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

    “二公子,你看看,这就是蝈蝈……若是只知道听声,那就太浅薄了。”刘淳把一个草编的蝈蝈笼子塞给朱高煦,在笼子里面,装着两只碧绿的蝈蝈,叫声响亮,很是好看。

    朱高煦的两只眼睛,都被小虫吸引过去了。

    “二公子,你知道蝈蝈吃什么吗?”刘淳又问了一句。

    “吃?它们也要吃?”朱高煦傻傻问道。

    “不吃岂不是饿死了。”

    饿死可就听不到叫声了!

    朱高煦认真起来,“吃什么?我去抓!”

    “蝈蝈的食物很驳杂,荤素全有,能吃蚱蜢,也吃草叶,还吃花瓣!”

    朱高煦连连点头,记在心里,听起来还挺好养活的!

    “二公子,你没从蝈蝈的食物里面,发现什么吗?”刘淳继续问道。

    朱高煦全然不知,倒是小胖墩,他突然道:“蝈蝈吃蚱蜢,就是蝗虫,对吧?”

    “嗯!”

    刘淳笑道:“大公子果然机敏,那你知道蝗虫的害处吗?”

    “知道!”

    朱高炽响亮答道:“蝗虫会吃庄稼,一旦蝗灾蔓延,铺天盖地,就会把老百姓的田都吃光,然后百姓没吃的,就会变成饥民……很可怕的!”

    不愧是老朱调教出来的,小胖墩侃侃而谈,至于熊孩子,只能装作看蝈蝈,他突然有些沮丧,为什么自己不懂这些?

    朱高煦有了那么一丝羡慕,他把耳朵竖起来仔细听着。

    “自然是有平衡的,就拿蝗虫来说,鸟儿会吃,青蛙会吃,其他的虫子也会吃……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数量是有限的,不会成灾。可若是气候干旱,河湖枯竭,有大片干硬的土地,蝗虫就会疯狂产卵,然后孵化出数十倍,数百倍的蝗虫。天敌消灭不了它们,当地的食物又被吃光了,蝗虫就会起飞,去寻找食物,所过之处,禾苗庄稼,一扫而光!”

    “哦!”朱高炽张大了嘴巴,吃惊道:“这,这是蝗灾的原因吗?为,为什么跟京城师傅们讲的不一样?”

    刘淳轻笑道:“大公子,真相不是争论出来的,而是实验出来的。你看要不要抓一些蝗虫,好好验证一番?”

    “这个……当然好了!”小胖墩眼睛发光,“假如你是对的,我就给皇祖父写信,免得他为了蝗灾自责,吃不下饭。”

    刘淳笑呵呵点头,就跟朱高炽一起去抓蝗虫了……蹲在一旁的朱高煦完全插不上嘴,心情变得很差,蝈蝈的叫声也变得嘈杂起来,他盯着笼子,突然,他把两个翠绿的蝈蝈取出,小心翼翼放回了草叶上……
………………………………

第38章 霸道的小姨

    人真的是很奇怪,尤其是小孩子,每天都在变化,有时候一天会变好几次……朱高煦就是如此,刚来的时候,那叫一个别扭。

    低矮逼仄的草庐,遍地荒草,山石嶙峋,怪木丛生,饮食粗粝,人也粗鄙,总之,没有一样让他舒心的。

    可住了几天,尤其是每天上山去抓各种昆虫,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而熊孩子的眼里,世界一下子明艳鲜亮起来。

    早起洗漱,跟着大哥跳广播操,身体微汗的时候,去采一些新鲜的草叶,去喂屋子里的蚱蜢、蝈蝈,然后拿出一个小本子,工工整整记录下这些昆虫的情况。

    他已经明白了,释放两只蝈蝈,解决不了蝗虫泛滥,他需要了解更多昆虫的知识才行!

    众多草虫中,朱高煦最喜欢威猛善战,挥舞两把大刀的螳螂,但是朱高煦发现一个问题,有些螳螂身形瘦小,而有些大腹便便,差异非常大,刘淳说那是因为公母不同。

    朱高煦觉得那些大腹便便的,才是公螳螂,要不怎么会长得那么壮!

    可刘淳又告诉他,瘦小的才是公螳螂。

    朱高煦表示不信,你没见到,男人都比女人高大,螳螂怎么会反过来?

    刘淳没说什么,只是让他抓几对螳螂,放在箱子里养着,渐渐地,他就能知道谁是公螳螂了。

    可今天一看,很不凑巧,那只瘦小的螳螂正被一只超级强壮的螳螂抓住,大口大口吃着,脑袋都吃没了!

    啊!

    好吓人!

    朱高煦连忙跑出去,把刘淳叫来,指着两只螳螂,让他看。

    “这就是螳螂的习性,母螳螂会把公螳螂当成食物吃掉,这样转化成营养物质,能更方便母螳螂生育后代……如果不出意外,过些日子,母螳螂就可以生出卵了,二公子观察就是了。”

    “天啊!”

    朱高煦的小脸变得很差很差!

    母螳螂会吃掉公螳螂!

    妻子吃了丈夫?

    还有更狠的吗?

    朱高煦突然觉得有一个词说错了,形容凶悍的女人,叫她们母老虎,而实际上,母老虎远没有母螳螂残忍厉害!

    这不,他最怕的“母螳螂”,来了!

    徐妙云带着妹妹,驾临白羊口,原本以为是山野村镇,可真正走进来,却发现道路宽阔平坦,全都是新修的,路上马车往来不断,十分繁忙。

    几个高大的风车,彰显着不寻常的味道。

    徐妙锦瞪大眼睛,四处看着,干净整洁,富有生机,远处青山,脚下绿水,还真有那么一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只是她对陌生的地方,有着天然的排斥,小脸绷得很紧!

    朱高炽和朱高煦被安排到了山脚下,距离柳家原来的三间房舍不远,是一片新搭的木屋,十分精巧。

    在木屋前面,就是一条河流,蜿蜒而过。在河流边上,有个人带着斗笠,正坐在鹅卵石上钓鱼。

    徐妙云点手,让侍卫去打听,儿子在哪里,侍卫刚过去,就发现钓鱼之人,把斗笠扔在一边,跳着跑过来。

    圆滚滚的朱高炽扑到母亲的怀抱,徐妙云含笑问道:“你怎么学会钓鱼了?”

    朱高炽道:“母妃,二弟在学养虫,我就学钓鱼,等以后我可以养好多好多的鱼,让每个人都吃得上肥美的鲤鱼!”

    徐妙云拍了拍儿子的脑袋,小家伙志向真是不小!

    这时候徐妙锦才走了过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她总是存着一丝戒备,等看了一圈,又见到了侄子,终于放松了。

    她伸出手,喜滋滋捏了捏朱高炽的脸蛋,用力拉扯,疼得朱高炽龇牙咧嘴,却也不敢躲避。

    “瘦了,真的瘦了!”徐妙锦关心道:“是不是在这里吃不好,喝不好,跟小姨回王府好不好?”

    朱高炽摇头,“我很好的,不光我很好,二弟也很好,他都会算数了!”

    “算术?”徐妙云笑道:“那小子不是向来不喜欢吗?”

    朱高炽学着刘淳,耸了耸肩,“没法子啊,他不会算术,怎么照顾那些草虫!”

    徐妙云一再听儿子提到虫子,就不免好奇。

    “柳小郎到底在教你们什么?怎么还玩起了虫子?”

    “不是玩,是研究!”朱高炽纠正母妃,他伸手拉着徐妙云,走进了房间,正巧这时候朱高煦看过了昆虫,跟刘淳一起出来,准备吃早饭。

    见王妃来了,刘淳急忙施礼。

    “不用准备什么,你们平时吃什么,就给我们多两份就是了。”

    刘淳点头,他注意到徐氏身后的小女孩,看起来不到十岁的样子,娇小玲珑,五官清秀,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两只眼睛,黑亮黑亮的,很惹人喜爱。

    刘淳发觉她的容貌和徐氏有几分相似,心里有了猜测,却也没有废话。

    依旧是大馒头,稀粥,咸菜,豆腐汤……两个小家伙已经习惯了,尤其是朱高煦,他早就发现了,别看柳家的菜瞧着普通,可吃起来绝对一流!

    比如馒头,会用牛奶和面,还加入一点蜜糖,清甜之中,带着奶香,比王府的还好吃。稀粥里面,也加了切碎的鸡胸肉,还放了香油。至于豆腐,就跟过分了,居然是用高汤熬的,鲜美无比!

    早知道如此,那天晚上就不该摔门而走,更不该留下那句话,成了大哥嘲笑自己的把柄!

    朱高煦把气都撒在了食物上,吃的居然不比小胖墩少。

    见两个儿子比在王府还能吃,徐氏也就没有那么多气了,看起来柳小郎是用心的。

    “他们两个在学什么东西?”

    没等刘淳开口,朱高煦就抹了一下嘴巴,大声道:“母妃,我学的生物学。”

    “生物学?就是抓蝈蝈,斗蛐蛐吗?”徐氏哑然道。

    “才不是哩!”朱高煦不无得意道:“那是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我学的更了不起,学好了,能让千千万万人吃饱饭!对吧?”

    真没看出来,朱老二还挺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几天前你不就是嚷嚷着抓蝈蝈玩吗?怎么转眼就忘了?

    刘淳懒得揭穿他,而是对徐氏道:“王妃,一地能生存的昆虫,鸟类,青蛙,蛇,鹰等等,都是有限度的,且彼此相互克制,我们郭氏叫这个为生态平衡。当有些时候,比如旱情加重,蝗虫过度繁衍,就会打破平衡,一旦食物不够吃,蝗虫起飞,就形成了蝗灾。”

    “我跟两位公子,抓一些昆虫,就是想观察习性,记录大体数量,假如有一日,蝗虫突然增多,就表明蝗灾将至,需要采取措施,提前预防!”

    这时候朱高炽也道:“母妃,皇祖父可担心蝗灾了,每一次遇到,都愁得睡不着觉,假如能提前告诉皇祖父,他就能睡得安稳了。”

    “哎呦!”

    徐氏听得目瞪口呆,谁还敢说儿子是在玩物丧志,若是能弄清楚蝗灾的原因,那可是足以轰动天下,震动朝野啊!

    一上来柳小郎就给讲这么高深的学问,徐氏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是好了!

    只是一旁的徐妙锦眉头紧蹙,哼道:“蝗灾乃是天变,岂是人力可以抗衡!唯有广大佛法,才能化解戾气,让蝗虫消失。只可惜天下礼佛之人越来越少,才使得灾变频繁。”她突然对着小胖墩凶巴巴道:“小姨不许你跟这个人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给我回王府读书去!”

    小胖墩嘴角抽搐,默默摇头,外甥做不到啊!
………………………………

第39章 徐妙锦的梦

    刘淳在讲学之前,就明确告诉小胖墩,郭氏之学,讲的是真理,何为真理?就是按照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步骤,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

    你观察昆虫,我观察昆虫,只要没有错误,习性、食物应该是相同的,或者近似。

    换句话说,郭氏之学,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

    小胖墩其实很聪慧,他跟着朱元璋,学了很多本事,也见识了很多事情。刘淳的这套务实观点,很容易被接纳。

    所以他相信蝗灾是因为干旱而引起的,也相信蝗灾是可以预防的,至于什么上天降罪,朱高炽是没法接受的。

    “你也不听我的?”徐妙锦质问。

    “小姨,柳先生教给我的是上乘学问,比书本的东西有用多了!”

    听到小胖墩这么讲,徐妙锦立刻怒了!

    “亏我在京那么疼你,才离开几个月,你就让人蛊惑,连我的话都不听了。果然人心险恶,世事污浊!”说完,她一跺脚,捂着脸就跑。

    朱高炽没有料到小姨会如此生气,顿时傻了。

    更傻的是刘淳,徐氏的妹妹,传说中可是朱棣的心上人,心心念念,想娶进宫里,皇后的位置都给她留着,奈何人家徐姑娘就是有个性,宁可出家,也不当皇后……出家!

    刘淳似乎抓到了重点,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小就笃信佛法?而且还有点蛮不讲理啊!刘淳暗暗思量,也不知道朱棣看上她哪块了?

    小胖墩慌了手脚,急忙到老娘面前,惶恐道:“孩儿,是不是惹了小姨,我去给她磕头认错,小姨在京里可疼我哩,我,我不该……”朱高炽情急之下,哭了出来。

    徐氏把儿子揽在怀里,微微叹气,“造孽啊!”

    她抬头看了看刘淳,突然问道:“柳小郎,你们郭氏一门,如何看待佛法?”

    刘淳道:“我们相信的是事实,而佛法终究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话徐氏爱听,她沉声道:“柳小郎,几年前,家父去世,三妹年纪太小,不知怎地接触了僧尼,这几年我大哥和大嫂疏于关照,结果她是越走越深,我这个当姐姐的,实在是想不出办法!”

    从北平到白羊口,一路上徐氏跟妹妹攀谈,询问,她发现徐妙锦对待世事极度悲观消极,凡是不认识的人,都是坏蛋,都需要戒备……有戒心是好的,可太过了,疑神疑鬼,就说不过去了。

    而认识的人,如果支持她,顺着她,就是好人,若是稍有忤逆,尤其是不认同佛法,她立刻就会发作,变得疾言厉色起来。

    比如朱高炽就是如此,一句话反驳,就招来她的怒斥。

    听过徐氏的描述,刘淳略微思索,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徐妙锦应该是误入歧途,在她眼里,人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向佛的,一类不相信的……像刘淳讲的东西,和佛法大相径庭,自然是异类,而朱高炽宁愿相信异类,也不愿意听小姨的,显然走了邪路。

    徐妙锦极度失望愤怒,故此才会反应强烈。

    刘淳的心头涌起一股怒火,倒不是对徐妙锦的,毕竟她才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她完全是受害者!

    而那些打她主意,给她灌输“佛法”的人,才着实可恶!

    你们知不知道,这是害人一辈子!

    或许日后徐妙锦出家,就是现在种下的祸根。

    刘淳倒不是想替朱棣挽回徐妙锦,而是单纯觉得一个女孩子,似鲜花一般,还没开放,就提前凋零,实在是太可惜了!

    有些僧尼,为了发财,为了攀附权贵,也太不择手段了!

    “王妃,能不能让我跟徐姑娘谈谈?”

    徐氏道:“那是最好了,不过柳小郎,你可千万不要刺激小妹,她,太轴了!!”

    刘淳点头,他们急匆匆到了徐妙锦的房门外,却发现徐妙锦提着一个包,准备离去。

    见到了姐姐,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大姐,小妹来得鲁莽,你还要照顾一家人,我就不打扰了。”

    她转身要走,徐氏只剩下伤心,好好的小妹,性情一下子变得这么古怪暴躁,她好想大哭一场。

    刘淳迈步笑道:“徐姑娘,何必急着走啊!”

    徐妙锦把眼睛一瞪,妙目含嗔,警惕道:“我可是中山王的女儿,你想无礼不成?”

    刘淳笑道:“我可没有那个胆子,徐姑娘,我听你讲话不多,但话里话外,十分笃信佛法……我正好有一事请教。”

    “你想问什么?”徐妙锦的语气冰冷,充满了戒备。

    “徐姑娘,我想请教,佛法真的有那么神奇?你又是如何接触到佛法的?”

    徐妙锦抿着嘴不说话,刘淳继续道:“徐姑娘,佛经上说,人人都有佛缘,若是能得到姑娘点播,让在下皈依佛门,岂不是姑娘的度化之功吗?”

    徐氏也跟着道:“妹妹,你就说说吧,俺们姐妹,好几年没见了,你就忍心一走了之?”

    这下子打中了徐妙锦心头柔软的那一块儿。

    她微微叹息,“大姐,父亲刚走的时候,我常常在梦中见到父亲,他跟我说,自己杀孽太重,死后要下地狱受苦……我请教了老尼,她告诉我,要时常念经,释放生灵,替父亲赎罪。果不其然,后来父亲给我托梦,说他成就了罗汉……大姐,你说,这是不是佛法的玄妙?”

    徐妙云无言以对,她能说什么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