两黄金!
徐增寿已经被弄得无言以对!
“柳经历,我就问你,这点茶叶,值一两金子吗?”
柳淳笑道:“四公子,这就错了,我们卖的不是茶叶!”
“那,那是什么?盒子,还是瓷瓶?”
“是文化,是格调!”
柳淳笑着托起一个青花瓷瓶,上面绘着一副农家小院,老人孩子,怡然自乐,还有一群色彩斑斓,形象生动的鸡。
太美了!
“四公子,你看,海外蛮夷憧憬上国风物,这些瓷器上面的图案,比起任何文字,都要生动,能满足他们的美好想象……你能想象吗?一个蛮夷贵胄,邀请朋友聚会,让人取出珍藏的茶叶……每一个瓷瓶,只够一泡,每一泡茶,都是独一无二……除了喝茶,还能把玩瓷瓶,通过上面的图案,去畅想天朝的美好,将自己变成天朝的一员……虽然时间很短暂,但却价值无量!”
柳淳笑道:“这不是喝茶,而是灵魂的升华,是让自己变得高雅,变得与众不同的标志……别说一两黄金,就算十两,二十两,也是值得的!”
柳淳又取出几个瓷瓶,“四公子请看,我这里还有配套的……比如这是四大神兽茶,这是八方风雨茶,这是二十八宿,这是三十六天罡……
面对这些花样繁多的茶,徐增寿彻底无语了。
说什么都是堪堪够一泡的茶叶而已!
你卖出银子价钱,卖出金子价钱还不够,你还要成套往外卖……你小子简直比强盗还要过分!
不光抢钱,还欺负人家没脑子!
柳淳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
只要到时候卖出去就行了呗!
他敢说,不但能卖得出去,而且还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瞧着好了!
徐增寿在茶叶室里转了一圈,简直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乖乖,还能这么卖东西啊!
他觉得京城的那些商人,全加起来,也不如柳淳一个人黑!
这小子简直黑到了看不见,大黑无形!
有这么个黑心的家伙在,对外贸易简直跟捡钱差不多,谁要是能参与其中,等于请了一个聚宝盆回去,就等着发财吧!
肯定会有很多人要抢的,而且搞不好还会出使,徐增寿干脆不走了……万一有哪个刺头儿出来闹事,他好歹是中山王的四公子,面子还能值几个钱。
他又跟柳淳聊了会儿商业的事情,两个人竟然越聊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京里什么都不多,就神仙多,你初入京城,千万不要随便得罪人,做事小心谨慎,有什么需要我的,你就说话就是了。”徐增寿也不知怎么滴,就觉得柳淳顺眼,两个人勾肩搭背的,都快称兄道弟了,徐增寿主动提醒。
“四哥,你就别瞎操心了,老板的本事大着呢!”徐妙锦显然觉得四哥是自作多情。
柳淳却笑道:“这话就不对了,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兄弟们帮衬,自己一个人,成不了大事。要懂得分享,学会共赢……”
徐增寿听着,频频点头,“讲得好,那……咱们兄弟就浮一大白!”
这家伙居然要喝酒,柳淳冲着徐妙锦摊了摊手,这是你哥,看着办吧!
徐妙锦越发生气,自己成了什么了?侍女,还是丫鬟?徐妙锦气坏了,就给两个人弄了两碟水煮菜,连盐都没有,外加一大坛酒。
“三妹?你觉得这是为难我们啊?告诉你,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喝的是个心情!只要是好朋友,就算没有菜,一样能开怀畅饮。”
“来,咱们干杯!”
徐增寿一口喝干了杯里的酒,埋怨道:“太小了,换个大点的杯子……干脆弄个碗来吧!”
柳淳见过了不少大人物,可像徐增寿这么不拘小节,毫无架子的,还真是不多。跟他坐在一起,根本不用动心机,只管喝酒就是了。
难得,自从进京,柳淳就没有这么轻松过。
他们两个越喝越多……居然把晚上宴会的事情给忘了!
要知道,在京的勋贵子弟,几乎悉数参加,就算家里没有产业,能把资格拿到手里,再去跟其他家合作,那也是可以的。
总之,一块肥肉,谁都想抢!
“各位哥哥兄弟……我想问问大家伙,这个柳淳从哪里冒出来的?他爹是谁?凭什么跟咱们弟兄,相提并论?”
说话的人是陆贤,他爹是开国功臣,吉安侯陆仲亨,陆贤不但有个好爹,还去了汝宁公主,是正儿八经的驸马爷!
他仗着出身显贵,掌握了南京三成的生丝买卖,在勋贵当中,也是少有的大户。
“咱们等到现在……柳淳也没来,他敢怠慢咱们!分明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陆贤起身,冲着大家拱手,提议道:“要我说,咱们就立刻给陛下上书……不管是寿典,还是海外贸易,咱们都能办,何必让一个山野小子来管咱们!”
“对,驸马说得对!”
起哄的人越来越多,陆贤很享受一呼百诺的感觉,越发没了把门的。
“柳淳不过是个经历官,他爹呢,是锦衣卫的千户!这身份放在大宁,是个人物,可在京城,连个屁都不是!说句不客气的,就算我们家养的狗,都比他有面子……哈哈哈!”
“这小子得了失心疯,他想用二桃杀三士的法子,以为咱们会为了外贸的资格,互相争夺,白白给他送好处!呸!他也配!”
陆贤狠狠啐道:“你们只要听我的,这事情就是咱们说了算,姓柳的,有多远滚多远……”
……
“我不能忍了!”
突然,从靠窗户的座位上站起一个愤怒的身影,下一秒,一个硕大的盘子,狠狠砸在了陆贤的脸上!
敢瞧不起柳淳,谁给你的一张大脸?
………………………………
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
“那个……四公子,在下能不能冒昧问一句。”
“讲!”
“何谓淮西勋贵?”柳淳跟徐增寿坐着马车,一边赴宴,一边闲聊。
徐增寿迟愣了一下,用手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柳淳见他为难,便把头扭到一边,假装没问,避免尴尬。
徐增寿讪讪笑道:“柳经历,别误会,我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毕竟有些复杂……”
人人都知道,朱元璋能在群雄当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家乡的一帮老兄弟,这些人里面,有文有武,一起捧着老朱,把他送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一批人,被称为淮西勋贵!
就像刘邦有沛县的老哥们,刘秀有南阳诸将一样,淮西勋贵集团,论起实力,甚至在唐代的关陇集团之上。
徐增寿叹了口气,“柳经历,咱们就从这京城的商贾说起吧……你觉得跟勋贵有关的商人,大约占了多少?”
柳淳沉吟道:“应该有一半左右吧?”
“是七成……只多不少!”
“啊!怎么辣么多?”柳淳的声音都有点变调了。
徐增寿道:“当年陛下投身义军,辗转征战,直到攻下金陵,才算有了稳妥的立足之地,彼时四面强敌环视,险象环生。那时候几乎每天都在打仗,消耗的物资难以计数。偏偏在韩国公的调度之下,从来没有缺过粮草……”
有些事情,徐妙锦也跟柳淳讲过,奈何她年纪太小,知道的也不全面,而徐增寿就不一样,他是从父亲徐达那里听来,也是在京城观察了多年,得来的经验,更加有说服力。
老朱除了推行均田,广积粮草之外,也通过商人买卖走私,积累精铁,火药,牛角,生漆等等战略物资……李善长的确是个能人,他不光能种田,还会做买卖,在他的经营之下,明军吃得饱,武器又好,士气高昂,自然屡战屡胜,越打越强……
在当时的情况下,就连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都曾经投降张士诚,人们之间是没有多少信任可言的。
李善长为了保证安全,不得不大肆使用乡党……设身处地想想,或许还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说什么唯才是举,当时各种力量,犬牙交错,斗争激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辨别哪些人有才,哪些人可靠……只有从身边的亲朋,乡亲里面选择。不管是人是狗,推上去,能顶住就是人才。顶不住,等不到自己动手,敌人就帮你把他们杀了……
从事后来看,李善长的做法还是利大于弊的,至少朱元璋顺利夺得了天下。
可自从坐上了龙椅,老朱就觉得不舒服了……因为什么,淮西勋贵太强大了!
这帮人可不光掌控军队,而且还掌控了许多生意,拥有海量的财富,另外李善长,胡惟庸相继为相,又握有人事大权。
整个朝野,都是他们说了算!
老朱疑心有人造反,并非没有道理。
大明立国这二十年,其实可以看成老朱跟淮西勋贵夺权的斗争……朱元璋先是扶持刘基等人,跟李善长斗。
等刘基死后,老朱又放出了锦衣卫,甚至亲手废了丞相,独揽大权。
其实就连宝钞,都跟双方的斗争有关系……当时币值混乱,勋贵们凭着实力,掌握了巨额的财富,朝堂,市场,全被他们左右着……老朱一气之下,干脆发行宝钞,逼着大家使用。等于从勋贵的手里明抢!
站在不同的角度,就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果然,听徐增寿的一番解读,柳淳收获颇丰,面对勋贵们,也不至于茫然无措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