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明天起,让解缙和杨荣一起入阁,现在有三个阁臣了……对了,杨士奇干得怎么样了?”朱棣好奇道:“他可吧徐家的田产处理妥当了?不会手软了吧?要是他下不去手,我就让纪纲去做!”

    “王爷猜错了。”柳淳忙道:“杨士奇可不是下不去手,相反,他下了狠手!”

    “狠手?有多狠?”朱棣正色,好奇问道。

    “杨士奇抓了好几十人,处死的打手,也有几十个。除此之外,他还把几个民怨最大的士绅给抓起来,站木笼了。”

    朱棣眼前一亮,站木笼可是一种酷刑啊。

    木笼十分狭小,仅能容下一个人,最普通的木笼是让犯人顶着几十斤的大枷,在太阳下面晒着,通常几天就会丧命。

    有些木笼升级,会做得更矮,让人只能半蹲,最缺德的是在屁股下面,放几根木签,或者匕首。如果屁股稍微往下,就会被戳中。

    因此犯人不得不保持半蹲的尴尬姿态,要不了多久,就撑不住了。

    更厉害的则是四周都是匕首尖刺,犯人一旦进去,往往就是遍体鳞伤,鲜血流淌,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在朱棣的印象里,杨士奇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他怎么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去对付士绅?

    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啊!

    “来人,去把杨士奇叫来。”

    不多时,杨士奇就赶来了。

    果然,相比头几天,这位身上多了一丝杀伐果决的味道。

    朱棣仔细打量,“杨士奇,听说你干得不错,可有什么心得体会?”

    杨士奇略微沉吟,低声道:“臣,臣知道了为官的无奈!”

    “无奈?怎么讲?”

    杨士奇低着头,顺着眼道:“臣过去只知道以是非对错来做事,如今臣却知道了,真正做事,是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朱棣瞧了眼柳淳,忍不住笑道:“怎么样?他领悟的不慢啊?”

    柳淳欣然点头,赞道:“杨士奇本就是人才,臣是半点都不意外。”

    被两位大佬夸奖,杨士奇反而不好意思了,“其实早在长沙的时候,我就该明白这些道理,迁延了好几年,实在是惭愧。”

    杨士奇不是迂腐的人,当他宣布要落实分田之后,应天城里,几十万青壮,全都翘首以盼,渴望分田,渴望返回乡村,他们的眼神让杨士奇不寒而栗。

    应天这边也的确撑不住了,且不说粮食不够吃,每天各种抢劫偷窃的案子,就能让人疯掉。

    京城就像个随时会崩塌的堰塞湖,每拖延一刻,水就高一分,如果不纾解,会是什么结果,根本不敢想象……

    “乡下的士绅,他们竭尽全力,阻挠分田。让佃农闹事,雇佣打手,花钱收买,暗中刺杀……他们什么都来了!”

    杨士奇朗声道:“归结起来,就是不愿意吐出土地。臣过去总想着,士绅之中,也有好人,他们的田地也不是随便得来的,同为大明子民,不该把他们当成予取予求的鱼肉。”

    “可现在臣懂了,一面是几百万的流民,一面是捂着土地不肯放手的士绅,不管他们有多少道理,在朝廷生死存亡的关头,都是没有道理!”

    朱棣双眼神采奕奕,盯着杨士奇,这番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那些喜欢清谈的儒生,总是喜欢讲应该如何如何,他们从来没设身处地想想,到底能怎么办!

    身为一个国家的主宰,必须解决问题才行,不然问题就会解决他。

    “杨士奇,所以你动用了站笼之刑?”

    “嗯!”杨士奇道:“臣已经放告,让百姓状告士绅,顺便将他们治罪,清查土地。”

    柳淳听着杨士奇的话,笑道:“假如有些士绅名声不错,或者百姓不敢告状,你又打算怎么办?”

    杨士奇咬了咬牙,“一切以土地为重!如果不成,就坐他们一个建文余党!”

    柳淳厉声道:“你就不怕冤枉好人吗?”

    杨士奇迎着柳淳的目光,毫不迟疑道:“少傅大人让下官历练,不就是让下官明白大势所趋吗?违背大势就是最大的恶!一个人的好与坏,并不重要了。”

    柳淳和朱棣相视一笑,杨士奇的确有些才干,他能迅速领悟做事情的真谛,绝对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助手。

    而且杨士奇提到了一个关键的事情,那就是建文余党!

    朱棣柳淳之所以引而不发,就是在等这个时机。

    要想顺利推动变法,把土地收上来,就必须铲除士绅集团,做这件事情,则是要师出有名。建文余党,就是最后的理由!

    锦衣卫衙门,正好关着黄子澄等人,从上到下,都该彻查清理了。

    朱棣欣然道:“杨士奇,你从明天开始,将手头的事情交给杨荣和解缙。你去和练子宁,还有纪纲,一起办黄子澄等人。曾经的旧案要弄清楚,该有罪的人,一个也不要放过……还有,要着重把他们反对变法的原因展示出来,凡是反对变法,皆是朱允炆一党!”

    “臣……明白!”杨士奇强压着激动,立刻答应,朱棣这是把他当成了心腹,委以重任,看来自己是经过了考验。

    打发走了杨士奇,朱棣欣然道:“等把建文旧臣处置完毕,本王也该名正言顺,继承父皇的基业了。”

    “柳淳,你有什么安排没有?”

    柳淳道:“王爷请放心,臣已经在筹划了,百官拥戴,万国来朝,这些都要有……对了,还要有宗室藩王一起……”柳淳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一下,“王爷,貌似,差不多,好像……把周王殿下给忘了啊!”

    顶点


………………………………

第535章 大医朱橚

    提到了周王朱橚,柳淳和朱棣都升起一个念头,坏了!

    的确是出大事了!

    朱橚跑哪去了?

    要知道这位周王殿下不但是老朱的第五子,更是朱棣的一母兄弟,扣除朱棣之后,朱橚就是宗室的大家长了。

    自从靖难以来,有的藩王投靠朱棣,比如蜀王和代王、也有藩王先投靠朱允炆,然后被逼着投降朱棣,比如辽王和宁王,还有直接惨死的,比如湘王……问题是数了一圈,顶重要的周王没了。

    既没有在京城,也没有在开封,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跑哪去了?

    “不管跑到哪去,都要把五弟找到,而且要尽快!他日大典,若是五弟不在,我拿你是问!”

    朱棣说完,就气哼哼走了。

    柳淳也傻了,朱老四,你把自己兄弟忘了,你推给我干什么?我上哪去找朱橚啊?柳淳气坏了,可也没法子,只能想办法四处打听。

    还真别说,有人就能说出来。

    刚入阁的解缙就主动告诉柳淳,“这个下官知道,而且下官当初还,还帮了周王殿下讲情。”

    “哦?那你赶快说啊!”

    ……

    遥远的海南,天涯海角之间,一个中年人,提着木桶,手里拿着一把铲子,在满是烂泥的红树林行走。

    炎炎烈日,灼烧着大地,中年人的额头冒出一层细腻的优质,简直要熟了。他无精打采走着……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足有三个拳头大的洞!

    中年人一下子来了精神,赶快冲过来,挥动铲子,拼命挖掘,沉重的泥浆,没挖几下,手臂就麻木酸胀了。可他还是咬牙撑着,一家人都等着吃饭呢。终于,挖了半米左右,铲子碰到了坚硬的物体。

    他欣喜若狂,小心翼翼挖掘,终于,一个庞然大物,举着两只硕大的钳子,向中年人示威。

    中年人娴熟地用黑泥封住了螃蟹的眼睛,然后拿草绳将螃蟹捆起来。

    等到绑好之后,提在手里,仔细掂量,差不多有一斤出头,尤其让人欣喜的是螃蟹的身体,爪子,大钳子,还泛着淡淡的黄色。

    是黄油蟹!

    这下子可赚大了!

    中年人大喜,又转了转,一共捡到了三只螃蟹。

    这就是今天的晚饭了。

    他返回住处,三间茅草屋,砸夕阳之下,透着恬静安逸,一个妇人在忙着做饭,几个小孩子光着脚,在院子里乱跑,看到了中年人回来,立刻都涌了上来。

    “爹,爹!有什么好吃的?”

    中年人伏下身体,抱起最小的孩子,笑呵呵道:“今天啊,有黄油蟹吃!赶快让你娘煮了,再把酒给爹拿出来,我要好好喝一杯!”

    一刻钟之后,中年人一家围坐,孩子们吃着米饭,啃着螃蟹,满脸的幸福,中年人只是捡了几条蟹腿,小心翼翼啃着,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肉屑,每一口都是幸福。

    “唉,能有口吃的,还有酒喝,一家人在一起,这就是最大的福气了。你们还别不服,柳淳那个兔崽子怎么样?死在了海里!连尸体都没找到,我四哥能怎么样,也不好说!以他的脾气,估计不会束手就擒的,他肯定要拼命,可人力如何逆天?我猜啊,四哥最多还在苦战。”

    “这么多弟兄,算下来,咱们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

    夫人听不下去了,用眼角白了他一眼。

    “你跟谁比下有余?难不成这个下是潭王,是鲁王?”

    他们还不知道湘王的事情呢,中年人哼了一声,然后又笑了,“反正啊,这是天涯海角,你随便说,我也不在乎。有本事你去十里八乡转转,要是有比我还好的男人,我答应你改嫁!”

    “你放屁!”

    夫人简直想抽死他,“我可告诉你,你那个侄子可是派人害过咱们,等他坐稳了皇帝位,没准就把你抓起来,我们娘几个都要跟着砍头。”

    “别怕!”中年人笑嘻嘻道:“夫人,你当我没有准备啊?告诉你,我私下里已经弄了个木船……如果再来追杀,咱们就跑……我听柳淳讲了,琼州往南,都是膏腴之地,要什么有什么。没准你爷们还能打下一片天下,咱重建周王府呢!”

    “你做梦去吧!跟着你啊,填饱肚子都难!还往南跑?柳淳那么大本事,他怎么就死了呢?你难道比他还厉害?”

    “这个……”周王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眼睛冒光,“夫人啊,你提醒我了,没准柳淳没死……可问题是他要是没死,怎么能不管我呢!我可是帮过他好多忙的,他不能不讲义气啊?”

    朱橚越想越苦恼,愁得他连杯中的酒味都苦涩起来。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在外面大喊。

    “朱神医,神医在家不?”

    朱橚急忙起身,这时候有人抬着一个妇人急匆匆赶来。

    “朱神医,俺婆娘要死了,神医救命啊!”

    朱橚凑近瞧了瞧,妇人肚子硕大,一副要生孩子的模样,可妇人却眉头紧皱,处于昏迷的状态。

    这可是很棘手的事情,众所周知,在医学不发达的时候,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身体健康,神志清醒尚且未必闯得过,这个妇人竟然昏迷了,很大可能是两个都保不住。

    汉子焦急流汗,不停磕头。

    “神医救命,救命啊!”

    朱橚瞧了瞧,转身从屋里取出了针包。

    照着妇人的肚脐周围,连着扎了三针。

    说来奇怪,这三针下去妇人的喉咙里发出了轻微的声音,她醒过来了!

    “我给你开一副药……现在不要吃,等半夜之后,孩子生下来,你给娘子补身体吧,她是中气不足。”

    汉子见媳妇醒过来,不停磕头,没口子感谢。他急匆匆带着媳妇回家,等到第二天早上,天还不亮,汉子就跪在了外面。

    “神医啊!多谢神医救命之恩!俺,俺婆娘生了个儿子!这,这是俺全家的心意,请神医收下!”

    汉子说完,转身就跑了,给朱橚留下了一筐鸟蛋,也不知道掏了多少个鸟窝,才能凑齐这么多。

    朱橚原是不想收的,可到了他这个地步,也没资格拒绝啊!

    因此他插着腰,朗声道:“夫人,快把鸟蛋煮了,给孩子们添菜啊!”这话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夫纲大振!

    让你不服气,咱可是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饿不死,这还不是本事啊!

    ……

    “老汉跟你们说啊,这位朱神医可厉害了,他能活死人,肉白骨!方圆十里八乡,甚至琼州的人,都来求他诊治。去年的时候,俺的孩儿摔断了一条腿,就是朱神医给接好的,什么都没要俺的。”

    “人家神医心好,俺不能没有良心,俺就带着孩子们,给神医盖了个房子。你可不知道啊,盖房子的时候,大家伙都来了,一起出力气,有汉人,还有黎人哩。”

    朱高煦听着老头的介绍,很是惊讶,什么时候五叔这么厉害了?

    “他连黎人的病都给治?”

    老汉点头,“嗯!你们不知道啊,头些时候,有个黎人头领,他的娘子生了孩子之后,眼睛闭不上,每天都睁着眼睛,睡不好,脾气大,眼睛通红,都要瞎了。没办法,来找朱神医。神医看过之后,就告诉他,用郁李仁泡酒喝……你猜怎么着?三瓶酒喝下去,人就好了,眼睛能闭上了,睡得可想哩。”

    “那黎人头领敬佩朱神医,把他当成了活神仙,时常过来,送些粮食腊肉咸鱼,有时候汉黎百姓有了争执,大家伙还请朱神医主持公道呢!他说话,我们都听的!”

    ……

    朱高煦是越听越惊讶,乖乖,五叔混得不错啊!

    早知道这样,还来找他干什么,就让他继续当神医算了,也省得老爹生气,师父糟心,自己也不用大老远跑来了。

    朱高煦腹诽着,他们转过了一个山头,终于到了朱橚的住处,老汉喜滋滋道:“快看,那就是朱神医的住处,你要请他去看病,可是找对人了,保证药到病除。”老头还兴冲冲介绍呢!

    朱橚提着空桶,低着脑袋,从沙滩走回来。

    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幸运,今天他只捡了点海带,孩子们是没有肉吃了。

    朱橚正往回走,突然发现了一群人,而且穿戴和本地汉黎百姓都不同,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赶快逃跑!

    问题是夫人和孩子还在家里,这可怎么办啊?

    正在朱橚急得冒汗的时候,朱高煦迈着大步跑了过来。

    “五叔!”

    这一声,朱橚老泪横流!

    “老天爷啊!可算是看到亲人了!”朱橚跑过来,一把抱住了朱高煦,泪眼模糊,顿足捶胸,那叫一个伤心啊!

    “臭小子,你们怎么不来找五叔啊?五叔可受了罪了!”

    半晌两个人才分开,朱高煦忍不住道:“五叔,人家老伯都说你是神医,大家伙都敬着呢!日子不难吧?”

    朱橚简直气坏了,抬手就想给朱高煦一个嘴巴子。

    “你个兔崽子,五叔怎么说也是个王爷,跑到这块当江湖郎中,你说我不惨,你那叫人话吗?”

    朱高煦被骂得没脾气,“五叔,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快点回京吧……不过我突然有个想法,五叔能不能帮忙召集一些黎族首领,让他们一起进京,参加我爹的登基大典,凑个热闹。”

    朱橚眼睛瞪得老大,“你,你说四哥,要,要当皇帝了?”

    瞬间,朱橚不哭了,转身冲着屋里的夫人大喊,”听到没有,四哥当皇帝了!咱苦尽甘来了!哈哈哈!”

    :。:


………………………………

第536章 天上掉馅饼

    朱橚这个倒霉孩子,总算能返回京城了,而且四哥即将登基,他的好日子也就来了。现在往回想,两年多,快三年的时间,就跟做梦似的,而且还是噩梦!

    柳淳在伶仃洋遇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