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还是不慌不忙的,“既然宁王殿下这么说了,就请跟着我去张家瞧瞧,也做过见证,咱们一起抄了张家!”
说着,柳淳抓起朱权,就往城里走去。
此刻朱高燧等人已经赶来了,看着朱权被抓,可把他高兴坏了。
“该,这就叫风水轮流转,欺负我的人,不会有好下场的!”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80章 诛九族不过分吧?
朱高燧开心到飞起,有师父撑腰,比父皇在还要爽,父皇或许还会迟疑,师父护短,可是天经地义啊。而且听柳淳的话,似乎朱权摊上了麻烦。
该!
活该!
越大越好。
朱高燧恨不得朱权倒霉,要知道宗人院要扩充规模了,上一次楚王就想挤进去,结果出了差错。
虽然有人提议让其他宗室递补,但是呼声最高的却是朱高煦,尤其是他研究出新式火药之后,使得朱高煦在年轻官员中,享有盛誉。
相比之下,朱高燧就显得很糟糕。
最好扳倒宁王,再多出一个空位置,他就能顺利进入宗人院了。
朱高燧觉得自己不差的,真的,他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平台罢了,像朱高炽是太子,朱高煦有研究院,他倒是也有些班底,问题是那些商人拿不上台面啊!
要是有宗人院撑腰,他的事业就能越来越大了。
想到这里,朱高燧追上了师父,侧耳倾听,想要看看宁王到底干了什么。
哪知道柳淳跟宁王朱权谈笑风生,丝毫没有要办他的意思。
“殿下,你和张家有什么关系?又或者说,你怎么看张家?他们做的事情,你清楚吗?”
朱高燧在身后不停翻白眼,师父啊,你老糊涂了吗?这么问,朱权肯定不承认啊!
果不其然,朱权叹息道:“当年父皇让我娶了兵马指挥张泰的女儿,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张泰虽然是武人,但是他的本家却是豪商,生意做得不小。要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娶张家女子了。”
柳淳含笑点头,“的确,沾染了生意人的气息,排不上宁王殿下。”
朱权老脸通红,“也不能说配不上,我出生晚,好姑娘都被哥哥们分走了。”
在王妃选择这块,朱权的确比不上朱老四,可朱高燧缺不服气,还是你不顶用,你瞧我师父,年纪更小,可人家娶了三个了,全都是名门女子,比起父皇都厉害,就是不知道日后师父还会不会增加?
要是师父找个比自己还小的夫人,师娘两个字要怎么叫得出口?反正他是无所谓的,倒是大胖子跟二疯子有麻烦了。朱高燧暗搓搓想着。
朱权继续跟柳淳吐苦水,“辅国公,我就藩大宁之后,也的确做了一些生意,无非是为了养活兵马而已。当年父皇给我八万大军,战车六千,外加朵颜三卫……这么多兵马,开销太大了,我是费尽了心力,焦头烂额。现在好了,朵颜三卫交了,王府原来的人马已经削减到了两万多人,我琢磨着干脆就把所有人马都给裁了,就连宁王府也废了,我就在京城,舒舒服服过日子,挺好的。”
朱权拼命暗示,他愿意放弃这些,换取平安。
可柳淳就像没听懂一样,还跟朱权笑呵呵道:“王爷有什么想法,还是等着陛下凯旋归来,到时候你们兄弟谈,我一个做臣子的,实在是不该掺和。”
等朱棣凯旋!
这可是好事情啊,就算自己有点错,只要不致命,大喜的时候,说点软化,没准朱棣就放过他了……
朱权越想越高兴,他的嘴角忍不住上扬,突然,他想起来柳淳刚刚说过张家走私,还出卖军情,这可不是小事情啊!
“辅国公,这张家真的那么可恶?做了那些恶事?”
柳淳笑着反问,“王爷听说过?”
“怎么会!”朱权连忙摆手,“本王要是知道,岂会容他们胡来!这一次一定要彻查到底,请辅国公放心,必要的时候,我会大义灭亲,这个决心我还是能下的。”
就这样,他们彼此聊着,终于到了张家的门前。
柳淳扫了眼宽阔的门庭,什么都没说。
朱高燧却凑了过来,夸张道:“好大的一个门啊,简直比我的赵王府还夸张哩,十七叔,你说张家越制了没有啊?”
朱权老脸铁青,气呼呼道:“这个张家,简直狂妄无知,狗胆包天,一定不能轻轻放过。”
他们继续往里面走,沿途全都是锦衣卫,这个张府之大,比起一般的侯府也差不多少,里面的建筑装饰,都极尽奢华。
朱高燧不停啧啧做声,“真是好阔气,比起来,我的家就是狗窝啊!十七叔,你说把这里让给我怎么样?”
朱权咬牙道:“张家逾越礼法,就凭这一条,就该把府邸充公,送给贤侄,也是情理之中。”
朱高燧不爱听了,“如果充公了,那就是朝廷的东西,我要来干什么?我的意思是请十七叔帮忙,给我算了。”
朱权满脸为难,“贤侄,你真的弄错了,我跟张家没有关系,我说了也不算,我讲的都是真的,你为什么不信十七叔呢!”
朱权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可朱高燧一个字都不信。
“师父,你们查到了什么没有?”
柳淳迈步走进书房,直接拿了一本帐,扔给了朱高燧。
沉甸甸的账本拿在手里,朱高燧好奇展开,他平时看得账目太多了,可谓轻车熟路,很快就找到了关键地方。
“去年端午,进献良驹五十匹,珍珠两斗,另外黄金三千两——哎呦,十七叔啊,这礼够重的。”朱高燧大惊。
“再看看这个,中秋送了白银五万两啊!冬至还有,过年也有,到了今年,又有……”朱高燧惊骇道:“这一年多,就给十七叔送了不下二十万两,十七叔怎么不知道?”
朱权脸都绿了,“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一定是张氏那个贱人收下的。她怎么敢背着我收这么多的礼物,她真是该杀!”
很不错,朱权又把媳妇给抛出来了。
身为一家之主,又是王爷,有人送礼,他都不知道,还不如死了算了。
“师父,光是这个账本,就没有别的了?”朱高燧随口问道。
柳淳笑呵呵从袖子里抽出了一封信,朱高燧拿在手里,如获至宝。他展开一看,顿时大叫起来,“十七叔,你怎么还写信给张家,说起父皇要迁都北平的事情啊?”
朱权一听,差点趴下。
他偷眼扫了一下,简直杀了张家人的心思都有了。
不是告诉你们烧了吗,怎么还留着啊?
“十七叔,这个算不算你们勾结的证据?”
朱权也来得够快的,“我不知道!我的确不知道!看样子还是那个贱婢,她模仿着我的口气,给自家写信,她可是把我给害惨了!”
这次朱高燧都笑出来了,要真是张氏给自家写信,干嘛要冒充你的名号,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看起来朱权已经被折磨得有点疯了。
朱高燧还觉得不过瘾,会不会有更厉害的杀招?
他满怀期待,望着柳淳。
身为师父,岂会让弟子失望,“宁王殿下,你再看看这个。”
朱权的手已经哆嗦了,手心全是冷汗,求求老天爷,千万别再出什么要命的东西了。
“太师在上:前番提到需要铁器一项,鄙人筹措铁锅五百口,又从宁王三卫得到一千柄旧刀……最后还要药材三千斤,请太师笑纳。”
扑通!
朱权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浑身都是虚汗。
“辅国公,这个我,我真的不知道啊!那些旧兵器就放在仓库里,或许是张家收买了下面的人,他们偷偷把兵器运出去,我是一点都不知情!真的!”朱权努力表现出悔恨愤怒,无辜冤枉的模样。
柳淳终于忍不住笑了,朱权啊朱权,别的本事没有,推脱的能耐倒是不小。
“王爷,我相信你是冤枉的。只不过我的人马查抄了张家,发现了这个。”
柳淳将一张写了一半的纸,扔给了朱权。
上面只有三行字,写的是禁军刚到北平,至少要十日之内,才能赶到东胜卫,大可以放心攻击……
朱权像是被火烧了似的,急忙把纸扔到了一边,脸已经变得灰白了。
“张家这时候还念着给鞑子送信,诛杀九族,不过分吧?”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两开花
朱权连忙点头,“不过分,不过分!”他咬牙切齿,怒冲冲道:“这样的货就该杀,该诛灭九族,一个不剩!他们背叛大明,我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这家伙越骂越生气,顿足捶胸,指天骂地,柳淳脸上含笑,看着他的表演。
“宁王殿下,你可是张家的女婿,这九族之中,不免有你的至亲骨肉啊!”
一句话,朱权直接跪了。
他真想说老婆算什么,杀了再娶一个,就算儿子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还年轻,也能生。可问题是这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辅国公,不管怎么说,我都是大明的宗室亲王,还戍守过大明。我对天发誓,我绝没有跟这帮东西有什么勾结……至少我没有泄露军情,更没有帮着鞑子。辅国公明鉴,明鉴啊!”
朱权跪在地上,嘭嘭磕头,没一会儿脑门磕得血肉模糊,晕头转向。
朱高燧在一旁乐得眼泪都出来了。
早就说了吧,落到师父手里,就没有好下场,朱权就是咎由自取,就是活该!
柳淳俯视着朱权,一个亲王向国公磕头求情,还真是讽刺啊!更讽刺的是柳淳根本懒得听了。
“来人,把宁王请到后面,和张家人关押在后院。对了,再把张春叫来。”
张春是朱权岳父张泰的堂兄,老头都七十多了,满头白发,面色红润,一颗牙齿都没掉,身体好得不得了。
当年借着宁王成婚,张春还得了三品冠带,虽然没有正式官职,但是凭着跟朱权的关系,混的是风生水起,这些年张家的财富迅速积累,已经到了相当可怕的程度。
晋商在北平的会馆,就是张家出钱修建的,他俨然是北方晋商的领袖。
只是此刻张春却全然没了往日的威风,匍匐在柳淳的面前,浑身的肉不停颤抖。
“把这东西给他。”
那张没写完的纸,又送到了张春面前。
这家伙看到自己写的东西,竟然像见鬼了似的,不停向后挪,拼命摆手。
柳淳哼了一声,“把笔给他,让他写完!”
当锦衣卫把笔递给他的时候,这家伙突然一跃而起,紧跟着又跪在了地上,咚咚磕头。
“饶命,饶命啊!我,我没有给鞑子写信,没有!天可怜见,我是冤枉的!”
“闭嘴!”
锦衣卫毫不客气,抡起巴掌,左右开弓,两个巴掌下去,就把牙齿都给抽下来了。张春的老脸就跟气球似的,快速膨胀起来。
“让他写,写完了,立刻送出去。”
朱高燧很不理解,“师父,你这是打算给阿鲁台送信啊?”
柳淳笑着点头,“怎么,你想治我出卖军情的罪?”
朱高燧慌忙摆手,陪笑道:“师父啊,弟子哪敢啊!我现在就是有点心疼阿鲁台,都这时候了,没准父皇都跟他打起来了,您老还要骗他啊?”
柳淳哑然,“这就是为师的优点,善始善终,务必要把欺骗做到最后一刻。”
朱高燧算是彻底服气了,这小子跳过来,逼着张春往下写。
张春现在手也哆嗦了,眼睛也迷离了,哪里写得下去。
朱高燧可不客气,掏出一把匕首,拿着张春的脑门当磨刀石,蹭了一遍又一遍!活脱土匪附体。
“老东西,你要是不写,就是不愿意欺骗鞑子,说穿了,你还是同情鞑子,这样本王可不能放过你!”
张春一把年纪,算是绝望了,按照朱高燧的要求,将这最后一封密信写完。上面赫然写着,朱棣刚刚抵达北平,最少要十日之后,才能奔赴东胜。
这封信被张家人通过秘密渠道送了出去。
有趣的是,凡是经手这封信的,一个没跑了,全都被拿下。
柳淳拿下了张家,就等于抓到了一切的源头,剩下就是顺藤摸瓜,看看能有多少收获了。
张家为代表的晋商系统,北平的官吏士绅,当地锦衣卫,卫所的将领……柳淳开始果断清理,缇骑四出,到处捉拿。
没有几天的功夫,监狱都爆满了。
柳淳在处理这些人的时候,也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
自从朱元璋开始,整个九边,就是帝国的垃圾堆。
那些战败的俘虏,被老朱发配戍边,犯了罪的官吏,被赶了过来,地方的豪强也被老朱弄了过来。
这帮人到了人烟稀少的边疆之后,就屯垦戍边,抵御北元。
其实从历代以来,都是这样,为国戍边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相反,是作为一种惩罚的存在。
失意的,落寞的,获罪的,充军发配的,全都被赶到了边疆。
因此这帮人对朝廷没有什么好看法,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逃跑,在洪武朝,军户流失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有的卫所空额甚至能超过一半。
逃跑的人之中,多数进入内地,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跑去给鞑子当奴才。或许在他们看来,大明朝不让他们为所欲为,还不如大元朝好呢!
有了这帮人彼此联系,再加上朱元璋对北元的经济封锁,使得走私有利可图。
因此就在洪武朝末期,一些商人跟鞑子建立起了经济联系,大肆走私获利。
靖难之后,朱棣入主应天,北方空虚,这几年又让走私生意达到了一个高峰。
商人们拼命给阿鲁台送消息,就是害怕阿鲁台被剿灭,他们的来钱路子断了。
弄清楚这些之后,再去看柳淳的清洗,就会更加清楚,别看他抓得多,可冤枉的真没有几个!
柳淳在这边大杀四方,威风得不得了。
那朱棣呢?
他现在在正在进军的路上,策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
朱棣曾经发誓,再也不坐船,可这次不但坐了,而且从南边一直坐到了辽东登陆。这一路上,朱棣翻江倒海,死的心都有了。
朕当个皇帝容易吗?
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朕也太辛苦了。
朱棣把所有的账都记在了阿鲁台身上,你瞧着吧,这次朕要抓到你,把你的脑袋拧下来!
朱棣一路向前,使用的就是之前建立的补给营寨。
可以说柳淳把什么都算计到了。
这些补给点表面上是为了运送宝贝,提供粮食车马的。可实际上,补给点之中,存在了几十万石的粮食,足够支撑大军前进之用。
前番遭到了阿鲁台的袭击,但是靠着士兵英勇作战,总算保住了。
如今却成了催命符,朱棣统御三万精锐,迅速前进,没有半点迟疑。
正在这时,前面的士兵迅速跑来送信。
“陛下,朱小将军遭到了袭击!”
朱小将军,正是朱勇。
这小子今年还不到十六岁,不过个子倒是比他爹朱能还高,五大三粗就是形容他的。
当初在柳淳手下学了好几年,结果也没怎么样,后来进入了军中,迅速成为一名神机营的将领。
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