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在前面还有一位建文伪帝,不过被当今天子给消灭了。”李景隆面对这帮人,就有种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觉。
原来传说中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啊!
只不过很快李景隆就感觉到,这个桃源并不那么美好!
为了款待贵客,这些岛民拿出了珍藏。
一盒满满的油脂,李景隆看得皱眉头,“这是牛油,还是羊油,怎么都不像啊?”
对方嘿嘿笑道:“大人不知,这是用更珍贵的原料做的,其实是……是土番的油!”
“土番?”
李景隆吓得立刻站起,并且把盒子踢翻了,他圆睁二目,一把把刀给抽出来了。
“你们竟然吃,吃人!”李景隆不敢置信。
对方还不以为意,“大人,土番而已,算不得人的,这东西特别补的,功效神奇,能够补肾健体……”
“你给我闭嘴!”
李景隆懒得听了,直接让人把这帮家伙看管起来,他必须弄清楚,自己到底遇到了一群什么货色!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急报,说是发现一群土人,怪叫着向他们杀过来。
“国公爷,该怎么办?”
李景隆略微思索,“弟兄们都太疲乏了,刚刚上岸,不宜开战,从船上搬下一些东西,放在前面,告诉土人,如果能立刻退去,可选择一些东西,作为礼物,如果一定要战,就,就先放两炮,吓唬吓唬他们。”
手下人急忙照办,土人怪叫着冲过来,看到了东西,纷纷站住了。
他们围着转了半晌,给这边的士兵比划了半天,也不知道懂了还是没懂,结果土人就挑选了一些丝绸布匹跑了。
转过天,土人竟然又来了,这一次他们赶着牛羊,还带着鹿皮鹿茸,以及许多珍贵的药材,跑来跟明军交易。
李景隆很快弄清楚了怎么回事,原来方国珍的旧部到了岛上之后,抢夺土人的地盘,双方展开激战,斗了几十年。土人数量多,作战勇敢,而方国珍的旧部经验丰富,装备先进,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争斗的结果就是许多土人被杀,有人竟然被熬成了油脂。
“奶奶的,你们这帮人也太过分了。我现在就命令你们,向土人道歉……从此之后,双方各安生业,不许攻伐杀戮。还有啊。你们都是大明的子民了,从现在开始,你们的使命就是种植甘蔗。告诉岛上所有的人,只要听从本爵的分配,保证你们吃饱穿暖,从此过好日子!要是谁敢不听!来人!”
李景隆一声怒吼,“去,把本爵的大炮拉上来!”
“给他们好好看看,本爵的大炮有多厉害!”
李景隆的做法堪称儿戏,可就是这种儿戏,起到了作用,没有几天,周围百十几里,悉数归降。
柳淳想让他去爪哇建立据点,可谁想到,居然先到了东番。
那东番有什么呢?
黄金?
白银?
还是香料?
东番全都没有,但是东番岛适合种甘蔗,这就够了。
前面提到过,穷人乍富,增加最多的商品就是蔗糖,就是甜食。那个沙哈鲁愣是吃出了绞肠痧,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明的百姓已经开始普遍食用蔗糖。
这个蔗糖有多贵呢,一两在二十文左右,也就是说,一斤糖是三百二十文,一两差不多能买三斤出头。
而一两银子,在某些地方,能买到两石粮食!
拿后世的粮价和糖价作比较,就能知道,明朝的糖贵得离谱!不过要是看看同时期的西方,那么大明的糖价又便宜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李景隆的脑子虽然不好,但是柳淳给他恶补了那么多东西,他也隐约知道,糖绝对是暴利行业,而且糖的需求比香料多多了。
本以为错过了一座银矿,结果老天转手给了一座金矿!
苍天啊!难道我才是你的亲儿子?
李景隆在感叹之后,他这才想起来,应该赶快给国内报信,尤其是要问问柳淳,是该开发东番啊,还是该南下爪哇。
李景隆这个二货,耽误了六七天才发出去消息,等他的船只赶赴厦门,海面上搜救的船只都退了回来。
根绝一致意见,曹国公李景隆,已经殉职海上!
他人死了!
这几天整个京城都在议论,过去大家伙都说海外风险太大,可柳淳安排的几次出海,都取得了成功,堵住了不少人的嘴巴,可如今李景隆都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内阁和六部虽然暂时还能稳住,但是科道,民间的议论,全都指向了出海的事情,甚至有人拿出了老朱的祖训,反对出海。
他们说得很好,大明无所不有,根本不用贪图海外的物产。为了一点微末毫厘的小利,就屡屡冒险,置人命生死于不顾,实在是得不偿失。
还有人说,出海亡命冒险,让蛮夷去做就是了,大明的子民不该干这个,柳淳鼓动出海,是利欲熏心。
更有人窃喜不已,这次死的是柳淳的舅哥,就等着柳家闹起来吧!
姓柳的,这就是你的报应!
面对着一大堆潮水般的指责和嘲讽,柳府的状况似乎也不是那么轻松。
“老爷!”
柳淳抬头,见李无瑕一身素色装扮走了过来,真如无暇白玉相仿。
“你来了,坐吧!”
李无瑕颔首坐下,“老爷,刚刚李宪来了!”
柳淳微微一愣,然后缓缓道:“他来有什么要求?”
“他……他说了,想子承父业,出海!”
“什么?”柳淳大惊,李宪是李景隆的儿子,今年还不到二十岁,“他真的要出海?”
李无瑕苦笑,“我这个当姑姑的也没有料到,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志气。老爷,你说该不该答应?”
柳淳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用于探险,当然是好事情。可李家的男丁也不多了,李景隆死了,总不能让他绝后吧!
“这样,把李宪交给水师,让他好好历练,这次出海,让郑和带队,如果再出事情,我亲自出海!”
柳淳用力一拍桌子,怒吼道:“我就不信了,会一再失败下去!”
柳淳如此决然,相比起他,朱棣的态度竟然更加疯狂。
朱棣宣布,给李景隆大办丧事。
要知道朱棣是个很爱财的人,这次却从内帑拿出了二十万两。光是花钱还不够,朱棣给了李景隆无上的哀荣。
追赠李景隆为太保,赐开海王,并且下旨,让李宪继承曹国公的爵位。
到了丧礼的那一天,文武重臣,悉数到场。
朱橚代表宗室拜祭李景隆。
靖难诸将前来拜祭。
就连蓝玉都来了。
他们拜祭之后,张玉主动道:“李景隆虽然替伪帝朱允炆做事,靖难之役中,大家对他多有鄙夷,可事到如今,李景隆为国捐躯,张某敬他是一条汉子!我知道,有人还在弹劾李景隆的兄弟李增枝,告诉那帮人,谁再敢攻讦李家,我张玉跟他势不两立!”
“还有我朱能!我把话放在这里,谁要是瞧不起开海王,谁就立刻领兵出海,让大家瞧瞧他的本事!“
李景隆做梦也想不到,他竟然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武将们的认可。
正在这时候,朱棣和柳淳赶来了,君臣几乎并肩而至。
“李景隆为国而死,为了开海大业而死,重如泰山。朕觉得要让他配享太庙。”朱棣冷着脸道:“有很多人都说,李景隆死了,不能继续出海,朕却不以为然。不能让李景隆白白死去,立刻推选继承之人,重新组织船队,立刻出海!”
就在朱棣一锤定音的时候,突然有人跌跌撞撞跑了进来,这家伙声音都变了。
“启奏陛……下,曹国公的使者回,回来了!”
:。:
………………………………
第591章 一门双国公
老爷,你看这事要怎么办啊?”李无瑕焦急提出了疑问。本来大哥死了,她伤心到了极点,甚至都有些自责后悔,若是她能跟柳淳好好谈谈,没准大哥就不会死了。
可现在李景隆突然活了,李无瑕先是大喜,可很快就高兴不过来了。陛下把丧礼都给办了,这可怎么收场啊?
要说起来,有没有前例呢?
还真有!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就是柳淳。
他当时“死在”伶仃洋,朱允炆就急匆匆给他办了丧礼,不过柳淳跟朱允炆压根不是一条路上跑的车,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现在情况不同,李景隆突然活了,难道要把所有圣旨都收回吗?
“我看多半只有如此了,就当是个失误。”柳淳无奈道:“总不能去把你大哥掐死吧?”
李无瑕瞪了他一眼,“你胡说什么呢?那可我大哥啊!”李无瑕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却难以平静。说收回成命容易,但天子的脸面往哪里放?李无瑕读史书的时候,发现曾经有大臣只是患病,结果皇帝亲自过门探视,没几天就死了。
不死不行啊,否则就是欺君!
或许让大哥死了,没准还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当然了,李无瑕不会让李景隆死的,她现在只是发愁,这事情该怎么办呢?
太伤脑筋了!
其实发愁的不只是她一个,礼部,内阁,还有翰林院,国子监,大家伙都在大眼瞪小眼。这事情怎么算吧?
大明没有异姓封王的传统,除非死了,才会追封王爵,李景隆现在得了开海王,这是一定要拿回来的。
但是要走什么程序呢?
直接废掉旨意,还是追回封赠……这旨意要怎么写,因为朝廷没有弄明白人是死是活,闹出了笑话,所以取消了?
还有李宪的事情,现在他已经是曹国公了,那要怎么办,跟他讲,你把曹国公的位置,还给你爹?
历来爵位只有继承的,没有往回送的……
这,这也太难了!
礼部把翰林院和国子监都叫来,就连内阁都过问了,凑在一起,愣是没拿出个方案来。
最后他们不得不找到了柳淳。
“柳大人,你修订过皇明祖训,你可知道这种事情怎么办?”
柳淳翻了翻白眼,“我对礼法又不熟悉,我怎么知道?”
杨士奇都要哭了,“柳大人,这事你一定要想办法啊,明天陛下就要问了,咱们要是不能让陛下满意,麻烦就大了。”
柳淳使劲想了想,“王爵这块是一定要追回的,至于国公,我看让李景隆直接交给李宪就是了。”
杨士奇道:“这样倒是能少了一半麻烦,可李景隆能愿意吗?”
“肉烂在锅里,他有什么不答应的。再说了,没了国公身份,他没准还能额更加自由呢!我想办法跟他讲。”
这些人一听,顿时欣然领命,有柳淳帮忙摆平,事情就方便多了,总算能有个交代了。
大家喜不自禁,可谁也没料到,这个方案送上去,朱棣竟然反对。
“李景隆既然活着,就不该给他封王,这点朕是同意的,但是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能不赏。人家好好的国公,怎么能给拿掉呢?”
杨士奇忙道:“陛下,若是让李景隆恢复曹国公的位置,就要废掉李宪,这事情有些麻烦。”
“不麻烦!”朱棣果断大笑,“有什么麻烦的,这事情容易极了。”
众人不解,一起道:“臣等恭听陛下圣训。”
朱棣欣欣然道:“很简单,李宪依旧是曹国公,改封李景隆为太保,海国公就是了。”
朱棣给出了最简单的方案,只需要下旨,改封李景隆为海国公,一切的争论就没有——个屁!
在场的朝臣都疯了。
开什么玩笑啊?
李景隆何德何能,居然一门双公,他配吗?
要知道当下徐增寿还活着,魏国公的爵位是被暂时废掉了,整个徐家,也只有一个定国公而已。
李景隆他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拥有曹国公和海国公,两大国公,一门双公!
陛下啊,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就算恩待出海的猛士,可也不能太过分了。
李景隆死里逃生,给他一些封赏,自然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太过,如此让开国功臣,还有靖难新贵怎么看?他们能服气吗?
众人一起摇头,没有一个赞同。
更有人把眼睛一横,心说要是真这么干了,我们就拼了!尤其是六科,他们按照祖训,还能驳回圣旨呢!
这项权力是朱元璋给的,只不过在洪武朝,没人敢用,如今面对永乐皇帝,少不得要试试了。
就算惹恼了天子,我们也在所不惜了。
朱棣看着这帮臣子,微微一笑,“传朕旨意,去把所有朝臣都叫来,朕有话对大家伙说。”
木恩急忙去传旨,朱棣暂时退到了后面休息,临退下去,给柳淳一个眼神。柳淳心领神会,没有多说。
他的心快速盘算起来,根据李景隆的回报,找到了东番岛。
相比起爪哇,东番岛距离大明更近,开发条件也更好。如果真的能一切顺利,给李景隆一个国公的位置,也不算过分。
毕竟东番岛对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柳淳现在也挺迷糊的,难不成李景隆这家伙真的是运气爆棚,出门就能捡神器,买个蛋就能孵出异兽?
莫非说,他应该改名叫李傲天?
柳淳越想越有趣,忍不住嘴角带笑。
这时候其他大臣已经陆续赶来,发现柳淳暗笑,丘福忍不住走到了他的面前,“柳大人,你跟李景隆的关系我知道,可这一次,俺丘福决不能坐视李家一门双公!”
就连朱能都暗戳戳跑过来,跟柳淳念叨,“是不是对李景隆太好了?”
柳淳摊手道:“你们怎么办,我都没意见,全凭陛下裁决吧。”柳淳很不讲义气,把皮球踢给了朱棣。
此刻重臣悉数赶来,包括道衍老贼秃在内,几乎每个人都做好了准备,要誓死反对到底!
正在此时,朱棣也终于重新回到了龙椅上。
“诸位爱卿,这次出的事情,想必你们都清楚了,李景隆没死,他给朕找到了一个荒岛,顶大顶大的荒岛。你们说,朕该怎么赏赐他?”
沉默片刻,丘福站了出来,“启奏陛下,李景隆出海的确有功,九死一生,也让人钦佩,臣以为陛下可以赏赐万金,足以彰显皇恩浩荡。”
丘福说完,十分难得,又有一大群文武站出来,语气都差不多。
能得到文武一致反对,李景隆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哭了。
朱棣满脸含笑,缓缓站起,“你们的想法朕都明白了,你们是不是觉得,一个荒岛,无关紧要?”
“那朕就告诉你们!这个荒岛有多了不起!”
朱棣的语气突然变得高亢起来,神色之中,透着强烈的激动。
“这座东番岛,有三分之一个浙江那么大。岛上能开发的田亩,至少在一千万亩以上!而且岛屿土地肥沃,降雨非常多,最适合种植甘蔗。”
“甘蔗,你们知道么?就是能榨糖的那种!诸位爱卿,现在市面上蔗糖多少钱一两?朕可以告诉你们,上好的蔗糖,能卖到25五文,最差的也有15文!区区一两蔗糖就是这么多钱!”
“千万亩良田,若是都种上甘蔗,能产多少蔗糖?怕是家家户户都吃不完!”
朱棣兴匆匆道:“东番岛人口不多,只有些土人和少量的汉人。在那里种甘蔗,不会有占用稻田的担心,可以敞开种植。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