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古思帖木儿万万没有料到,老妇居然给他送来了药酒,到底是接,还是不接啊?
“拿着!”
老妇硬是塞到了他的手里,“俺老头子活着时候,就不欠别人的情,喝了你的茶,这个情,俺得还!”
老妇格外认真,在她看来,事情一码归一码,恨归恨,可喝了人家的东西,就要还回去,尤其是不能欠鞑子的!
人活着,要的就是一口硬气!
脱古思帖木儿接过了瓷瓶,他的肩头,后腰,尤其是左腿膝盖,上午的时候,都疼得厉害,而此时早已麻木了。
“老人家,谢,谢谢!”声音干涩,或许是这辈子第一次谢别人。
老妇微微停顿,却没有回头,而是快步离去……她想跟自己的老头子,还有几个孩子好好说说,把这些年的委屈都讲出来,过了今天,压在胸口的大石头总算能放下了,往后都是轻松日子!
……
“柳经历,老夫真是万万没有料到,你居然有如此的本事……只是老夫有一事不解,还请替老夫解惑。”刘三吾面对着柳淳,居然是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谦虚到了极点。
老先生连晚饭都没有吃,那一碗大元皇帝亲手煮的奶茶,已经让刘三吾五体投地了。
“这脱古思帖木儿,好歹也是一国之君,他就没有想过死?或者……投降?就连纳哈出都得到了官职,他又怎么能心甘情愿,在市上煮奶茶?”
刘三吾是真的想不明白。
柳淳轻轻一笑,“老大人,没什么奇怪的……在大宁钢铁厂,所有接受改造的,不劳动不得食。最初脱古思帖木儿的确有心求死,躺在房间里,什么都不干。可他的儿子还小啊,天保奴和地保奴为了吃饭,不得不去背铁矿石,他们换来的食物,除了要填自己的肚子,还要送给他们的爹,这一来二去,脱古思帖木儿也就不好意思了。他当皇帝成了阶下囚,亡国之君……若是连爹都当不好,可就连人都不要做了!”
刘三吾抓着胡须,闭目沉思……渐渐地,他终于理解了柳淳这招的厉害!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北元皇帝也是当爹的。
若是以寻常的威逼利诱之法,没准他会带着儿子一起自杀殉国。
可偏偏柳淳反其道而行之,只是让他们劳作。
两个小孩子怎么舍得死,当然要努力干活……儿子孝顺父亲,又是理所当然,还有那些负责教导的大爷大妈,当两个儿子,满脸汗水尘土,跟小鬼似的,捧着辛苦换来的饭菜,送到了面前。
多硬的心肠,能扛得住?
脱古思帖木儿也骂过,也摔过碗,叫嚣着让儿子们去死!
可每天如此,到了半个月,脱古思帖木儿就承受不住……他走出了房间,开始拿起笤帚,从洒扫开始,后来发现他还挺有厨艺天赋的,就去做菜,煮奶茶……厨师不是什么尊贵的行业,君子远庖厨,蒙古人也不怎么看得起厨师。但厨房有一点好处,总能顺点东西……作为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可他作为父亲,有两个半大小子要照顾,也就顾不得什么了。
最初他还战战兢兢,生怕别别人发现,可渐渐地,胆子也就大了,或者说,脸皮变厚了。
过去的终究要过去,若是想以身殉国,早就该死了,何必等到今天!
既然舍不得死,那就好好活着!
“老大人,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难的,关键是要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尊重,但是又不能把他们太当回事。循序渐进,水滴石穿,一点点适应,我前番给陛下写过一个方案,这次又完善了许多,详细总结了一套办法,正准备上呈陛下。可巧老大人来了,不知道能不能给晚生润色一下?”
所谓润色当然是客气话,这是明目张胆,分功劳给刘三吾。
对于老朱来说,驯服蒙古,绝对比杀光蒙古诸部,成就来得要大得多!甚至可以说,是让朱元璋超越历代雄主的一项伟大成就。
毫无疑问,这一套办法,必定会流传广远,重要无比。
能在上面署名,那可是要名留青史的。
刘三吾此刻才认真打量柳淳……这小子年纪不大,最多十四五岁的样子,做事竟如此老道,把人心把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真是怪才啊!
假使他早生几十年,没准能和当今陛下争夺天下啊!
见刘三吾眼中带着敬畏,柳淳可不想太过高调,忙道:“老大人,这套改造之法,并非小子独创,而是我的师门前辈设计的,他们在前朝为官,熟知胡虏秉性,故此拟定了这一套办法。小子也只是如法炮制,没有想到,的确有奇效。”
“哦!”
刘三吾恍然,这就能说得通了,要不然眼前的小子,就真是妖孽了。
“那好,老夫一定全力以赴。”
他答应下来,这才扭头,瞧了瞧一直黑着脸的吴华,老头大为开心,抓着胡须,眯缝着眼睛,笑呵呵问道:“吴佥事,你看这北元皇帝都已经当街煮茶,和一个卖茶的小贩私通,算不上什么大罪吧?”
………………………………
第109章 拿东厂吓死你
刘三吾是真的高兴,发自内心的那种。
这一路上,老先生都处在紧张担忧之中。他太清楚了,锦衣卫有心掀起大案,这还不算最可怕的,真正要命的是朱元璋想杀人!
没错,就是皇帝的意思!
跟了朱元璋几年,刘三吾发现这位天子,是真的多疑。尤其是对于超出他掌控的东西,总是不会客气。
北平是故元大都,又天高皇帝远,光凭这两条,就足以让朱元璋怀疑。
所以当得知通元的事情,皇帝几乎没有犹豫,立刻降旨严惩,屠刀已经悬在头顶。
至于锦衣卫这边,更是一群嗜血的恶狼,有了皇帝的旨意,他们更是肆无忌惮。
一场足以摧毁一切的杀戮,马上就开始了。
刘三吾甚至存了死谏之心,无论如何,他也不能坐视无辜受诛。
他的肩上,有朝野之望,也有太子的嘱托,无论如何,也不能退缩……刘三吾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
只是真正到达战场,老爷子却发现了令人吐血的一幕。
原来敌人早就缴械投降,没有了威胁……
“柳经历,把你的方略给老夫,老夫连夜就帮你修改。”
柳淳将自己撰写的小册子递给老先生,一同给他的还有许多统计的资料图表,内容详实,非常丰富。
“老先生长途奔波,不急于一时,还是先休息几天,不用着急的。”
刘三吾朗声大笑,“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夫现在想睡都睡不着!我现在是双喜临门,其一,是元廷覆灭,彻底臣服;至于第二……”他瞧了眼吴华,哂笑道:“我不说,你也知道,所以……老夫告辞了!”
老爷子抱着书稿资料,哼着家乡小曲,就往外面走,全然没有朝中宿老的威严。可也正是如此,才显示出老爷子的真性情!
有人高兴,就有人愁。
吴华就是那个黑脸的。
“腐儒老朽,无用之人!”吴华恶狠狠道,他猛地扭头,盯着柳淳,两个人的气氛很不和谐。
“你是锦衣卫!”吴华率先发问。
柳淳纠正道:“准确说,我是隶籍锦衣卫,家父才是真正的锦衣卫。”
“哈哈哈,不着急!锦衣卫向来是父死子继,你逃不掉的!”
柳淳耸了耸肩,“其实也不是不行,比如我现在就是大宁都司的经历官,若是我能高升几级,或者考科举,拿到了功名,自然就摆脱了锦衣卫的身份!”
吴华眉头,瞬间脸上罩上一层寒霜,可很快又恢复了正常,高深莫测一笑,随口道:“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要跟锦衣卫作对?你觉得,如刘三吾一般的腐儒,能保得住你吗?或者说,你想投靠太子?燕王?还是蓝大将军?”
这个吴华的语气相当轻蔑,弄得柳淳很不舒服。
“我不想投靠任何人,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点安稳的日子。”
吴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的是什么天真的傻话?
还过安稳的日子?
你小子做的事情,哪一件是安稳的人干的?
别的都不说了,锦衣卫酝酿了这么长时间的一击,就让你给轻轻松松化解了。让指挥使大人情何以堪。
“柳淳,别的话我不想多说,只是告诉你……一日为锦衣卫,一生为锦衣卫。一人为锦衣卫,世代为锦衣卫!谁要想背叛锦衣卫,绝没有好下场!锦衣卫没有杀不了的人!”
柳淳轻笑着叹道:“好一个厉害的锦衣卫,我倒要请教,何为锦衣卫?”
“锦衣卫者!天子鹰犬爪牙耳目也!”吴华断然道:“锦衣卫的天只有陛下,锦衣卫的使命,就是替陛下做事,百死不悔!”
“说得好!那我很想知道,是怎么替陛下做事?掀起大狱?”
吴华突然大笑,豪迈道:“没错!文官武将,商贾士绅,地方豪强,他们就像是田里的杂草,稍微不注意,就会蔓延一大片。这些人没有什么无辜不无辜,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砍一些脑袋,警示天下人!”
“柳淳,你见过猎犬吗?”吴华玩味问道。
“见过。”柳淳惜字如金。
“见过就好!”吴华问道:“你可知道,一旦猎犬老了,受伤了,不能抓猎物,会怎么样?”
“会……被主人炖了!”
“聪明!”吴华赞道:“我曾经在锦衣卫养鸽子,其中有一只紫点子,是我最喜爱的,每一次都能顺利传递消息。可有一次,足足晚了三天……等我发现的时候,才知道紫点子翅膀受了伤,飞不高。它真聪明,居然知道躲人,愣是连走带飞,回到了鸽舍,看到我的时候,它用脑袋蹭我的手心,咕咕叫着,跟我讨吃的,就像是得胜归来的大将军!”
吴华感慨道:“柳淳,你猜我怎么处置这只鸽子的?”
柳淳瞧了瞧他,就凭这家伙语气的阴森,那只鸽子绝没有好下场。
“我是不知道你怎么办的,但若是换成我,一个极好的鸽子,哪怕受了伤,我也会小心养着。让它传宗接代,子子孙孙,替我做事,你说呢?”
“这个……”吴华的脸突然憋得紫红,血压飚高。他怎么就没有想到!把那么好的一只鸽子就给烤了,真是浪费!
“吴佥事,你的话我懂。”柳淳一改被动的态势,轻笑道:“你无非想说,锦衣卫不能抓猎物,不能咬人,就会像猎狗一样,被主人宰了。但人毕竟不是狗,锦衣卫对外探查军情,对内监督百官,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若是靠着陷害无辜,大兴冤狱……早晚有一天,会吃大亏的!”
吴华咬了咬牙,语气依旧轻蔑,却不复最初的从容。
“柳淳,你是想说虚无缥缈的报应吗?告诉你,锦衣卫是天子的鹰犬,这天下都是圣人的!而且不管谁当天子,都离不开爪牙!”
柳淳笑着点头,“高见!只是聪明莫过帝王,养一只狗,不如养两条。比方说,让那些太监负责一摊,跟锦衣卫分庭抗礼,吴佥事以为如何啊?”
吴华的脸越发难看了……他想起一件事……数年前,岐阳王李文忠病逝,有关他的死因,众说纷纭,可根据锦衣卫的消息,李文忠是吓死的!
没错,这位征战沙场的战神,就是被吓死的!
李文忠喜欢效法古人,豢养门客,他自觉是朱元璋的外甥,感情亲厚,如同父子,就跑去跟老朱说,让朱元璋少用宦官……这下子可把老朱惹恼了。
你自己养门客,不许我用宦官。
老朱发出了那句惊天动地的叱问“若欲弱吾羽翼?”
不但问了,而且还痛下杀手,处死了李文忠身边的所有门生儒者,这位曹国公,李景隆之父,就惊惧暴毙!
李文忠之死,至少说明了一件事情,就是朱元璋已经一改不许宦官干政的方针,开始给予宦官权力。
所以柳淳所言,放出宦官,牵制锦衣卫,并非不可能!只是老朱一直没做而已,直到朱棣登基之后,才抛出来东厂,分锦衣卫之权!
“吴佥事!”
柳淳十分低声呼唤,“你放心,我这个人最讨厌不男不女的太监了……所以我不会跟太子讲,也不会向蓝大将军提议,放心,他们想不到的。不过,我希望你提醒指挥使大人,要顾忌一些锦衣卫的体面,免得激起众怒,被别人取而代之!你说是不是啊?”
………………………………
第110章 第一干吏
蒋瓛用吴华,用在一个狠字!
而吴华畏惧柳淳,则在一个智字。
以宦官牵制锦衣卫,这绝对是超级高招。
吴华甚至有些后怕,假使一年前有人对太子这么讲,那可就不是废不废锦衣卫的事情了……朱标一味逼迫老朱,结果是锦衣卫废而不废,实权依旧。可若是按照这个办法,锦衣卫就是不废而废,直接被架空了!
而且吴华敢说,使用宦官,在朱元璋那里能非常容易通过,真的,没有一点问题!
老朱在立国之初,是很厌恶太监的,这也是吸取前朝的教训。
元代疆域空前辽阔,蒙古人并不放心汉人,因此大量使用外国宦官,有色目人,也有高丽人。
最著名的高丽宦官就是元顺帝时候的朴不花。
这家伙是皇后的同乡,靠着元顺帝的宠信,独揽大权,甚至能掌控朝政,废立宰相,权倾一时……在朴不花的折腾之下,元朝很快灭亡。
老朱吸取了前朝教训,立下宦官不得干政的铁律,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可哪怕强悍如洪武帝,也不是完全铁石心肠。
他御极二十多年……那些宦官就天天围着他,小心翼翼伺候着,把他当成天,当成祖宗,当成神佛!
自从马皇后死后,跟皇帝时间最长的,不是妃子,不是太子,而是这帮太监!
二十一年!
就算是块石头,也给焐热了,所以才有了李文忠的事情!
说起来也怪朱标没运气,身边的人,居然没有柳淳一般的见识,如果是建议以宦官牵制锦衣卫,没准头几年就能做到了。
“柳淳,你果然机敏厉害,小小年纪,就能名扬天下,着实不简单。你当真要跟锦衣卫对着干吗?”
不知不觉间,吴华的语气已经软下来了。
“吴佥事,我已经说了,真的无心跟任何人做对,我就是想守着自己的家业,做点事情罢了!只要不在我的一亩三分地胡来,我就知足了!”
“你的一亩三分地?”吴华突然玩味一笑,“柳淳,你是说大宁都司吗?”
“也包括白羊口铁厂!”
“哈哈哈!”吴华朗声大笑,“柳淳,你当我跟那个腐儒一样没有见识吗?”
他起身,背着手,在地上踱步。
“你所谓的改造,还是脱不了威逼利诱的那一套!你以为鞑子现在低头了,就能一直低头?想靠着宽厚仁慈,就能让这帮胡虏感恩戴德,永远听话?错!你错了!”
吴华声音渐渐高亢!
“胡虏之所以为胡虏,就是他们不懂仁义,不懂孝悌,不讲情义!说白了,他们就是一群白眼狼!只要有机会,他们还会反叛的!你现在教给他们冶铁的办法,早晚有一天,他们会用来制造武器,反过头屠杀百姓!”
吴华伏身,冲着柳淳轻蔑一笑。
“你太年轻了,根本不知道鞑子有多狠!我可以告诉你,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