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剃头美发,还有厨师,学校名都想好了,叫蓝翔!”柳淳笑呵呵回答,朱棣彻底闹懵了,半晌才缓缓道:“这事比跟朝鲜谈判还重要?”

    “准确说是朝鲜的谈判,无足轻重,小菜一碟啊!”柳淳理所当然道。

    剃发易俗,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至少在柳淳看来,需要多下功夫的。

    虽然不是难看的金钱鼠尾,虽然没有留发不留头的规定……但是让老百姓放弃蓄发,转而支持短发,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

    首先就要让大家伙看到短发不意味着丑陋,相反,摘了帽子,留了短发,能够拥有更多的发型……短头发不光方便,还很优美。

    好吧,虽然这是个大事,但是也不能大过人家宇宙大国啊,你姓柳的这么过分,不怕人家往后给名人改国籍的时候,把你推到长江里面吗?

    对于这些柳淳只是微微一笑,他有强烈的信心,内阁这回能干得很漂亮。

    杨士奇翘着二郎腿,身躯向后仰,眼睛往上翻,俨然国际巨星。

    “诸位,朝鲜国王已经被俘虏了,还有几天就要送来了,大家伙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吧?”

    内阁这几位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当中清醒过来,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该怎么处置了。

    一道名为“朝鲜”的大菜,摆在了六个贪婪的食客面前,就等着如何下手了。

    杨士奇很认真道:“我查阅古籍,发现朝鲜自西汉以来,就是我们的国土,汉代设立四郡管辖。”

    他说完,金幼孜就撇嘴了,“我觉得不够,明明朝鲜人以箕子的后人自居,所以应该是殷商的时候,朝鲜就属于我们了,已经有了好几千年了。”

    这么一说,历史还真够悠久的。

    “难不成我们要把朝鲜直接纳入版图?”胡广沉吟道。

    “想什么呢!”金幼孜直接道:“陛下已经答应了齐王,要把朝鲜给他,那是齐王的封地,要让他先折腾够了再说。”

    胡广还是不明白,“既然是齐王的封地,那还有我们什么事啊?”

    他的话一出口,杨荣和杨溥都笑了,这位胡大才子是真的太老实了。

    封地是封地,谁要是当真了,那是脑子有病!

    天竺太过遥远,路途艰难,所以没人想要占有。

    可朝鲜近在咫尺,元朝的时候,还设立了征东行省,按理说,并入大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有个前提,就是要折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最好赤地千里,一个人都没有,那时候才好下手。

    简单说,就是让齐王担负恶名,朝廷坐享其成。

    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需要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是瓦解朝鲜的力量,第二步是把齐王送过去,第三步则是把齐王赶走……内阁六个人很快达成了共识,所以说,这文人从来不缺坏水,就看他们用到哪里罢了。

    “这说起来,我还真想瞧瞧那个郑总了,这么宝贝的人,咱大明可不多了,我们是不是该把他保存起来,最好每天请人过来观赏说不定还能收门票钱呢!”金幼孜笑嘻嘻道。

    胡广直接给他个大白眼,“你这是把他当成了万牲园的畜生了!”

    “难道不是吗?你说他还有正常人的脑袋吗?”金幼孜反问。

    这几个货商量着对策,在那边,郑总是开心坏了。

    杨士奇被匆匆叫走了,根本没有回来。

    估计是出了大事情了……能是什么事情呢?

    不会是有百姓造反吧?

    那百姓为什么造反呢?

    剃发!

    一定是剃发!

    假如有人让自己剃发,多半自己也会拼命的。

    生而为人,连头发都没了,那还是人吗?

    肯定要拼命啊!

    说不定大明朝已经烽火遍地,狼烟四起了。

    郑总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国君写一封奏疏,告诉国内做好准备。

    可以陈兵十万,等候时机。

    一旦大明乱了起来,那时候跃马中原的机会就来了。

    他们一路南下,告诉所有人,朝鲜是华夏正朔,绝不逼迫百姓剃发。到了那时候,必定箪食壶浆,迎接王师,所到之处,百姓久旱逢甘霖,拿出最好的粮食,美酒迎接他们,尤其是五花肉,可不能少了。

    到时候国王改称皇帝,他们这些臣子也能跟着高升一步,没准他还能宣麻拜相,成为华夏的宰相,想想就让人激动啊!

    郑总是越想越觉得高兴,杨士奇接到了捷报之后,他也没有把郑总抓起来,这货还是外国使者,可以自由走动。

    他想了半天,觉得光是写奏疏还不够,他要行动起来,该怎么行动呢?他觉得要对症下药,大明胡乱变法,那就要打出尊孔的旗号,到时候天下士人,势必群起相应。

    对了,还有一件事,朝鲜读圣贤经典的人还是太少了,都怪过去从大明买的书太少了,这次要多买一些儒家经典。

    这位直接去了书坊,还真别说,竟然让他找到了不少书籍,只不过都放在了角落里,偶尔有些放在外面的,居然打折出售!

    疯了!

    这些人脑子都坏了吗?

    这是圣贤的微言大义,学会一点,就能治国平天下,打折,打你妹啊!

    老子要按原价购买!

    我买的不是书,是尊严!

    书坊老板简直觉得自己碰到了一个白痴,这货脑子坏掉了吗?朝鲜国王怎么派了个傻子过来?其实吧,他还真冤枉了郑总,这位可不简单,他在朝鲜号称饱学之士,儒家经典,烂熟于心,张口就是圣人教诲,用的那叫一个娴熟。

    善于书法,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在整个朝鲜,都能排到前五名,要没有扎实的功底,朝鲜国王怎么舍得派他来呢?

    可以说他非常了解大明,只可惜,他了解的是曾经的大明,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越是专家,在剧烈的变革面前,就越是笨拙,甚至愚蠢。

    柳淳记得上辈子就遇到过一个教育学的教授,当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人家请教学问,这位一开口,就是讲国内大学如何如何不行,更是说出了柏林大学有八百年历史传承的惊人之语。柳淳怀着忐忑的心情查了一下,敢情柏林这个城市都没有八百年的历史!

    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类人,就是靠着在不同国度,不同文明之间充当传声筒活着,当你对外面一无所知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人简直跟圣人似的,可是等你了解足够深之后,就会发现,这群人就是欺世盗名的骗子。

    幸运的是,郑总的自欺欺人只持续了三天。

    他喜滋滋打理着采购来的书籍,里面还有许多宋版的书,印刷那叫一个优美。太好了,很快这些书籍就会变成讨伐大明的武器,愚蠢的大明朝,抛弃什么也不该抛弃孔孟之道啊!

    正在他感叹的时候,杨士奇拜访他来了,不但杨士奇来了,其余的阁员也来了,不但阁员来了,还送来了一个巨大的笼子。

    打开之后,里面有个中年人正在盯着郑总。

    “陛,陛下!”郑总双膝一软,就跪倒了,“您,您怎么在这里面?”

    李芳远简直把鼻子都气歪了,老子怎么在这里?老子被打败俘虏了!你作为使者,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腐儒误我啊!”

    顶点


………………………………

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

    郑总和李芳远,这对君臣见面,绝对是史上最奇葩的一次了。

    国君被关在笼子里,好像珍稀动物似的。而郑总则是傻了,“陛下,陛下,你这是怎么了?”

    李芳远恨不得冲出来掐死他。

    叫什么陛下,你想害死我啊?

    老子这个朝鲜国王都没人承认呢!

    杨士奇扫了一眼李芳远,“这位郑大学士还跟我说,往后要各个藩属去朝鲜叩拜,尔就要成为天下人的君父了。”

    扑通!

    李芳远直接跪了,他不是要杀死郑总了,而是想把他生吞了,自己是多想不开,竟然派了这么个东西,跑大明出使,这个找死有什么区别啊?

    “诸位大人在上,外臣真的没有二心啊,外臣忠心耿耿,朝鲜上下,都感念大明天恩。若非大明太祖皇帝,驱逐北元,我等何以立国啊?而且太祖皇帝又赐名朝鲜,将朝鲜列为不征之国,恩德如天……对了,还有柳太傅,是他力主通商,我朝鲜上下,能够买到天朝货物,外臣沐浴皇恩,感激涕零,怎么会有不臣之心啊!”

    咚咚咚!

    不停磕头,李芳远把脑门都磕肿了,祈求原谅。

    杨士奇总算是顺了口气,到底是当国王的,就是比下面人懂事。

    可哪里知道,那个郑总竟然不干了,他冲到了李芳远的面前,怒目横眉,大声叫嚷,“陛下,你怎么向这些贼人求饶?陛下,您知道吗?他们背弃孔孟之道,篡改祖宗之法,已经天怒人怨,他们离着亡国已经不远了,陛下怎么可以……”

    啪!

    李芳远伸出巴掌,狠狠给了郑总一下,打得他嘴角冒血,整个人都懵了。

    我说的都是对的,干嘛打人?

    打你,我他娘的打不死你!

    还说大明要亡国了,现在谁亡国,你他娘的没看到吗?

    是我!

    我堂堂朝鲜国王,让人家关在笼子里,老匹夫,你醒醒吧,咱们亡国了!

    “不,不可能的。大明放弃华夏衣冠,连头发都剃了他们怎么可能打赢呢?这是假的,假的!陛下也是假的,假的……你们骗我,你们耍手段,弄个假货骗我,我不信啊!”

    这位双手高举,发狂大叫,当真和疯子没有多大的区别。

    胡广看了半天,无奈摇头,“杨大人,还是把这个笼子给他留着吧!”

    杨士奇点头,有人过来,把李芳远请出来,然后将郑总关了进去。李芳远气得鼻子都歪了,连连踢了老匹夫好几脚,张口还想咬他,幸好让杨士奇拦住了。

    “我太祖皇帝只给你们赐了国名,却没有册封国君,所以说你现在并不是朝鲜国王,你又不是大明之人,我就直接以姓名呼之了。”

    “是,李芳远明白!”

    这位求生欲之强,简直令人咋舌。

    杨士奇怒道:“这一次大明发兵讨伐,完全是贵国自作自受。他!”一指郑总,杨士奇怒喝道:“他竟然教训本官,鄙薄大明,还说什么大明不是华夏了,你们朝鲜不要当三千两小中华,要成为大中华,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他!”

    李芳远啥都明白了,他现在当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挑选郑总,是看他学问好,汉语说得好,经史子集精通,以为他能讨好大明君臣,顺便帮他要到封赏,可哪里想得到,这家伙竟然是个榆木脑袋,彻底惹恼了大明,才招来了灭国之祸。

    说什么都晚了,李芳远不是个傻子,他乖乖跪在地上,“千错万错,都是敝国的错,我等外藩属国,对大明当真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郑总这个匹夫,也是读书读糊涂了,他冒犯上国,该千刀万剐,我有眼无珠,派遣了他担任使者,应该一同领罪,绝不敢推脱。”

    “唯独恳请上国,网开一面,给敝国百姓一条活路,纵然是李芳远五马分尸,剥皮楦草,也心甘情愿,绝无怨言。”

    说完,又是一阵磕头。

    这事情有点不好办啊,杨士奇几个都有点发愁了。

    他们巴不得李芳远丢几句狠话,哪怕虚张声势也好,他们就能顺手把朝鲜给废了。可是这家伙如此老实乖巧,让他们怎么办啊?

    如果硬要处置朝鲜,是不是显得大明太霸道了,有点不符合上国的形象。可若是不处置,岂不是坐失良机……

    他们想了半天,还是找柳淳吧,这事情只有太傅能决断了。

    “……那个李芳远还提到是太傅当初提议,准许通商,朝鲜国内,感激涕零。”

    柳淳翻了翻白眼,“少牵扯上我,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要是当时有现在的船队,我就直接请旨,让太祖准许我征讨朝鲜了。”

    柳淳顿了顿,“你们几个是不是下不去手了?跑来让我做恶人,对吧?”

    杨士奇等人低头不语,显然是默认了。

    “愚蠢!”

    柳淳冷哼道:“你们知道李芳远是什么人嘛?”

    这几个人默然摇头,看样子应该很老实才对。

    “你们错了,简直是大错特错了!”柳淳冷冷道:“这是辽东锦衣卫送来的密报,你们也都看看,李芳远趁着父亲李成桂正在病中。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召集府中私兵和守卫景福宫的禁军,杀入宫中,冲入世子东宫,乱刀砍死了弟弟李芳硕,然后从景福宫南门杀出,袭击大臣郑道传。郑道传的家宅号为叫百子千孙堂,在汉城寿进坊。那时郑道传正在家中同世子李芳硕的丈人沈孝生进行欢谈,乱兵杀进门来,遭族灭。”

    看到这里,杨士奇等人大惊失色,那个人畜无害的李芳远竟然这么狠!

    柳淳冷笑,“有趣的还在后面呢!李芳远在变乱之后,逼迫父亲李成桂传位兄长李芳果,自己当起了幕后国王,数年之后,又一次发动叛乱,杀死了四哥李芳干,逼迫二哥李芳果让位,他终于当上了国君……至于他爹李成桂,则是被李芳远从咸兴挟持回京,据说李成桂回京时企图用弓箭射死逆子李芳远,可见父子关系之残酷。此后李成桂被李芳远幽居在昌德宫内,一直到现在!”

    “弑杀幼弟,再杀兄长,囚禁生父……你们想到了什么?”

    胡广惊愕道:“此人俨然朝鲜的唐太宗啊!果然狠辣。”

    金幼孜白了他一眼,“你见过给异国下跪求饶的李世民吗?这家伙就是一条毒蛇!恶狼!此刻落到了大明手里,不得不装孙子罢了,日后必定成为大患。”

    这几位议论着,柳淳忍不住眉头紧皱。

    太差,真是太差了!

    我现在不是跟你们讨论李芳远,也不是讨论李家的烂事,咱们是要拿个主意啊!

    “我问你们,李芳远的作为,谁最生气?”

    “当然是李成桂了。”胡广毫不犹豫道。

    “错!”柳淳断然道:“你们应该去问问郑总!”

    “郑总?”

    大家伙心说拿个奇葩脑子都坏了,还有什么问话的余地啊……迟疑之间,杨溥突然开口道:“太傅的意思,莫非是让郑总去对付李芳远?”

    “不!”柳淳又摇头,“你们该用郑总去匡扶正道,恢复社稷……这才是正办!”

    六位阁员,脑筋都不差,只不过他们还存着一丝良心,这么损的主意,还想不到,可是当柳淳点破之后,他们啥都明白了。

    岂止是阴损,简直是坏到了极致,阴险出了境界!

    杨士奇啥也没说,赶快躬身去办。

    这一次他再面对郑总,竟然没有了鄙夷之色。

    “尔忠心道统,熟读经史,实在是难得的人才。本官问你,李芳远是什么人?”

    “这个……他是朝鲜国君。”

    “那李成桂呢?”

    “他,他是太上王!”

    “那李芳远又是如何登基夺权的?”

    “这个……”郑总的老脸变成了猪肝色,喉咙被堵住,说不出话来。

    杨士奇忍不住冷笑,“老匹夫,原来你也只是嘴上的本事……你不是信奉孔孟之道吗?李芳远杀死兄弟,囚禁父亲,犯上作乱,大逆不道。你怎么不去讨伐他?你怎么不出来指责,反而心甘情愿,为虎作伥,你算什么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