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人胡思乱想,可是真相却没有这么复杂,柳淳在等待!
没错,就是在等!
南直隶这个地方吧,
十分有趣。
从地图上看,一条长江,把一个省分成了两半,一半江南,一半江北。
光是江南这部分,也不是完整的。
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那首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就在镇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开宗明义,告诉大家伙,这里是吴楚两国的分界地,早在春秋战国时候,苏州这一片就是吴地,至于应天,这属于楚地,跟传统的江南吴文化圈不挨着,所以有些激进的人把应天称作“徽京”也是源远流长的。
这个趋势到了大明朝,就更加明显了。
老朱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是以应天为根据地的,而东边的苏州等地,则是张士诚的地盘。老朱跟张士诚的战斗最惨烈。
等到老朱打下了天下,就把吴地直接纳入了掌握之中,并且课以重税,还屡次迁徙豪强,加强控制。
总体来说,吴地的百姓对待大明王朝是有反感的。
所以作为都城的应天,跟其他苏、松、常、镇四府玩不到一起,也就不足为奇。
这样一来,以苏州为根据地的苏商,还有以徽州为大本营的徽商,就出现了矛盾。
如果说江南这一部分很乱,这也就罢了,把目光转到江北这部分,那就更乱套了。
这里面要说整个江南,最不平衡的一个城市了,绝对的高开低走,而且越走越低!
这就是扬州!
曾经的扬州可是九州之一,论起规模,比很多省还要大,而且唐代就有扬一益二的说法……作为曾经天下第一等繁华所在,完全有资格把其他城市当做弟弟!哪怕是应天,也不在话下。
但接下来扬州的运气就不太好了,尤其是整个经济中心越来越往江南移动,财富越来越往沿海转移,扬州的日子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可即便如此,扬州还控制着两淮盐利,拥有一群富裕的盐商,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历史底蕴,都有称道的地方。
这么说来,扬州就能统御江北了吗?
笑话!
你问问徐州答应吗?你有我们的战略位置吗?
你有食盐,淮安府差在哪里,不服把食盐堆起来,看看谁多谁少!
这三个府闹得热闹,但是别忘了,就在旁边,还有个凤阳虎视眈眈呢!
我们是什么都没有,可我们出了个朱皇帝!
凤阳可是中都,论起地位,跟应天北平都是平级的……而且我们凤阳还有个巡抚呢!
有巡抚很了不起吗?
按理说,巡抚都是管一个省的,但是在南直隶这里行不通。
南直隶最富庶的苏松常镇,有一个专门的苏松巡抚管着。
在应天,设立一个应天巡抚,只能管管安庆、徽州那边,至于凤阳巡抚……说来惭愧,顶着凤阳巡抚的名头,但是凤阳作为中都,却没有巡抚衙门的位置,直接被赶到了泰州驻扎……
就这么说吧,在行政上,多头马车,在文化上,江南江北,吴文化,楚文化,两淮文化……整个南直隶,就是个拼装货!
但是谁说拼装车不如品牌的!
人家这个拼装,用的都是最好的零件,汇聚的都是天下英才,结果就是这辆车在整个大明朝,一骑绝尘,无人能望其项背。
尤其是对外开阜通商之后,松江府飞速发展,在最近几年,已经具备了跟苏州叫板的底气……另外呢,在两京铁路修成之后,应天快速发展,而且应天和松江之间的铁路,也在商人的努力之下,彻底修通了。
这下子江南的工业集团快速发展,冶金,机械,交通运输,甚至钢铁,焦炭,全都爆炸式增长……
“这么热闹的应天,区区三义会,也想一手遮天,真是痴心妄想!”
柳淳老神在在,因为他有底气,也有把握。
只要挨了迎头一棒,这些商人就会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毕竟商人是追逐利益的,他们可不是动不动就拼了身家性命的疯子。
果不其然,苏商这边,态度十分坚决。
“我们苏州有那么多生意要做,工厂,作坊,多少人都是做着海外生意……把股市毁了,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们不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扬州的盐商不爱听了,“瞧你们说的,谁不是一大堆的生意……可是朝廷的动向你们不是不知道。禁绝商帮,清查会馆,朝廷不让咱们活着,咱们不能不拼!”
“拼?怎么拼?”苏商讥诮道:“你们要是个精明的,跟着拼一把也行。可现在呢,你们根本玩不过柳太师,他随便放个消息,股价就暴涨,随便出手,就暴跌腰斩……光是我们手上的资金,就折进去七成还多!拼,还怎么拼?”
徽商冷哼道:“你们少在这里叫苦,你们哪里出了这么多钱?别拿大家伙当傻子!事到如今,只有绑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才有胜算。像你们这么闹,只会自乱阵脚。”
徽商的确实力不俗,他这么一说,两边都默然低头,不开口了。
可是一个来自松江的小个子站了起来。
“诸位前辈,这道理谁都会说。我现在就想请教大家伙,咱拧成一股绳,能斗得过朝廷吗?万一是一起送死呢?这又该如何是好?”
苏商也站起来,“对!我们不能蒙在鼓里了,三义会到底有什么后手,藏着什么高招,全都说出来,不然我门没必要送死!”
他这么一嚷嚷,其他人也跟着闹了起来。
这三义会到底打算怎么办?
不给个交代,这伙人就要造反了。
“诸位稍安勿躁,三义会这一次是有十足把握的,别看柳淳手段高明,到底只是一个人罢了。我们已经筹划了多年,我可以告诉大家伙,只要发动,就会天崩地裂,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小老头信心满满,光洁的额头,泛着睿智的光彩。
“请大家伙务必稳住,就在最近几天,我们就要出手了!”
“什么?”苏商代表怪叫道:“这么说,前些天,你们一直看着了?”
老者轻咳,“发动也要时间,不能给柳淳应对的机会……你们放心吧,这些年,为了兴学,为了修路,朝廷借了不下八亿两债务……朝廷有七成以上的州县,靠着债务维持,我们立刻就会抛售债券,让这些地方衙门垮台。然后我们还会挤兑皇家银行,逼着他们拿出金银填补窟窿。”
“我还可以给大家交个底儿,三义会在这些年里,已经积攒了五亿两白银……等朝廷的纸币变为废纸,不得不恢复金银的时候,我们再把钱借给地方衙门,到时候,他们就只知有我们三义会,不知道朱皇帝了!至于柳太师……他怕是没法全身而退了!哈哈哈!”
房间里终于有了笑声。
许多商贾都被三义会的大手笔吓到了。
这是真够狠辣的,堪称断子绝孙也不为过!
从洪武朝开始,柳淳鼓动老朱设立皇家银行,推行新的纸币,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三义会这是打算把二十多年的努力,全都给推翻,砸碎!
当然了,这么说还不完全,他们是希望再砸碎之后,一口一口,吞到自己的肚子里。
让柳太师为他们作嫁衣裳!
如果真要是做成了,柳淳可就成了笑话了,一生辛勤的果实,让人家给摘了,不知道这位柳太师是会上吊,还是喝鹤顶红?
反正,是不会有好下场了。
“钱老这么说,我们也就放心了。不过这次徐家算是完了,他会不会牵连到别人,您老该有个准备啊?”苏商笑呵呵道。
小老头摆手,“无妨,徐家本来就是老夫抛出去的弃子,他的用处就是让柳淳和朱棣家宅不宁,只要给他们闹几天,让咱们从容应对,这也就够了……”
老头又说了两句,然后笑呵呵道:“这回可以了吧?大家把心都放在肚子里,说到底啊,在这个人世间,就没有钱办不成的事!不管士农工商,也不管王侯将相,最终都是要听钱的!”
“这银子开口了,其他人都该闭嘴了。说来有趣啊,这还是柳太师教给咱们的道理,没想到,他居然作茧自缚,栽在了自己的手里……哈哈哈哈!”
愉快的笑声再度响起,似乎胜利的号角已经响起了……各位商贾代表纷纷离开,只不过当他们离开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却都消失了。
三义会真是野心勃勃,实力雄厚啊!
只不过他们能把徐家当成弃子,也就能把我们当成弃子。而且看三义会的做派,只怕比柳淳还要霸道三分啊!
想到这里,一位苏商的代表去悄然向着王行的住处而来。
“老爷子,快救命啊!”
………………………………
第915章 倒戈的苏商
如果说在应天最知名的商人,首推就是当初力主修建江南铁路的王行了。此老早就过了古稀之年,但依旧精神矍铄,身子骨硬朗,头发虽然没剩下几根,但是每一根都是竖着的!
当初要是没有他出面组织,就没有应天到松江的铁路,也就没有今天江南的发展。
随便抓一个老百姓来问问,谁不知道王行的大名!
那一列列火车,就是王老爷子最好的名片,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莫忘此老!
只不过在风光的背后,王老爷子却有着难以解开的心结。
因为在铁路修成之后不久,他就被抛弃了。
抛弃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其他的商人。
这些人先是利用铁路运营之时,出现的几次失误,疯狂攻击王行,说他管理无方,任用私人。
然后又狙击股票,那一段时间,几乎是王行人生中最悲催的日子。
每天都被人谩骂,甚至还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问他还要杀死几个人!
终于,王行撑不住了,他低头了。
只不过老爷子没把铁路的经营权给那些人,而是让给了朝廷。
也正因为如此,王行才被朝廷认为是“儒商”的表率,还得到了嘉奖,名声进一步提升。只可惜这里面的冷暖酸甜,就只有他老人家自己清楚了。
“老朽废人一个,只能含饴弄孙,苟全性命,我连自己的产业都保不住,还能救谁啊?”老头冷哼道:“钱先生,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可别!”
姓钱的爬了好几步,伸手抱住了王行的大腿,不停用力摇晃,简直谄媚到了极点。
“老爷子,您要是不替晚生们说话,我们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听他说到这里,王行突然瞪圆了眼睛,上身直起,俯视着姓钱的,冷冷道:“你们还知道死无葬身之地?老夫还以为你们早就不怕死了呢!连太师的徒弟都敢惹,你们是要钱不要命!老夫看你们从打主意的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人财两空。老夫帮不了你们,滚吧!”
王行用脚很踢对方。
姓钱的是真的欲哭无泪,纵观整个应天,甚至是江南,能说得上话的人太少了。如果王行不帮忙,那就没人能帮他们了。
老头虽然愤怒,可毕竟不是无动于衷,这就好说。商人的事情,只要舍得下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老爷子,晚生过去的确有对不住您老的地方,您老想杀了我,那也是晚生咎由自取。只不过我想请老爷子把接下来的话听完了,再决定是杀还是留……”
王行看着他,半晌才冷笑道:“好啊,老夫这些年也闲着没事干,就听听你怎么说!要是你会口吐莲花,老夫还给你点赏钱呢!”
老头不停嘲讽讥诮,可是在姓钱的听来,已经全然不在乎了。
脸值多少钱?
要是价钱合适,他早就把脸皮扒下去换钱了。
“老爷子,晚生算是钱家的人,祖辈也传承了几百年,手里有那么一点钱,也略微知道一些事情。这个三义会,甚至能追溯到南宋的时候,那时候海外贸易繁荣,朝廷偏安江南,全都仰赖着海外贸易维持,所以一些海商就结合起来,守望互助,帮衬提携!”
王行冷哼道:“照你的说法,三义会还是一群好人了?”
“不!”
他急忙摇头,“老爷子千万不要误会。我是说那些海商最初还算不错,后来元廷打过来,灭亡了南宋,这些海商为了活着,就跟当时的色目人搅在一起。元鞑子粗鲁莽撞,根本不懂经营,朝廷上下,凡是跟钱有关系的事情,都是色目人在操控。”
王行哼道:“说来说去,不还是依附鞑子?靠着鞑子活着?过去老夫也曾埋怨先帝,以为先帝杀戮过重,动不动就迁居豪强,屠灭三族……现在看起来,先帝杀的少了,就该痛下杀手,一个不留才对!”
姓钱的满脸苦笑,恨不得钻进地缝儿里。
“老爷子,晚生要说,这三义会虽然能追溯百年,但是却是不断变化……最近的十年间,三义会已经调整了想法,他们不准备报仇,也不打算废掉朱明天子,他们只希望朝廷能放开控制,让他们能安全逐利也就够了。”
“试问整个天下,能挡他们财路的,首推柳太师……所以他们才……”
姓钱的说不下去,王行却冷笑道:“怎么?你的意思是柳太师错了吗?”
“不不不,晚生不敢啊!”
“谅你也不敢!”
王行从罗汉床上起来,赤着脚,在地上来回踱步,不无冷笑。
“说穿了,无非就是想靠着手里的钱,赚取最多的利润,要轻轻松松,拿最大的那块肉!老夫问你,如此三义会,跟那些士大夫,又有什么区别!士大夫该死,他们就更该死!”
姓钱的趴在地上,一句话都不敢说。
老头王行到底敏锐,他揭开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
不管任何利益集团,只要形成了,就想着捞取好处,用最容易的办法,赚取最大的利益……过去的士大夫要权力,要官职,要土地……到了三义会为代表的豪商这里,希望的是在分配中,以资本为核心。
像王行这种,靠着实业起家的商贾,自然是他们打击的对象。
“老爷子,晚生想通了,三义会这帮人眼里,我们根本就不算人,只有那几个顶级家族,他们才配享受权力,才配为所欲为。其他人都是他们的马前卒,随时可以抛弃。”
“老爷子,啥也不说了,晚生打算痛改前非,反戈一击,只要太师能保住苏商的安全,我们不愿意帮太师除掉三义会……”
他说到这里,抬起头,却发现王行漆黑的面庞,吃人的眼睛。
“你要是这么想,老夫爱莫能助,赶快滚吧!”
姓钱的浑身剧烈震动,不敢置信地看着王行,“老前辈,晚生错了吗?”
“错?岂止是错!简直错得离谱!”王行很不客气道:“你既然知道三义会的人员,还敢隐瞒,甚至想要要挟,你有几个脑袋?”
一句话,把姓钱的说得浑身冒冷汗。
他突然意识到错误,“老爷子,多谢指点,晚生这就去拜见太师请罪!”
王行终于哼了一声,“总算开窍了,正好,我这里有几个锦衣卫的高手,能保护你的安全,不至于被三义会灭口了!”
………………………………
第916章 重要情报
“小人钱多闻,拜见太师大人!”
柳淳恍若未闻,而是笑吟吟看着王行,轻笑道:“老先生,看起来老了不少啊?”
王行抓着稀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