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厚爱,臣却不能不懂规矩。”柳淳不咸不淡说着,他太了解朱棣了,这家伙说得这么客气,一准是没安好心,多半是来打秋风了。
柳淳笑道:“陛下,礼记上说,抱孙不抱子,这个孩子该交给陛下才是啊!”
朱棣欣然伸手,把朱瞻基接过来。
用力掂了掂,很沉。再捏捏筋骨,很结实……朱棣满意了,“小孩子长得壮实,不错!你读书了吗?”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读了。”
“都读了什么?”
“读了蒙学的书,还看了三百千,读了师公的国富论,只是孙儿没有读懂,怕师公会骂我。”
朱棣哈哈大笑,“你才大多啊,比皇爷爷当年读的书多太多了,已经很不错了。你该学学弓马骑射,这才是男孩子要学的东西,皇爷爷让荣国公教你好不好?”
“好,孙儿很想骑大马。”
朱棣顺手,把朱瞻基塞给了身后的木恩,“你去,带着皇孙去见张玉,让他领着,去军营见识一番,快去吧!”
木恩连忙点头,抱着朱瞻基快步走了,小家伙迷迷糊糊的,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要带我走啊?
不是师公让我帮忙吗?师公……对不起啊!
可怜的朱瞻基哪里斗得过他皇爷爷啊!朱棣一句话,就把他打发走了。
“咱们君臣谈事情,小孩子就别掺和了。”
柳淳气得狂翻白眼,本来他想让朱瞻基当挡箭牌,现在被朱棣弄走了,摆明了说,朱老四要耍无赖了。
果然,君臣两个刚坐下,朱棣就道:“朕让下面刊印了三万本《国富论》,没想到竟然不到两天,就销售一空,真是奇迹啊!”
柳淳绷着脸,“回陛下,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说到底,是长久以来,都缺少研究真正学问的书籍。读书人把精力都放在了诗词歌赋,圣人的微言大义上面,这些东西不能说没用,但老百姓说得好,只能架起锅煮饭,不能架起锅煮道理。”
“臣恰逢其时,写了一点顺应潮流的东西……陛下,臣觉得朝廷应该引导读书人,真正去研究民生利病。诸如怎么修桥啊,怎么治水啊,经济是怎么运行的,教育是怎么推进的。臣还有个建议,就是借着明年改元的机会,大开恩科,选拔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
不管柳淳说什么朱棣都点头,脸上的笑容从来没变过。
“柳卿深谋远虑,朕都记下了……咱们君臣也别谈空话了,说点有用的吧!比如这一次,你赚了多少?”
柳淳一口水差点喷出去,怪叫道:“陛下,这么点小事,你还记着啊?”
朱棣气乐了,“柳淳,跟你说,朕查了实录,知道你跟父皇怎么奏对的。所以,你惯用的那一套手段,到了我这里,就不管用了。朕单刀直入,只想听听你能赚多少钱?”
朱棣的德行,简直欠揍加讨打,柳淳拿他半点主意也没有。
既然要算,那就算算吧!
其实朱棣算错了一件事……他觉得京城有百万人口,读书识字的,也就二三十万,不是每一个人都对国富论有兴趣,所以首批三万本是够用的,或许会少一点,可这样正好能制造热卖的氛围。
可实际上朱棣算错了,大错特错了。
首先,百官都推崇国富论,下面的书吏岂能不买来瞧瞧。
京城各个衙门,一下子就消化了大几千本。
太学和鸡鸣山学院等地方,也消化了五六千本。
最重要的是在京的商人,总算看到了一部为他们所写的书籍,这些人大肆狂买,成为了消费主力。
要知道过去任何的书籍,都没有得到过商人的热捧,柳淳算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了。
光是这三波人,就把三万本轻易消耗掉,而且还远远不够。
军中还需要几千本,海外的夷商也要,如果说这就完事了,那可太小瞧大明的购买力了。
在北平,对《国富论》的需求只会在京城之上,保守估计要五万本,苏州作为商业重镇,也非常需要。
大明有六千万人口,在城市生活的应该有一千万左右,按照百分之五计算,也是五十万本!
“这么多的销量,你还敢说不赚钱?”朱棣质问道。
柳淳忙道:“陛下,卖书的钱可都不是臣的,一本书我只能拿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一百文而已。五十万本,算下来只有五万两,当然了,因为销售火爆,还会给臣一点分红,总计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两。总体来说,还是小钱,真的是小钱。臣还没有三殿下赚得多呢!他捞了二十万两,臣都没去找他要!”
朱棣眉头紧皱,“真的只有这么一点?你没有瞒着朕吧?”
柳淳两手一摊,“真的没有,卖多少书,是要纳税的,陛下不信,大可以去户部查,臣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朱棣咬了咬牙,“十万两也不算少了,你这是白得的。朕替你印了三万本,这笔钱你要出。”
十万两,的确不值得敲诈一笔,但朱棣也不是吃亏的人,他原本印书,是担心卖不了那么多,柳淳会赔钱,既然柳淳赚了,他就不管了。
“这三万本,臣会出钱,但是臣只出成本价。”
朱棣很扫兴,“你都赚钱了,就不能大方一点?”朱棣恶狠狠道:“柳淳,你知道不,朕虽然贵为天子,可手上的钱,还没有你多呢!”
朱老四也是个倒霉蛋,朝廷的钱,户部管着。内帑的钱,徐氏看着。弄得他一个天子,富有四海,可实际上能动的钱没几个。
否则也不会见柳淳发财,就迫不及待上门了。
“陛下,任何一部书,都是作者的心血结晶。《国富论》只是开了个头儿,以后的畅销书会很多很多的,陛下总不能跟所有写书的人争利吧?”
“而且臣写书,让官吏商贾拿去学习,最后提高效率,受益的还是大明。大明好了,陛下也就好了。”柳淳语重心长道:“陛下,要尊重版权,尊重创造啊!这每一个字,都是我们的心血,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多少个晚上,呕心沥血,反复推敲,为了一个字,一句话,要翻遍古书,真的,就是一点辛苦钱,陛下,你还忍心吗?”
柳淳饱含深情,声泪俱下,控诉着剥夺者的残酷,诉说着写作的心酸,简直太难了,熬得是心血,燃烧的是生命啊!
朱棣咽了口吐沫,听柳淳的语气,他简直成了抢劫别人劳动果实的恶棍了,朕是那样的人吗?
“行了,你也别哭穷,朕不替这事了,朕要回宫,还要军务。”
朱棣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只能暂时败退……他刚走,柳淳就迫不及待,推开了旁边的一扇暗门,等他走进去之后,书架上摆着各种各种的书稿,至少几十种之多!
“一样十万两净入,这些加起来,怕是比内帑还要值钱啊!”柳淳随手拿起了一本《海权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
第562章 皇家印书局
“丘福,你帮朕一个忙。”朱棣随手将身上的玉佩递给了丘福,“你现在就去柳府,一定要出其不意冲进书房。朕看过了,柳淳书房外面宽大,可里面小了很多,因此书房里面一定有暗室,你去把暗室的东西,通通给朕拿来,一点别留!”
丘福听朱棣的话,有点口干舌燥,心跳加速,浑身哆嗦……这是什么意思?要抄家吗?莫非说柳淳在暗室里藏了龙袍,玉玺?陛下要处理柳淳了?
自从好几次跟柳淳斗法,丘福败得一塌糊涂,他现在都没胆子跟柳淳闹了。
“陛下,臣恳请陛下降旨,有旨意臣才好下手。”
朱棣笑骂道:“你要什么旨意?莫非你觉得朕要抄了柳家不成?”
丘福失声道:“难道不是?”那你让我干什么啊?
“别胡乱琢磨。告诉你,三位殿下,皇孙都在柳府,还有皇后的妹妹也在,还有梁国公的女儿和外孙女……朕提醒你,别惹恼了他们,你只管去书房,只管拿里面的东西,惊动了别人,朕都保不了你!”
“啊!”
丘福大惊失色,这算什么任务啊,丘福为难道:“陛下,要不请陛下另外寻找合适人选,臣,臣有足疾,怕是……”
“怕什么?”朱棣恶狠狠道:“朕是天子,你是世袭的淇国公,没什么好怕的,只管听朕的命令就是了。”
为了给丘福壮胆,朱棣直接派了两百名锦衣卫,这些家伙只听朱棣的命令,丘福也没有法子,他觉得自己是被架着去柳府的。
“柳大人,我可不是故意的,你不能记恨我啊!”
丘福硬着头皮去了。
朱棣抓着胡须,嘿嘿冷笑。
柳淳这家伙绝不是善类,就拿北平的工程来说,朱棣已经闹清楚了,柳淳是一座宅子都没要不假。
当问题是现在建工程用的水泥就是柳淳名下作坊生产的,当然了,没有直接挂在柳淳名下,而是挂在了徐妙锦名下。
朱棣就算再不要脸,也不能抢小姨子的产业,哪怕那是个每天都下金鸡蛋的老母鸡。
吃过暗亏之后,朱棣就打了十二分的警惕。
柳淳跟他说过,要写很多很多书,自己还让他起名永乐大典。
当时柳淳就提到书籍的收益要归他,朱棣没觉得卖书能赚多少钱,尤其是大部头的著作。就像宋代的四大部书,《册府元龟》《太平广记》一类,都是官方修订,官方收藏,民间根本无力传播,更别提热卖赚钱了。
日后的《永乐大典》也是这样的,只能当过官方工程,不以盈利为目的。
朱棣不认为编书能赚钱,但《国富论》的面世,让朱棣猜到了一种可能,假如柳淳都写的是这么赚钱的书,那他能捞到多少啊?
一本十万两,十本就是一百万两!而且像国富论这种书籍,还会一版再版连三版,那个价钱,就难以计算了!
不行!
朕绝对要分一杯羹!
回到了宫中,朱棣就在坐等,他干什么事情都没有滋味了,一心惦记着这笔庞大到不行的稿费……大约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太监木恩眉开眼笑来禀报。
“皇爷,淇国公回来了。”
“他带什么东西没有?”
“带了,带了好多个箱子呢!”
朱棣兴奋一拍桌子,“哈哈哈,果然还有!快让他抬上来。”
片刻之后,丘福带着箱子来见朱棣。他兴匆匆的,满脸红光,这次太顺利了,直接冲到了柳淳的书房,他人不在,偏巧暗门虚掩着,一下子就找到了,半点不费劲儿。
“臣幸不辱命,顺利找到了藏书,都给陛下取来了。”
“都取来了?”
“嗯!凡是密室的,一本不差!请陛下过目!”丘福信誓旦旦。
朱棣微微闭上眼睛,平静心情。他现在有种开宝箱的感觉,柳淳这小子到底有多少牛黄马宝,这下子都要逃出来了!
“打开。”朱棣声音激动道。
下面的人一起动手,将十几个箱子全部展开,里面都是书稿,粗略估计,也有上百本之多。
真是不少啊!
朱棣快步走过来,随手拿起一本,正是《海权论》,再拿起一本,上面写着《力学基础》,又拿起一本,《几何学》。
他一口气翻出来十几本书,光看名字,就有着浓浓的柳氏风格。
朱棣的眼睛瞬间变成了圆形方孔状。
他看的已经不是书了,而是一个个的十万两!
奶奶的!
皇家内帑有多少钱?
柳淳的书房密室,就那么大一块,居然比内帑都值钱,这还有天理了吗?谁敢说书生穷酸,做到柳淳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朱棣勉强控制住激动的心情,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每一本书都写得好,也不能保证每一本都能赚十万两。
所以应该先检查一下,看看柳淳的水平到底如何!
朱棣满怀信心翻开了一本书,是探讨农学的,朱棣很感兴趣,他看了两页,再往后看,竟然是白纸,没有内容了。
怎么回事?
他连忙又翻开了一本,这本更过分,只有个书名!
内容呢?
哪去了?
“丘福!”朱棣厉声道:“你给我说,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让你给掉包了?”
丘福吓坏了,慌忙解释道:“陛下,你让臣去拿的,臣就去了,然后马不停蹄入宫,臣没敢回家啊!这一路上,都有锦衣卫盯着,臣,臣有几个脑袋,敢掉包陛下要的东西啊?”
“那,那书怎么都成了白纸?”
“啊!”丘福怪叫,忙扑过来,一本一本检查,果不其然,里面都是白纸。
丘福眼前一黑,差点昏过去。
完了!
又被坑了!
早就知道,跟柳淳作对没有好下场,本来我都吸取教训,偃旗息鼓了,谁知道陛下又逼迫自己去,我的命也太苦了!
“陛下,老臣发誓,绝没有掉包,一定是柳淳干的,他耍了臣,臣这就去他的家里,挖地三尺,也要把书挖出来!”丘福老泪横流,明明不愿意惹柳淳,可现在不去也不行了,他要争取自己的清白。丘福不停哀求,让朱棣再给他一个机会。
朱棣皱着眉头,还没有答应。
可就在这时候,小太监跑进来,到了木恩耳边,“祖宗,柳大人求见。”
木恩跑到了朱棣身边,低声道:“柳大人来了。”
朱棣用力吸了口气,咬着牙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柳淳快步走进来,气呼呼道:“陛下,这京城治安越来越差了,臣送走陛下,去花园喝了口茶,回来就发现臣的书房被盗了。这贼人光天化日之下,就把臣给抢了。这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是哪个杀千刀的干的?一定要把他揪出来,扒皮,抽筋,挫骨扬灰啊!”
柳淳大声嚷嚷着,朱棣的老脸比锅底儿还黑。
“咳咳!柳卿,你丢了什么东西,值得如此激动?”
“臣?臣也没丢什么,只是一些白纸本,我就想不通,这贼人怎么这么不开眼,他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偷什么不好,非要偷最不值钱的东西,他一定是有病了,要不就是傻了……”
“够了!”
当面骂朕是傻子,朱棣实在是忍不住了,迈步冲到柳淳的面前,“你给朕说,你把原本放哪去了?你的那些书呢?哪去了?”
柳淳眨巴眨巴眼睛,见朱棣气得胡子都立起来了,也不敢多话了,免得把这位彻底惹毛了,瞧他的样子,都要吃人了。
“陛下,臣只是计划写这些书啊,臣有许多还没来得及动笔吗!现在臣要忙活的事情一大堆,实在是抽不出精力。要说这些书都在哪?那臣只能说,还在臣的脑子里!”
“你!”
朱棣气得抓狂,扭头回到龙椅上,大口喘粗气,低着头不说话。柳淳扫了一眼趴在地上的丘福,又看了看那些空白的书稿,他这才故作惊讶。
“哎呦,淇国公,你这是把贼人抓到了是吧?你的速度可真快啊!啥也别说了,回头我请客,你去我府上,咱们吃全羊宴。”
丘福歪着头,用死鱼一般的眼神,盯着柳淳,默默摇头,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柳大人,你绕过我行不?这事是奉……”
“不要说了!”
朱棣再度拍桌子,他黑着脸道:“柳淳,朕什么也不跟你说了。现在你就把这些箱子领回去。赶快写书,朕要看!”
言下之意,分红的事情就算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