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绝后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学的本事太多了,竟然也是坏事。
他被选入了袭击土司的小队,专门去执行最危险的任务。
多少次都是死里逃生,虽然段段时间升到了百户,但是他也不情愿啊!老子要活着啊!
刘水生发出了最凄厉的呐喊,因为这一次他确实惹了麻烦,而且是顶大顶大的那种……沿途的官兵,乡勇,各地的衙役,民夫,像是疯了一样,追击他们。
刘水生带着弟兄们,不得不穿山越岭,走最危险的道路,努力躲避追兵。这一路上,他们战斗了不下三十次,杀了三百多人,身上的火药弩箭都用完了。九十五人出去,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五十七人。
当他们出现在荣县的时候,两腿一软,直接瘫在了地上。是城里的弟兄们把他们抬进去的。
可进城之后,刘水生就意识到了不对劲,怎么这么多人来看他们?而且全都一副好奇羡慕的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谁能告诉他,发生了什么?
难道他击杀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刘水生的心又突然活泛起来,别是自己立了大功吧?
“你为什么向那一伙人射击?你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任务吗?”冯诚板着老脸,吃问道。
刘水生吓得趴在地上,连连磕头。
“回大人的话,卑职见他们前呼后拥,觉得是个大官,就下意识攻击了。”
冯诚哼了一声,“是真心话吗?”
“这个……”
“讲!”冯诚把眼珠子瞪得溜圆,胡须撅起,还真有几分吓人!
刘水生额头冒汗,只得道:“不,不是……是,是卑职觉得蚊虫太多了,害怕到了晚上,就被吸干了血,不愿意等着,见有人来了,寻思,寻思……”
“哼!”
冯诚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
“废物!无耻!无能!我让你们去烧军粮,别说有蚊虫,就算都死绝了,也要给我等到晚上。军令如山懂不懂?谁让你们私自决定的,是谁?谁给你们的胆子?不烧军粮,去攻击路过的将领。万一对方就是个千户,指挥使呢?他们一条烂命,能抵得过那些军粮吗?”
刘水生被骂得浑身颤抖,小脸煞白,可他还有点不服气。
“回,回大人的话,卑职看了,他身边的护卫很多,也很精悍,看样子至少是,是都督佥事,没准,没准还是个都督同知呢!”
“呸!”
冯诚怒骂道:“就算是天王老子,你们也不该私自决定,更不该改变军令……就冲这一点,多大的功劳,全都没了!没了!什么都没了!”
“没,没了?”刘水生吓了一跳,他倒不是贪图功劳,而是颇为意外,别看冯诚拿柳淳没办法,他治军可是相当严谨的,违抗军令,那是要杀头的。
刘水生琢磨着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怎么也要挨板子。
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然只是轻描淡写骂了几句,连处罚都没有。这是什么道理啊?
刘水生缓缓往外面走,等到了门口,突然回头,惊讶问道:“大人,卑职是不是打死了一个大人物啊?是,是蜀王吗?”
冯诚狠狠啐了他一口,“蜀王要是死了,你的脑袋也没了,还不滚出去!”
刘水生无奈,只能嘀咕着出去,不是蜀王,那又能是谁呢?算了,不管了,反正应该官职不小,肯定不会小。
刘水生突然后悔了,早知道对方是个大官,他们就该不顾一切杀下去,最好能把脑袋砍下来,有了首级,那就是大功一件,谁也没法否认,刘水生如是想到。
“幸好没死,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跟你那个红颜知己交代呢!这可是她亲哥哥啊!”冯诚对柳淳笑呵呵道。
柳淳无奈道:“舅舅,你就别拿我开心了,两军交战,可不能手下留情,就算是死了,那也是他自找的,怪不得别人。”
冯诚竖起大拇指,“很好,不被儿女私情左右,像我的外甥!”
柳淳给了他一个大白眼,你要点脸行不!我要是像你,岂不是要苟大半辈子!
“舅舅,你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这么好的办法,我要多用几次!”
冯诚真是说到做到,他专门挑选精明强干的部下,柳淳不是结交了不少商人么,也建立起来人脉,能够提供各种消息。加上地方民怨沸腾,更是给了他们机会。
冯诚把人马撒出去,这些小分队,携带着火铳,火药,还有引火之物,专门针对各地的衙门,税卡,袭击,放火,那是无恶不作,搅得天翻地覆,弄得地方官吏连衙门大门都不敢出,可就是这样,晚上还经常被人投掷燃烧之物,放火烧衙门,最厉害的是竟然把蜀王的一处城外别院给烧了。
蜀王朱椿藏在里面十名胡姬,一个没跑出来,全都被烧成了炭……这下子可把王妃蓝氏乐坏了,干得漂亮!
可蜀王受不了了,那可是他的宝贝啊,家里的母老虎太可怕了,连汉家女子都不能碰,说是会夺了她儿子的王位,结果倒好,连胡姬都死了……愤怒的朱椿终于忍无可忍,上了一道书,弹劾徐辉祖。
巴蜀大地,一片大乱,徐辉祖还没想到应对之策,蜀王的奏疏已经到了京城,这一次御史们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渠道,跟进弹劾的奏疏,像是雪片一样。他们把所有的愤怒,都归罪到徐辉祖的头上!
“魏国公徐辉祖,踟蹰误国,贻误军机!”
“徐辉祖无智无勇,尸位素餐。”
“请斩徐辉祖,以儆效尤!”
……
这回热闹了,徐辉祖没死在火铳之下,反而要被朝廷的这帮人用口水给淹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24章 吾辈必死于腐儒之手
有一群人,他们不是为了失败而苦恼,而是为了失败却找不到借口而苦恼……朱允炆登基之后,尽数罢黜老臣,大力提拔清流,原本在清水衙门坐冷板凳的,一下子都炙手可热起来。
尤其是科道言官,更是说话声音比谁都大。
正是他们一直替太孙殿下周旋,才迫使先帝不敢易储,如今太孙登基,他们就是最大的功臣……坦白讲,这帮人的说法未必没有些道理。
但朱允炆当了皇帝,可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就拿当下来说,四面八方,全都造反,藩王宗室,联手发难,百姓民怨沸腾,议论滔滔。
谁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面,偏偏面对这么个烂摊子,他们又拿不出好办法。
既然没有好办法,那就骂人呗!
徐辉祖很不幸就成了最好的目标。有人就说,徐辉祖是燕王的大舅子,早就居心叵测,让他领兵,只会葬送了江山社稷。
没准他已经跟朱棣勾结在一起,应该尽快斩杀,以除后患。
还有人说,当初柳淳对徐辉祖有恩,给了徐家那么多好处,徐辉祖是打算替柳淳报仇,故意踟蹰不前,耽误国事,用心何其歹毒……
面对汹涌的攻势,朱允炆也扛不住了。
“两位先生,你们看该怎么办?”
黄子澄忙道:“陛下,徐辉祖入川有了两个多月,还没有任何的建树,反而处处受制,川南之地,尽数叛乱。纵然没有二心,也是无能之人,臣以为应该另派一位大将,尽快扫平巴蜀叛乱。万一继续糜烂下去,牵连到整个西南半壁,那就……不妙了。”
要说朝廷都是笨蛋,那也未必,比如岷王朱楩能成功举事,肯定跟沐春有关系,这是公认的事情。
但问题是要不要把沐春当成叛贼,要不要讨伐云南,在朝廷还有许多争议。
云南的问题不是兵马战斗力多强,而是道路艰难,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官军进了云南,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当年唐朝征南诏的旧例还在那里。
所以朝中倾向于安抚住沐春,这也是派徐辉祖入川的主要考虑。
可问题是徐辉祖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
“陛下!”
方孝孺突然跪倒,“启奏陛下,徐辉祖精通兵法,绝非寻常人能替代。更何况蜀道难行,徐辉祖入川时间不长,人马疲惫,未曾恢复,粮草调运,也未必齐全。不如再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戴罪立功,才是正办。如果贸然更换了徐辉祖,谁又能代替他?”
老方依旧是仗义执言,可黄子澄这一次不愿意让了。
“方公,你说的固然有理,可就怕徐辉祖不是真心,十几万大军,假如他投靠叛逆,朝廷又该如何?”
“黄大人,徐辉祖妻儿老小都在京城,他如何能反?”
黄子澄冷哼道:“就算不反,养寇自重,也是有的!”
“你!”
……
这俩人几乎吵了起来,朱允炆连忙摆手,“二位先生是朕的左膀右臂,切莫伤了和气……你们的担心都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不妨派一位监军吧!”
提到了监军,黄子澄忙道:“陛下,景清景大人忠心耿耿,清正廉明,可以监军!”
朱允炆一想,也就点头了,“那好,就让景清立刻入蜀吧!”
方孝孺想说什么,却发现朱允炆已经甩袖子离开,黄子澄一脸得意。
头些日子,方孝孺总是嚷嚷着变法,陛下也被他带过去了,这段时间陛下似乎清醒过来。要对付朱棣,就必须集中力量,拉拢一切支持者,尤其是士绅官吏。至于变法,只能放在第二位了。
方孝孺是越来越心累,变法大业举步维艰,天子又渐渐疏远,真不知道风雨飘摇的朝廷,究竟会走到哪一步。
老方满腹忧虑,而景清却是兴致勃勃……他唯一一次从事跟军务有关的时候,就是带着船队,去伶仃洋搜寻柳淳的尸体。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充满了信心。
握有这么大的优势,还打不赢,干脆抹脖子算了。
“魏国公,在三个月之内,必须平定川南!”
这是景清见面后,跟徐辉祖说的第一句话。徐辉祖丢了两颗门牙,伤势刚刚恢复,就遇到了这么个玩意,他也是头疼不已。
“景大人,我现在已经调集军需粮草,各地编练乡勇,设卡征收厘金,充实军用。只要再有几个月的光景,就可以大军南下,一鼓作气,平定乱贼,大人何必如此着急呢!”
“着急?老夫怎么觉得是魏国公不把军国大事当回事啊?再有几个月,反贼就在川南站稳脚跟了,魏国公裹足不前,难不成和反贼有勾结?”
“景大人!”徐辉祖的眼珠子冒火,真恨不能撕碎了这个腐儒!
景清满不在乎,“老夫受皇命而来,必须尽快消灭逆贼,以解君忧,魏国公,你看着办吧!”
景清昂首阔步,往外面走去,完全没把徐辉祖放在眼里!
他这就叫活该,谁让他总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徐辉祖终于冷静了,他想尽办法争一个新朝的勋贵第一人,满以为可以像老爹那样,光大徐家的门庭……谁知道朱允炆的治下,根本没有武夫的生存空间,哪怕你成了武夫第一人,又能怎么样,根本没人在乎你!
“吾辈必死于腐儒之手!”
徐辉祖发出了绝望的感叹,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敢不听吗?
他闷坐一夜,第二天,当即下令,全军南下。
徐辉祖带来十五万人马,另外加上巴蜀的兵马,还有蜀王的三卫,一共凑了二十三万大军,诈称五十万,沿着岷江,浩浩荡荡而来准备经由眉山,嘉定州,直取荣县。
“哈哈哈哈!”
冯诚简直要笑死了,云南不缺强兵,唯独缺粮,这也是沐春反对起兵靖难的原因。他最怕的就是徐辉祖按兵不动,等一切准备妥当,以堂堂之师,南下讨伐,那样的话,冯诚就只有退回云南了。
也是为了逼迫徐辉祖出兵,所以他才放手让部下去袭扰各地,徐辉祖倒是忍住了,可朝廷忍不住。
竟然又派了个景清过来!
“合该徐辉祖死在巴蜀!这次就别怪老夫不客气了!”
“擂鼓!”
冯诚兴奋下令,老头简直焕发青春,年轻了十岁不止,从里往外,透着精气神。
“弟兄们,徐辉祖带来的禁军,原本是为了对付北方骑兵的,这帮人善于骑射,可他们到了巴蜀之地,就是蛟龙离海,虎出深山,再也不可怕了!”
“他们号称五十万人,可实际也就二十几万,比咱们的兵马是多很多,但是他们人多,动作就慢,目标就大,攻击起来,也容易许多。咱们就要化身成一群凶狠的狼,从四面八方,不分昼夜,袭扰攻击,让他们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没等到我们的面前,就彻底垮掉了!”
这些将领一听,那叫一个热血沸腾,连日你的偷袭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现在规模更加扩大,大家伙的信心也更充足。
冯诚立刻排兵布阵,分出六千人马,去袭扰徐辉祖。他在荣县留下八千人全力备战,另外这段时间,柳淳的义军也扩充到了七千人。
“外甥,把你的这点人马也给舅舅如何?”冯诚露出了贪婪的目光,柳淳却冷笑摇头,“舅舅,咱们还是分头行动吧,我的部下不适合打攻坚战。”
“那你适合干什么?冯诚立刻瞪圆了眼珠子,还有人说自己不能打硬仗的,你柳淳也是一朵奇葩!
“哈哈哈,我的部下都来自乡下农民,生就一副铁脚板,当然是善于打运动战了。”
“运动战?”
“嗯!”柳淳笑道:“徐辉祖想硬打硬拼,我偏不上他的当,我要把他的兵马调动起来,让他跟着我的屁股转!”
冯诚思量片刻,眼睛冒光,“好!这样的话,舅舅守住荣县老巢,你在外面折腾,彻底消耗光徐辉祖的战力,咱们内外配合,彻底埋葬徐辉祖,还有他的二十万人马!臭小子,你可别手下留情啊!”
柳淳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徐辉祖都把刀架到了他的脖子上,就算想手下留情,那也是不可能了!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放在这里!
夜色之中,一支人马正快速向仁寿县城而来。
城头上负责打更的更夫睡眼朦胧,提着灯笼往下面看。
“你们是什么人?”
“格老子的,我们是田大老爷的乡勇,刚刚遇到了贼,好几个兄弟受伤了,快点让我们进去!”
“快开城门,税没收上来,倒是挨了炮子,真特娘的晦气!”
……
他们在这里骂骂咧咧,后面的王才跟柳淳介绍道:“这个姓田的叫田恩,前朝的时候,就经营茶叶生意,那是相当有钱。
头些年的时候,他攀上了蜀王的路子,不光经营茶叶,贩卖丝绸,那家产,可比我丰厚多了,至少五倍!”王才已经把自己当成计量单位了,比他少的,根本不知道下手。
柳淳点头,“既然是前朝留下来的余孽,那就没什么客气了,告诉弟兄们,杀进去之后,不要客气!”
“是!”王才屁颠屁颠去送信,就在这时候,突然城头响起了锣声,伪装的队伍已经拿下了城门,正招呼大军进去享用战果呢!
………………………………
第425章 横行巴蜀
“发财了,发了大财!”
王才简直要疯了,瞧瞧啊,眼前是什么?田家的地窖!
普通人家的地窖放着什么?粮食,蔬菜,杂物,也就这些了。可田家不是一般的人家,他们在地窖里放得全都是铜钱!
没错,就是铜钱!
不是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