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跟这两个木头人无话可说,他们只听冯胜的。
可突然罢免冯胜,突然军营乱糟糟的,人喊马嘶,柳淳不能不提心吊胆。
正在此时,朱能骑着大马,从前掠过,下一秒,这家伙又回来了,特意冲到了柳淳的面前。
“那个柳兄弟,我们是奉了燕王命令行事,你可别到处乱跑!”
嘚!
又被当成孩子了!
柳淳懒得费吐沫,转头回去歇着……朱棣接管了军营防务,就说明情况还不算太糟,至少对柳淳是这样的。
他躺在椅子上,两手环抱着后脑,忍不住呼吸乱想起来。
奶奶的,自己还真有点扫把星的气质啊!
当初柳三收自己,锦衣卫就被罢免了,现在冯胜要把侄女嫁给便宜老爹,他就丢了兵权……好容易找了个靠山,结果却发现是流沙堆起来的,根本不靠谱!
柳淳郁闷了。
时间没过多久,外面响起脚步声,冯胜回来了!
老头看起来没什么异常,跟去的时候一个样……只是他一进入帐篷,就动手收拾行囊,装成了一个小包,还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
做完之后,老头一屁股坐下来,喃喃道:“总算能回京了,一把年纪,真是受不了北方的苦寒啊!”
冯胜嘴上这么说着,可他的眼睛有浊泪闪光!
老爷子哭了!
……
冯胜不是舍不得兵权,也不是气恼翁婿之间的闹剧,而是失望!
强烈到了极点的失望!
当年他们兄弟两个,投靠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了几十年,终于等到了彻底灭亡北元的机会……这一战打下来,堪比燕然勒功,封狼居胥!
身为武将,谁不想名垂青史,让后世永远铭记自己。
机会就在眼前,却又失之交臂!身为一个老将,能不失望吗?
陛下,你对老臣也太狠了吧?
冯胜无语凝噎,老泪一点一滴,从眼角滑落,胸前的衣襟,湿了一大片……就这样,默默坐了一个时辰,冯胜甩了甩头,似乎是认命了。
他点手,让柳淳坐得近一点。
“小子,老夫被免去兵权,明天就要动身返京了……你有什么,想跟我这位二姥爷说的?”
柳淳道:“那个……您还愿意促成这门亲事?”
“废话!”冯胜不客气道:“除非你们瞧不起冯家,否则,老夫说出来的话,还没有收回去的!”
柳淳连忙道:“那就多谢二姥爷成全了。”
“别忙!”冯胜拦住,“老夫本想借着战功,求陛下赐婚。可眼下的情形,老夫是没那个本事了,可是又不能委屈了我的侄女……怎么样,你有没有本事,让陛下赐婚?”
“没问题!”
柳淳一拍胸膛,大包大揽揽下,眉眼之间,全都是笑容,嘴都咧开了。
冯胜突然怒起来,骂道:“臭小子,你是不是看老夫丢了兵权,在笑话我?”
“哪有!”柳淳忙否认道:“小子可不敢笑话二姥爷……我给二姥爷讲个故事吧。“
“故事?说吧!”
柳淳咳嗽了一声,一本正经道:“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柳淳说完,冯胜气得举起了拳头要打人,出拳一半,又苦笑起来,“到底是没了兵权,连你都敢耍笑老夫!我虽然是武夫出身,塞翁失马的故事,还是知道的!”
冯胜说到这里,突然面色一变,猛地转向柳淳,惊问道:“臭小子,你是想跟我说,焉知非福,对吗?”
老爷子还是睿智的,一下子抓住了事情的关键!
常茂弹劾,朱元璋居然信了,还突然派太子,来收冯胜的兵权……怎么看都有些荒唐,陛下是糊涂了吗?
很显然,刚刚过六十岁生日的朱元璋,精力旺盛,头脑睿智,比年轻人半点不差,他可不会犯低级的错误。
那又是为什么呢?
冯胜扪心自问,似乎有了答案,他瞧了眼柳淳,突然用手指沾了一点茶水。
“来,你也写下来吧!”
一老一少,同时写出了一样的答案:淮西勋贵!
这四个字,就像南阳世家之于东汉,关陇门阀之于大唐一样。
老朱在淮西起兵,最早跟随他的小伙伴、老兄弟,就是所谓淮西勋贵的核心,是这帮人,一手打造出了大明的基业。
早年的淮西勋贵,是两条腿走路,文官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武将有徐达,常遇春,可谓人才济济,把持朝廷大权,说一不二。
像刘基、宋濂等人,根本无力抗衡。
朱元璋先把矛头对准了胡惟庸,甚至废掉了丞相,亲自掌握朝政,淮西勋贵的一条腿被砍断了……可这帮人根基太深,依旧牢牢把持军权。
常遇春和徐达虽然死了,但还有其他人存在,几十年来,彼此联姻,互相勾结,形成了庞大的势力集团,遮天蔽日,无所不在!
让老朱都头疼不已。
就拿常家来说,是衰败了,常茂几个兄弟也不争气,可太子妃出自常家,宋国公冯胜是常茂的岳父,还有一个永昌侯蓝玉!
这几方力量如果拧成一股绳,都差不多能改朝换代了。
假如你是朱元璋,会不会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偏偏在这时候,常茂这个纨绔子弟,弹劾岳父,朱元璋当然要趁机拿掉冯胜的兵权……刘淳甚至能想象到朱元璋仰天狂笑的场面。
非是朕出手,是你们自己闹内讧,把刀柄送给朕的!
柳淳突然涌起一个念头,常茂那家伙真是个饭桶吗?
别是他为了保护常家,演得一处苦肉计吧?
假如真是这样,那么常茂这家伙,可真是不简单,至少保命的本事是一流的。柳淳眼珠乱转,脱口而出道:“水满则溢,此时急流勇退,或许是最好的时机!”
………………………………
第72章 往死里打
“退?”
冯胜迟疑片刻,默然摇头。
果然,谁也不愿轻易放弃权力!
柳淳本心不愿意掺和其中,可问题是这老头极有可能成为他未来老娘的二叔,算是一家人,万一倒霉了,也会牵连到他的身上。
柳淳索性仗着胆子道:“宋国公,是上面不愿意让你退吗?”
冯胜的上面,自然是皇帝朱元璋了。
老头沉吟许久,没有回答,但严峻的脸色,却告诉了答案……朱元璋年纪大了,对待军中的宿将,多有忌惮。毕竟这些人也领兵几十年,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力量太大了!
朱元璋巴不得他们能去职呢!怎么会挽留!
“那既然不是上面,就是下面了?”柳淳见老头微微颔首,就叹道:“百姓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圣意昭然,宋国公还有疑问吗?”
冯胜深吸口气,戎马一辈子,指挥千军万马,何等的威风!不说别的,光是北平一地,就囤积了25万大军,一声令下,无数人冲锋陷阵,出生入死,试问谁能拒绝这种诱惑。
退了,什么都没有,车不过一辆,随从二三人,说话都不顶用……明明可以执掌大权,却要听后辈小儿的摆布,把命运交给别人掌握,巨大的落差着实难受啊!
柳淳默默注视着老头,冯胜的挣扎,他看得一清二楚。
朱元璋收了冯胜的帅印,这就是信号。
老头最好的选择就是赶快退下去,不光帅印交了,甚至辞官回乡,颐养天年,才是最好的结果。
若是不然,还留在朝中,迟早逃不掉身首异处的下场!
“宋国公,你跟信国公如何?”
“信国公?”
冯胜沉吟,信国公就是汤和,是老朱昔年的小伙伴,回来投靠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只是从洪武十四年之后,汤和就经常告病,不再单独统兵出征。
前不久,还传出消息,汤和向朱元璋上书,希望能告老还乡。
朱元璋挽留一番之后,拨下了一大笔钱,给汤和在凤阳修建府邸。
谁都知道,老朱是出了名的抠门,连自己的皇宫都不许用金玉装饰,只能用铜,可汤和的这座宅子,却是不惜血本,光是工期就有一年多!
朱元璋不但给了宅子,还任命汤和为钦差,让他巡察沿海防务,抵御倭寇,并且给他钱粮砖瓦木料民工,在沿海修筑城堡,加强防御。
此时大明国势强盛,倭患虽然有,但是却不严重,不至于让一位堂堂国公,亲自去督修城池,而且还一下子要修59座城池,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
汤和也够可以的,他把大批的砖瓦木料,捡好的往家里搬,先把府邸修好,剩下的再来修城池。
等过了没多少日子,凤阳府邸修好了,汤和直接拍拍屁股走人,跑凤阳享受荣华富贵去了,沿海的烂摊子扔给了别人。
就这样,汤和还得到了朱元璋的重赏,特准他每年进京一次,跟朱元璋叙旧……在一群功臣当中,汤和是独一份!
其实吧……老朱不是没给一些人机会,也不是没想过杯酒释兵权……可惜的是,聪明人太少了,能下决心,舍弃一切的人也太少了。
就问一句,能不能彻底放手吧?
帐篷里死一样的沉寂,柳淳已经无话可说了,他只能讲到这个程度,若是冯胜还不醒悟,他也只能袖手旁观。
老头低垂眼皮,闷坐无语,只是偶尔有咔咔的响声,那是他在握拳!
啪!
突然,冯胜猛地一拍桌案。
“汤和打仗不怎么样,可保命的本事,天下第一!这么多年出生入死,他身上连个伤疤都没有!去年的时候,刚刚纳了第十三房小妾!好不享受啊!”
柳淳差点喷了,老汤可真行啊,十三房小妾,还有脸告老?简直比年轻人还精壮啊!
“老夫不能输给他!”
冯胜断然道!
“什么,你老要娶十四房?”
“呸!”
冯胜狠狠啐了柳淳一口,“小兔崽子,连你二姥爷都敢编排,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别以为我辞了官就没法收拾你!”
老头恶狠狠咬牙切齿,可眼睛里却是笑意……他想通了,陛下能听常茂的话,收了兵权,就代表跟自己有了嫌隙猜忌。
被天子惦记,下场会怎么样,不言自明。
“老夫回京之后,就以治家无方为名,向天子请辞,回家养老,不过……”冯胜突然又疾言厉色起来。
“臭小子,你要给我办一件事!”
“什么事?”柳淳警惕道:“太难的我可不成啊!”
“哈哈哈!”冯胜爽朗一笑,“很容易,你小子现在就替我去教训常茂一番,给我狠狠打!不许客气!”
……
郑国公啊!
常十万的儿子!
评书里面,横勇无敌的茂太爷啊!堪比楚霸王,李存孝的超级猛将!
终于要尝尝老子拳头的厉害了!
柳淳是热血沸腾的,他兴匆匆出来,结果没走多远,正好碰上了朱棣!
“燕王,你这是?”
朱棣看了一眼柳淳来的方向,就问道:“见过宋国公了?”
“嗯!”
“他让你干什么去?”
“这个……”柳淳迟疑。
朱棣黑着脸道:“怎么,不能说?”
“不是,是这事有点不方便说……”柳淳压低声音,“他老人家让我去揍常茂!”
“揍他?”
朱棣突然哂笑,把拳头也举了起来。
“好,算上我!”
不由分说,朱棣拉起柳淳就走……这位燕王殿下,可是气坏了!要知道朱棣一心要当先锋,统兵攻灭北元,立战功,讨父皇的欢心。
冯胜统军,朱棣靠着金山一战的功劳,以及北平的骑兵,机会比蓝玉大得多。
可冯胜被罢免,大哥朱标来了北平,出兵讨伐的重任,只能落在蓝玉身上,朱棣连想都不要想了。
朝局最讲究平衡,身为父皇,也要对儿子们公平……冯胜和常茂,都算太子这边的人,他们争斗,两败俱伤,若是再把攻击北元的任务给朱棣,那不是等于告诉世人,储君之位不稳吗?
老朱还没当皇帝,就栽培朱标,几十年的布局,全都是为了他,朱元璋敢冒险易储吗?
本来朱棣还想着,多立战功,渐渐扭转父皇的心思,结果让常茂这么一闹,他不得不协助解除冯胜的兵权,得罪了一圈人,还是去了立天功的机会。
他能不气吗?
这俩人昂首阔步,距离看管常茂的帐篷越来越近,从另一边,蓝玉醉醺醺走了过来。
瞧见了他们两个,蓝玉径直过来。
“正好碰上了,我要去给常茂来点家法,替我姐姐好好管教他,你们做个见证吧!”
柳淳和朱棣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道:“同去同去!往死里打!!”
………………………………
第73章 朱棣的招揽
柳淳打得很用力,朱棣打得更用力,可是他们两个加起来,还不如蓝玉的十分之一!
蓝玉不但打人,还骂人!
骂得咬牙切齿,口水狂喷。
“畜生,废物!你不配姓常,你不是常遇春的儿子!”
“告岳父的状,你不孝!领兵无能,丢父亲的人,妄为人子!”
“对妻无德,上天让你绝后,是你的报应!”
……
骂一句,抽一鞭子,生牛皮的鞭子硬生生打折了,拳脚相加,柳淳不止一次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常茂疼得背部反张,哀嚎痛叫,比杀猪还惨。
柳淳恨不得打死他。
虽然冯胜应该急流勇退,但是以如此屈辱的方式退下去,老爷子在军中的影响力都会大为衰退,等于是刨了一个大靠山,柳淳能不气吗?
可即便是他,也不忍打下去了,常茂真的惨透了,惨到了没法形容。
三个人从帐篷里走出来,常茂趴在地上,不停咳血,从口鼻流出血沫子,每一次呼吸,胸口就像撕裂一般的疼痛,豆大的汗珠,遍布额头,疼得太阳穴上的青筋凸起!
常茂的左手,颤颤哆嗦,艰难地摸到了腰部,抓住了一个墨鱼的貔貅!
冰凉的玉石让常茂打了个激灵,昏胀的脑袋恢复了一丝。
“先生,弟子忍得好苦啊!”
常茂眼中的痛苦,居然比挨打的时候,还强烈十倍,这是纠结,不甘,愤懑,荼毒……多种情绪融合在一起,喷发出来的火焰!
我爹何等英雄了得,难道我就真的那么不堪吗?
不!
我胸怀韬略,武艺过人,哪怕舅舅,也未必是我的对手。
可我不能,不能显露出来半分。
洪武八年,六十五岁的刘基去世,在去世之前,胡惟庸带着御医,去给刘基开药,服用之后,病情加重,很快丧命。
在临死之前,刘基给得意门生常茂写了一封长信,还送了一只墨玉貔貅!
先生早就看出,朝局险恶,风云变幻,神鬼莫测……留在台面上,帮不上什么忙,只有沉淀下去,让别人不在乎你,才能从容安排,小心布局……“保护好太子!别以为太子地位稳如泰山,有太多人想要害太子。”
这是刘伯温告诉常茂的话。
在大明朝堂之中,有一群险恶之徒,他们为了权位,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太子朱标,更是他们最想掌握的目标。
一定要撑住,要好好保护太子,让他顺利登基,君临天下。
十二年了,已经等了十二年,先生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