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存在永久冻土,相当时间之内,还没发开发,最多只能提供一些优质皮草。

    这就是沙盘的情况。

    朱能一眼就看到了他垂涎的杭爱山,在他眼里,简直变成了一座金山,银山,朱能兴奋地浑身颤抖。

    反观其他人,却是惶恐不安,这是什么意思啊?

    大家伙迟疑地瞧着沙盘,抓耳挠腮的。

    朱棣哈哈大笑,“前不久,阿鲁台欺负我大明无人,妄图以保塞内附为名,继续霸占草原,朕怎么会让他的如意算盘打响!朕已经把鞑靼的全部青壮,送去了东番岛。不过当下草原空虚,也不能放着这么大的疆土不要。更不能留给其他蛮夷发展壮大,所以朕的意思,是要把草原暂时分封给诸位爱卿。你们分割草原,驻军开发,既是为国戍边,也是给你们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

    朱棣笑眯眯的,他觉得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妙了。

    对这些将领已经考虑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只要不是傻瓜,就没有理由拒绝。

    哪知道朱棣说完,所有人陷入了诡异的沉默,竟然没有人回话,更看不出欣喜高兴。

    这是怎么回事?

    朱棣的老脸渐渐变得难看起来,声音也冰冷了,任谁都看得出来,这帮人竟然给脸不要!

    “尔等不想要赏赐吗?”

    别人不说话,朱能忍不住了,他急忙跪倒:“启奏陛下,臣正在思索要哪里作为封地,因此入迷了。”

    朱棣轻笑,“哦?你想要哪里?”

    “杭爱山!”朱能毫不迟疑道。

    朱棣欣然,“很好,既然你说出来了,朕就把杭爱山以北的土地,悉数划给你,包括苏武牧羊的北海在内,都是你的地盘!”

    朱能偷眼扫了一下沙盘,顿时激动地浑身颤抖,手足无措。我的老天爷啊,这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啊!

    “臣叩谢陛下天恩,臣势必如苏武一般,忠心耿耿,为大明戍边,为陛下分忧,如果有半句虚言,臣情愿诛灭九族。”

    朱棣满意点头,“行了,你先起来,退到一边,还有其他人,朕想听听大家伙的意见。”

    朱能欣然到了一旁,其他人的处境更加艰难,不少人都冒汗了。

    他们的心里只剩下两个字:“发配”。

    没错,这就是发配啊!

    众人依旧迟迟不语,朱棣眼中怒火炽热,紧紧盯着他们,突然冷笑道:“怎么,你们的后辈能入大漠,进武学上课,为了成为军中栋梁吃苦磨砺,而你们却畏惧艰难,不愿意为国分忧,是不是连孩童都不如啊?”

    朱棣怒视着丘福,冷哼道:“朕见你教训两个孩儿,很是有一套,到了自己身上,竟然又是一副嘴脸,是不是表里不一啊?”

    丘福吓得慌忙跪倒,磕头作响,“陛下,臣绝非畏惧艰难,只是老臣不解,为何要臣等分割草原,代表驻守?臣等陪伴陛下,扪心自问,有功无过,陛下何以弃臣等于草原之上?臣等一时想不通!”

    朱棣又扫视了一下其他人,“你们也都是这么想吗?”

    众将低着头,表示默认。

    朱棣冷笑,“你们问朕缘由,朕只能说,身为武人,这就是你们的职责!为国戍边,保卫百姓家国。你们若是嫌弃吃苦受累,大可以解甲归田,你们放心,朕念在往日功劳的面子上,一定给予丰厚赏赐,让你们安享荣华!”

    朱棣的声音,从里往外,都透着冰冷。

    他越发理解当年老爹的为难了。

    这帮随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家伙,居功自傲,不服管束,关键的时候,总是扯后腿,实在是让人生气愤怒!

    朱棣甚至冒出一个念头,要不要杀几个立威,让他们知道朕的容忍是有限度的?

    正在这时候,平安和盛庸突然站了出来,他们并非靖难功臣,只不过是降臣而已,靠着这次跟蓝玉擒拿阿鲁台,才重新复出。

    “启奏陛下,臣等愿意带兵进入草原!”

    朱棣终于颔首,“可以!回头跟兵部协调,将你们的封地划拨出来。”

    到了这一步,可就没有选择的自由了。

    其余诸将终于无话可说,纷纷跪倒,表示接受分封。

    朱棣终于长出一口气,“你们不要以为朕在害你们,几年前,朕让诸位藩王接受皇家银行的股份,换取他们的封地兵马,当时他们都不愿意。可现在呢,每年的银行分红,就十倍于年俸。朕这次给你们的是正儿八经的土地,连土地都不要,你们还想要什么?”

    朱棣说完,气哼哼离去。

    众位将领面面相觑,脖子后面已经冒凉气了。

    是啊,连土地都不想要,难道垂涎龙椅不成?

    大家伙都知道,这是去也要去,不去也要去了。他们突然愤怒地盯着朱能,你一准知道怎么回事,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们?

    你个坏了心肝的东西,简直不当人子!

    朱能被几十道不怀好意的目光笼罩着,后背瞬间都是冷汗。

    “呵呵,天气真好啊!儿子,咱们父子去赛马!”

    朱能说完,抓起朱勇,父子俩撒腿就跑。

    后面一大堆公侯发足狂奔,切齿咬牙,姓朱的,你休想跑,我们不会放过你的!

    ……

    一个月之后,诸位公侯大将,纷纷统兵,离开了北平,向西,向北进发。在他们的队伍之中,配属了相当数量的科学门人,他们负责寻找矿产,发现商机,制定发展规划。

    单纯的屯垦戍边,是绝对没法长久的,必须找出新的思路,让荒凉的草原,产出更多的价值。

    这一次大明的意志,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万里草原,亦是汉家乐土,谁敢说汉人只会耕田,这天下没有汉人不能征服的地方!”朱棣握紧了拳头,狠狠砸在了城门楼的青砖上。

    就在朱棣返回皇宫不久,突然礼部前来送信,说是瓦剌部派遣使者前来。

    “瓦剌?他们想干什么?”朱棣随口问道。

    “回陛下,瓦剌首领愿意归顺大明,请求册封。另外他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什么要求?”

    “他说阿鲁台所部,有不少是瓦剌人,希望陛下能够开天恩,交还给瓦剌。”礼部官员的声音越来越低……

    朱棣轻蔑一笑,“你告诉他,朕没法把人还给他们。若是他们想去陪着那些人,朕倒是可以大开方便之门!”

    顶点


………………………………

第700章 朱棣要纳妃

    刚刚攻灭鞑靼部的朱棣,雄心万丈,真的很想一举把瓦剌给灭了,如此一来,大明的北方就彻底安宁了。

    而且朱棣还打算进军西域,或许还要跟哈烈碰一下,灭了哈烈,西边还有无数国家,尤其是还有金帐汗国,朱棣盘算着,就算一年灭掉一个国家,估计也吞并不了西边这么多领土。

    时间紧迫,事情这么多,朱棣是真的想大喊一句: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很显然,老天不会这么偏爱朱棣的,立刻就对瓦剌动兵也不现实。

    因此朱棣急匆匆把柳淳找来,每次到这个时候,就需要狗头军师了,其实道衍比柳淳合适,那个老贼秃才坏得流水。

    很可惜道衍还在应天,没有北上,没法子就只能让柳淳勉为其难了。

    “陛下,现在的确不适合跟瓦剌开战。还是那句话,如果放在一处,公平交战,咱们大明谁也不怕。问题是翻越崇山峻岭,直击漠西,大明可没有这个力量。”

    而且在柳淳的印象里,瓦剌部面对明朝的攻击,还曾经退到了里海周边,那就更可怕了。这么远的距离,足以耗光大明的军力民力。

    沿途蛮夷袭击,更是可怕的噩梦。

    朱棣老脸阴沉,“我告诉你,别没事总说不行不行的,还是不是爷们了?有力气用力气,没力气用智慧,朕让你过来,可不是听你念丧经的。一句话,你有没有办法?”

    “这个……臣还真有,不过我这个办法不能说多好。”柳淳很为难。

    朱棣倒是满不在乎,“这么多年了,你出的馊主意还少了,快点说说,你打算怎么办?”

    柳淳无奈瞧了瞧两边的太监宫女,朱棣冷哼,心说有什么隐秘的,值得这么小心!他很随意摆手,让其余人退下,只剩下君臣两个。

    “陛下,主意臣能给你出,但是以后出了什么事情,臣概不负责,而且最好陛下也别把臣说出去,总而言之,咱们君臣要有个君子协定。”

    朱棣越听越不对劲了,“柳淳,你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还有人敢逼宫不成?你快点给我说,不然朕可不客气了。”

    柳淳见朱棣这么着急,他也没法子。

    “陛下,瓦剌此时派遣使者过来,说白了,是刺探大明底细,顺便想打秋风,捞点好处。对于咱们来说,没法攻打瓦剌,但是也不能看着瓦剌做大,咱们要从根上断了瓦剌壮大的可能!”

    朱棣频频点头,“你说得对,朕就是这个意思,朕现在问你的也是这么回事,你到底有什么好办法?”

    “陛下,办法是现成的,就是四个字: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

    “嗯!”柳淳道:“瓦剌使者提出鞑靼部不少是他们的人,想要朝廷归还,根据我的猜测,他们应该是想吞掉鞑靼部的老弱妇孺。”

    柳淳一句话,点出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阿鲁台集中了五十万人南下,留了许多妇孺在部落里。

    这些女人和孩子,未必能带来战斗力,但却是一个部落的潜力所在。也就是说,如果瓦剌吞并了这些妇人,在十年之后,他们就能多出二十万控弦之士。哪怕打个对折,也有十万人。

    这就是瓦剌的算盘。

    朱棣眉头紧皱,“柳淳,如果我没理解错,你的意思是要咱们把这些老弱妇孺给吞并了?”

    “没错,其实这也是臣主张分封将领的原因所在。”

    坑,一个接着一个的坑!

    连环大坑!

    只要柳淳不翻牌,你就永远不知道他藏着什么样的后手。

    明军灭掉鞑靼部,瓦剌摄于大明军威,不敢贸然前进。

    鞑靼部留下的老弱妇孺,暂时还能够维持,毕竟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但是到了秋天,他们就会承受不住,肯定要依附一方,毕竟失去了男人的部落是没法撑下去的。

    瓦剌在等待机会。

    他们试探大明,就是在为这件事铺路。

    “陛下,臣唯一的办法就是鼓励将士们娶了蒙古女人,这样一来,瓦剌的谋算就彻底落空,而且有了这些妇人帮忙,咱们想要长久占据草原的愿望,也会实现。”

    朱棣眉头紧皱,“柳淳,你这法子不就是通婚吗?”

    “嗯!”柳淳点头:“的确如此,只不过不是自然通婚,而是要快速,几十万人,在几个月之内,结成全新的家庭。如此一来,咱们的人安了心,鞑靼部落有了保护者,瓦剌的如意算盘也就落空了。而且咱们兼并了诸部之后,还可以作为大明进军草原的跳板基地,总而言之,好处多多。”

    朱棣吸口气,“你先等等……这个办法朕赞同,不过这里面也有难度。就拿咱们的将士来说,他们愿意娶蒙古女人吗?双方习俗差别太大,而且蒙古女人似乎不够……漂亮。”朱棣还算客气,没有说出更过分的话。

    可君臣心里都清楚,草原缺少水源,鞑靼妇人很少洗澡,而且由于终日和牛羊为伴,身上有浓烈的味道,脸也因为阳光沙尘,变得粗糙如树皮……再有,这些妇人普遍五大三粗,十分剽悍,一点也不符合汉人的审美,只怕将士们根本不会答应,至少大多数人不会同意的。

    “这就需要有人带头了。”柳淳低声道。

    朱棣眼前一亮,“哦,这么说,柳卿愿意了?”朱棣立刻大笑起来,“你可真是为国为民,不辞劳苦,不计得失啊!朕一定给你赐婚,把婚事办得声势浩大,让你满意!”

    柳淳翻了翻白眼,朱棣啊,你可真是个老机灵鬼!

    “陛下,臣这个身份根本起不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而且陛下要是觉得能扛得住,臣也没话可说。”

    这回轮到朱棣傻眼了。

    柳淳这三个夫人里面,徐妙锦是朱棣的小姨子,那就不用说了,李无瑕的大哥是李景隆,李景隆现在握着朱棣的钱袋子。

    蓝新月的爹是蓝玉,人家梁国公刚刚带着一大群年轻人去大漠建立武学。

    你朱棣立刻欺负人家女儿,蓝玉能答应吗?

    而且朱棣也不傻,柳淳的确不够份量,“难道一定要朕娶个蒙古女人吗?”

    “不!”柳淳摇头,“我的意思不是一个,而是几个,三阳开泰,四喜临门都行啊!”

    “呸!”

    朱棣狠狠啐了柳淳一口,就知道这小子没安好心,他果然没憋着好屁!

    补充后宫,这事朱棣不是没想过。只不过能那么容易吗?

    徐妙云那一关就过不去!

    这位徐皇后也不拦着朱棣选秀女,身为皇后,母仪天下,岂能像普通女人那样善妒,徐妙云不但同意选秀女,而且还亲自操持。

    够贤惠了吧?

    可坏就坏在亲力亲为上面。

    皇帝纳妃,说到底,是为了皇家开枝散叶,选秀女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宜男之相,说白了,就是要能生儿子!

    这点不管是徐妙云坚持,就连礼部也是这么看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朱棣是真的没心思看了,瞧一眼,保管三个月不想吃肉,就是那么腻!

    朕已经够难了,你还要塞几个蒙古妃子进来,你不是成心恶心朕吗?

    “陛下,汉唐都有和亲之举,国势衰微,不得不把女人送出去,换取一时太平。如今国势强盛,弄一些异族女子入宫,也不是不可以。而且这一次非比寻常,如果陛下不能速速决断,让瓦剌占据了先机,攻灭鞑靼的战果就要大打折扣啊!”

    “行了!”

    朱棣怒喝:“你不要说了,让朕好好理一理。瓦剌使者那边,你去周旋安抚,让他们暂时别乱来,以免打乱了朝廷的部署。”

    听到这里,柳淳暗笑,成了!

    别管朱棣多为难,这一步他都不得不走。

    其实想想,当皇帝有什么好的,尤其是要当个明君,就更加为难了,什么事情都要接着,如果宫里添了几个蒙古妃子,也不知道朱棣会不会跪搓衣板?

    柳淳十分开心,回家的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他乐颠颠把家里的肥猫抱过来,仔细瞧了瞧,有点不对劲啊,以往黑猫通体都是黑色的,这一只四个爪子竟然都是白的,像是戴了副手套似的。

    难道猫咪还会掉色,真是太神奇了!

    柳淳什么也没想,光顾着高兴了。他没有亲自去见瓦剌使者,而是派人过去,送了一些带着泥土的金器给瓦剌使者。

    什么都不用说,瓦剌使者就老实了。

    他千方百计活动,打听那个成吉思汗陵寝的情况,别看阿鲁台都栽了,可瓦剌也不敢等闲视之。

    一转眼三天过去了,徐妙锦突然兴匆匆过来,“老爷,我大姐马上就要带着朱瞻基到北平了。”

    柳淳眼前一亮,靠在太师椅上,嘴角上翘,突然忍不住大笑起来,“如果不出山人的预料,要有好戏看了!”

    “好戏?什么好戏?”徐妙锦可好奇了,“老爷,你快说啊!”

    柳淳欲言又止,算了吧,这事还是不要讲了,免得传到徐皇后耳朵里,自己也跟着遭殃。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