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成!”

    柳淳默默摇头。

    “那就五条!”宋礼咬着牙说,他都准备亲自下去了。

    可柳淳还是摇头。

    “太傅大人,不是我们工部不想出力,实在是无人可派啊!”

    柳淳淡然一笑,“先稍安勿躁。咱们分析一下,要想大面积增产,三五条水渠是绝对不够的,哪怕修得再长,也没法解决整个大明朝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成千上万的水渠,需要数百万计的水井,还有蓄水的水库。”

    杨士奇老脸拉得跟驴一般长,其他人也都天旋地转,柳大人啊,你是真敢说,可你也要看看能不能做到啊?

    “要想让全大明的田地都有水用,确乎需要很多,只不过要让朝廷一下子修这么多,实在是太难了。”

    柳淳笑道:“目标不妨先放在这里。我们可以动员每一个县,修一条水渠,挖一百口水井,每个府修一个水库。”

    柳淳把计划拆解分割,这下子大家伙终于来了兴趣,似乎不那么吓人了,有成功的希望了。

    “修水库的工具朝廷想办法解决,劳力地方出,朝廷只提供饭食。要让我们的地方官跟老百姓讲清楚,修水渠是为了大家好,希望百姓能踊跃支持,多多出工。至于修水渠的事情,可以纳入地方官吏的考核之中,诸位以为如何?”

    吏部尚书茹瑺苦笑了,“太傅,这个办法固然好,可地方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兴学要他们负责,现在修水渠也要他们负责,我怕地方衙门忙不过来,会敷衍了事啊!”

    “茹尚书的意思是需要监督了?”

    “也不光是监督,地方衙门的官吏实在是太少了,让他们负责这么多事务,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那就要增加地方官吏了?”

    “这个……增加官吏,需要增加开支不说,似乎还有违祖制,我怕不妥吧!”

    柳淳哑然一笑,“那这么说,增加粮食产量,让百姓吃饱肚子这事情就要搁置了?”

    “不不不!”

    茹瑺心说我就算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反对这事啊!

    “那……增加地方官吏吧!”

    茹瑺终于点头了,只是令他意外的是在场的官吏竟然没有人跳出来反对,相反,还有人频频点头,觉得就应该这么办,天经地义的一般。

    柳淳跟百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不知不觉间,都已经到了下午时分。

    “让厨房随便做几个菜,蒸两锅馒头,咱们接着谈。”

    ……

    柳淳第一次跟所有的高级官员讨论施政。

    京城的百官都盯着呢!

    尤其是那些没资格与会的,更是眼巴眼望,不断有各种消息传出,说是有人跟柳淳对骂,双方争吵激烈,大打出手,最后都动用了廷杖,把人给打死了。

    还有人说有两位尚书大人为了不和柳淳同流合污,主动辞官。

    还说陛下被逼无奈,不得不现身,帮着柳淳压制百官。

    貌似任何时代都不缺这种神通广大的包打听,对于这些人,柳淳只想说京城的四轮车夫还缺人,急需加盟。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整个讨论才暂时告一段落。

    诸位大臣匆匆离去,他们之中多数都没有闲着,而是挑灯夜战,白天讨论了这么多,现在最缺的就是如何落实下去的议案了。

    为官这么多年,不能让人看遍了,必须拿出真东西才行。

    等着吧,下次会议的时候,就要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五体投地,彻底跪下,给爷爬!

    百官们的反应看在了朱高炽的眼睛里,他兴奋跟朱棣讲着。

    “父皇,真神了,我师父主持会议之后,那么多人,积极献策,大家伙都急着出主意,可真是热闹啊!您要是看到,保管吃惊的!”

    朱棣黑着老脸,“我看到了。”

    “看到了?您在哪?”朱高炽傻傻问道。

    朱棣哼了一声,他岂止是去了,而且还在旁边听了一阵子。只是大家讨论太投入,都忘了天子驾临。

    回来之后,朱棣就憋了一下午的气。

    这帮畜生,朕上朝的时候,让他们说话,一个个跟锯了嘴的葫芦似的,现在倒好,全都说话了,这也太过分了吧?

    是溜须柳淳,还是觉得朕不能容忍进谏?

    “父皇,我觉得吧,其实师父比您老人家平易近人多了,最初的提议明显是挑刺,可师父应对从容,反而鼓励了大家伙开口,畅所欲言。至于父皇,您要是遇到这种事情,保证吹胡子瞪眼,又是杀人,又是发配,久而久之,大家伙就不敢开口!”

    “放屁!”

    朱棣怒骂,朱高炽把两手一摊,瞧瞧吧,我所言不虚。

    朱棣气得脸都黑了,朕怎么是那样的人?朕很平易近人的,又儒雅随和,朕是个最善良的天子了。

    他又想想,突然觉得没必要了。

    “父皇以朝政托付柳淳,既然他能驾轻就熟,证明朕慧眼识人……很好,很好啊!”

    朱棣放声大笑,可是在朱高炽听来,这笑声里面没有半点高兴,反而带着无穷无尽的愤怒,这是又有人要倒霉了?

    “走,跟我去柳府瞧瞧。”

    朱棣离开皇宫,直奔柳府,等他赶到的时候,已经是灯火通明的时候。

    柳淳的书房里,格外明亮。

    解缙、金纯、还有几位大臣,都赶来了,他们围坐在一起,正谈论事情。

    “太傅,我们商量过了,觉得要想大兴土木,除了动用各地的百姓之外,还要从外面引入劳力。”

    柳淳轻笑,“你说的外面不会是安南吧?”

    解缙摆手,“我可不是那样的人,更何况安南也没有多少人可以用了。”他总算说了实话,经过解缙的压榨,安南早就赤地千里了。

    “下官的意思是朝鲜和倭国,包括天竺,这些地方能不能下手?”

    柳淳笑道:“我觉得不错,只是不知道朝中之士,能接受吗?”

    解缙笑道:“太傅大人多虑了,他们敢不答应?谁要是反对,我就发动穷人去谁的府邸吃饭,不把他们吃垮了,决不罢休!”

    金纯也躬身道:“太傅如果信得过,把这事情交给下官,让下官去做,保证手到擒来。”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简直比白天的时候,还要热闹。

    朱棣默默看了许久,突然转身就走。

    “父皇,怎么走了?”朱高炽低呼。

    朱棣脚步不停,“百官尽忠职守,朕怎么好打扰,回去吧,今夜能睡个安稳觉了。”朱棣的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很灿烂。

    顶点


………………………………

第750章 被鄙视的工部尚书

    臣子尽心,天子自然轻松,难得,朱棣回宫之后,早早去见了徐妙云,老两口子蜜里调油,总之是成年人的那点事,庸俗得很,没什么好写的。

    转过天,徐妙云心情很不错,早早起来,梳洗打扮,端坐在菱花镜前,看得朱棣都发呆了,“真好,就像咱们刚成亲的时候!”

    徐妙云狠狠瞪了朱棣一眼,“说什么昏话啊?我都当奶奶多少年了。”

    “多少年都好看!”

    咱永乐大帝也学会油嘴滑舌了,徐妙云脸上微红,主动凑到了丈夫的身边,靠着朱棣的肩头,终于有了一丝小鸟依人的味道。

    “陛下,这些年来,你都让着我,奴家心里一清二楚。你登基五年了,宫里还没有个动静,不少人都私下里嚼舌根子,说陛下不行……”徐妙云声音颤抖,眼圈微红。

    朱棣叹口气,心里也乖乖的,谁敢说朕不行,朕就让他永远都不行!

    “陛下,妾身想好了,准备给你挑几个好看的,充实后宫。”

    呕!

    朱棣想起徐妙云过去给他找的,下意识要吐。

    这下子弄得徐妙云更尴尬了。

    “陛下,臣妾过去的确是错了,这回臣妾想好了,臣妾给你挑选真正的美女。”

    朱棣深表怀疑,绷着脸不说话。

    徐妙云这次是玩真的,她告诉朱棣,原来最近有一批朝鲜使者到了京城,他们希望大明能帮忙抵御倭寇袭击。只要大明点头,他们就会送上一批美女,当然,作为使者面子还是要的,语气很委婉,但说来说去,就是这一件事。

    你给我保护,我给你女人!

    “倭寇?”朱棣认真想了想,突然皱起眉头,“咳咳……那个,或许,没准,大概……是纪纲干的!”

    徐妙云愣了片刻,突然笑得花枝招展,眼泪都出来了。

    “陛下啊,原来你才是那些倭寇的后台靠山啊!”

    朱棣老脸微红,“不用夸奖,我会骄傲的。”

    徐妙云笑得更欢了,“还夸奖呢,鄙视还差不多吧!

    “既然这样就更好办了,陛下降旨,让纪纲少袭扰朝鲜不就是了!”

    “不!”朱棣果断摇头,“皇后啊,你这么想就错了,要想让朝鲜多送点美人过来,应该打得更狠才是!”

    徐妙云瞪大了眼睛,“陛下,这行得通吗?”

    朱棣哂笑,“拿钱办事,那是江湖的规矩,身为天子,岂能跟江湖人一样。”

    徐妙云愣了好半天,心里暗道,您是和江湖人不一样,您这简直是连江湖人都不如啊!这个大明是怎么了?

    朱棣冷笑,身为天子,要是连那帮臣子都不如,还有什么脸面坐龙椅啊,朕的本事大着呢!

    ……

    “诸公,陛下已经基本上同意了我们的农业增产计划。我大致分成了三块,其一呢,就是农业基础设施,简单说就是道路、水渠、灌溉、仓储这些,我打算由工部和户部一起抽调人手,暂时由工部尚书宋礼牵头。”

    宋礼连忙点头,“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然后一项是农业良种和技术,包括推行新的农作物,鼓励堆肥,选育良种等等……这部分我亲自牵头,从户部、吏部、工部抽调人手。

    “再有就是针对这些事务,对官制进行改革,以适应需要。这部分由吏部尚书茹瑺牵头,其他各部共同参与,一起商定。”

    柳淳总结道:“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是以任务为导向,打破原来的格局,共同协作,完成使命。我希望各部之间,务必通力协作,拿出真正办事的态度来,必须高效迅速。如果遇到了困难,要立刻反应。我们就在这里,商议决定。”

    柳淳主持政务之后,能够很明显感觉到,他的风格和任何人都不同。务实高效,合作推进,充分授权……哪怕过去那些对柳淳颇有看法的文臣也不得不承认,跟着柳淳干,舒心顺气了许多。

    就连工部尚书宋礼都是如此。

    在会议结束之后,他主动留了下来,要跟柳淳谈一件事情。

    “太傅大人,迁都之后,北平的人数增加了数十万之多。下官早就发现一件事,北平老百姓用水太困难了。”

    柳淳立刻点头,“没错,这是个大事情。”

    柳淳也严肃起来,北平的地下水以苦咸水为主,谁家里要是有一口甜水井,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柳淳为了能用上清凉甘甜的井水,足足向下挖了十五丈。普通老百姓显然没哟这个财力,只能忍受苦咸水了。至于皇宫用水,则是从玉泉山运送泉水。

    “宋大人,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修一座水库。”宋礼目光炯炯。

    “有规划吗?”

    “有!”宋礼激动答道:“我现在京西的密云修水库,那里有白河和潮河两大河流,拦坝之后,水源充足,可以供应一两百万人的需要。只要建成,京城军民百姓就再也不用受饮水的困扰了。”

    柳淳听完宋礼的设想,顿时大喜,真没想到,他居然能提出这个建议。

    “很好!”柳淳立刻点头,“此事你写个详细的条陈,我立刻召集各部协商,然后请求陛下同意。”

    柳淳的干脆,让宋礼吃惊非小,他瞪大眼睛,沉吟道:“太傅大人,真的能落实?”

    柳淳笑道:“这是自然!京城不光有一两百万的军民,周围还有那么大的工厂,尤其是要修铁路,建钢铁厂,这都是耗水大户,修水库势在必行啊!”

    宋礼沉默良久,这才苦笑道:“太傅大人,修水库的建议我就跟,跟郁新谈过。”宋礼无奈道:“他只给了我四个字。”

    “立刻执行?”

    “异想天开!”宋礼无奈道:“太傅大人,为了这个工程,我带着几个人,趁着过年的时候,在山林里钻了整整十天,回来的时候,又用了一个月,才写成计划,我苦求郁新答应,让户部跟工部联名上奏,可他无动于衷,下官也着实无可奈何。”

    “这工部在六部之中,排名最后,人微言轻,下官有心做些事情,却是有心无力。宦海浮沉几十年,匆匆而过,想要名留青史,造福百姓,何其困难啊!”

    宋礼说到了激动之处,情不自禁敲打着桌子,发出咚咚的声响。

    他担任工部尚书之后,就有许多的设想,治水,修水库,建引水渠,他都提出过,结果都因为开支庞大,根本无人支持,只能作罢。

    不但如此,还因为有求于人,工部不得不替户部背了很多黑锅,这就是宋礼被郁新吃得死死的原因所在。

    前些时候,他还琢磨着一旦柳淳掌权,又要折腾百官,清查弊端,到时候就更没法做事了。

    与其一事无成,尸位素餐,不如跟柳淳斗一场,大不了罢官回家,乐得逍遥自在。

    可宋礼万万没有料到,柳淳的施政竟然放在粮食增产上面,更有趣的是柳淳还要大修水利工程。

    宋礼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他这才主动留下来,和柳淳谈此事。

    其实宋礼只是想试试而已,也没有抱有多大的希望。

    可柳淳的反应却让宋礼大吃一惊。

    “我看这样吧,暂时准备一千万两预算,包括堤坝,还有向京城引水的水渠,宋尚书,你看还需要什么支持?”

    宋礼没有迟疑,急忙道:“大人,若是能借几个您的弟子,那下官就感激不尽了。”

    柳淳欣然同意,“可以,我给你派二十名精通数学测量和水利工程的好手,你们再去密云,实地勘测,尽快将结果报上来,咱们制定了详细计划,然后再交给陛下。”

    ……

    宋礼从文渊阁出来,整个人都年轻了十岁不止,眼睛冒光,浑身充满了干劲,那个激动的模样,仿佛要结婚的毛头小子似的。

    “机会来了,终于来了。”

    他立刻召集工部同人,挑选了几个帮手,又带上了柳淳的门人,第二天就急匆匆赶往密云,根本不用催促,热情之高,都让人惊叹。

    他们一行到了密云,却被泼了一盆冷水。

    “宋大人,现在山里这片正在练兵,您还是暂时等一等吧!”

    宋礼迟疑道:“这是什么道理?密云卫早就不算战场了,你们还跑山里练兵干什么?”

    负责接待的百户赔着笑脸,可神色之间,带着一丝轻蔑,区区工部,也敢管我们的事情,真是不知好歹!

    “宋大人,这是军国大事,我们这些人可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若是您觉得不妥,可以跟五军都督府那边说啊!”

    “休要拿五军都督府压人!”宋礼哼道:“我是奉命前来勘察地形,准备修建水库,尔等速速安排,不许耽搁。”

    百户也不废话了,连忙退出去,可是等他出来,脸上却满是不屑。

    在密云这块地盘上,别说是工部尚书,就算是吏部兵部来了,我们也不怕!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