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可能,绝不可能!”

    突然有个人冲出来,直接朝着蒸汽机跑了过去。

    “这是假的,这里面藏着人,藏着妖怪!”

    众人一看,跑过去的正是工部尚书宋礼。

    想想也是有趣,堂堂工部尚书,竟然是最接受不了蒸汽机的那一个!

    他唬着脸,怒道:“快,打开,别变戏法了,我知道你们在骗人,我可不会被骗到!”

    朱高煦给了他个大白眼,父皇手下都是什么玩意啊,这么蠢怎么当上了尚书?真是没救了。

    “这个东西就放在这里,你自己找吧,要是能找出来,就算你说的有理。”

    宋礼哼道:“想激将法是吧?我一定能找到!”

    这位说着,就凑了过来,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仔细看着,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这位也是太认真了,没堤防,自己的官服下摆甩进了炉膛里,这位二品大员冒烟了!

    “救命啊!

    宋礼吓得从蒸汽机上跳下来,在地上不停打滚儿,幸好旁边准备了水车,一桶水从头浇到尾,这位尚书大人终于彻底凉快了。

    他坐在地上,眼睛直勾勾盯着蒸汽机的方向。

    直到此刻他也想不通,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冒烟喷火,又那么大力气,没准是山海经里面的怪兽,被汉王他们驯服了,拿出来骗人的。

    一定是这样的,一定!

    对于这种死心眼的人,说得再多,也没有用处。

    至于其他感兴趣的大臣,柳淳和朱高煦倒是愿意解释一下,当然也仅仅是解释一点而已。

    蒸汽机的原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就是利用锅炉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导入气缸之后,推动活塞左右运动,而活塞又通过联杆,带动轮子做旋转运动。

    这样一来,就能靠着蒸汽驱动庞然大物向前运动。

    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尤其是在加工手段还十分落后的时代,如何制作气缸,还有控制蒸汽进出的滑块要怎么设计……都是经历了无数次测试之后,才最终成功。

    在这个期间,被蒸汽烫伤的工人,就不下十位之多。

    总而言之,让这些官吏明白这玩意不是什么妖怪,而是一台实实在在的机器就够了。

    百官们就算再不服气,也没有办法,只能乖乖认输。

    陈瑛的心都在滴血,刚刚下注,足足输了五千两!

    他就是个穷御史,一下子输了这么多,搞不好又要背贷款了。

    “陛下,汉王殿下奇思妙想,着实令人惊叹,这个……镇国神器,名副其实,臣等五体投地。臣以为应当供奉太庙,供世人瞻仰。陛下也要重赏汉王殿下才是。”

    这位说完,不少人跟着附和,“陛下,臣等附议!”

    朱棣眉头紧皱,这玩意就供奉在太庙里?跟自己老爹作伴?合适吗?他可是听朱高煦说过,为了研究这个东西,又是花钱,又是死伤了不少人,最后就变成了一个摆设?

    “卿等觉得此物该如何使用?”

    朱棣又问了一句。

    道衍紧皱眉头,“启奏陛下,老臣记得当年辅国公就以热气球威慑过宵小,让海外蛮夷俯首。老臣以为此物或许也可以拿出来,让那些蛮夷真心叹服,从此之后,更加恭敬老实,扬我大明天威。”

    镇国神器,威慑宵小,这么使用,没毛病啊!

    可是在人群外面,气喘吁吁的赵王朱高燧憋不住了,捂着肚子,哈哈大笑。

    “殿下,莫非以为老臣所言不对吗?”

    “当然不对了!”

    朱高燧笑嘻嘻道:“这东西能吓唬住谁啊?你们没看到我们为了驱动,要不断往里面填煤,让火炉烧得旺旺的!而且行走距离远了,还要加水,确保锅炉时刻沸腾。没有煤和水,根本走不动,把这玩意摆在蛮夷面前,傻子才会害怕?”

    道衍一愣,“赵王,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说这东西一无是处了?那你们造出来干什么?”

    这回轮到朱高煦开口了,他冷哼道:“道衍大师,你才智无双,我是钦佩的,可是蒸汽机要怎么用,你却是想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道衍深深吸口气,“老夫愿闻高论!”

    朱高煦也不客气,他信心满满道:“蒸汽机有着庞大的力气,胜过牛马千倍万倍,既然力气这么大,就该用来拉车才对。”

    “拉车?用神器拉车,是不是大不敬啊?”陈瑛傻傻道:“汉王殿下,你能做成此物,仰赖天授,若是轻慢,岂不是会降下灾祸?”

    朱高煦听这帮人的言谈话语,简直要疯了,他本就不愿意多话,面对这么愚蠢的问题,就更不愿意开口了。

    宝贝徒弟黑了脸,柳淳只好道:“此神器同河图洛书之类的神物不同。蒸汽机的价值在于广泛使用,在于不断挖掘潜力。”

    柳淳笑呵呵介绍道:“所谓工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复制,这一台蒸汽机绝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可以不断复制,改进,提高……目前蒸汽机的效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三,未来的提升空间还十分巨大。”

    柳淳努力用平常的语言解释,可在场官吏听懂的还是太少了。

    复制!

    也就是制作更多吗?

    当年大禹铸九鼎安天下,莫非也要制造九个神器,或者干脆每个州府一个,用来镇压天下?

    朱棣也受不了了,这帮白痴大臣太给他丢人了。

    “柳淳,你就直接说,打算怎么办?”

    柳淳道:“陛下,臣的设想很简单,就是替这个神器修一条贯通南北的专用道路,用来运输货物。”

    “运输货物?”朱棣沉吟道:“不是已经有了海运吗?这东西比海运还好?”

    “不能说好,只是各有千秋。”柳淳笑道:“海运固然成本不高,但是速度慢,而且只能连接港口城市。蒸汽机车不同,可以贯通内陆,而且速度惊人,运量也十分可观。”

    柳淳笑道:“陛下,臣想请教,若是从应天到北平,调动一万兵马,需要多少时间?”

    朱棣哈哈大笑,“这还用问吗?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若是兵马状态不好,两三个月,也未必能顺利到达。”

    柳淳笑着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可若是使用蒸汽机运输,做多五天时间,就能把兵马从应天运到北平!”

    “什么?”

    朱棣惊呼起来,同时发出惊叹的还有兵部尚书赵勉。

    我的老天爷啊!

    怎么会这么快?

    柳淳笑道:“不光速度快,而且节约人力畜力,蒸汽机可以日夜运行,士兵只要坐在车厢里,一天一夜,可以前进千里,而且人不大劳,稍作休息,就可以投入战斗。不光是人员运输,火铳,火炮,辎重,粮草,都可以运送……”

    “不要说了!”

    朱棣的眼睛已经红了,他瞬间明白了蒸汽机的价值所在。

    可同时他也清楚柳淳的讨论,忍不住道:“你就直说,这东西要花多少钱?”朱棣补充道:“总不会超过兴学吧?”

    换句话说,只要不超过一个亿,他都能接受!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739章 君臣联手忽悠人

    “陛下,这么好的东西,其实不用花钱的。”

    “不用花钱?”朱棣气得笑了,“这么多的铁疙瘩,还要烧煤,用水,你跟朕说,不用花钱,你当朕是三岁孩子啊?”

    朱棣是半点不信。

    柳淳沉吟道:“陛下,蒸汽机车一旦广泛运用,会产生惊人的利润,既然有利可图,陛下就可以鼓励商人参与,主动投资。这样就能利用民间的资本,实现朝廷的目标。到时候只需要准许他们从铁路抽取利润就行了。”

    柳淳这办法可以说很中规中矩了,不少臣子也表示赞同,这是好事,有钱一起赚呗!

    可朱棣却连连冷笑,“这么多年了,朕早就清楚,所谓让商人参与,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情。他们要么是偷工减料,大发利市,要么就是趁机据为己有,窃取朝廷财富。朕才不会上当,朱允炆卖了皇家银行,殷鉴不远啊!”

    朱棣咬着牙道:“朕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个蒸汽机是皇儿研究的,剩下的钱朕来出,总而言之,蒸汽机既然是镇国神器,那就只能掌握在皇家的手里,别人谁也不许染指。”

    皇帝陛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他降旨将天津的仓库封存起来,而且朱棣还让东厂的人负责,换句话说,连锦衣卫都别想碰。

    回京的时候,朱棣还特意把朱高煦叫到了身边,父子俩一路畅谈,就连太子朱高炽都失宠了。

    大胖子愁眉苦脸,朱高燧急得抓耳挠腮。

    “师父,你的套路还是太老了,这回都让我爹看透了,这可急死人了!”朱高燧能不着急吗,他还巴望着靠铁路发一笔横财呢,这回好了,根本吃不到,太让人纠结了。

    柳淳两手一摊,“你们还敢埋怨我?陛下是你们的爹,有本事你们跟陛下说去,我才懒得管呢!”

    柳淳也撂挑子了。

    回京之后,朱棣还降旨,给蒸汽机封了个名号,叫“神力大将军”,这个将军衔还是有俸禄的。

    当然了,蒸汽机不吃粮食,可是需要维护啊,这些俸禄都用来换成润滑油了,同时还安排了十个人,分班维护,防止任何人窥视。

    “皇儿,检验本事的时候到了,你知道要怎么使用吗?”

    朱高煦点头,“父皇,这个蒸汽机虽然力气很大,但是也十分娇贵,难以控制。沿途需要不断补充水和煤,另外道路必须平坦,规整,减轻摩擦颠簸。不然货物没有运到,机器就先坏了。”

    “因此,师父早就说过,可以建立专门的道路,上面使用铁质轨道,下面用枕木,再铺上砾石,可以减轻震动。然后在整个路途,每隔一段距离,设立专门的车站,用来停顿休息,装卸货物。”

    朱高煦一边介绍,还一边用笔画出了大致的形状。

    朱棣看着,微微冷笑,“果然是个烧钱的东西,花费只怕比秦始皇的直道还要贵啊!”

    朱高煦急了,生怕老爹知难而退,忙道:“父皇,开销固然大,可收获也是惊人的,儿臣以为绝对值得投入。”

    朱棣大笑,安慰道:“放心吧,朕心意已决,不论多少钱,都由咱们皇家来出。你只管做规划就是了,剩下的父皇兜着。”

    事到如今,朱高煦还能说什么,他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计划递给了朱棣。

    三天之后,皇帝陛下将这份计划交给内阁,然后明发六部。

    在上面只有八个字:江山社稷,唯此为大!

    够明白了吧!

    整个大明江山,诸多事务,就属修路最大。

    等群臣翻开这份计划,仔细研读,他们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丝毫没有扩大的意思。

    朱高煦介绍了铁路的特点,也提出了修路的条件。

    因此呢,大明的第一条铁路,也是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连接南北二京,取代之前的大运河。

    这一条线路贯穿传统的发达地区,地形平坦,人员货物交流密切,一旦修成铁路,能够取得丰厚回报。

    接下来就是一大堆详细的数据了,这帮大臣看得目瞪口呆,别的事情就不说了,光是关于吃的东西,就足以让他们目瞪口呆了。

    朱高煦预言,在铁路修成之后,会带动一大批的铁路食品……这些食品必须相对美味,容易保存,吃起来也比较方便,总之,价廉物美。

    根据考察,像什么德州的扒鸡,符离集烧鸡,道口烧鸡……都会成为未来广受欢迎的品种,所以他还提议要多养殖价格便宜的肉鸡。

    计划做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可争论的必要了。

    十五年的辛苦准备,科学门下,成千上万人的默默努力,已经将所有能考虑到的事情,都准备妥当了。

    现在就算傻瓜也知道,建铁路会发财了。

    尤其是朱棣让人把这个消息送去运河沿线。

    朕虽然改行海运,废了漕运,可是朕没有忘记大家伙,更没有断绝大家的财路……朕有更好的礼物送给你们。

    一条连接南北的铁路干线。

    运量比原来的运河还大,速度更快,带动的能力更强。

    很快,守着铁路运输,大家会有更好的日子。

    这道旨意下来,消息传开,原本还浮动的民心彻底安宁下来了,再也没有半点怨言,相反,许多百姓翘首以盼。

    有人上万民书,拜谢天恩,还有地方百姓主动提出配合征地,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把铁路修好。

    兖州方面,甚至有人发起捐款,要为了铁路出钱出力。

    朱棣得到这些报告,脸上跟一朵花似的。

    “这就是民心,朕说过多少次了,不管有多少的困难,都一定要落实下去,整条铁路线路,要在五年之内完成,最后能压缩到三年之内,即便不能全线通车,也要分段通车,谁也不许跟朕讨价还价,这事不容商量。”

    皇帝陛下力推,下面热忱,可是整个大明的中层,这些官吏贵胄,甚至是宗室,全都热不起来。

    徐增寿都连着来了三天了,他终于见到了柳淳。

    “我说妹夫啊,这个铁路的事情,就没有一点商量?”

    柳淳横了他一眼,“商量?你让我商量什么?那天怎么回事,你自己不清楚吗?我跟陛下讲了,可是你看见了,管用吗?”

    徐增寿苦兮兮道:“一次不管用,你可以多说几次啊,陛下早晚会听你的。”

    “呸!”

    柳淳毫不客气啐骂道:“我可没那个本事,你还是去求求大姐,没准她的枕边风管用呢!”

    徐增寿都哭了,“别说了,我连宫门都进不去,更别说面见大姐了……你快点想办法吧!要不你去找朱高煦试试?”

    “呸!”柳淳又啐了他一口,“你还有脸提呢?那天朱高煦跟你说过什么,让你出五百万两,他把交易的权力卖给你,那钱你出了吗?”

    徐增寿抓狂了,怪叫道:“我什么都没看到,你让我交钱,我傻啊!”

    “你不傻,你可聪明了,你自己相办法吧!”

    柳淳翘着二郎腿,简直懒得跟他废话。

    朱高煦那货是什么性格,他最清楚不过了。

    当时朱高煦提出让徐增寿代理,是真的想给他一个大便宜,他也不用麻烦,拿了五百万两,足够他后续的研究,而且蒸汽机还能带来持续的收益。

    对于一个技术宅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就好比一个车库创业的大学生,成立了自己的独角兽企业,提出只要给我十个亿,就把公司卖给你。

    结果某个巨头拒绝了,结果大学生只能走上提前辍学,玩命创业的道路。在十年之后,昔日的小企业把巨头打得丢盔卸甲,节节溃败……

    而且朱高煦还不是个穷大学生这么简单,他背后站着朱棣呢!

    机会就是这样,稍纵即逝,谁也帮不上忙。

    “你想想,假如当时你答应了,没有了朱高煦帮忙,咱们陛下就是光棍皇帝,他能有什么办法?”柳淳冷哼道:“那时候他就只能求着我,我就可以利用这条铁路,变出几十个公司来,到时候铁路名义上还是皇家的,可是铁路的业务都攥在咱们的手里,每年几千万两的利润,绝对跑不了。”

    “可惜啊!事到如今了,我也是没办法。”柳淳端起了茶杯,只等送客了。

    徐增寿发出一声哀嚎,简直跟第二次死了老爹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