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正在琢磨着,突然一个太监匆匆过来。

    “小于大人,皇后娘娘请你过去。”

    居然不是朱棣,于谦也不敢怠慢,匆匆赶来。结果刚进屋子,就发现一个人直竖竖跪着,正是朱瞻基!

    于谦微微迟疑,就急忙给徐皇后见礼。

    徐皇后看到了他,终于露出了笑容。

    “你过来。”

    徐妙云把于谦招到了面前。

    “你说,这让银行负责给士兵发饷,算不算劳民伤财?”

    于谦淡然一笑:“的确会麻烦一些,不过臣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徐妙云又道:“那将领不给士兵发饷,就管不了士兵,持这种看法的人,你觉得是什么心思?”

    “臣以为这些人其心可诛!”于谦侃侃而谈,没有半点迟疑。而朱瞻基却已经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于谦,你也太危言耸听了吧?

    徐皇后没理会孙儿,而是继续问道:“你说说,为什么其心可诛?”

    于谦道:“发饷然后号令士兵,说穿了,不过是吃谁的饭,替谁卖命而已!这一点似乎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但是背后却含着兵归将有的意思。这也是太师提倡变法以来,坚决反对的一点。”

    于谦又道:“梁国公筹办皇家武学,极力提倡武德培养……所谓武德,核心就是忠君报国。大明的军队,是皇家武装力量,服从天子命令。所有武夫,都有保家卫国,兴旺大明的职责。”

    “说到底,军制改革,就是要让士兵将领,效忠天子,心怀国家,忠于百姓……要把从前的恶习一扫而光。正因为如此,臣才以为,还对昔日做法有所坚持的人,都应该严惩不贷。当然了,臣的话有些过了,还请皇后娘娘见谅。”

    徐妙云听到这里,突然冷笑,“你说的一点错都没有!本宫只觉得还不够严厉呢!”徐妙云对着身边的太监道:“你去告诉木恩,让他派人,把孙忠,还有他的女儿都给我带来,我要好好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教的女儿?难道只教了她怎么狐媚皇孙吗?”

    徐妙云说完,又走到了朱瞻基面前,狠狠踢了他一脚,“蠢材,还算你有点脑子,没直接去找你皇爷爷,不然我扒了你的皮!”


………………………………

第847章 再无孙若微

    徐皇后一直舍不得打朱瞻基,这一次她是连本带利,全都拿回来了,于谦都看傻了,这也太暴力了!

    朱瞻基不会是捡来的吧?

    看着这位跟菜瓜一样的皇太孙,于谦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徐皇后打得心满意足,孙子的手感不错,跟他爹和两个叔叔不相上下,看来往后还要狠狠打才行!

    “你都看见了,回头陛下问起,你原原本本告诉陛下就行了,别替他遮掩,可也别落井下石……总之,我相信你的人品。”

    于谦连忙躬身施礼,“多谢皇后年年信任,臣感激涕零。这次太孙过来,陛下并不知道,皇后娘娘大可以压下去,又何必如此呢?”

    徐皇后冷笑了一声,“压?压得下去吗?我和陛下在密云躲着,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那么多侯爷、伯爷上蹿下跳,没完没了的折腾,四处找人联络,为的不过是反对变革军制……别人不敢出来反对,朱瞻基!”

    徐皇后突然怒喝,“你长没长脑子?你这些读书,读了什么?都读到猪狗身上去了吗?”

    朱瞻基只能低着头,盯着脚尖儿,一句话不敢说。

    徐皇后忍不住手又痒了,还是没打够。

    “我问你,是谁让你来的?”

    朱瞻基眼睛转了转,无奈道:“是,是孙姑娘……”

    “呸!”

    徐皇后啐了他一口,“你把我当成傻子吗?她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能知道什么?还不是有人唆使,你说,这个人是谁?是不是他爹孙忠?”

    朱瞻基无可奈何,“孙儿不知,不过孙儿觉得也不是外人……”

    “住嘴!”

    徐皇后勃然大怒,“你个兔崽子,给我听清楚了,这天下间,最麻烦的就是这四个字,不是外人,不是外人!告诉你,都是自家人才出事呢!更何况这还没过门,就敢在国政上胡乱掺和,真是好大的狗胆!”

    徐皇后顿了顿,又道:“在派人去,把你爹,你娘都叫来,这一回我非要立个规矩!”

    徐妙云是真的气坏了,不多时,大胖子朱高炽,太子妃张氏,还有孙家父女,悉数被带了过来。

    朱高炽满脸都是笑容,“母后,孩儿知道,您老人家准是待着无聊,想要儿孙们在膝下承欢,儿子也愿意陪伴您老。要不您老跟父皇打个招呼,让孩儿来陪您算了……”

    “你给我闭嘴!”

    徐皇后脸都黑了,“朱高炽,我问你,你也是当爹的人,你儿子都干了什么,你知道不?”

    不用问了,听母后的语气,准是宝贝儿子惹了麻烦。朱高炽大脸的肉堆了下来,无奈道:“母后,最近些日子,我正跟三弟商量,要怎么给将士在皇家银行立账户的事情,我们在研究怎么把军饷用到合适的地方。”

    徐皇后紧皱着眉头,她没有继续追问家里的破事,而是让朱高炽坐下,问道:“这个事情你们是怎么打算的?”徐皇后顿了顿,又道:“我是问你们俩的看法,不算后宫干政啊!”

    朱高炽嘿嘿一笑,心说老娘啊,你就算干政,我爹也不敢怎么样啊!

    “母后,我们的意思是在银行,给每一个士兵设立账户,俸禄打入账户之后,只有本人能够支取……这样一来呢,就杜绝了吃空饷的情况,军中有多少人,实际支出多少俸禄,一面了然。另外呢,很多士兵希望把钱交给家里,孝敬父母。我的意思是银行要免费帮着汇款。再有,我打算鼓励所有士兵,每人将一部分俸禄拿出来,交给银行,作为存款本金,等到他们解甲归田,就能拿到一笔钱……不算很多,但是也能解决一些生活的困难。”

    朱高炽道:“这些措施在以往也都使用过,这一次我们准备推向整个大明,再也没有疏漏和特例。”

    朱高炽感慨道:“只要做成了这件事情,所有的将士,吃着大明的俸禄,从银行支取收入,享受利息补贴……到了这一步,他们除了听从朝廷的,还有别的路吗?把军中稳下来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就成功了一大半啊!”

    朱高炽越说越高兴,这些日子,从内阁到六部,每个衙门都在忙活着,但是最最重要的,还是军制改革。

    柳淳在忙活,其他人也都在配合着。

    徐妙云听到儿子的介绍,稍微松了口气。

    “看你的意思,多半是差不多了?”

    “很难!”

    朱高炽很坦白道:“军中的阻力很大,许多将领都不满意,还有人说朝廷卸磨杀驴,也有一大帮人攻击师父,说他名为改革,实则铲除异己,想要夺权。”

    徐妙云哼了一声,“从来都不缺丧了良心的畜生,你也不用太在意。”

    朱高炽满脸为难,苦笑了一声,“母后,孩儿固然不在意,可有些火苗已经烧到了孩儿这里……”

    朱高炽欲言又止,太子妃张氏突然站了出来,她直接跪在了徐皇后的面前。

    “母后,两日前,我的兄长找到了我,提到了军中的乱子,让我向殿下诉说。”

    徐妙云皱着眉头,“你怎么说的?”

    “媳妇不敢隐瞒,我当时质问兄长,为什么要让我帮忙告状?他支吾不清,媳妇告诫他要听从朝廷政令,不可胡来,更不要指望着我会帮他。”

    徐妙云看了一眼朱高炽,大胖子连忙道:“母后,她没有说谎,事情的确是这样的。本来孩儿也想告诉母后的……这事情虽然不大,但这个关头最忌讳互相猜忌,师父在前面推行变法,我们就更不能扯后腿了。”

    听完儿子和儿媳的话,徐妙云的心情还算好点。

    总算他们俩也没跟着孩子一起犯糊涂……想到了朱瞻基,徐妙云更气了。

    “你爹娘都在这里,他们把话也说清楚了,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从实招来!”

    这一次朱瞻基真的怕了,他连忙跪倒,“皇祖母,孙儿也,也是,听了别人的意思……”他的目光落在了孙忠父女身上。

    话说到了这份上,孙忠已经懵了,他嘭嘭磕头,把脑门都磕得肿了起来。

    “求皇后饶命,饶命啊!”

    啪!

    徐妙云勃然大怒,“你让我饶了你?那你乱嚼舌头根子,怂恿太孙胡作非为的时候,怎么就忘了?想让我饶你,可以……你现在就说,是谁让你干的,还是你自己干的?”

    孙忠被逼无奈,只好和盘托出。

    他是微末小吏,跟军中宿将勋贵倒是没什么关系。

    可张皇后不一样,张家不但是将门,还担任京卫指挥使,受封彭城伯。

    既有权力,又有爵位。

    虽然在一众靖难勋贵中间,不算什么,但是作为太子妃的娘家,地位非比寻常。张家跑去找张氏,结果碰了个钉子。

    孙忠听说之后,觉得是个讨好张氏的机会,他就果断让女儿出面,跟朱瞻基说事,让他帮着把事情办了……

    弄清楚了,全都清楚了。

    太子妃张氏气得脸色煞白,她站起身,走到了朱瞻基的面前,突然左右开弓,就是两个嘴巴子!

    “跪下!”

    朱瞻基屁都不敢放,连忙跪倒,“请母亲喜怒!”

    “呸!我不是你的母亲!”张氏决然道:“你还记得不?当年你小时候,我和你父亲把你送到了太师门下,让你追随太师读书学习本事。你可知道,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情?如今太师主持变法,陛下,你的父亲,叔叔,全都鼎力支持,可是你呢,竟敢跳出来添乱,你还有良心吗?”

    朱瞻基这些年除了在于谦那里净吃瘪之外,还真没遇到过什么挫折,完全是顺风顺水,唯独这一次,先是被皇祖母打,接着被亲娘痛骂,老爹在旁边都要吃人了。

    他是真的怕了,“母亲,孩儿怎么敢反对变法,孩儿只是觉得变法或许有些瑕疵,想要和皇爷爷说说,孙儿只是想拾遗补缺,没有别的意思!”

    啪!

    朱瞻基的脸上多了个巴掌印。

    “你说的好听,外人会这么看吗?纵然有缺漏,你也该找你爹,或者直接去见太傅说清楚。就算他们事务繁忙,你,你也可以去请教你师叔于谦啊!”

    朱瞻基简直想哭了,请教谁,他也不想请教于谦,实在是太伤自尊了。

    可太子妃张氏却不管什么,直接道:“于谦,太孙糊涂,你以后要多提点他,别让他丢人现眼!”张氏说完,又对徐皇后施礼道:“母后,此事还是因为张家而起,媳妇这就回家,让他们去锦衣卫衙门,把自己干的勾当说清楚。至于孙忠……”

    张氏叹了口气,“当初母亲觉得孙丫头长得漂亮,留在了身边,后来选入了东宫,成为了太孙的玩伴……都怪媳妇没有眼力,只顾着她年貌合适,却没有料到,竟然是个不懂事的!”

    听到这话,孙丫头直接瘫了,就凭这几句话,别说太孙妃子当不成,搞不好还要被问罪,她好想大哭一场,我到底是得罪谁了?

    很显然,徐皇后对儿媳妇的表态还算满意。

    “太子,你陪着媳妇去张家瞧瞧,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回头告诉我。”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

    “我把你们请过来,是想谈谈……”徐皇后笑呵呵的,还亲自奉茶,柳淳和徐妙锦都吓得不轻。

    夫妻俩相视一眼,全都心知肚明,这位准是又要有求于人了,而且还不是什么小事情。

    果然,徐妙云回到了座位上,轻叹口气,“我打算给朱瞻基挑个媳妇,你们可有人选?”

    柳淳和徐妙锦同时瞪大了眼睛,徐妙锦知道朱棣有多喜欢皇长孙,只要不挂,朱瞻基就是未来的天子,他的媳妇就是未来的太子妃,皇后,皇太后,如果寿命够长,还能混个太皇太后……

    只不过徐妙锦对此半点兴趣都没有,她太清楚皇宫的险恶了,像姐姐这么强悍的人,尚且不能从容应付,一般的寻常之辈,根本撑不下来。

    而且不得不承认,老朱家人还算有情有义,在对待后妃上面,朱老四延续了他爹的风格,还算说得过去。

    假如朱棣是个混蛋,姐姐还不知道什么下场呢!

    坚决不能让自己人蹚浑水,柳家的姑娘不行,甚至连徐家的都不行。

    这皇宫后位,看似尊贵无比,可实际上一旦坐上了,就等于落到了大牢里,这辈子都没戏了。

    柳淳和媳妇的结论高度一致。只不过理由却不相同,纵观大明的皇帝,朱元璋前半辈子命苦,后半辈子辛苦,偏偏还活了七十一岁。

    到了朱棣这里,辛苦半生,活了六十多,也算正常。

    等到朱高炽和朱瞻基开始,明代的皇帝就像是遭了诅咒似的,个个英年早逝,死法也稀奇古怪。

    唯独撇开皇宫,跑到西苑居住的嘉靖皇帝,活了六十岁,假如没有海瑞的治安疏,或许还能多活些日子。

    也不知道是老朱家的基因出了问题,还是皇宫出了什么问题,皇帝不光寿命短,而且子嗣艰难。反而是那些被当成猪养的藩王,生的儿子一个接着一个,既然被当成猪养,那就做一个愉快而且能生的猪吧!

    柳淳也闹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既然如此,就不能把自家的孩子推到火坑里,毕竟在孩子的问题上,柳淳也只是个普通的父亲罢了。

    见夫妻俩沉吟不语,徐皇后笑了。

    “孙儿还小,不急着成亲,也不是选个媳妇……我的意思是,要定个标准。”徐皇后缓缓道。

    “标准?姐姐的意思是?”徐妙锦不解道。

    徐皇后一笑,“从古至今,外戚之祸,所在多有,究其原因,后妃家族实力不弱,又有外戚身份,故此能快速掌权,结党营私,形成庞大的势力,左右朝局……”徐妙云笑了,“太师,你看我这个女流之辈,总结的如何?”

    柳淳慌忙道:“皇后见解高妙,臣五体投地。”

    徐妙云笑得很开心,“能得到太师赞许,我见了陛下,也有的说了。太师这些年铲除世家,改革宗室,如今又改革军制,归结起来,都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我一个妇人,没有别的本事,只能让后宫安稳,不给朝局添乱。”徐妙云顿了顿,然后才道:“我打算在普通人之中,挑选后妃,并且永为定制,不知道太师以为如何?”

    柳淳颇为惊讶,真是想不到,这个至关重要的建议,居然是徐妙云提出来的。

    众所周知,明代的后宫相对太平,虽然狗屁倒灶的事情不少,但是却鲜有后宫干政的情况出现……归根到底,多亏了明代从小门小户,选择后妃的优良传统。

    不过从一开始,却不是这样的。

    首先,马皇后可不是小门小户,相反,朱元璋能夺取天下,跟马皇后的特殊身份鼎力协助都是分不开的。

    到了朱棣这里,那就更了不得了。徐妙云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朱棣的成功,同样有来自夫人一方的助力。

    再往下看,就是大胖子朱高炽了。

    他成亲的时候,柳淳还在应天,并没有参与。徐妙云替儿子选了张家的女儿,张麒当时是指挥使,算不得公侯豪门,但是别忘了,当时朱棣也只是藩王而已,所以说张氏的身份并不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