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好厉害!
朱高炽晃着浑身肥肉,大声叱责,隐隐约约,竟然有朱棣的八分模样。
直到此刻,人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朱高炽也是朱棣的儿子。胖龙也是有威风的。
茹瑺立刻道:“殿下,臣等会立刻彻查这个案子,务必一查到底,给天下一个交代。”
“不必!”
朱高炽一下子给打断了,他冷哼道:“这个案子已经交给了锦衣卫,其他的衙门就不要掺和了,倒是一些跟商人有往来的臣工,可以上书自清,如果一旦查到了,可就不是丢官罢职那么简单了!”
“身为儿子,臣子,断然不会坐视一些人陷害君父,置大明福祉于不顾!”朱高炽顿了顿,又道:“我还记得,当初攻打安南的时候,也有臣子结交安南商人,泄露军情。由此可见,我们的官吏,的确是毫无约束,为所欲为。朝廷吏治不可谓不严密,但为何总出这种事情?”
朱高炽怒喝道:“这一次无论如何,我也会上奏父皇,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养奸。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诸位大臣气势汹汹而来,灰头土脸离去,还不知道会查到谁的头上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他们都往外面走,有一个人也跟着想出去。
朱高炽一眼盯到了他。
“叔父,你也想走吗?”
代王朱桂吓得浑身震颤,连忙扭头,苦着脸,哀求道:“殿下,我真是冤枉的,我怎么会盼着陛下输呢?我也是大明的宗室亲王。我我绝不会那么丧心病狂的,对了,我,我还是你二姨的丈夫啊!咱们是亲戚中的亲戚!”
这个代王朱桂,情急之下,把最不该说的一句话给说出来了。
瞬间大胖子就暴怒了。
徐妙锦在家里排行老三,大姐就是徐皇后,她还有个二姐,是代王妃。
徐家姐妹,嫁给了朱家兄弟,按理说朱棣和朱桂应该比别人亲厚,可朱桂这家伙比较不是东西。
而徐二姐又家门虎女的脾气,朱桂在她怀孕期间,竟然从外面弄了两个婢女,在府里折腾,让徐二姐给撞见了。
她当时就怒了,辛辛苦苦替你们朱家生儿育女,竟然这么对待我!她一气之下,把两个婢女打跑了。
后来夫妻两个不断争吵,越闹越凶,闹到了最后,徐二姐在儿子三岁的时候,就带着孩子搬出去居住。
徐二姐走了,代王朱桂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什么人都往府里弄,花天酒地,无所不为。朱棣登基之后,徐氏几次想把二妹接进京城,可是徐二姐伤心透了,根本不愿意再见朱桂一眼。
好死不死,朱桂提到了媳妇,朱高炽能不生气吗!
“很好,叔父,咱们二罪归一!”朱高炽怒喝道:“把他给我拿下!”
锦衣卫冲出,直接抓了代王朱桂,任凭他怎么哀求,都没有半点用处。
朱高炽呼呼喘气,半晌才想起来,要给父皇修书,拿下一位藩王可不是说笑话,还不知道父皇会怎么样呢?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
朱高炽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北平送去了奏疏。
这就好比考试交了卷子,剩下就看老师的心情了,毕竟就算朱高炽再有本事,也没法提刀把叔父砍了。
此刻的朱棣,正在返回北平的路上,在他身边,几乎并马而行,正是梁国公蓝玉。侍卫们都离着很远,君臣两个可以畅所欲言。
谈过了战场的事情,朱棣突然道:“梁国公,你觉得朱棣如何?可能继承先帝大业?”
这话问得很奇怪,你都当上了皇帝,如此发问,不是让别人为难吗?
蓝玉很镇定,当初他是太子朱标一系,对朱棣这一类的藩王很是看不起,甚至提防压制。如今朱棣旧事重提,蓝玉深深吸口气,“陛下的雄心才智,气度格局,比起太祖皇帝,也是不遑多让。只是若懿文太子还在,蓝玉依旧会忠于他。”
朱棣沉下脸,怒道:“梁国公,你为什么还要提大哥?你都一把年纪了,还没学会圆滑处事吗?”
蓝玉大笑,“正因为臣年过花甲,才不愿意说违心的话。蓝玉就是个又老又倔的东西,陛下敢用蓝玉,天下人都会钦佩陛下的心胸的。”
朱棣沉吟片刻,突然大笑起来,十分畅快,“梁国公,你啊,也跟着柳淳学坏了。”
蓝玉并没有否认,只是淡然一笑,自豪道:“老臣虽然没有择主之明,但是却有挑选女婿的本事。”
朱棣冷哼,他纵马向前,蓝玉也紧随其后,君臣跑出来十里左右,朱棣脸上都冒汗了,而蓝玉却面色平常。
朱棣终于勒住了战马,赞叹颔首,“老将军果然老当益壮,这次回北平,替我做件事吧!”
蓝玉没有立刻应承,而是反问道:“陛下可不要为难老臣,让老臣做力有未逮的事情。”
朱棣笑道:“怎么会,朕打算让老将军帮忙整顿全军,把禁军和边军统统重整,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王者雄师,让我大明疆域辽阔,一统寰宇。至少要比前朝更辽阔,嗯,这是必须的!”
朱老四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他爹驱逐元朝,建立大明。如何能证明大明超过前朝呢?至少在疆域上面,要超越大元。
这就跟过日子买房产一样,总要越来越大,越来越好,不然谁会相信你比以前更强呢!
朱棣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可谁都清楚,要想在疆域上面,超过元朝,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说几乎不可能完成。
可越是不可能,就越代表着机会难得。
朱棣一心开疆拓土,正是武夫大有作为之日。
从古至今,这样的好机会也不多啊!
名将如美人,不但需要好的姿色,还需要有人赏识,如果生不逢时,就只能偷着哭了。
秦国一统天下,汉武帝反击匈奴,唐初横扫天下,这都是武人最好的时代,名将辈出,星光璀璨。
身为淮西勋贵,蓝玉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天赐良机在眼前,如果他负责整军,所谓最璀璨的将星,就非他莫属了。那才是大河向东流,天上星星参北斗呢!
试问哪个武人能抵挡得住如此诱惑,朱棣是真舍得下本啊!
“陛下,何以如此看重老臣啊?”
蓝玉的声音微微颤抖,他激动了。
朱棣笑道:“身为天子,肩负九州万方,亿兆黎民。朕不该给自己选奴才,而是要替天下选贤才!”
朱棣平视着蓝玉,轻笑道:“梁国公就是我大明武人的表率,朕以军务托付梁国公,必定能让大明军力强盛,所向无敌。至于其他的……朕相信梁国公的人品!”
蓝玉双手紧握,久久不言,突然,老将军从马背上跳下来,双膝跪倒,老泪横流。
“臣叩谢天子赏识之恩,臣铭刻肺腑,感激涕零。”
朱棣急忙跳下来,双手搀扶。
“老将军,快快起来。你跟着父皇打天下,算是俺朱棣的叔辈,何必如此大礼!”
蓝玉起身,一再向朱棣施礼。
“今日老臣方知陛下心胸如海,老臣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棣笑道:“既然如此,就什么都不用说,为了大明,好好练兵吧!”
蓝玉摇头,“不,老臣不能接这个差事。”
朱棣愣了,你不是答应了,怎么又反悔了?难道朕的诚意还不够吗?
“陛下,正因为陛下以诚相待,老臣才不敢隐瞒。纵然让老臣整军,也不过是略胜当前罢了。要想维持军力强盛,不能指望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必须建立起培养将才的办法来!唯有如此,才能长长久久。”
朱棣面露思索之色,“老将军所指,莫非是武学?”
蓝玉点头,他轻笑道:“说起这个武学,还跟老臣的女婿有关系,他编写兵法的时候,就数次提高,士兵要读书识字,要掌握作战的本事,老臣这些年也试验过,算起来,的确培养了一些人才。他们虽然没法独当一面,但是统领一个营,做一个指挥使,还是绰绰有余。”
“陛下一直统帅骑兵,横行天下,没有对手。可老臣以为,日后的关键还在于火器。而火器的使用又相对呆板,可以形成书籍,教导新人。陛下以为如何?”
朱棣深深吸口气,脸上不免失落。
柳淳所写的兵法,他当然一清二楚,建立武学,培养人才,这也不是新鲜事情。
可朱棣的起家必定是骑兵,而且还有靖难新贵这帮人在。
每当朱棣想要整军,就会遭到抵制。
这也是朱棣选择蓝玉的原因所在。
没想到蓝玉却主张建立武学,这样做固然长久可靠,但问题是触动的利益太大了。
朱棣沉吟良久,这才苦笑道:“梁国公,不久前改革科举,结果那么多文官都跟朕闹腾,反对教科学,甚至还有人反对大肆兴学。”
“朕对着这些人嗤之以鼻,大手一挥,谁敢反对,朕立刻就发配海外,绝不手软。可到了今日,要动军制,而且要大动,要彻彻底底的动。朕的心里反而忐忑起来。这个决心不好下啊!”
拿刀砍别人,谁都可以,但是拿刀砍自己,那就困难多了。
尤其是这帮将领都是朱棣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如果他们反对朱棣,那可是会撼动根基的。
想到这里,朱棣越发佩服起老爹来,朱元璋是真狠啊!砍淮西勋贵从来不手软,还能把天下弄得跟铁桶一般,想不服气都不行了。
“陛下,若是为难,,老臣愿意替陛下冲锋陷阵!这件事情老臣也思虑过许久……”蓝玉沉吟道:“当初张玉朱能他们找我,提出了整军方案,就包括建立武学。这一次把规定严格起来,每年增加武学毕业生员的比例,最终实现将领悉数出自武学。就像文人那样,他们有学堂培训,能够人才辈出,武人也一样能做到。像什么恩荫啊,世袭啊,这样的武夫官吏,都要大大削减,直至彻底消灭!”
朱棣沉吟良久,终于缓缓点头。
“老将军,这个决心朕下了,等回到北平之后,朕会尽快落实,到时候还要请老将军帮忙!”
蓝玉深深一躬,“臣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像蓝玉这种汉子,宁死不屈,绝对不会轻易改变的,同样的,一旦他做出了选择,那就是一条路跑到黑,不会再有其他的可能了。
朱棣欣然点头,蓝玉的表态,代表着淮西勋贵这个系统,也彻底归附朱棣了。别看这些人或许老了,失去了权柄。
但是他们在大明依旧人脉广阔,底蕴丰厚,二代,三代,亲朋故旧,数量多如牛毛。
有他们的效忠,日后整军改革,都会容易许多。
相比起打败鞑靼,俘虏无算。内部的胜利,更值得朱棣欣慰。
他浩浩荡荡,带着得胜之师,凯旋而归。
没等到北平,柳淳就提前迎接。
朱棣把他叫到了御帐,君臣对坐。
“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朱棣哼了一声,“有什么好恭喜的,你不都算计到了吗?”
柳淳慌忙摆手,“臣可没有那么厉害,倒是陛下起用梁国公,实在是出乎预料啊!”
“哈哈哈!”朱棣大笑,“你是不是觉得,梁国公是你的岳父,朕就不敢用了?”
柳淳怎么会承认,忙摆手道:“陛下神鬼莫测,用兵如神,臣连陛下的马尾巴都看不到啊!”
朱棣不爱听了,光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
“柳淳,你来见朕,一定有事,说吧,有什么大事?”
“这个……也没什么,臣抓了几个人。”
“谁?”
“宁王朱权!”
朱棣大方道:“抓就抓了,一个藩王而已,没有什么。”
这家伙是真够黑的,那可是你的亲兄弟啊,也不在乎吗?还真别说,朱棣就是不在乎,兄弟,那玩意他有二十六个,同父异母罢了,有几个跟他一条心的,那还不好说呢!
“陛下,如果是两个藩王呢?”
“两个?你还抓了谁?”
“不是臣,是太子殿下!”
“太子?”这下子朱棣惊得站了起来,“他还能有这个胆子?”
柳淳咧嘴苦笑,“不但有,而且还真的下手了。他抓了代王,还抓了上百商人!”
朱棣瞪大眼睛,突然仰面大笑,巴掌拍得啪啪作响。
“太好了,此真太子也!”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91章 你也配要挟大明?
朱棣狂喜,再也没有什么比找到个合适的继承人,更能让人兴奋的了。
过去太子文弱,是朱棣一直的心病。
他曾考虑过朱高煦,可当下朱高煦醉心科学,瞧他那样子,别说太子了,就算让他坐龙椅,都未必答应。
至于朱老三,那就更不用说了,朱棣压根没考虑他。
弄来弄去,朱棣甚至想栽培皇孙朱瞻基了。
不过孩子太小,朱棣也拿不准。
如今看到大儿子使出了霹雳手段,让朱棣欣喜若狂,这不正是他想要的太子吗!
妙啊!
真是太妙了。
峰回路转,山重水复,朱棣的心都开花了。
他忍不住埋怨道:“柳淳,你给太子当了这么多年的师父,到底是怎么教的?”
柳淳翻了翻白眼,“陛下,别的事情臣都认了,唯独这事,跟臣半点关系都没有。”
“你是师父,怎么能没关系呢?”
“陛下,孔老夫子教了三千人,拿得出手的也就72个,成材率之低,令人发指。臣在这点上,至少比孔夫子强了无数倍。更何况影响太子最深的人可不是臣,而是陛下您啊!”
“我?”
“是啊,您想着太子孝顺懂事,想着他兄友弟恭,想着人人竖大拇指……太子为了讨好所有人,自然就会收敛锋芒,做个寻常之人了。”
朱棣微微颔首,可又突然暴怒,“柳淳,你什么意思?难道选太子,还要选一个不听话的呗?”
柳淳挠了挠头,“陛下,您自己琢磨琢磨,您小时候怎么回事?”
朱棣老脸瞬间就黑了,好你个柳淳,你胆子也太大了,朕小时候可乖巧听话了,不信你去翻翻实录,里面有一句话坏话吗?
就算有……我也给删除了!
“这么说,如何教孩子,还是一门大学问了。”
“那是自然!”柳淳道:“父母都望子成龙,还都觉得听他们的话,孩子能出息……又有几个父母和师长,能够反躬自省,能够想清楚,在世上行走,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本事?自己不是龙,又如何知道一条龙需要什么样的能耐!”
朱棣面色凝重,暗暗点头,“看来的确是朕失误了。该给太子历练的机会才是,传旨!立刻叫太子押解人犯北上,这个案子全都交给太子,宁王,代王,这俩人让太子处置!”
朱棣来了个彻底大放权,全都交给了朱高炽。
柳淳自然是高兴,身为师父,给徒弟争取一点好处,自然是情理之中了。至于徒弟到底喜欢不喜欢,其实柳淳也没想清楚,所以说啊,该怎么教育,在他这里,也是一笔糊涂账,说不清楚的。
“陛下,除了这两位王爷之外,还有一个人,臣也抓到了。”柳淳的声音不高,可朱棣却能感到声音之中的兴奋。
能让柳淳生出这样感觉的人不多啊……“莫非说……”朱棣瞪大眼睛。
柳淳颔首,“没错,臣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