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淳白了他一眼,“你有本事当着梁国公的面说,看他不收拾你!”

    徐增寿无所谓道:“我现在可不怕梁国公了,因为我有人质!”

    说着,徐增寿探手,从婴儿车里抱出了大胖丫头,冲着柳淳得意地晃了晃,小丫头很配合地笑了起来。

    “瞧见没有,有我干闺女在,梁国公还敢把我怎么样?”徐增寿用脑门噌小丫头的额头,“是不是啊?有人欺负干爹,你帮不帮干爹?”

    小丫头才几个月大,除了笑就不会别的了。

    徐增寿很满意,把她重新放好,那叫一个趾高气扬,冲着柳淳道:“怎么样,羡慕吧?你这个亲爹都不如我这个干爹来得亲。”

    柳淳更加鄙夷这家伙了。

    “你好歹也是将门之后,中山王的公子,为了哄孩子,你又是装女声,又是学狗叫,你这才是鸡鸣狗盗,你不怕给中山王丢人啊?”

    徐增寿认真想了想,很不客气道:“我这叫风险投资,对了,还是你教给我的。这丫头是你的长女,日后潜力无限。我徐某人的后半辈子,就要靠着她了!”

    徐增寿翘着二郎腿,一副吊儿郎当的德行,简直恨不得给他一拳头,你丫的太不要脸了。柳淳眼珠转了转,主意来了。

    他摆弄不明白女儿,还欺负不了徐增寿吗!

    “你给我滚起来!”

    柳淳伸手,揪着徐增寿的肩膀,就把他往外面拖。

    “你干嘛啊?”徐增寿气得哇哇大叫,“一会儿我还要给干闺女换尿戒子呢!”

    “这事她娘能做,你一个将门虎子,该干点属于你业务之内的事情了。”

    “啥,啥事情啊?”

    “打仗!”

    柳淳毫不客气,把徐增寿拖到了临时的会议厅,他敲响了云板。双屿不算大,云板一响,附近的,有点职务的人,全都会赶来。

    柳淳面对着大家伙,一开口就让所有人大喜过望!

    “我准备出山了!”

    “啊!”龙镡激动地站起来,“师父,你总算要露面了!你可知道,大家伙都盼着呢!师父,只要你出山,各地的师兄师弟,必然全都站出来,聚集到师父的大旗之下。还有朝中的那帮人,听说师父活着,必定会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天天做噩梦啊!”

    陶成道虽然是个老牌理工男,但也十分喜悦,“师兄,你该出山了,该让大家伙振奋一下子了!咱们科学一脉不会被打倒的!”

    陈远也笑道:“对啊,三哥还不知道你活着呢!该让三哥高兴一下了!”

    ……

    大家伙都兴高采烈,弄得柳淳还不好意思了,他摸了摸鼻子,自言自语道:“我有那么重要吗?”

    “重要!当然重要!”

    大家异口同声!

    真的不要怀疑,柳淳在京城的那几年,作为老朱的宠臣,他着实干了不少事情,从上到下,没人不知道柳淳的威名。

    尤其是当下,朱允炆的威望降到了低谷,他身边的那帮文臣清流,越发被人看破手脚,人心思变,此时柳淳站出来,绝对是登高一呼,四方响应。

    原来自己已经混成了大佬!

    柳淳想到这里,露出了笑容,“我承认,在先帝驾崩之后,我选择诈死,是逃避责任。让支持我的人,让门生故吏,科学一脉的门人,都受到了摧残。我必须向大家伙致歉!”

    柳淳深深一躬,陶成道他们连连摆手,“师兄,当时你是臣子,朱允炆已经登基,你要是跟他硬拼,那才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我们都明白的!”

    大家伙的宽慰,让柳淳心情好了不少。

    “既然大家还相信我,那我就跟大家伙表个态……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不能再让朱允炆和那些腐儒清流,糟蹋大明的百姓了!我们要重整乾坤,迅速实现靖难大业!只要快速结束战争,才能让老百姓少些损失,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柳淳说完,看了一眼末位的马和。

    “马将军!”

    马和稍微迟愣,当他转过弯,脸色迅速涨红,猛地起身,“末将在!”

    他这三个字出口,迎来了一片善意的笑声。

    柳淳很满意,“我问你,可害怕长江水师?”

    马和傲然抬头,“末将只在海洋里搏击风浪,小小长江,还不放在眼里!”

    够狂妄!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天险,这家伙居然不把长江放在眼里,真是够可以的!

    不过人家就是有这个资本!

    从洪武二十四年开始,昔日的小太监已经在海上搏击了小十年,他现在完全是一位出色的海军将领,而且还是没有之一的!

    老朱手下的淮西勋贵,名将不少,但是对不起,能打海战的,没有一个!

    眼前这个马和,很可能是大明最杰出的海上将领,搞不好也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人物。

    柳淳都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这小子了,过去自己还是把人看低了。

    “马将军,我想出兵,封锁长江!”

    “封锁长江?不行,我们没有那么多兵力!”

    “如果只封锁扬州呢?”柳淳追问道。

    “扬州?”马和稍微迟疑,顿时醒悟过来,“柳大人,你要断了漕运?”

    柳淳大笑,“马将军好敏锐!就是断漕运!朝廷百万大军俱在江北,我们只要切断漕运,我看江南诸公,还有什么办法应付!”

    柳淳说完,一直没吭声的张定边都惊得站了起来。

    “小子,你够狠的!”

    韩老太监晃晃悠悠站起,笑得前仰后合,“好,不愧是先帝看中的玉貔貅!柳大人,你这招漂亮!”

    大家伙都来了兴趣,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

    最后商议妥当,马和集中八十艘最好的战船,调集一万名水兵,立即突入长江口……另外留下五千人,防守双屿。

    “徐兄,此番我跟马将军出征,你就留在双屿——洗尿戒子吧!”

    “不!”

    徐增寿凄厉惨叫,“柳淳,大哥!你不能这么对我啊!我是将门之后,我是中山王的儿子……对了,我还船队的副手呢!让我给你们打下手……就算让我当个普通水兵也行啊!”

    徐增寿是彻底不要脸了,仗打到了今天,朱棣击败李景隆,柳淳击败徐辉祖,胜利都不小,但是说实话,距离扭转乾坤,还差得很远。

    可柳淳这一击,正好打在了朱允炆最脆弱的关节上!

    如果真的封锁了扬州江面,切断漕运,那么整个南军就有崩溃的危险。

    想想吧,这是多大的功劳!

    就算只当一个小兵,那也是心甘情愿啊!

    “让四哥去吧!”

    蓝新月笑呵呵道:“你出征,这双屿归我来守护!”

    妻子淡淡说道,柳淳迟愣一下,张定边不客气道:“你头几个月不在,我徒弟就挺着大肚子,替你看家!柳淳啊,老夫可告诉你,你要是敢让我徒弟生气,我老人家可不答应!”

    柳淳都几乎忘了,原来夫人付出了那么多。

    蓝新月轻笑,“别听师父的,头几个月,也没人来双屿闹事,还有大家伙帮衬着,我有什么辛苦的。这次是我爹在凤阳举事,柳郎若是能兵临扬州,切断漕运。你们翁婿联手,正好可以给朱允炆致命一击!”

    蓝新月说着,还伸了个懒腰,笑嘻嘻道:“靖难打了一年多了,大家伙都疲乏了,我可是想着早点回京城,在府里好好相夫教子呢!”

    蓝新月虽然说相夫教子,可言语之中,透露出来的英气潇洒,让在座的众人不停点头,唯有如此奇女子,才配得上柳大人吧!

    包括徐妙锦在内,她眼睛放光,盯着蓝新月,心中道:“原来蓝姐姐真的比自己强多了,难怪她能先得手呢!姓柳的真是捡了个宝贝!”

    柳淳还能说什么呢!

    他只是用力握了握夫人的手!

    “家,拜托你了!”

    柳淳,徐增寿,马和,迅速点起船队,领兵北上,突入长江口!

    这一趟水道马和比谁都清楚,过去从事官方贸易,走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前面就是宝山所,有八百名守军,船只都是老旧的货色,不堪一击。”马和从容不迫,向柳淳介绍。

    柳淳点头,“嗯,看起来突入长江,不算难事。”柳淳想到这里,就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

    “派个信使,替我送京城去。”

    徐增寿拍手道:“好,太好了,替我也写一封信,告诉朱允炆,俺徐老四又回来了。“

    马和点头道:“既然如此,不如贴个告示,给沿江的州县都去个信儿,让他们知道,柳大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65章 兵临金陵城

    徐辉祖的送来的消息,已经在京城小范围流传了,柳淳极有可能没死,他还活着!

    这点倒不是不能接受,毕竟柳淳上天遁地,干的那些事情,京城的官吏百姓还记忆犹新,甚至津津乐道。这么个大能人,要是死了,岂不是没了很多的趣味。

    比如很多京城的豪门闺秀,此刻全都长出一口气,原来柳郎还活着,我的柳郎安然无恙!我就知道,那么年轻帅气的柳郎,怎么会轻易死掉呢?

    除了这些犯花痴的,还有柳淳昔日的老部下,全都热切期盼着柳淳能活着。但是对于朝中诸公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果然!果然啊!”

    黄子澄哀叹道:“当初就怪景清这帮人,非要把柳淳弄死在海上。你们也不长点脑子,柳淳是那么容易死的吗?

    还要神不知鬼不觉,在海上弄死他。

    柳淳这种人,不亲眼看着他被大卸八块,根本不能相信他死了,而且就算大卸八块也不管用,最好挫骨扬灰,连渣都不剩,才能保证柳淳彻底去世!

    好嘛,在黄子澄的眼里,柳淳简直跟妖怪没什么区别了。

    能给黄师父留下这么深的阴影,柳淳也足以自豪了。

    倒是方孝孺,他心思更复杂,坦白讲,他认同柳淳的改革目标,但老方总觉得对士人要网开一面,要给一些体面和优待。

    但是,在朝中日子久了,方孝孺对士林的失望情绪就越来越强烈。倒不是说士林都是坏蛋,事实上有很多有趣的读书人,大家再一次诗酒临风,纵论古今,绝对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可一旦谈到呢土地,谈到了赋税徭役……士林之中,就全是一片挞伐之声,哪怕那些正人君子,也要昧着良心说假话。

    讲什么民生困苦,朝廷不能盘剥无度,不能失了民心……这话说出来,也不怕脸上发烧,均徭役,征商税,就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就是笼络民心。

    敢情在士大夫的眼睛里,他们才是民,殿上天子,殿下臣民……除了他们之外,都是予取予求的奴仆,根本没有被当成人的资格。

    或许柳淳是对的,要想变法,就不能对读书人客气。

    士大夫不但不会支持变法,相反,还是变法的最大阻力……“方孝孺啊方孝孺,你自诩智者,却连这么点道理都想不明白!你不是想不明白,你是自己活在梦里,不愿意明白啊!”

    老方无奈感叹,柳淳没死,或许还是一件好事情。

    有柳淳在,陛下就不会排斥变法了,或者说,在压力之下,不得不变法。

    朝廷毕竟还是占有优势的,只要推行变法,富国强兵,剿灭燕王,不在话下。

    老方不停安慰自己。

    可就在他近乎给自己催眠的时候,蓝玉在凤阳举事,一记闷棍,打在了方孝孺的头上,把他打得晕头转向,很快又清醒过来。

    “坏了!”

    老方立刻进宫,等他赶到的时候,六部官员,东宫的师父,包括黄子澄、黄观等人,悉数在内。

    “陛下!”

    方孝孺抢先道:“蓝玉攻取定远县,看样子是要在凤阳盘踞,假如他率领兵马,袭击运河,就大事不妙了。”

    凤阳离着大运河可不远,骑马不过一天的路程,假如蓝玉切断了运河,河北的几十万人马随时面临着倾覆的危险,可以说是一发千钧,危急无比。

    黄子澄闷声道:“方公,你说的大家都清楚,可当下的难题是京城没有大将,蓝玉是一头猛虎,究竟何人能降服他?”

    方孝孺略微迟疑,就道:“我保举驸马梅殷!”

    “梅殷?”

    “嗯!”老方道:“驸马都尉梅殷曾经多次领兵,经验丰富,而且对陛下忠心耿耿,此人可用!”

    不得不说,朝中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实在是太稀有了。

    河北战场不得不用老朽的耿炳文,至于洛阳方面,还要李景隆撑着,至于铁铉、盛庸等人还差着一点火候,不是经验不够,就是威望不足。

    从靖难大战开始,缺乏武将就一直困扰着朱允炆。

    如今京城能拿得出手的,只剩下一个驸马梅殷,派他出马,理所当然。

    黄子澄道:“梅殷的确是最好的人选,只是光凭着梅殷,还未必是蓝玉的对手啊!”黄子澄这是客气话,蓝玉和梅殷之间,差着不知道多少等级呢,让梅殷去对付蓝玉,简直跟送死差不多。

    “再给长兴侯一道旨意,请求他分兵南下,再有,招募淮西地方的乡勇,让他们协助朝廷,一起剿灭逆贼。”

    老方凑出了三路大军,朝臣们听着总算靠谱了,至少他们觉得有了胜算,就算蓝玉再厉害,也只有区区一万多乌合之众,还能反了天不成?

    大家伙有了信心,嘴上就没了把门的,各种吹牛的话,滔滔不断,什么旗开得胜啊,什么一鼓作气啊……反正在他们看来,蓝玉已经是个死人了。

    朱允炆紧张的心情略显放松,他给梅殷下旨,让他点齐三万兵马去围剿蓝玉,并且授权,让他节制两淮兵马。

    一句话,京城已经搬空了,必须要靠着地方驻军和乡勇了。

    梅殷正在调集兵马,准备出兵。

    就在出兵的一天前天色刚刚亮起来,人们早早汇集到城门口……里面的客商要出城采买,或者带着货物离开,而京城周围的百姓,挑着蔬菜,驮着粮食,进京送货。

    这两货人都情不自禁注意到了城门上的告示。

    里外都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贴的。

    上面的内容并不复杂,大意是说,原太子少师柳淳,坐船在伶仃洋沉没之后,侥幸未死,辗转海上,终于返回了大明,

    很快,柳淳就会提着船队北上金陵,前来拜见天子。

    柳淳想要问天子两件事……第一,坐船何以沉没?陛下容不得一个臣子吗?第二,陛下何以背弃先帝祖训?如今天下纷扰,皆因陛下推翻变法所至,身为帝师,柳淳恳请陛下顺应天心民意,立刻改弦更张,向先帝诚心认错,铲除身边奸佞,重新推行变法。

    如此,则百姓幸甚,社稷幸甚!

    看到柳淳这份告示,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想笑!

    没错!

    柳淳如果真的还以朱允炆的臣子自居,怎么不直接上书,而是到处贴告示呢?

    大家伙心里明白,柳淳已经和朱允炆决裂了,只不过告示上说,柳淳要提兵进京。

    这话未免太大了吧?

    就算你柳淳没死,你还能上哪弄到兵马?

    这话未免有点大了吧?你能指望的,不过是朱棣而已,可眼下朱棣不得寸进,怕是帮不上你吧!

    “陛下勿优,柳淳这是虚张声势,自吹自擂罢了!”暴昭信誓旦旦道:“以老臣观之,这份告示未必是柳淳所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