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不错,看起来减肥很有效果。”

    朱高炽眼前冒金星,气喘吁吁,想要坐下休息,哪知道朱棣瞪了他一眼,“就站着说话吧!”

    可怜的大胖子好容易长这么大,还要被罚站,真是够惨的。

    “你怎么看那个陈瑛?”

    “此人心思险恶,绝非善类。”

    “那你以为父皇会不会用陈瑛呢?”

    朱高炽沉吟片刻,“会的。”

    “为何?”朱棣追问。

    朱高炽道:“他是父皇之臣!”

    朱棣终于笑了,六个字,实在是精准。当发现朱棣和太子意见相左的时候,其他大臣还在犹豫迟疑,唯独陈瑛立刻跳出来,支持朱棣,甚至不惜得罪太子。

    这就说明了此人是小人,是酷吏。

    在他的眼里,就只有当今天子,他也不求长远,不求名声,只想要权力罢了。

    按照道理说,这样的人十分危险,可身为天子,难免有许多脏活累活,挨骂的活,所以身边断然不能缺这一类的臣子。

    他们通常的作用就是在老皇帝手下挨骂,等到新皇登基,宰了收买人心。

    如此,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朱棣面带微笑,“前番父皇教你天子做事之道,今天父皇教你的是用人之法,你要好好体会,琢磨透彻了,父皇也就能放心了。”

    朱棣看了看天色,已经临近傍晚,“父皇要用膳了,你……就赶快去西大营吧!”

    朱高炽张大了嘴巴,满脸的无奈,他还以为朱棣会留他一起用膳呢!竟然赶他去军营,这还是亲爹吗?

    无可奈何,朱高炽只能垂头丧气,继续他的减肥大业。

    相比之下,朝臣们则是更加议论纷纷,惶恐不安。

    今天太子表现出的杀心,让这帮人目瞪口呆。

    要知道朱高炽素来仁厚,深得文官拥戴。好些文臣都靠拢在朱高炽身边,希望借助太子的庇护,躲过永乐大帝的屠刀。而且有朝一日,能够重新沐浴在“宽厚仁政”的阳光里,为所欲为。

    奈何太子竟然变了,变得比想象的还要夸张,杀心比陛下都强烈,这是什么鬼?难道他们老朱家都有这个凶戾的基因?这也太可怕了!

    从朱元璋道朱棣,再到朱高炽!

    我的老天爷啊,简直暗无天日,一生都在黑暗的笼罩下,就看不到一点阳光吗?

    三位阁员凑在了一起,杨荣,黄淮和金幼孜,他们彼此苦着脸,心不停下坠。

    “当初解缙在内阁的时候,他就说过,日后太子必然是仁德之主,还主张要辅佐太子,也不知道他现在会作何感想?”黄淮提起了解缙。

    杨荣哼了一声,“解缙也早就和当初不一样了,他在安南,每年能榨出五百万石粮食,还有上百万两关税,再加上人口土地的买卖,更是不知凡几。小小的安南,早就被他搜刮的赤地千里,什么都不剩了。”

    这几个人越发后悔了,早知道当初就拉解缙一把,至少要让解缙感觉到大家伙是在乎他的。

    结果可好,解缙本来心胸就不宽广,如今更是尖酸刻薄,毫不讲情面。

    他甚至在极力运作,想要返回内阁。

    一旦解缙回来,加上太子的转变,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可真不是什么好事。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年光是听到不好的消息,一点好事都没有,真是让人发愁。

    黄淮和杨荣互相看了看,“咱们去拜会一下太子吧,我觉得太子突然变化了,应该事出有因,他也有难言的苦衷,我不相信,一个人会在短时间之内,变化这么大!”

    金幼孜也道:“我也相信太子还是仁厚的,这次的事情,没准是陛下逼着太子做的。”

    这几位越想越有道理,他们决定联袂求见朱高炽。

    现在的朱高炽在军营之中减肥,虽然还有好长一段路走,但最难的开头毕竟过去了。朱棣每天都会派给他一些政务,让他了解朝廷变化,总不能人瘦下来了,脑袋却傻了。

    因此他每天都有一个时辰,跟外人接触,只不过见面的地方,除了茶水之外,连半点吃的东西都没有。

    人都说喝茶败火,朱高炽是越喝火气越大。

    “三位先生此来,有什么事情吗?”

    三位阁老互相看看,杨荣率先道:“殿下,臣等此来,还是觉得勾结鞑子一案证据很单薄,就有其中有一些丧心病狂之徒,但大多数商贾和官吏应该是无辜的,如今悉数发配爪哇,是不是有伤太子仁德之名啊?”

    朱高炽哼道:“发配爪哇,那是便宜了他们!按照我的想法,应该像皇祖父那样,挨个扒皮,都吊在城门上,以儆效尤才对。”

    三个人被噎得差点趴下。

    黄淮苦笑道:“殿下,嫉恶如仇,固然是对的,可上天有好生之德,殿下更应该体察天心,宽厚待人,如此才能臣民归心,四方咸服。”

    朱高炽瞧了瞧三个人,放在过去,他也不会这么激烈,或许是减肥期间,心情烦躁,朱高炽突然一拍桌子。

    “三位先生,你们都是父皇重用的阁臣,被父皇带在身边。以我之见,你们最好还是老老实实,侍奉君父,做好阁臣该做的事情。你们行事的准则应该是祖宗遗训,大明律法。而不是什么天心仁德。如果你们觉得案子有冤枉,大可以去三法司鸣冤,也可以去御前告状。如果没有问题,那也请三位先生不要费心思了,说起来,我还觉得父皇太客气了呢!”

    说完,朱高炽一甩袖子,昂然离去。

    三个人面面相觑,这下子好了,太子是真的不一样了。

    那个仁慈宽厚的朱高炽消失了,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

    黄淮眼珠转了转,他突然道:“你们说会不会太子有意为之啊?”

    “你的意思是?”

    “我是这么看的,过去陛下对太子不咸不淡,莫非说太子殿下为了讨陛下的欢心,故意消防陛下的做为,搏陛下的喜欢!”

    杨荣沉吟片刻,突然点头道:“有理,的确有理!看起来太子殿下也是有难言之隐啊!”

    金幼孜深深点头道:“看起来太子也不容易啊!”

    这三人竟然开始同情起朱高炽了。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让太子如此为难,是臣子的失职,应该想更多的办法,帮助太子殿下巩固位置才是。

    就连朱高炽都没有料到,竟然会是这么个结果,也不知道这帮文臣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他回去军营之后,趁着训练的间隙,朱高炽给朱棣写了一份奏疏。

    因为之前蓝玉提议,在草原之上,设立武学,锻炼未来的武将,而朱高炽就根据这一条,提议将一些主要的官学,放在民风淳朴的小城镇。

    朱高炽觉得放在大城市,纸醉金迷,师生不免受到影响,如果都放在乡镇,或许还能让他们安心读书,好好做学问,也免得有事没事,就去青楼喝花酒,结伴逛秦淮。

    “你频频往文官身上戳刀子,就不怕他们背叛你吗?”朱允炆冷冷问道。

    朱高炽斜了他一眼,“你该问我,不戳刀子,他们就会真的忠心吗?”

    朱允炆脸色难看,憋了半点,只说出一句话,“文人皆可杀!”

    朱高炽的上书,又给激荡的朝局,倒了一桶油。

    不管文臣武将,都不该沉溺享乐。

    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

    这样才能天下大治。

    “朕已经下令梁国公,兴建武学,教导未来的将才,卿等皆是这次大战的有功之臣,朕已经封赏过了。”朱棣看了一眼丘福,问道:“你的两个儿子是什么位置?”

    丘福忙道:“启奏陛下,前番臣受封淇国公的时候,两个犬子是锦衣卫千户衔,如今又提拔为指挥同知。”

    “那卿的二子多大年纪?”

    “一个十七,一个十五!”

    “嗯!”朱棣颔首,“看起来不小了,长子比朱勇还大呢!”朱棣又看了看其他人,“你们的儿子,多半都得到了封赏。在朕这里,封赏不是白得的,爵位也不是白白继承的。告诉他们,要想领俸禄,要想承袭爵位,就必须先通过武学的考验。三天之后,你们的孩子就要随着梁国公,前往武学!”

    朱棣斩钉截铁道。

    这帮人互相看了看,去武学可以,但问题是武学在哪啊?

    “启奏陛下,臣等当然愿意送孩子入武学,只是如今位置不明,课程也不明白,臣等需要准备什么,都不清楚,要如何是好啊?”

    朱棣哑然一笑,“别说你们不清楚,就连朕都不知道!”

    啊!

    这群武将们都疯了,陛下,这么大的事情,咱别开玩笑啊!

    朱棣轻笑道:“梁国公会带领着他们深入草原,武学暂时没有固定的位置,只有帐篷。他们要适应草原的风霜考验,学到真本事,才能顺利毕业。如果承受不住,当了逃兵……朕已经赐给梁国公一对金钺斧,什么下场,你们清楚!”

    一瞬间,这些将领都傻了,自家的孩子怕是不行吧?

    顶点


………………………………

第697章 你还不如个孩子

    “哈哈哈,哈哈哈……”

    能在御前会议结束后,笑得这么灿烂的,就只剩下成国公朱能了。他是真的开心,开心到了欠揍的地步。

    面对一大群咬牙切齿之人,他依旧控制不住。

    应该好好去谢谢宝贝儿子的师父。

    这货也是心大,朱勇都离开柳府两年了,他才想起来谢师宴,也是没谁了。

    朱能知道柳淳的妻儿都进京了,必须下血本了,他横扫了整个货场,买了一大堆的貂皮,人参,东珠,装了三个大车,堂而皇之送到了柳府。

    “柳兄弟啊,正所谓名师才能出高徒,我家小子虽然天资聪颖,很像他老子,但是依旧需要名师指点,所以嘛,我是特地前来拜谢,区区礼物,不成敬意啊!”

    柳淳写了朱能,他要仔细瞧瞧,这货的脸皮是不是越来越厚了!

    “朱能,你给我送了这么多东西,就不怕我办了你?”

    “办我?什么罪名?”

    “受贿!”

    朱能怪叫道:“这要是算受贿,我够砍头的罪过了,咱们都是朋友,我这些钱也是这次打仗缴获的,不偷不抢,就是要答谢教育之恩,难道这也不行吗?”

    柳淳沉吟道:“怕是真的不太方便啊,你难道没听说,最近又要有新的规定了出来了。”

    朱能道:“不就是要在大漠建立军校吗?这事我知道啊,可问题是我家小子都领兵打胜仗了,这事挨不着我们家啊!”

    柳淳哑然失笑,“我说成国公啊,都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不改初心啊?”

    朱能憨笑道:“这是我的优点,表里如一!”

    “我是说你脑子太单纯了。”柳淳不客气道:“你稍微多想想,武学可是陛下亲自设立的,而且多数为将门虎子,学堂放在了大漠之中,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朱能抓着头,想了好半天,终于答道:“安全吧?说实话啊,我挺担心遇到偷袭的。估计朝廷会派遣人马,各家都会安排家丁过去,还有梁国公在,应该没事的,没事的!”

    反正不管有事没事,他都不在乎,朱能咧着嘴傻笑,没法子了,儿子太优秀,当爹的真是省心啊!

    “成国公,你最好再仔细想想,陛下能准许带着家丁吗?要是前呼后拥,那是上学,还是郊游去了?不可能的!”

    “那,那就要朝廷派兵马了?”

    “你说要派多少过去?”

    “这个吗?自然是越多越好了,估计没有几万人是不够的。”

    柳淳轻笑,“那是不可能的,咱们大明还没有奢侈到这个程度。”

    朱能真的懵了。

    “柳兄弟啊,你就别卖关子了,冲着咱们俩的交情,赶快跟我说说吧!”

    柳淳笑道:“你忘了陛下说过什么吗?”

    “陛下说的话多了,我怎么记得住。”

    “寇可往,我亦可往!”

    朱能挠了挠头,“把武学放在大漠,不就是应了这句话吗?难道还有别的吗?”

    柳淳失声笑道:“你可真够憨的,光是一个武学有什么用!陛下的意思是要把草原都纳入版图。”

    朱能道:“这是好事啊,我支持,鼎力支持!”

    “你准备怎么支持?”

    “我,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陛下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陛下要让你去大漠上生存呢?”

    “这个……”朱能瞬间就被问住了,那天柳淳、朱棣、蓝玉,还有他,四个人去看阿鲁台,的确谈到了这件事情。

    只不过要怎么办,朱能还真没想通,他突然觉得事情严重了,因此朱能急忙凑到了柳淳的面前,嬉皮笑脸。

    “我说柳兄弟,你知道我脑子不好用,你就快点说吧,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我的意思是仿效三代之治,把草原当做封地,封给有功之臣。”

    “等会儿!”

    朱能立刻拦住了柳淳,“你不是不相信什么三代之治吗?再说了,你怎么又主张分封了,完全没道理啊!”

    柳淳轻笑,“治国之法,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下在草原建立州县,派遣官员管理,的确存在困难。没有办法,就必须使用武人,所谓分封,就是充分授权,让你们想办法经营草原。把这里变成汉家之地,让朝廷能彻底站稳脚跟……”

    “停!”

    朱能再次打断了柳淳,“你说‘我们’,这里面包括我吗?”

    柳淳白了他一眼,“我说成国公啊,你好歹也是大明的国公,连这点话都听不明白吗?”

    朱能急得一下子就站起来了,眼珠子瞪得溜圆。

    他总算听明白了,原来在草原设立武学,只不过是开胃菜而已,真正的重点是让武将驻守草原。

    亏姓柳的想得出来!

    我们这些人辛辛苦苦,靖难起兵,一直受封国公,世袭罔替,好容易到了享受的时候,结果愣是从应天迁都北平。

    这也就罢了,为什么还把我们往草原上赶啊?

    什么道理?难道功劳越大,受的苦就越多吗?

    不管别人怎么样,我朱能是不会服气的,绝不!

    他气哼哼在地上走来走去,愤怒摇头,跟个拨浪鼓似的,嘴里不停念叨着:“不能这样,不能这样!柳淳,你不能坑我们,不能!”

    正在这时候,外面走进来两个人,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还有一个英俊粉嫩的小孩子。别看年轻人快赶上对方两倍了,可弯着身躯,眉开眼笑的,一副讨好的模样。

    “你瞧瞧,这是我准备的两个虎头阔翅,都是顶好的蛐蛐。过几天朱瞻基来北平,你就能杀他一个片甲不留了。”

    于谦含笑接过了两个蛐蛐罐儿,笑道:“多谢了,不过我打算输给朱瞻基。”

    “输?为什吗?”朱能瞪圆了眼睛,“他给你摆皇孙的威风了?”

    “没,我是觉得,他这个人,一旦赢了,就会得意忘形,就会露出破绽。如果让陛下发现了,我估计陛下肯定会把他送去武学的,让梁国公好好收拾他,咱们不就安静了。”

    朱勇一听,眉开眼笑,连忙伸出大拇指,“还是你聪明啊!就这么办了!”

    这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准备给朱瞻基挖坑,正在来回踱步的朱能见到了儿子,也瞧见了于谦。

    他没法跟柳淳发脾气,自己儿子可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