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是辽王世子,大不了我不当了。我,我要跟她在一起,有她在,什么都有了。”

    这小子还真不是玩假的,一张年轻的面孔上,满是天真的笑容,

    朱棣看着这个宝贝侄儿,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要是和他比起来,就算最不争气的朱小三,都一下子可爱起来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过去朱棣还责怪柳淳教的不好。

    可现在看来,三个儿子,哪怕醉心科学的朱高煦,和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情种比起来,也正常太多倍了!

    朱棣正要发货,突然外面有人低声呼唤。

    “四哥,陛下!”

    有人抬着担架,上面放着辽王朱植。

    他脸色惨白惨白的,刚吐了一口血,也不知道这位哪来的精神,竟然又跑来见朱棣了。朱植的目光全都在钱氏身上,他的眼泪也忍不住流了出来。

    “我,我哪点对你不好啊?”

    钱氏抬头,眼角泪水不停涌出,“王爷,妾身该死,妾身对不起你!”

    听到了对不起三个字,朱植苍白的脸上居然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挣扎着抬起头,咳嗽道:“四哥,小弟活不长了,看在小弟的面子上,饶了她吧!小弟愿意用一条命换她的命!”

    朱植用脑袋碰触担架,哀求道:“四哥,求你一定答应啊!”


………………………………

第756章 辽王之死

    朱棣看着要死的朱植,脑子很凌乱,真的,他也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该生气,或者是惊讶……千言万语汇到一起,只有一句。

    “十五弟,你是不是有病?”

    朱植迟疑了片刻,突然咧嘴自嘲,笑道:“我是病了!我早就病了,这大明朝的宗室,还有几个人没病?四哥,同为兄弟,我们就该落这么个下场吗?”

    朱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许是压抑的久了,这一次彻底爆发出来,疯癫的让人惶恐。朱棣死死盯着他,恶狠狠道:“你很不满意吗?”

    “岂止是不满意,我好恨啊!”

    朱植紧握着拳头,太阳穴上的青筋突起,苍白的脸色泛着潮红,他怒视着朱棣,“我们都是父皇的儿子,同为九大塞王,父皇在日,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府邸,有封国,有三卫兵马,官员任命,大小事务,悉数由我们决断!如今呢?我们什么都没有了,四哥,陛下!小弟就剩下一个心爱之人,你也要夺走吗?”

    朱植厉声嘶吼,他他虚弱了,说完这一番话之后,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一声接着一声,仿佛要把肺咳出来一般。

    面对此情此景,一旁的朱高炽心惊肉跳,他偷眼瞧了瞧老爹,不管朱棣如何,他倒是有那么一点理解朱植了。

    朱高炽小时候跟着老朱一段时间,他很清楚皇祖父是个很爱孩子的人,不然他一个庶出的皇孙,又怎么能有幸陪在他老人家的身边呢!

    而且光是从朱元璋恢复分封,给诸子授予兵权,就看得出来。

    二十几个儿子,尤其是边疆的九大塞王,镇守要地,掌握重兵,就拿朱棣来说,他的封地北平曾经是元大都,地理位置重要,城池格局宏大,王府就是故元皇宫,手底下三卫精兵,五万多人。

    北平官员任命,都要经过他的同意。

    几次统兵出塞,朝廷的公侯大将,都要服从朱棣的号令。

    诚然,朱老四的本事放在那里,但若不是朱元璋偏爱,哪里有这样的待遇!其他的藩王,也同样不差,说他们是土皇帝,那是实至名归。

    朱植同样享受过美好的日子,那段时光真是太让人着迷了。

    他骑着马,带着兵,架鹰驱犬,涉猎玩乐,好不快活。

    当此之时,他只想说一句话,有爹真好!

    没错,随着老朱去世,这一切的好事都结束了。

    靖难削藩,战火连绵。

    “四哥,你还记得当初你对我们的承诺吗?朱允炆削藩,逼死了叔父。你跟我们讲要同甘共苦,共享富贵。可是你登基之后,是怎么对付我们的?”

    朱植一边咳着,一边说着,他现在什么都不怕了,今天不说个痛快,只怕再也没机会说了。

    “你不光许诺的不算数,还拿走了我们的兵权,接着剥夺了财权,拿皇家银行的股票糊弄我们。让我们有家难回,只能在京城居住,形同囚犯。我们的兵马,财产,府邸,你一样一样拿走。最后还让你那个儿子抢走了皇家银行的股票我们现在剩下什么?什么都没有了!四哥!你当初口口声声,说要靖难,说要讨伐伪帝朱允炆。可你做得还不如朱允炆,你不惭愧吗?”

    朱植咳着血,大声叱责,当真是血泪指控。

    “你住嘴!”朱高炽气得大怒,伸手指着朱植,“你竟敢无礼犯上,简直丧心病狂!我让你胡说八道!”

    朱高炽提着拳头,要打朱植,哪知道朱棣瞪了他一眼,喝道:“让他说,朕倒要看看,他肚子里还有多少苦水?”

    朱棣怒视着朱植,“你很委屈吗?你埋怨朕把你们的东西都拿走了,朕若是不拿走,你们这些人,早晚死无葬身之地!这江山是父皇打下来的,他分封藩王,是为了巩固社稷,可你扪心自问,你们都干了什么?你们的后代子孙呢?就你那个儿子,他勾引你的侧妃,他们搅在了一起,你觉得这样的畜生,还配拥有封国吗?朕若是把辽东给他,后果会如何?”

    朱棣冷哼道:“朕把该拿走的拿走,你们变成了普通人,才会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你要是连这点都想不明白,那就不配在这里抱怨!”

    “哈哈哈!”朱植冷笑,“随你怎么说吧,我的儿子是混球,可你的儿孙就一直都是好人,都是明君吗?你坐上了龙椅,你说什么都对。可是你别忘了,早晚有一天,你会见到父皇的,父皇的基业,理当由我们这些儿子承袭。朱棣,你残害兄弟,远胜朱允炆,你的下场也只会连朱允炆都不如!”

    朱植扯着脖子怒吼,一口鲜血再度喷出,他身躯抽搐,滚落地上,再度昏迷。

    朱棣死死盯着他,半晌,一甩袖子,直接返回了宫里。

    在这一路上,朱棣心潮澎湃,震怒之余,也有着浓浓的无奈。

    不管是起兵靖难,还是废掉藩国,在朱棣的角度,在大明的角度,都是没有什么错的。可是在那些利益被损害的人眼里,尤其是宗室藩王,他们就忍无可忍了。

    从什么都有,到一无所有。

    这些藩王的纠结愤怒,可想而知。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朱橚一样,把精力放在治病救人上面。他们大多数都沉溺享受,拼命娶媳妇,拼命生孩子。虽然我得不到天下,但是我可以把天下吃垮。

    这就是许多藩王干的事情。

    相比之下,朱植的追求还是不同的。

    他疯狂迷恋上了钱氏,一个年轻的小女孩,充满了活力,又楚楚动人……他觉得自己都要燃烧起来了。

    她唱歌,跳舞,讲述小时候的生活,诉说着田园之乐……她就像是个精灵,涌出清泉汩汩,滋养着朱植,让这位王爷痴迷沉沦,甚至不惜一切,更不会计较任何事情。

    尽管朱棣很不理解朱植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朱家不缺奇葩,比这更严重的也有,而且历来皇家都盛产奇葩,朱棣沉吟良久,突然抬起头,对朱高炽道:“父皇是不是把他们逼得太狠了?”

    朱高炽哪敢接话啊,而且他爹也不是要问他的意见,这点大胖子还是很清楚的。

    只不过朱高炽觉得藩王宗室的事情必须解决,如果没有一套合适的方略,早晚有一天,他的儿孙后辈,也会面临这种情况。

    这个事情会成为纠缠大明皇室的噩梦。

    朱棣果然没有询问朱高炽的意思,他只是随口念叨,真正的问题还要他来解决,父子俩返回了宫中。

    就在当天夜里,哭声从辽王府传出,辽王朱植咳血而亡。

    继宁王之后,又一位藩王去世。

    和上次宁王之死不同,辽王的死竟然让许多宗室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有人绘声绘色,开始讲述兄弟两个的对话。

    尤其是朱植质问朱棣,说他靖难起兵,结果对待藩王们更加残忍无情。

    这话彻彻底底点燃了舆论。

    朝堂之上,固然没人敢跳出来,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替朱植说话。可是在民间,议论纷纷,指责朱棣的声音,不绝于耳。

    “皇爷,奴婢让下面的人盯着呢,四处散播言论,诋毁皇爷的人,奴婢已经查到了一些,这就替皇爷出气!”

    说话的正是木恩。

    上次正道书院的事情,柳淳提醒他,要关心民间的舆论,大明朝的情况已经远比之前复杂许多倍,身为天子耳目爪牙,就必须更加机敏锐利。

    木恩照着柳淳所说去做,还真别说,立刻就用上了,老太监也是欣喜激动,太傅果然厉害,东厂立功的机会来了!

    可是朱棣却没有那么激动,“你现在就算抓,也不过是抓一些虾米小鱼罢了。”

    木恩不服气道:“纵然如此,也能震慑人心,让那帮畜生不敢胡说八道。”

    朱棣略微沉吟,“既然如此,你就去办吧。”

    木恩领旨下去,朱棣的眉头半点没有舒展,反而更加凝重。

    藩王,宗室……到底怎么才算是彻底解决,实在是太让人发愁了?

    可就在这时候,又有消息传来。

    “陛下,辽王世子朱贵煐服用毒药……死了!”

    “什么?”

    朱棣顿时大怒,还没来得及处置他,这个畜生竟然自己死了,朱棣眼睛转了转,顿时意识到,只怕要有麻烦了。

    果不其然。

    就在朱贵煐死后,关于他的死因一下子热闹起来。

    有人说他是气死了父亲,羞愧惶恐自杀的,可还有人说他舍不得跟钱氏分开,才郁闷自杀的。

    父子两个,痴恋同一个女子,这个钱氏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啊?简直就是妲己重生,杨贵妃再世啊?

    甚至还有人传言,是朱棣看上了钱氏,才栽赃陷害,逼死了辽王父子!

    “荒唐!无耻!”

    朱棣大怒,朕是跑不了了,你们就是成心想黑朕是吧?

    朕本来还想妥善一点处置,没想到是你们自己找的。

    “传旨,把宗人院所有藩王叫到宫里,朕有话问他们!”

    伴随着旨意传达,所有的藩王都惊动了,大明宗室的命运,估计很快就要揭晓了,齐王、蜀王、肃王、庆王、安王、伊王……带着悲愤纷纷向午门赶来。

    凑巧的是,柳淳也清查了密云卫走私的案子,返回京城,正好跟他们碰在了一起,双方不算融洽……

    顶点


………………………………

第757章 都滚蛋吧!

    齐王、肃王、庆王这几位是参与过靖难之役的,俨然诸王领袖,而安王和伊王由于年纪还小,就藩又晚,等到朱棣继位之后,轻轻松松就被召回了京城,根本构不成威胁。

    可如今不管是老一批的藩王,还是这些新人,都义愤填膺,怒视着柳淳。

    “先帝血脉,大明宗室亲王,还剩下几个了,太傅何必如此咄咄相逼?”齐王大声叱问,肃王也说道:“楚王,谷王,代王被发配东番岛,宁王作乱死了,如今辽王也死了,是不是下一个就落到我们头上?柳淳啊,你可是先帝提拔的人,反过头来,残杀先帝的儿子,你不亏心吗?”

    “就是!太傅大人,你平步青云,位极人臣,吃香的喝辣的,总要给我们一个活路啊!对啊!柳淳,说到底你就是个臣子,我们可是大明宗亲。天下人都看着呢,如此草率处死藩王,朝野自有公断!”

    柳淳扫了一眼义正词严的齐王,忍不住笑道:“照王爷的意思,这天下纷纷扰扰,各种议论,诽谤天子,污蔑朝臣……具是你们干的了?”

    一句话,把齐王弄得老脸通红,顿时没了气势。

    “我,我没有那么说,你,你这是诬陷本王!”

    柳淳哑然,“你说我诬陷你!那你又怎么敢诬陷本官?”柳淳把脸一沉,这几位王爷顿时害怕了。

    别看柳淳年纪比他们之中一些人还小,但他出道太早了。当时一些王爷还没就藩呢,在京里一年到头,也见不到朱元璋几次,那时候柳淳就天天出入皇宫,受宠程度连朱标都嫉妒。

    这些年下来,柳淳不光是宠臣,还是重臣,受封太傅,总领百官,地位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他们呢,是越混越差,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近了最后的防线,再不奋力一搏,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柳淳,什么都别说了,请陛下裁决……我们就不信了,陛下也会不讲兄弟情义!”

    “对,柳淳,你等着!”

    ……

    这几位王爷不断甩狠话,柳淳干脆闭着眼睛不做声。正在这时候,有人骑着马赶来,直到午门,才下了战马,把缰绳扔到一边,有侍卫立刻接过来,满脸赔笑,极尽谄媚,“梁国公,您老人家回来了!”

    蓝玉微微一笑,“回来了,老夫离开了一些时候,这京城热闹了不少啊!”

    侍卫不敢回话,只能赔笑,蓝玉则是迈着大步,走了过来。

    他扫了几位王爷,不屑冷哼,然后又指着人群当中的蜀王,“你躲什么,给我滚过来!”

    蜀王脸拉得比驴还长,他努力挤出笑容,“爹,孩儿……”

    “叫什么爹!你是皇子,我只是你的岳父,再乱叫老夫弹劾你!”

    蜀王被弄得格外尴尬,“是,是,岳父大人,您老怎么回京了?”

    “不欢迎啊?”

    蓝玉不客气道:“问我怎么回京?还不是你们的兄弟辽王!他害老夫不浅啊!”

    齐王忍不住道:“梁国公,人死不结仇,十五弟已经死了,你怎么还咄咄逼人?同为女婿,你也未免太向着柳淳了吧?”

    这蓝玉可不答应,小兔崽子,你也配跟我叫板?

    什么叫同为女婿?老夫向着谁了?

    奶奶的,要不是柳淳机灵,把密云的事情戳破了,老夫就背了黑锅。到时候真的把密云划为皇家武学的围场,岂不是等于给走私帮忙,提供保护伞吗?

    老夫一心一意教书,想要做点事情,岂不是被你们这帮兔崽子毁了?

    还敢问老夫为什么向着柳淳?

    你们当老夫是傻子吗?

    谁好谁坏都分不清楚?

    “朱椿,你给我滚过来!”

    蓝玉不搭理齐王,而是点手指着蜀王。

    朱椿用力摇头,他是跟诸王站在一起的,他不会屈服的,哪怕是岳父也不行,就是不行!朱椿咬紧了牙关,双腿不自觉向蓝玉那边挪动……这个真不是我要去的,是腿,我管不住我的腿啊!

    剩下的几位藩王都气疯了,我们之中出了个可耻的叛徒!

    “岳父,您,您老有何吩咐?”

    蓝玉哼了一声,“吩咐谈不上,就是让你学好!明白不?”

    朱椿沉吟片刻,突然见蓝玉瞪圆了眼睛,他连忙道:“懂,懂了!小婿全都懂了。”朱椿简直不敢回头,其他几位藩王不光是鄙视,简直想把他撕碎了。

    说好的打仗亲兄弟,你丫的临阵脱逃,算狗屁兄弟!

    朱椿只能低着头,装成视而不见,你们愿意鄙视就鄙视吧,反正我是没胆子了。

    还没等开战,就先废了一个主力,其他几位藩王简直跟吃了二斤苍蝇屎似的,而且还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味。

    怎么觉得要输啊?

    正在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